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蒙古民族社会的砖茶货币计值历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428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古民族社会的砖茶货币计值历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蒙古民族社会的砖茶货币计值历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蒙古民族社会的砖茶货币计值历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砖茶(图1),又称紧压茶,因其主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故在商业贸易中亦有边销茶之称。砖茶以黑毛茶、老青茶及其他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汽蒸、渥堆、称茶、蒸茶、压制、包装、干燥等制作工艺加工成砖形,产区集中在南方,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浙江等省,其中四川的雅安、湖南的安化与益阳、湖北的咸宁、云南的下关皆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砖茶产地。根据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的差异,砖茶分为青砖茶、黑砖茶、米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大类。砖茶起源于明万历年间的帽盒茶,与唐宋时期的饼茶、

2、团茶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为砖茶的制造工艺打下了基础。最初砖茶的制造较粗糙,借用木制杠杆力压制而成,后在木压机的基础上改进为铁压机,由木杠杆力转变为铁制手摇轮转。当时两湖一带有数千家庭作坊参与茶叶的种植和砖茶的加工制造。据湖北羊楼洞的地方志记载:清光绪初年“红茶贸易极盛,经营茶庄者,年有七八十家,当时尚用土法制造,有砖茶厂十余家,统由山西帮经营砖茶制造,亦于此时开始”。清代同治年间蒲圻县志风俗志中周顺倜的莼川竹枝词中关于砖茶的制造技术有这样的记载:“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白芙蓉。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其又自注:“每岁(山)西客于羊楼司羊楼洞买茶

3、,其砖茶用白纸缄封,外粘红纸,有本号监制仙山名茶等语。芙蓉山在山乡。”砖茶的包装结实不易散,方便贮存,能经受长距离的运输,边疆民族地区的农牧民用马和牦牛驮运起来也很方便。不仅如此,由于“番人不辨权衡”,在进行交易称量时,常因此引发争执矛盾,而蒸压的砖茶每块重量基本一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路途中的损耗,还省去了交易称量的麻烦。早在产自西南的茶叶传入草原之前,牧民们就已学会了采集草原上的野生植物,熬制其果实、叶子、根茎,用来饮用和治病。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蒙古地区民众在野生茶用植物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蒙古草原气候干燥,冬季严寒且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全年降水量稀少,昼夜温差非常大。游牧是蒙古【作

4、者简介】王啸,女,汉族,内蒙古阿拉善人,本科,馆员,主要从事馆藏文物保护工作。蒙古民族社会的砖茶货币计值历史摘要: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同中原地区经济和文化差异大,蒙地市场主要依靠以物易物。来自汉地的旅蒙商们一路艰辛,深入蒙古腹地,携带中原盛产的茶叶、布匹、丝绸、食物、日用品等,交易蒙古地区的牲畜、皮毛、土产等物。以砖茶作为货币,且流通达百年之久,是蒙古地区特有的现象,砖茶对于蒙古社会来说,不仅仅是提供营养,它对社会结构、人口、生活生产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承载了中国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交往历史,拥有广阔的研究和观察视角。关键词:砖茶货

5、币;旅蒙贸易;历史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3.031王啸(阿拉善博物馆,内蒙古阿拉善750300)图1砖茶130Vol.256【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族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随四季迁徙、逐水草而居。蒙古族人根据季节和牧草的生长情况来及时地更换牧场,以冬夏营地为中心每年进行数次移动游牧,冬营地的环境因素最重积雪和草地,夏营地则首重水源,选择在向阳且草多的山地或者灌木丛中放牧。草原上不适合种植粮食和蔬菜,蒙古民族饮食为适应草原生活环境主要分为红食和白食,红食指各类肉食,白食指奶食品。由于常年以牛羊肉为主食,食物多呈酸性,饮食结

6、构中缺乏青菜,牧民们的身体缺乏微量元素,容易出现胃酸过多、精神不济等不良反应。而茶叶呈碱性,含有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还能有效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而且茶中的芳香油能够溶解脂肪,有助消化,消食解腻,长期饮用可起到保健预防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茶叶融入蒙古族原有的饮食文化之中,成为草原生活的必需品。在寒冷漫长的冬季,围着火炉喝茶,是北方游牧民众最常见的生活方式。蒙古族风俗志记载:“蒙古人喝茶历史久远,至少在宋辽时期,茶叶已经传到了北方。”“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蒙古地区民众自古就与中原有着贸易关系。历史上,蒙古族人与汉族人大体上以长城为界,游牧与农耕虽有着明显

