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美颜面孔对社交外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647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0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颜面孔对社交外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颜面孔对社交外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颜面孔对社交外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校园心理 2023 年 8 月第 2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ugust 2023,Vol.21,No.4242论著美颜面孔对社交外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 黄力宏 章玉祉 宋洪茹 蓝月保 周于 邓海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通信作者:章玉祉,Email:【摘 要】目的 考察美颜面孔图呈现时,大学生的社交外表焦虑程度是否影响其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及性别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社交外表焦虑量表筛选出高、低社交外表焦虑大学生各 30 名(每组被试中男女生各 15 名)来参与一项考察注意偏向的实验,实验采

2、用了经典的点探测范式。结果 在同时呈现美颜面孔和生图面孔时,社交外表焦虑影响个体对于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高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回避倾向。性别因素调节了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于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在男性群体中,高焦虑者对生图面孔存在注意回避的现象,而在女性和低焦虑男性中,对两类面孔的注意反应无差异。结论 美颜面孔的出现会影响高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面孔信息的注意偏向,且性别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关键词】焦虑;注意偏向;性别;美颜面孔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BGL20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21058801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1

3、8XXL01);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GXJK10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2021GZGJ183)DOI:10.19521/ki.1673-1662.2023.04.003Effect of beautified facial pictures on attentional bias in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Huang Lihong,Zhang Yuzhi,Song Hongru,Lan Yuebao,Zhou Yu,Deng HaijunSchool of Educational S

4、cience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Yuzhi,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anxious with social appearance have an attentional bias toward the real facial pictures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

5、ender when presented with a beautified facial pictures.Methods Sixty college students(half of each gender)with high and low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were screened with the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Scale to participate in an attentional bias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classical point detection paradig

6、m was used.Results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affected attentional bias of individuals toward real facial pictures when presented with a beautified facial picture and a real facial picture,as evidenced by the tendency of individuals with high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to avoid the real facial picture

7、s.Gender moderated the attentional bias of social appearance anxious individuals toward real facial pictures.In the male group,individuals with high anxiety showed attention avoidance to real facial pictures,while in females and low-anxiety male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attentional response t

8、o the two types of faces.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beautified facial pictures affects the attentional bias of individuals with high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to face information,and gender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in this.【Key words】Anxiety;Attentional bias;Gender;Beautified facial pictures Fund pro

9、gram: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21BGL202);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for University Students(202210588016);Guangdo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13th Five-Year-Plan”Program(GD18XXL01);The“Thirteenth Five-Year Plan”of Guangdong Education Science Projec

10、t(2018GXJK100);The“14th Five-Year Plan”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in Guangzhou(2021GZGJ183)DOI:10.19521/ki.1673-1662.2023.04.003243校园心理 2023 年 8 月第 2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ugust 2023,Vol.21,No.4根据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59.0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外表焦虑1。在网络时代下,网红文化深深影响了当今时代的

11、审美,网红脸“集优式”的评判标准产生的畸形审美使社会大众更易产生外表焦虑2。为了缓解自身焦虑,更多网民投身于“美图塑造美我”的大军,进而又引发了更深的集体性外表焦虑3。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在个体发展上,又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更容易受网络世界价值评判标准的影响。社交外表焦虑是社交焦虑的一种子类型,是指因担忧外表的社会评价而产生的焦虑。以往研究表明:不同水平焦虑个体在注意偏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主要表现为高焦虑引发的负性注意偏向5-8,这可能也是高焦虑群体产生和维持焦虑的重要原因。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不同外部刺激产生了不同的注意分配现象,是个体选择性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包含

12、注意警觉、注意固着和注意回避三种成分。一部分研究者认为,高社交焦虑者对负性刺激存在显著的注意回避偏向,即为了回避相对负性刺激而倾向于将注意分配到与相对负性刺激相反或相对立的刺激上6;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负性刺激存在明显的警觉和注意增强现象,即对负性刺激的检测速度高于其他刺激的检测速度7-9。因此,对于焦虑对注意偏向的影响、以及两者间作用机制的争论仍有待更多研究证据来得以解决。美颜面孔是通过美颜软件将面孔信息优化从而提升面孔吸引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当前青年群体网络自我呈现的典型方式10。以往研究表明:面孔吸引力可通过诱发积极情绪体验从而驱使个体产生接近的意愿11。外显和内隐的面孔审

