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面部皮脂分泌的异质性差异与痤疮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657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部皮脂分泌的异质性差异与痤疮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面部皮脂分泌的异质性差异与痤疮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面部皮脂分泌的异质性差异与痤疮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四川省卫计委科研项目资助(编号:)通讯作者面面部部皮皮脂脂分分泌泌的的异异质质性性差差异异与与痤痤疮疮发发病病相相关关性性的的研研究究进进展展 何丽慧刘 伟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 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摘要】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痤疮的发病因素复杂其中皮脂分泌增加和皮脂成分改变是痤疮的重要致病因素已得到普遍认可且不同面部分区的皮脂水平和皮脂成分并不完全一致目前关于面部不同分区皮脂分泌差异及其对痤疮发展的影响知之甚少 本文围绕皮脂含量和成分差异以面部分区及性别、年龄、季节等影响

2、因素为线索总结了面部皮脂异质性与痤疮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痤疮皮脂面部分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寻常性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包括皮脂分泌过量、雄激素水平升高、痤疮丙酸杆菌定植等因素 近年来研究表明皮脂稳态失衡(皮脂含量增加、皮脂成分改变)是痤疮发生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故提高对皮脂的认识对探索痤疮发病机制及痤疮治疗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皮脂成分与含量皮肤脂质主要由皮脂腺脂质、细胞间脂质和皮肤微生物所产生脂质组成 其中皮脂腺脂质占 主要由甘油三酯()、角鲨烯、蜡酯、游离脂肪酸()及胆固醇()等组成流动性较强皮脂腺脂质与汗腺分

3、泌的汗液形成一层水脂膜可以防止水分流失抵抗外来物质的伤害 细胞间脂质占 主要由、及神经酰胺()等组成在表皮中呈相对固态流动性弱 角鲨烯和蜡酯仅由皮脂腺分泌可作为区分皮脂腺脂质和细胞间脂质的标记物 此外皮肤表面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大多数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向皮肤产生、短链脂肪酸()等脂质 正常人面部皮脂的异质性差异脂质因面部解剖部位、性别、年龄、季节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脂质分泌体现了与面部分区相关的差异 等通过测量 名健康人面部皮脂分泌水平发现 区(额部、鼻部、下颏)皮脂分泌水平高于 区(双颊)皮脂分泌水平 年龄性别上主要体现了以青春期为界的趋势变化 辛淑君等测量了 例 岁正常人额部皮脂分泌量发现 岁

4、以前男女前额皮脂量无差异 岁以后男性前额的皮脂量明显高于女性 岁及以后前额皮脂分泌水平比 岁减少且女性较男性减少更为明显男性减少约 女性减少约 季节上夏季面部皮脂分泌水平约为其他季节的 倍可能与春夏气温升高、湿度增加皮脂腺分泌、排泄旺盛紫外线照射、毛囊内微生物活跃等因素有关 就脂质成分而言 等分析和比较了 名健康男性和女性(岁)右侧面颊皮肤脂质成分的差异所测、糖基神经酰胺()、磷 脂 酰 丝 氨 酸()、磷脂酰胆碱()等 种脂类女性均有较高含量说明 岁健康男性和女性的面部脂质成分有显著差异 可通过氧化应激促进炎症因子释放 具有重要的抗凋亡功能与 相互拮抗可能有助于维持面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皮肤的

5、健康、作为细胞信号分子和质膜的组成部分具有维护质膜完整性的功能 且其低毒、无刺激性的渗透作用可增加脂质流动性由此推测女性皮肤通常比男性皮肤更柔软可能与女性皮肤中甘油磷酸含量较高有关 痤疮患者皮脂异质性差异与痤疮发病相关性.皮脂分泌量与痤疮发病的关系皮脂分泌增加是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皮脂分泌过量可使毛囊口角化过度、堵塞毛孔和营养痤疮丙酸杆菌促进炎症反应诱导痤疮发生 痤疮与面部皮脂分泌之间的相关性已受到普遍认可 等通过评估 例口服 型 还原酶抑制剂(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制面部皮脂分泌)的痤疮患者和 例口服安慰剂的痤疮患者炎性皮损改善情况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面部皮脂分泌并不是促

6、进痤疮病变发展的充分因素.不同面部分区所致皮脂含量差异与痤疮(炎性)的关系 痤疮病变的分布并不总是与面部不同区域(前额、鼻部、下颏、双颊)皮脂分泌差异一致一些患者的痤疮病变可在面部油脂分泌较多区域(如鼻部)而另一些患者的痤疮病变可在面部油脂分泌较少区域(如双颊)甚至面部干燥区域出现严重痤疮根据不同面部分区的皮脂分泌水平面部区域可分为皮脂分泌较高的 区(前额、鼻子和下颏)和皮脂分泌水平较低的 区(脸颊)目前有进一步研究发现皮脂分泌水平对不同类型痤疮皮损(炎性、非炎性)的影响不同 虽然 区皮脂分泌水平高于 区然而 等研究表明不同面部分区所致皮脂分泌差异对 区痤疮皮损的影响更大此外皮脂分泌水平与炎性

7、皮损的显著相关数大于与粉刺的显著相关数与炎性皮损的相关系数也高于粉刺皮脂分泌水平与炎症皮损占痤疮皮损总数的比例呈正相关与 区粉刺占面部总皮损比例呈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不同面部分区所致皮脂分泌差异对炎性皮损的影响更大 与此相似的是 等通过测量 例青少年痤疮患者 区和 区的皮脂分泌量和统计皮损数发现皮脂分泌量与 区痤疮皮损总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 区不是 综上所述面部 区及炎性皮损受皮脂分泌量的影响更大.性别对痤疮发病的影响在面部不同分区的表现 痤疮在不同面部分区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不同临床特征 有研究表明皮脂分泌对痤疮发展的影响不仅因面部分区不同而不同性别和年龄也参与了痤疮发展与皮脂分泌之间的关系并

