收藏 分销(赏)

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76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孔媛媛(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摘要:由于传播媒介自身的消费主义与传播的消费主义相互渗透,媒介消费主义思潮得以出现并迅速蔓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界关于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媒介消费主义的概念厘定、产生原因、表现样态、现实危害以及纠治进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成果。同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认识不足、分析局限等问题,应继续深化多视角的学理研究、深化多重关系研究、加强“质”“量”分析研究及丰富具体措施研究,以此,不仅可以推进媒介消费主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媒介自身健康发展所需的良好

2、社会氛围。关键词:媒介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新媒介中图分类号:D035;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23)03-0019-08随着技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媒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传媒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媒介传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互联网传播内容的规范,并在信息传播、媒介责任、媒介素养方面表明了期待。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媒介建设已经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关注点

3、,与此同时,媒介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分析,媒介消费主义乱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媒介自身异化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与消费主义合谋的后果。出于应对媒介乱象的需要,亟须进一步揭露媒介消费主义的现象本质、辨明媒介消费主义的问题所在、纠治媒介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这一研究对维护媒介秩序、规范消费行为、引导大众认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媒介消费主义的概念厘定媒介消费主义又称媒体消费主义、传媒消费主义或新闻消费主义等,即消费主义思潮在大众传媒领域的体现。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就非常关注媒介消费主义问题研究。哈贝马斯(Jrgen Haberma

4、s)在媒介消费与公共领域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媒体与广告主的共谋,消费者的迎合态度被一种虚假意识所唤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媒介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虚假意识的基调。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则着重强调了媒介在形塑消费文化方面的作用,开启了对媒介消费主义的文化审视。德波(Guy Debord)收稿日期:2022-09-01修改日期:2023-01-20作者信息:孔媛媛,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绿色发展视角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2021YJS179)。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

5、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年第8期。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德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27页。英 迈克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第 51

6、卷第 3 期2023 年 5 月Vol.51No.3May.2023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盛行的社会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无限堆积的景观的方式呈现自身。曾经直接存在的、鲜活的一切已经全部转化为再现。”在这个意义上,媒介消费主义的符号化和影像化的虚假表现被揭露得更加清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从根本上扩展了媒介消费理论的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马克 波斯特(Mark Poster)对第二媒介时代的双向、去中心化的消费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后现代媒介技术的社会控制作用深感忧虑。而尼尔波兹曼(N

7、eilPostman)则将传媒娱乐化的批评引向高潮,并指出当娱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类将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从而有害于社会。综上可以得出,关于媒介消费主义的阐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媒介自身的异化和消费主义向媒介领域的渗透。媒介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也就是传播开始由组织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时期,伴随着国内对于媒介产业属性的认可和媒介的商业运营被众多媒介从业人员所信奉而兴起。2002年,秦志希教授率先对大众传媒传播和宣扬消费主义的现象进行理论批判,为“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方向基本定调。国内关于媒介消费主义的概念主要是从四个角度来说明:第一,媒介经营的角度。有学者将传媒消费主义定

8、义为一种现代化的经济学操作,进一步指出媒体通过引导受众使用自身的感官去注意到商品,从而诱导大众对商品进行消费的重要内涵。部分学者认为媒介消费主义是市场经济下,媒介追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经营理念,必然带来追求利润和坚守媒介社会责任的冲突。媒介消费主义呈现出一种诱导受众关注生活中的消费行为使之更加市场化和功利化,并将新闻产品当成消费商品出售的倾向。第二,媒介精神或文化的角度。部分学者认为传媒消费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传媒娱乐化、同质化及碎片化所导致的消费风险和文化断裂,是媒介文化研究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媒介消费主义指的是媒介奉行“受众至上”的观念,刺激公众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欲望