13、美加工的脑成像研究表明,美的面孔比不美的面孔导致眶额皮层、伏隔核、杏仁核等奖赏脑区更大的激活12。这说明对个体而言,高吸引力的面孔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刺激。Dion 等13发现,在吸引力方面,存在“美丽的是好的”的刻板印象,面孔吸引力高的人常被认为具有更多优秀的品质。面孔刻板效应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同伴交往中,面孔吸引力高的个体,获取同伴信任的水平更高;在投资游戏中,长相漂亮的人更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14。社交外表焦虑群体非常在乎他人对其外表的评价,而美颜面孔可以通过提升其网络形象进而引发外界对其容貌的积极肯定,因而,美颜面孔对于社交外表焦虑群体而言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刺激。然而,美颜面孔的

14、出现可能会使个体过度关注美颜照片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敢正视未被美化过的真实照片。因此,美颜面孔是否会影响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于生图的注意呢?研究发现,相貌负面身体自我的女大学生存在对消极相貌词的注意警觉效应。原因是高社交外表焦虑的个体往往存在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当出现与图式相关或一致的信息时,他们的负面身体图式会自动激活15。而生图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因此,本研究推断,在美颜面孔和生图面孔对比下,相对于低社交外表焦虑的个体,存在负面身体图式的高社交外表焦虑个体会被生图面孔中不那么完美的信息激活自身的负面身体图式。因此,对高社交外表焦虑个体而言,生图面孔是一种具有消极意义的刺激。据此提出假

15、设 1 在平衡面孔情绪的前提下,高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于生图面孔存在注意偏向。此外,研究还发现社交外表焦虑程度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这可能与个体的性客体化存在很大关联。性客体化是指当一个人的外表、性身体部位或性功能与他/她分离,被认为能够代表他/她,或贬低他/她的工具。客体化理论认为,性客体化经历会使个体产生外表焦虑,由于女性经历了更多的性客体化,会不自觉频繁关注自己的身体,当自身的外表达不到社会理想美标准时,会更多地产生外表焦虑17。同时,这种外表焦虑的性别差异也和性别社会化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女性的成长环境给予其容貌方面的关注往往比男性要多,而对男性的评价大多强调的是成就、认真负责等

16、内在品质,而不是拥有更好的外表18。因此,相对于男性而言,在美颜面孔的对比下,女性的社交外表焦虑程度可能会更加显著地影响其对于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即在美颜面孔的对比之下,性别因素将调节个体的社交外表焦虑程度对于生图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假设 2)。本研究拟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注意的点探测范式,系统考察美颜面孔对社交外表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以及性别因素在其中的调节效应。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募 257 名 1822 周岁的大学生填写社交外表焦虑量表(SAAS),回收有效问卷 216 份,回收率为 84.0%。以量表得分的上下校园心理 2023 年 8 月第 21 卷

17、第 4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ugust 2023,Vol.21,No.424427%为界,最终筛选出高、低社交外表焦虑大学生各30 名,每组被试中男女生各 15 名,各组被试的外表焦虑分见表 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组被试的社交外表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0,P0.01,2=0.634)。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高焦虑水平下2 组被试的社交外表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低焦虑水平下 2 组被试的社交外表焦虑水平(P0.05)。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精神疾病,近期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结

18、束后给予小礼物作为回报。1.2 方法1.2.1 实验材料与仪器测量工具:SAAS 由 Hart19编制,孔珊珊和杨宏飞 20翻译和修订,共有 16 道题目。采用 Likert 5 点计分,其中 1 分为完全不符合,5 分为完全符合,除第 1 题为反向计分,其余题目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社交外表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信效度良好,本次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3;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2/、GFI、AGFI、NFI、NNFI、RMSEA、CFI、IFI)分别为3.20、0.87、0.83、0.82、0.85、0.085、0.87、0.87。面孔图片:从 G-Lab 计算机视觉实验