7、区别,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补。由于游牧经济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其无法满足蒙古社会所有物质和精神生产生活需要,蒙古族人对汉人的农业产品、手工艺品都有需求。而中原汉地最缺乏的就是马匹等牲畜,马在古代战事和国防方面占据重要位置,有着关键性作用。和平相处时,蒙汉双方的需求可通过互市贸易得以满足,一旦交恶,就只能通过战争来侵占掠夺。12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为一个民族的称号。自此以后,蒙古帝国的版图开始向南扩张,进入中原。随着蒙古部落的对外扩张交往、北方诸游牧民族大融合的推进,边疆与中原之间贸易往来愈加密切,经济上的往来带动着饮食文化的传播,汉地的茶文

8、化逐渐融入草原生活。自唐代起,朝廷均推行“以茶治边”的统治政策,但还未建制,至宋代,朝廷专门建立了“提举茶马司”,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管理贸易的相关事宜,在秦州一带掌以川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元初期,蒙古人入主中原,江淮以南的产茶之地逐渐纳入元统治者的版图,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相互融合。元朝廷开始榷买各地的茶叶,以蜀茶居多,后又设茶园都提举司,专门负责采茶,饮茶习俗在蒙古族宫廷及贵族等上层社会中盛行。蒙古地区民众开始习惯中原农耕社会的种种生活习俗,他们穿着丝绸锦缎,种植粮食、蔬菜,制作各

9、种手工制品。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初,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归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明政府在唐宋茶马互市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使其更完备,首次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设立互市,修复并开拓茶马古道,围绕茶叶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建立了相当完整的管理制度。中原与蒙古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汉地的砖茶通过茶市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蒙古草原。茶马互市制度不仅保证了中原朝廷的马匹需求供应,而且以官营垄断的形式获取巨额利润,增加国库收入。此项制度延续了700多年,直至清朝雍正年方废止,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西北和西南边疆最为有效的一项制度,利

10、用西北游牧民族对茶叶的依赖来控制,对于稳定政权有着重要作用。古代内地与西北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路途遥远,官道零落,“蜀茶只入西番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在商朝我国就出现了驿站,初称为“传”,后至汉才改称“驿”。元朝时期,为巩固统治,配合军事扩张,大规模地建设驿站,蒙古语称为“站赤”。元史兵志记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清军入关后,为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始设内蒙古五路驿站,之后又增设阿尔泰军台。蒙古地区的贸易与驿站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点设置选择的是有水草的地方。一方面,驿站线路直接变成了货物运输的茶道,归化城最大的旅蒙商号大盛魁就随军贩运粮食和军马(图2),还兼做贸易,并以此发家。战争结

11、束后,继续利用开通的驿站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另一方面,部分茶道沿官方驿站而开辟,主要有“大西路”和“小西路”两条茶道,承接着各种生活用品和牲畜的运输任务。驿站可以为各路商人提供便利和保护,同时商队也需协助维护驿站。随着商道的畅通,商品贸易活动开始遍布蒙古草1312023.7(上)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原各处。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内地商人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商从中原各地采买布匹、丝绸、茶叶、瓷器、药品、日用品等货物,经由朝廷指定关口,运到西北各省、库伦、乌里雅苏台、恰克图等地进行销售,再从当地收购动物皮毛、手

12、工皮革制品及当地特产的贵重药材销往内地各省。据不完全统计,自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后期,定居漠北的旅蒙商号就已有500余家,从事经商活动的人员20余万人,以晋商为主。山西位于北方游牧地区与中原内地的农耕手工业的中间地带,这样的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两个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地店铺、货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买卖城”。先有商路,后有城镇,西北由于地广人稀,大多数城镇的发展都与贸易有关(图3)。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商品经济十分脆弱,市场体系不健全,同中原地区相较差异巨大,蒙古地区的市场主要依靠以物易物。来自汉地的旅蒙商们一路艰辛,深入蒙古腹地经商,携带来中原盛产的茶叶、布匹、食物、日用

13、品等,用以交易蒙古地区的牲畜、皮毛、土产等物。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蒙古地区的货币需求量和流通量大大增加,银两、银圆、铜钱、铜圆、外国货币在草原上混合流通。各种金属货币的重量、成色、规制不尽相同,使用起来极其不便。再加上各地的衡器标准不一,钱法亦有所不同,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不断涨落,时有变化,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时而出现。蒙古地区受限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形成了以土布、砖茶、绵羊等作为交换媒介的特殊货币形式,其中,砖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砖茶在蒙古社会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须臾相关,除去茶食营养功能外,牧民出售自家的牲畜、毛皮制品,大多折合成砖茶给付。在支付劳动所得和赔偿处罚中,也将