9、,并竭力满足受众的欲望和需求的倾向。也有学者认为媒介消费主义指的是传播媒介致力于通过传播活动,扩大受众的物质、精神需求欲望,强调物的符号属性,进而营造一种消费主义文化的社会氛围。第三,媒介技术的角度。一些学者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消费研究不同于以往,创造性地引入了“时空体积”概念,提出了“超级个体”与“利基时空”的研究新视角。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媒介消费主义是平滑空间与数字理性造成的消费异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被新媒介所影像化的各种符号和表征使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边界更为模糊,人们生产生活日益趋向“平滑”,由此造成人们在经验层面的混乱,容 法 居伊 德波:景观社会评论,梁虹译,南京:南京大学

10、出版社,2007年,第4页。加拿大 马歇尔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33页。美 马克 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美 尼尔 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第4页。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现代传播 2002年第1期。刘歇雯: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分析,中国新通信 2019年第5期。邓浚、何苗:“说新闻”热背后的冷思考浅析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媒介消费主义,法制与社会 2008年第11期。周音孜:媒介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网络新闻炒作现象,今传媒 2013年第9期。蒋建国:符

11、号景观、传媒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向度,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年第4期。王益璠:2011年媒介消费主义研究综述,新闻爱好者 2012年第12期。范玉琪:情感类公众号“新世相”的消费主义倾向探究,硕士论文,湘潭大学,2020年。曲慧、喻国明:超级个体与利基时空:一个媒介消费研究的新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年第12期。张尚元、牛光夏:身体、情感与媒介消费主义“后电影时代”纪实类短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剖析,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6期。20第 3 期孔媛媛: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易在极端理性化的误导之下造成媒介消费主义的非理性的后果。第四,媒介传播之“主客二元”结构的角度。有学者指出,传媒

12、消费主义包括传播主体的消费主义和传播客体的消费主义两大方面:媒介自身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指的是媒介传播客体,从主体和客体的二元结构出发,指明媒介作为内容的选取方的“可盈利指向”以及消费主义文化相关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侵扰内容。也有学者认为传媒从传统倡导的驯化角色向极力迎合受众消费欲望的态度转变并开始以向受众提供具有消费特质的文化信息或是以宣扬充满诱惑性的生活方式,以满足受众的消费欲求。这种媒介态度及媒介产品生产方式的盛行,构成了媒介的消费主义倾向。总之,媒介消费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消费主义,具体指在消费主义思潮大肆泛滥的环境下,传播媒介受资本利润的驱使,在自身趋向消费异化的同时,竭力倾销消费主

13、义文化的一种倾向。二、媒介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媒介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是纠治媒介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之必要前提。当前学界对媒介消费主义产生原因主要概括为资本逻辑的控制、消费主义文化的助推、社会监管的不足等三个方面原因。具体来讲:第一,从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资本逻辑的推动是媒介消费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媒介消费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的安全性和利润的可控性,是面向“消费”进行“生产”的必然结果。媒介按照市场逻辑,遵循消费主义法则,削减成本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提供大量版面和时段为消费主义铺路。在此过程中,大众媒介的市场化运作使得媒介成为消费主义扩散的工具,同时消费主义将资本运营嵌入大

14、众媒介的市场化运作之中。资本获利的狂欢助长了媒介消费主义的势头,为消费主义的泛滥搭建了非理性公共表演舞台。第二,从文化方面进行分析,媒介消费主义产生的内在原因是媒介与消费主义文化的共同谋划。费瑟斯通指出消费文化以梦想、影像与快感的方式诱惑着受众进行消费。广告、短视频、直播以及商品展陈技巧等新的影像和符号全面激发着人们的消费想象和欲望,动摇了传统的商品的使用、产品意义以及消费方式。消费主义文化鼓动过度膨胀的消费,制造各种泛滥的消费影像与场所,将狂欢要素置换为媒介影像,促成竞赛性与炫耀性等非理性消费。以各种被消费主义改头换面的消费文化对大众传统思想进行越轨、反叛与挥霍。与此同时,以消解、破坏和批判