19、室合成的人脸图片中挑选男女生的生图面孔各 22 张,采用“美图秀秀”软件对 44 张生图面孔进行同等程度的美化处理。所有面孔尺寸均为 535535 像素。另招募不参与实验的大学生 30 名,男生 15 名,女生15 名,平均年龄(20.91.9)岁,对每张面孔的吸引力、熟悉性、表情效价和唤醒度进行 19 点评分,其中 1=毫无吸引力、非常不熟悉、非常消极、唤醒度极低;9=非常有吸引力、非常熟悉、非常积极、唤醒度极高。最终挑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 36 对面孔(男生面孔 18 对,女生面孔 18 对),剩余 8 对面孔作为练习材料。配对样本 t 检验表明(表 2),36 张美颜面孔的吸引力要高于36

20、张生图面孔的吸引力,(t=42.19,P0.05。1.2.2 实验设计采用 2(社交外表焦虑程度:高焦虑/低焦虑)2(探测点位置:与生图面孔同侧/与生图面孔异侧)2(被试性别:男性/女性)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社交外表焦虑程度和被试性 别为被试间因素,探测点位置为被试内因素。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和注意偏向值。本实验采用点探测范式,它是心理学研究中考察注意偏向的成熟范式,其逻辑是:对探测点位置做出判断的反应时会随着被试对其出现区域的注意而减少,即探测点出现在被试先前注意的区域时,反应时较短;出现在被试先前非注意的区域时,反应时较长21。通过记录被试对探测点的反应时,可以得出被试对空间信息的注意偏

21、向。根据卢克龙等22、孔庆焱等9对注意偏向值的计算方法及本研究的假设,在本研究中,美颜面孔将作为相对于生图面孔的基线,因此注意偏向值=探测点与生图面孔异侧的反应时-探测点与生图面孔同侧的反应时。若两侧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差值 0,则说明被试存在对于生图面孔注意警觉的现象;如果差值 0,则说明被试存在对于生图面孔注意回避的现象。1.2.3 实验程序实验参照侯娟等8的点探测设计流程,采用E-Prime3.0 编程,具体流程见图 1。首先在屏幕中间呈现注视点“+”500ms;随后在屏幕左右对称处随机出现一对面孔图片(生图面孔+美颜面孔),呈现时间为 1 500ms;接着空屏 50ms,然后在出

22、现过两张图片的任一位置上呈现一个黑色探测点“”,要求被试对探测点的位置做又快又准的反应,探测点在左按“F”键,探测点在右按“J”键。如果被试在 2 000ms 内仍未反应,反应记录为表 1 各组被试的社交外表焦虑得分(s)焦虑水平性别人数社交外表焦虑得分高焦虑男生1550.61.8女生1551.92.8低焦虑男生1544.53.2女生1545.12.3表 2 不同面孔吸引力 熟悉度 情绪效价和唤醒度评分比较(s)评分项目生图面孔美颜面孔t 值P值吸引力5.220.286.310.3342.190.01熟悉度4.361.284.381.31-0.300.77情绪效价6.040.936.090.9

23、9-1.220.23唤醒度5.391.215.441.24-1.230.23245校园心理 2023 年 8 月第 2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ugust 2023,Vol.21,No.4错误,并在 1 000ms 空屏后继续下一试次。正式实验前,被试先进行 16 个试次的练习(练习试次不出现于正式实验中),以熟悉实验流程。正式实验共含 72 个试次,试次随机呈现,其中探测点与生图面孔同侧或异侧出现的概率均等。1.3 统计学处理在剔除错误反应的基础上,首先排除反应时 200ms 的数据以减少被试的预判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干扰,然后

24、去除 3 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数据使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社交外表焦虑和探测点位置的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8.90,P=0.004,2=0.14)。进一步的简单效应表明,高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于生图面孔同侧探测点的反应时大于与生图面孔异侧探测点的反应时,注意偏向值为-35ms,(P0.05)。说明在美颜面孔的对比下,被试的社交外表焦虑程度影响了其对于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在高焦虑群体中,存在对面孔生图的注意回避现象。其余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外表焦虑 探测点位置 被试性别的三因素交互效应F=3.84,P=0.055,2

25、=0.06。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男性被试中,高焦虑个体对与生图面孔同侧探测点的反应时显著大于与生图异侧的探测点反应时,注意偏向差值为-54ms,P0.05)。在女性被试中,高、低焦虑群体对两类探测点的反应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 论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点探测范式系统考察了美颜面孔对社交外表焦虑大学生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在美颜面孔的影响下,相对于低焦虑个体,高焦虑个图 1 点探测范式实验流程图表 3 点探测实验的反应时和注意偏向值 单位:ms焦虑程度性别人数探测点与生图面孔同侧(s)探测点与生图面孔异侧(s)注意偏向值高焦虑男生