8、且这种相关性也与面部分区不同相关男性痤疮患者受面部皮脂分泌量影响更大既往研究显示男性痤疮患者 区皮脂分泌水平与粉刺、痤疮病灶总数、炎症皮损比例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高于女性痤疮患者 且男性患者中皮损以 区为主者皮脂分泌增加与痤疮的发展相关而在女性患者中则未发现任何区域的皮脂量和痤疮皮损数有相关性 显示男性痤疮患者比女性痤疮患者更容易受到皮脂分泌的影响.年龄对痤疮发病的影响在面部不同分区的表现 面部皮脂分泌水平对年轻患者(岁)和年长患者(岁)的影响不同 等通过对 例(例 岁 例 岁)痤疮患者的皮脂分泌量和皮损数的研究发现年轻患者和年长患者面部 区、区和全脸皮脂分泌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轻患者 区

9、、区和全脸皮脂分泌水平与皮损数量有显著相关年长患者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结果 这些发现说明痤疮发展和皮脂分泌增加之间的关系受年轻患者影响更大 与该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 等发现皮脂分泌对年轻痤疮患者 区和年长痤疮患者 区影响更大 等通过对 例年轻痤疮患者面部皮脂分泌的研究也发现年轻患者 区皮脂平均水平与痤疮皮损呈正相关而 区不是 且目前认为 岁以上女性的痤疮是一个特定的亚型即成人型痤疮下颏在痤疮的发展方面亦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不同特征 等的研究将 例痤疮患者面部区域分为 区、区(口周区)和 区(传统的 区减去 区)发现 区、区和全脸痤疮皮损(面积加权)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 区痤疮皮损 密度不随年龄的

10、增长而降低且 区皮损密度与全脸皮损密度呈正相关 与这一结果研究结果相吻合的是 等发现伴有下颏痤疮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且在 区有更多的粉刺和总痤疮病变而不伴下颏痤疮的患者在 区有更多的炎症病变和总痤疮病变 因此 等认为 区是一个独立的面部区域应与通常的 区分开“区”应取代旧的“区”面部不同部位皮脂成分与痤疮发病的关系脂质代谢失衡诱发炎症反应其紊乱程度与痤疮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前额作为面部皮脂分泌最旺盛的区域研究发现痤疮患者额部皮肤鞘氨醇、甘油二酯、脂肪酰基、固醇脂类和异戊烯醇酯类水平显著增加且皮脂紊乱程度与痤疮的严重程度一致 等对日本 例痤疮患者和例健康患者前额皮肤表面皮脂进行了研究发现痤疮患者甘油

11、三酯高于健康人与健康女性相比痤疮女性的 和皂酸(顺 )的比例较高硬脂酸()的比例较低男性痤疮患者与健康男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面颊部而言 等发现、甘油二酯、的相对平均含量和不饱和 水平显著升高 可影响皮脂合成及痤疮炎症反应 等发现患者和健康人面颊脂质主要差异包括甘油磷脂类、脂肪酰类、固醇脂类、不饱和 的水平升高 链长度、丙烯酰脂类和糖脂类的减少 链长度的减少、不饱和 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痤疮症状加重 等发现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疮患者、蜡酯、角鲨烯丰度显著升高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直链饱和脂肪酸升高且与皮脂分泌量平行前额和面颊的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定量分别增加和减少由此

12、可见不论是皮脂分泌旺盛的额部或是相对次之的面颊部其与痤疮发病相关的皮脂成分变化特点是一致的即:脂肪酰类、固醇脂类、异戊烯醇脂类的含量增加鞘脂类的含量减少 当然目前针对痤疮患者面部不同分区的皮脂特点研究还比较缺乏先前一些关于面部皮脂分泌水平与痤疮相关性的研究仅测量了前额或单侧面颊的皮脂因此收集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面部各部位皮脂分泌差异及其对痤疮发展的影响综上所述皮脂稳态失衡对痤疮有重要影响表现为皮脂含量和皮脂成分改变 皮脂含量对痤疮的影响与面部部位、性别和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激素波动、遗传、化妆品、饮食和压力有关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面部皮脂分泌增加可能并不是痤疮病变发展的主要原因而

13、是一种并发症或痤疮病理生理过程导致的结果人类皮脂含量、成分、结构及功能对面部不同分区痤疮具体的作用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脂质对痤疮的影响仍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揭开痤疮的发病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潘清丽 邵蕾 陈丽洁 等.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王倩 刘菲 杨素珍 等.皮脂腺在护肤领域的研究进展.日用化学工业():.刘馨镁 鲁莎 席丽艳.痤疮与皮肤微生物.皮肤病与性病():.():.辛淑君.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皮脂、含水量及酸碱度的研究.大连医科大学.:.():.():.():.():.魏喜生 甘建 毛小荣 等.葡萄糖神经酰胺及其代谢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医学综述():.曾迪 周昌园 龙健 等.基于脂质组学的绞股蓝总苷调血脂作用研究.中草药():.张小雨 谭海波 黄敏仪等.糖尿病肾病小鼠 ()细胞脂质组学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卢伊娜 王光寅 谢红 等.三皮素对抗痤疮的功效研究.日用化学工业():.魏露 朱明芳 鞠强.脂质组学在痤疮皮脂分析中的应用.中华皮肤科杂志():.():.?.()():.():.():.():.():.:.():.():.():.():.():.():.():.(收稿日期:修回日期:)(本文编辑:侯晓林)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