15、现代文化为核心的后现代文化思潮更是为媒介消费主义提供了滋生“土壤”。第三,从社会方面进行分析,有环境与主体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就环境来看,后现代消费社会成为媒介消费主义产生的温床。后现代消费社会具有广阔而先进的互联网环境。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社会场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介制造出来的“拟态消费环境”,媒介消费主义在“拟态消费环境”的土壤里迅速滋长。另一方面,就主体层面来看,媒介“守门人”和“检测者”责任的缺位是导致传媒消费主义泛滥的重要因素。在媒介运行过程中,媒介的“守门人”或“检测者”没有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很多“把关人”受媒介消费主义带来的高额利润的诱惑,混淆真假、欺骗受众,

16、为媒介消费主徐小立:传媒消费文化景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页。杨魁、华汝国:近年来我国新闻消费主义研究述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李平根: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介消费主义的让位表现与原由,东南传播 2007年第5期。英 迈克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第18页。薄云娜:网络时代消费主义文化的表现及影响,新闻世界 2014年第06期。蒋建国:符号景观、传媒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向度,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年第4期。21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义推波助澜。综上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的“精心谋划”促使我国的大众媒介出现了媒介消

17、费主义倾向,具体分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经济维度上媒介经营的资本逻辑肇因,文化维度上消费主义文化的侵入性成因,社会维度上技术与人的要素性归因。三、媒介消费主义的表现样态媒介消费主义的表现具有现实的复杂性,学者们从媒介消费主义的不同层面,对其表现样态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媒介消费内容方面表现为物与像的双向迷恋。一方面,就“物”而言,媒介在内容生产和制作上以“可消费性”为目标,将各种信息作为商品一样推销给消费者,媒介内容服从于经济利益,通过对信息文本的去意义化、解构化、身份符号化使媒介内容泛化和庸俗化,媒介内容的品位与格调愈发低下。另一方面,就“像”而言,有学者考察充斥在当今短视频时代的“身体影像

18、”与“情感影像”,这类影像解构了人们对其本身的理性思考,众多的影像产品或成果因此就成了一种仅仅依靠提供强吸引力的“劣质图像”,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属性,从而呈现出“数字物质交缠”现象。在“媒介消费主义”运作机制中,它只是需要满足“个体”用户的“想象性认同”以完成其媒介产品与话题的消费。由此可见,内容质量在整个媒介消费过程中处于不可言说的尴尬地位。正因为如此,在媒介内容的物与像的双向迷恋中内在地包含着个体想象的畸变。第二,媒介消费行为方面表现为行为失范,责任缺失。首先,就媒介的“单向度”消费方式而言,一些学者认为媒介消费行为内在遵循资本逻辑、消费逻辑和比较逻辑,以利益至上为行为目标、沉迷物质

19、享受的行为过程、缺乏反思的消费行为反馈成为媒介消费主义的重要表现。其次,就媒介消费的“媚俗”行为而言,正如鲍德里亚在 消费社会 中提及的“媚俗是一种独特的价值贫乏,而这种贫乏是和一种最大的统计效益相结合的”。在“后篱笆”原则的作用下,媒介为了实现最大的统计效益而忽略质量和真正的美的追求,形成“反美学”行径,并逐渐趋向低俗。最后,就媒介消费的泛娱乐行为而言,媒介消费行为逐渐形式化、浅层化、非理性化,部分学者将其具体分为五类,包括边际效用递增的狂热消费、积极参与联结的上瘾消费、划分界线的仪式消费,以自我表达为中心的符号消费、情感投射的选择性消费等。第三,媒介消费观念方面表现为工具理性的膨胀。一方面

20、,基于商业利益衡量上的“受众决定论”和“媒介决定论”观念的相互纠缠,造成媒介“追逐”着受众,同时受众在虚假需求的被动满足中迷失自我的景象,其中媒介和受众的自主性均受到削弱。有学者指出在媒介决定论中受众被看作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不会是自由的,同样,在受众决定论中媒介的人性维度也被抹杀。两者都体现为媒介意识中片面且单一的工具理性的扩张。另一方面,媒介技术主义渗透下的媒介消费观念呈现出消费理性与技术主义相互博弈的场面,扩张的充裕主义、技术规则的压制及快感消费的蔓延、再加上对媒介消费品的游牧式忠诚使得整个媒介消费观念向工具理性倾倒。与此同时,受众的激化、媒介的片面化、技术的单一化一步步造就了一个极化的媒