26、153939433937-54.31a女生153628834877 -14.52低焦虑男生153614436988 7.66女生153746337264 -1.69注:a P0.01。校园心理 2023 年 8 月第 2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ugust 2023,Vol.21,No.4246体存在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回避现象。并且,这种效应只出现在男性群体中。3.1 社交外表焦虑水平影响被试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本研究首先发现了社交外表焦虑和探测点位置的交互效应,即在低社交外表焦虑群体中,被试对两

27、类探测点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高社交外表焦虑群体中,被试对与生图面孔同侧探测点的反应要显著慢于与生图面孔异侧探测点的反应,注意偏向值为-35ms,(P0.01)。这一结果首先证实了研究假设 1:高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于生图面孔存在注意偏向。这与甘淑珍和李国瑞6、Gregory 等7提出的焦虑会引起人们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结果一致。根据面孔吸引力的研究结果,高吸引力面孔意味着积极和正向13。而对于具有身体负面图式的高社交外表焦虑的个体,相对低吸引力的生图面孔会激活其负面身体图式15。因此对于高社交外表焦虑的个体而言,相对低吸引力的生图面孔是一种具有消极意义的刺激。这种吸引力和效价的联结

28、很可能被当下畸形网红审美所放大,并在社交外表焦虑群体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高社交外表焦虑的个体相对于低社交焦虑个体存在显著的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但是,对于焦虑影响注意偏向的机制,研究者一直存在争论,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焦虑使个体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增强,即高焦虑的个体对于相对负性刺激的检测速度高于其他刺激的检测速度7,9。这是因为,焦虑使得个体处于高警觉的认知加工模式,处于这种模式下的个体能快速搜索环境中的威胁信息23。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焦虑导致个体对负性信息的回避,即高焦虑者会为了避免焦虑情绪的恶化与维持,他们会回避相对负性刺激而倾向于将注意分配到与负性刺激相反或相对立的刺激上,即这是个体为免

29、受负性信息的过度影响而采取的“保护机制”6。本研究发现,高焦虑的个体对生图面孔存在显著的注意回避现象。研究表明,高社交外表焦虑的个体存在一种完美主义错误担忧,他们倾向于将轻微的失误视为整体失败的标志24。同时,高社交外表焦虑的个体往往存在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当出现与图式相关或一致的信息时,他们的负面身体图式会自动激活15,25。因此,当他们看到生图面孔时,会联想到自身,并认为原图中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将使得整体容貌变得很糟糕,进而会遭遇他人的负面评价,这种担忧和恐惧导致了社交外表焦虑的发生与维持26。所以,为了对抗焦虑情绪的维持和恶化,实现有效的自我保护,他们将更多注意放在美颜面孔上。3.2 性别调

30、节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调节了社交外表焦虑个体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在男性群体中,高焦虑群体对生图面孔存在显著的注意回避现象,而在女性群体和低焦虑男性群体中,对两类面孔的注意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男性的社交外表焦虑会更加显著地影响其对生图面孔的注意偏向,这一结果与原假设 2 相反。原有假设认为,女性相对于男性会经历更多的性客体化,而性客体化会使个体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当自身的外表达不到社会理想美标准时,会产生更多的外表焦虑。但是本研究中选用的男女被试都是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因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具有较高的自尊和独立的思想,不易受性客体化的影响

31、。相关研究也表明,自尊在性客体化对自我客体化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27。因而,高自尊可能是冲淡女性外表焦虑对生图面孔注意偏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时,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男女性在面对美颜面孔和生图面孔时,可能会受到择偶偏好的影响。男性为了更好地延续自己的基因,更愿意选择优质的基因进行合作。而面孔颜值高的女性通常被认为具有更加健康的遗传基因和更加明显的生殖优势28,也越能赢得男性的青睐。因而男性相对于女性会对面孔的美丑具有更高的警觉性。而高社交外表焦虑的男性为了改良自身的基因条件,降低后代容貌焦虑的可能性,比低焦虑男性更加地回避生图面孔。但对女性而言,她们因面临繁衍和抚育的压力,会更加重视男性

32、的社会地位,如财富、权利等能够带来养育资源的因素29。一些研究也发现,女性相较于男性在面孔加工时,对于内在的品质信息的感知更敏感30。因此,男女性择偶偏好差异可能使得高焦虑男性对生图面孔注意回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一假设也有待未来更进一步的证实。3.3 不足与展望在平衡面孔情绪因素的条件下,本研究选取了247校园心理 2023 年 8 月第 2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ugust 2023,Vol.21,No.4与青年大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美颜面孔作为研究材料,具有更好的生态效度,因而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网络时代中青年人社交外表

33、焦对面孔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虽然进行同等程度美化处理后的面孔未必符合所有人的审美标准。但美颜面孔所具备的平均化、对称性和性别二态性等特征都被证明是更具有吸引力的重要维度31。然而,虽然研究从总体层面上证实在美颜技术的流行下,焦虑水平影响个体对面孔信息的注意偏向,但反应时技术在某些层面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结合眼动技术对该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首先,在空间定位上,反应时技术无法很好地了解个体对于面部具体信息的注视情况。而眼动技术可利用首视点潜伏期、注视时长、注视轨迹图等指标来精确分析这一影响,从而对影响机制进行更深的考察。李帅霞等32的研究表明,眼部的眉毛、巩膜和瞳孔等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

34、个体对面孔信息的加工过程。所以可推测,其它部位也可能会因一些细节而影响了被试的注意加工过程。其次,在时间进程上,注意偏向存在早期和晚期成分33。采用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时,可能会因为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带来注意偏向结果的差异,例如因为刺激呈现时间太短而无法捕捉注意偏向的晚期成分或因为刺激呈现时间太长而无法捕捉注意偏向的早期成分。而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能有效避免这一因素的干扰,在时间维度上对早期和晚期成分进行有效分离。再次,本研究虽然考察了在美颜面孔的出现下,性别因素在社交外表焦虑影响生图面孔注意偏向中的调节效应。但是研究并没有对被试性别和面孔性别的交互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对同性

35、和异性群体的注意偏向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特点34,因此这也值得在未来的研究中作进一步考察。最后,本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的个体会通过回避吸引力低的生图面孔来进行“自我保护”或“自我欺骗”。但是过分沉浸其中,会导致个体无法客观地认识和悦纳自我,更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因此未来研究还需要针对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机制设计相应的训练模式,改变其注意模式,降低其焦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参 考 文 献 1 程思,罗希.近六成大学生有容貌焦虑N.中国青年报,2021-2-25(7).2 战迪.论“看脸时代”的青年审美迷失J.现代传播(中国 传 媒 大 学 学 报),2020,42(10):101-106.DOI:1

36、0.3969/j.issn.1007-8770.2020.10.017.3 陈雯,陶林钰.女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外貌焦虑的关系研究J.科技传播,2021,13(22):119-122.DOI:10.16607/ki.1674-6708.2021.22.038.4 Karin M,Brendan PB.Anxiety and threat-related attention:cognitive-motivational framework and treatmentJ.Trend Cognit Sci,2018,22(3):225-240.DOI:10.1016/j.tics.2018.01.0

37、01.5 Xia LY,Cui LX,Zhang Q,et al.Mechanisms of attentional selection bias for threatening emotions of anger and disgust in individuals with high-trait anxiety J.Neuroreport,2018,29(4):291-300.DOI:10.1097/WNR.0000000000000953.6 甘淑珍,李国瑞.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征:以词语和面孔表情为刺激材料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3):729-731.DOI:

38、10.16719/ki.1671-6981.2010.03.032.7 Gregory NJ,Balderston H,Antolin JV.Attention to faces and gaze-following in social anxiety:preliminary evidence from a naturalistic eye-tracking investigationJ.Cognit Emot,2019,33(5):931-942.DOI:10.1080/02699931.2018.1519497.8 侯娟,朱英格,方晓义.手机成瘾与抑郁: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多重