21、介消费环境。总之,媒介消费主义是十分复杂的思潮现象,涉及媒介消费内容、媒介消费行为、媒介消费观念三个重要方面,并且这三者彼此联系、交互作用,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把握才能认清媒介消费主义的表现样态。法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王润溪:基于消费主义的泛娱乐时代粉丝迷群文化研究,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王晓雪:“触屏人”的媒介互动与社会化研究,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20年。陈迪:基于新媒介技术的网络媒介消费影响研究,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22第 3 期孔媛媛: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四、媒介消费主义的现实危害在生

22、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媒介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学者们对媒介消费主义现实危害的论述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展开。第一,危害政府信息管理过程和效果。一方面,媒介消费主义歪曲信息传播内容,阻碍信息传播渠道,严重危害到公共信息的正常传递。当政府在对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受到重重阻隔时,政府信息也在层层跃迁中被肢解和歪曲。同时,媒介所营造的所谓的现实图景也因此蒙尘。另一方面,媒介消费主义引发了政治参与的泛娱乐化,造成了非理性叙事对公共话语空间的严重侵蚀,对政府的公共舆论治理、政府形象维护等方面提出挑战。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预防并正确应对在媒介市场竞争的刺激下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新

23、闻媒介可能会出现泛娱乐化,以及可能会造成政治的过度娱乐化、游戏化以及简单化的种种危机。第二,导致媒介消费市场乱象迭生。媒介一旦受到商业逻辑和资本逻辑的支配,就极有可能将人的本能、情感、欲望作为商业资源进行开发,使得媒介行业的自律性被打破,造成非理性消费急剧膨胀,并形成物化现象,例如竭力追求流量TOP而编造虚假新闻、为博关注度而恶意诋毁和中伤伟人和烈士、一味打造所谓的“惊爆”讯息进而左右舆论使其极端化并放大社会恐慌等,失去媒介的基本职责和道德底线,从而会遮蔽甚至挤兑媒介应有的法制性和公共性。如让人大跌眼镜的 青春有你3 粉丝为偶像打榜倒牛奶事件,引起了社会强烈谴责,同时也为规范媒介消费市场,抵制

24、媒介消费主义敲响了警钟。第三,造成整个社会的价值迷乱和精神危机。学者们一致认为媒介消费主义对流量价值、符号价值的追逐,对金钱崇拜以及对肤浅娱乐的迷恋,推动了“无深度文化”的蔓延。在这种文化不断膨胀过程中,人们的思考会变得狭隘,媒介的本质规定所体现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也会受到极大破坏。同时,人们对于媒介的不信任将充斥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由此引起社会不确定性增加,导致社会风险扩大化。媒介消费主义制造了社会平面化、娱乐化、庸俗化的消费主义文化景观,网络暴力对人的价值和尊严进行摧残,新闻专业的基本原则遭到摧毁,社会变得缺乏人文关怀,直接干扰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第四,扰乱公共安全。媒介消费主义过度强化媒介的

25、经济功能而导致社会守望和环境监测功能不断弱化,“媒介消费鸿沟”不断增大,大众传媒从服务社会公众的社会公器慢慢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的“私器”。在流量变现的诱惑下,媒介逐渐沦为资本获利的利器和虚假信息的制造机器。正如但海剑教授所说“媒介消费主义社会氛围下,传统城市空间应具有的人文诉求和文化共生等因素会受到束缚,以致萎缩和异化”,导致社会的软治理机制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由于媒介精英群体的社会责任的缺失而导致的公共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第五,引发生态问题。从行为触发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主义永远与生态问题直接相关。媒介消费主义本质上服膺于资本的支配和驱使,借媒介传播之便,追逐