39、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21,53(4):362-373.9 孔庆焱,邓超琼,高爽,等.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1):101-106.DOI:10.13342/ki.cjhp.2022.01.021.10 2022 年中国美颜拍摄类 App 用户营销价值洞察报告艾瑞咨询EB/OL.(2022-05-17)2022-11-02.https:/ 陈丽君,江洁,任志洪,等.“阳刚”还是“清秀”更具吸引力:对男性面孔二态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4):553-569.DOI:10.3724/SP.J.1042.2017.00

40、55312 张小将,刘迎杰,刘昌.面孔审美加工的神经机制及个体 差 异J.心 理 科 学,2015,38(3):574-579.DOI:10.16719/ki.1671-6981.2015.03.011.13 Dion K,Berscheid E,Walster E.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J.Jerson Soc Psychol,1972,24(3):285-290.DOI:10.1037/h0033731.14Cogsdill EJ,Todorov AT,Spelke ES,et al.Inferring character from faces:a develo

41、pmental studyJ.Psychol Sci,2014,25(5):1132-1139.DOI:10.1177/0956797614523297.15 寇慧,苏艳华,罗小春,等.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相貌词的注意偏向:眼动的证据 J.心理学报,2015,47(10):1213-1222.DOI:10.3724/SP.J.1041.2015.01213.16 张圣翎.青少年自我客体化对进食障碍的影响:身体自尊和外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心理 2023 年 8 月第 2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lth,Aug

42、ust 2023,Vol.21,No.42482021.17 于庆鼎.女性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的关系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16.18 丁芳,王志强.大学生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的元分析J.学理论,2012(9):111-112.DOI:10.3969/j.issn.1002-2589.2012.09.052.19 Hart TA.Development and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scaleJ.Assessment,2008,15(1):48-59.DOI:10.1177/107319110730667320 孔姗姗

43、,杨宏飞.女大学生外表管理行为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702-704.21 施永谋,罗跃嘉.大学生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5):378-383.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6.22 卢克龙,郑志怀,丁秀君,等.不同程度考试焦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261-265.DOI:10.13342/ki.cjhp.2015.02.029.23 余红玉,李松蔚,钱铭怡.社交焦虑者的自我聚焦注意特点(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2):147

44、-150.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3.02.014.24 Brosof LC,Levinson CA.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and dietary restraint as mediators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binge eating:a six month three wave longitudinal studyJ.Appetite,2017,108,335-342.DOI:10.1016/j.appet.2016.10.015.25Perpi C,Hemsley D,Treasure

45、 J,et al.Is the sele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food and body words specific to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J.Int J Eat Disord,1993,14(3):359-366.DOI:10.1002/1098-108X(199311)14:33.0.CO;2-G.26 Taishi K,Kaichiro F.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

46、rfectionism dimension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maladjustment among mothersJ.Personal Individ Differ,2018,122:62-67.DOI:10.1016/j.paid.2017.10.008.27 Aubrey JS.Exposure to sexually objectifying media and body self-perceptions among college women:an examination of the selective exposure hypothesi

47、s and the role of moderating variablesJ.Sex Roles,2006,55(3-4):159-172.DOI:10.1007/s11199-006-9070-7.28 Zaidel DW,Aarde SM,Baig K.Appearance of symmetry,beauty and health in human facesJ.Br Cognit,2005,57(3):261-263.29 乐国安,张彦彦,陈浩.西方有关择偶启事的研究和论 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2):248-256.DOI:10.3969/j.issn.1671-371

48、0.2005.02.015.30 王瑾,向燕辉,文学,等.内在品质影响面孔吸引力感知的两性差异:基于进化心理学择偶理论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重庆:中国心理学会,2017:976-977.31 寇慧,苏艳华,张妍,等.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观察者假设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2):2144-2153.DOI:10.3724/SP.J.1042.2013.02144.32 李帅霞,李萍,王伟,等.基于眼部线索的面孔表情加工及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2):221-229.DOI:10.3724/SP.J.1042.2017.00221.

49、33Lee M,Shafran R.Processing biases in eating disorders:the impact of temporal factors J.Int J Eat Disord,2008,41(4):372-375.DOI:10.1002/eat.20495.34 宋美静,Ding C,张静秋,等.男女对面孔的注意偏向:面孔性别和面孔吸引力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4):122-128.DOI:10.13718/ki.xsxb.2015.04.024.(收稿日期:2022-11-02)消息著作权使用声明本刊编辑部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