26、极端的消费自由、鼓吹消费竞赛等,然而,大量的资源被投入资本控制的媒介消费漩涡之中,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却被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媒介消费主义冲击传统美德中的“尚简”精神,逐渐向“尚奢”倾斜,并通过传播媒介使之迅速在全社会蔓延,由此引发过量、过度、超前、高奢等类型的非理性消费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正如罗伯特 考克斯(Robert Cox)指出,自然在大众媒体中的意象,是延续霸权的价值与对自然世界的剥削。董晓伟:人民网三评“倒奶事件”之二:多少利益暗中驱动?,人民网,http:/,2022年12月11日最后访问。但海剑:城市公共空间话语中的媒介与消费主义,大家 2011年第19期。美 罗伯特 考克

27、斯:假如自然不沉默: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纪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7-19、21-22、307、326页。23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五、媒介消费主义的纠治进路在剖析媒介消费主义的种种表现及现实危害的基础上,学者们分别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抵御媒介消费主义的方法和策略。第一,坚持政府引导。学者们一致认为政府引导是应对媒介消费主义的首要措施。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媒介主题内容、传播路径、运营过程等的管理与监督,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媒介领域“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提升其 首因效应,建构媒介议程,促进视觉形象建构以提升自身媒介形象”。坚持政府引导的本质就

28、是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形成政府与媒介的良性互动。第二,提高行业自律。学者们普遍认为媒介要提高行业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是应对媒介消费主义倾向的关键措施。一方面,传播媒介要切实扮演好社会公器的角色,坚持客观公正、严谨求实的立场和态度,以社会公共利益、以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为基本出发点,成为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职业媒体人应该从专业层面认识到调整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关注和思考新媒体冲击下专业媒体所面临的挑战,并时刻反省自身引导的新闻传播活动,不断提升专业媒体人的新闻专业素养。第三,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观。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新闻观与媒介观,正确认识生

29、产、消费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消费、需要以及“美好生活需要”的关系以及媒介工具和媒介功能的关系,提高媒介消费理性,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观。其次,坚持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立一面抵御媒介消费主义的道德“防火墙”。最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体系,使其成为引导人们有序参与媒介活动与理性消费的深层动因。第四,激发社会的自我规范功能。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功能。媒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媒介社会的景象,就应该重视并研究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激发媒介社会自我管理的自觉自为。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发挥社会的自我监督和管理,尤其是要加强社会大众

30、的媒介素养,积极推行媒介教育在应对媒介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刻不容缓。社会大众要学会对媒介提供的消费性、娱乐性和媚俗化内容的甄别能力和抵抗能力。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作为传播者也应遵守正确的传播法则,要有正确传播意识和媒介素养。第五,打造绿色消费环境。一些学者认为首先应该增强绿色环保的媒介消费理念,反对追求奢侈、铺张浪费的媒介消费策划,坚持以绿色环保理念进行媒介消费引导;其次应该发挥媒介的社会守望功能,通过媒介宣传、鼓励、分享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方式、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及节俭环保的消费方式;最后,仍然要对媒介消费的肆意浪费行为进行监管,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切实规范,为打造绿色消费环境建立法律保障。

31、综上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基于对媒介消费主义的现实危害的聚焦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纠治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合理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措施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较为粗糙,再加上具体措施之间协作性欠缺,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赵宬斐:政党媒介形塑:一种景观政治的展示及运作,浙江社会科学 2015年第7期。郑瑜:媒介素养与传媒责任,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李婉欣:自媒体时代专业媒体人的优势构建,载于 “何微新闻奖”优秀文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31-341页。王雪、周杰:论消费主义文化视阈下大

32、众媒介素养的构建,东南传播 2011年第5期。24第 3 期孔媛媛: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前瞻六、关于进一步深化媒介消费主义研究的展望通过对学界关于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的探索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围绕“媒介消费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三大问题已经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为后续进一步深化对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对媒介消费主义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进一步讨论、分析和建设的空间。第一,要开展多视角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将媒介消费主义从概念定义上拆分成媒介与消费主义两个方面来解释,从主体要素上拆分为政府、企业、大众方面

33、来看待,从内容结构上拆分为经济、技术与文化来分析,并集中于对媒介消费主义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现实危害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针对概念界定方面较为泛化、要素分析较为局限、结构分析较为单一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补充相关学理性研究。首先从媒介消费主义概念上来看,不仅要关注媒介与消费主义两个方面,更应该认识到媒介与消费主义的相互关系,沿用传播学的观察视角将媒介消费主义中的媒介因素放大,进一步阐述媒介和消费主义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更好地突出媒介消费主义与消费主义以及其他消费主义的区别,更能加深对媒介消费主义的理解。其次是从反思单一的主体与客体二分法的分析思路,借鉴公共管理学中的多利益相关方的分析视

34、角,观察多元主体的角色、责任和相互关系。最后是吸收借鉴互联网技术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关于媒介消费主义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视角,进一步对媒介消费主义的滋生环境、最新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二,要深化关系研究。目前相关成果倾向于关于媒介消费主义本身的发生发展,忽略了媒介消费主义与其他思潮的相互勾连,忽略了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影响,忽略了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相互成就”等关系问题。因此,深化关系研究首先应该辨明媒介消费主义与消费主义、网络消费主义、泛娱乐化以及价值虚无主义等其他不良思潮之间的关系,并切断媒介消费主义与这些不良思潮或倾向的勾连,防止媒介消费主义恶性繁殖。其次,根据实际考量,对媒

35、介消费主义行为展开群体性分析,将个体置于群体之中,观察媒介消费主义观念和行为的扩散。最后,要关注到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是“相互成就”的一对范畴,进一步展开对媒介消费主义中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研究,抓住媒介消费主义的心理突破口。第三,要加强“质”“量”分析研究。媒介消费主义无疑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对其进行概念属性、功能、理念的质性研究是必要的,同时从媒介消费主义的技术性、虚拟性、渗透性来看,纯粹文字概括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窥探发展趋势和走向,这时借助大数据、算法、区块链等方法进行定量研究会较为真实客观地展示新媒介市场走向、媒介消费图示、媒介用户体验情况等,尽力还原现实的复杂性,有助于支撑和丰富质

36、性研究。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的手段结合在一起去分析媒介消费主义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当代思潮研究思路的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社会学科研究一方面要坚持正确运用有益的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同时要坚持“本我”,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失去了科学判断力”。第四,要丰富具体措施研究。对如何防治媒介消费主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既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亦是落脚点。纵观当前防治措施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思路指导型措施,该类措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较为模糊,缺乏针对性;第二类是“单一功能体”型措施,该类措施指向明确,功能性较高但是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实效性较低;第三类是多方合作型

37、,该类措施注意发挥多个利益相关方的作用,但是大都忽略了角色界限和合作秩序,导致效果不佳。因此下一阶段应该继续坚持思路创新型措施研究,深化对“单一功能体”的角色研究,并且努力寻找各方合作的秩序逻辑和共识基础。与此同时,继续创新防治措施,提高纠治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尤其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要内容的媒介教育,通过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6年5月19日第2版。25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教育学习的途径培育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人民大众,使得他们能够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真实观、党性观、人才观的基础上自觉辨识并抵御媒介消费主义的错误倾向。总

38、而言之,媒介消费主义本质上是媒介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共谋”。就社会发展而言,应该形成健康的媒介消费局面,打破消费主义渗透媒介领域的企图;就个体发展而言,通过良性的媒介运转去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和习惯。在媒介消费主义对外扩张中的“实然”和“应然”之间架起一道理性桥梁。Research Status and Foresight of Media ConsumerismKONG Yuanyuan(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Abstract:Due to the mutual penetration

39、 of consumerism of the media and the spread of consumerism,the trend of media consumerism emerged and spread rapidly,which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eoples lifeand production.The research on media consumerism in the academic circle mainly focuses on definitions,itscauses,manifestations,real ha

40、zards and path to correction and cure of media consumerism,and has achieveda series of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with groundbreaking significance.At the same time,in view of the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limitation of analysis in the research,we should continueto deepen the th

41、eoretical research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deepen the study of multiple relations,strengthen the“quality”and“quantity”analysis and enrich the study of concrete measures.This will not onlypromot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media consumerism research,but also help to maintain a good socialatmospher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edia.Key Words:media consumerism;trend of consumerism;new media【责任编辑潘照新】2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