14、砖茶与金银相提并论。牧民们还用砖茶装饰家居环境。在草原交往中,砖茶是婚丧嫁娶最通行的礼物。在大型法会和宗教活动里,砖茶作为祭祀品,扮演着宗教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媒介。正是砖茶的种种附加功能,使它即使不用来交易,也可以用作其他,不会贬值。俄国蒙古学学者波兹德涅耶夫在其著作蒙古与蒙古人中,详尽记述了砖茶作为货币在蒙地的流通:“汉人赴蒙经商,须在札尔古齐衙门领取经商执照,最高价格为六箱半砖茶,合近一百个卢布库伦一间客房连饭费一昼夜付一块砖茶,合六十至六十五银戈比木材商每年出售木材价值三百到六百箱砖茶蒙古妇女夏天到森林里采浆果,她们将这些浆果装进小桶里出卖,大约八至十俄磅为半块砖茶(即三十二个半银戈比)。

15、”清朝张鹏翩所著的奉使俄罗斯行程录中亦有相关的记载:“塞外不用银钱,最喜中国黑茶,蓝梭布,往往牵牛、马、羊、驼来作交易风俗随水草畜牧而转移,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以肉为饭,以酪为浆,无五谷蔬菜之属,衣皮革,处毯庐,见中国茶叶则宝之,而金银非其好也。”以砖茶作为货币,且流通达百年之久,是蒙古地区特有的现象。“小片砖茶以代货币,羊一头约值砖茶十二片,或十五片,骆驼十倍之,行人入其境,辄购砖茶,以济银两所不通,而且易于保存,携带方便。”“所运货物以砖茶及日用品为多,而三六砖茶及二七砖茶为最通行,且有用以代货币者,故其销路远在他品之上。”除了用米、布直接交换皮毛之外,其他物品均以砖茶定其价值。受政治和

16、军事等因素的影响,砖茶价值时而会上涨,商人们便可用茶叶换取更多的畜产品。总体来讲,草原上能以砖茶作价的比照茶价,不能比照的才按照金银作价。为稳定茶价,旅蒙商们还与蒙古王公贵族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楚古图2归化城老照片图3草原上运砖茶的驼队132Vol.256【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拉”大会,规定货物的交易价格,调整、稳定物价。蒙古地区茶叶销售主要以青砖茶为主,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主产地位于湖北蒲圻羊楼洞,范围广及咸宁、崇阳、同城以及湖南临湘等地。由于茶砖表面印有“川”字商标,又叫“川字茶”(图4)。青砖茶有“二七”“三六”“三九”之分,即每箱装有二十七块、三十六块、三

17、十九块。“二四”表示每箱二十四块砖茶,约值三十三块银圆,多被视为茶中上品,尤其以湖南所产最受欢迎,若兑换皮毛,每块可作二元币使用。“三九”每块六角左右,亦可当一元币通行。“二七”“三九”青砖销往西北各地,自晋朔州杀虎口出关,以内蒙古包头为集散地,俗称“西口茶”。“二四”“三六”青砖茶销往蒙古、俄国等地,以张家口为集散地,俗称“东口茶”。据绥远通志稿记载,在清代归化城的以物易物交换贸易中,主要以绵羊和砖茶作为一般等价物。一只绵羊相当于七块“三九”砖茶的价值,一只上好的绵羊可值十二块“三九”砖茶。蒙古地志记载了恰克图砖茶市情:“凡市场商店购买物件,有以小片砖茶标价者,土人亦喜相接受,如碎切之银两。

18、大抵一头羊换砖茶十二至十五个,骆驼可换百二十个至百五十个。”茶叶对于蒙古社会来说,不仅仅是提供营养,它还对社会结构、人口、生活生产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砖茶销售的地域范围极其广阔,遍及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新疆、西伯利亚等地区,而且这些地区并不产茶,产自两湖、四川、云南等地的茶叶在当地广受欢迎,由此产生了一条围绕砖茶的生产、运输、销售的“茶叶之路”和“茶马古道”,形成了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长达千年的交往。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砖茶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线路。清康熙年间,砖茶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开来,当时蒙地最大的茶号“大盛魁”每年运往蒙地的砖茶就达三万箱,约重两百万千克,且售价较高,一只绵羊换

19、一块砖茶。光绪初年,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每年砖茶的输出量为十余万箱。民国年间,内蒙古地区每年的砖茶销售约十五万千克。砖茶的运输和销售带来了人口的流动和交融,“茶叶之路”上的商人、脚夫常年来往于高原和产茶区之间,把自己家乡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带到了草原上,特别是内地的商业文化深深影响了蒙古地区。其中更有大量汉人定居草原,他们与少数民族通婚,结成一家。砖茶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它承载着中国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交往历史,拥有更广阔的研究观察的视角。产自中国中南和西南地区的茶叶,经长途运输,跨越了千山万水,成为完全非产茶区民众生活的必需品。草原上千百年来形成的饮茶习俗,已经渗透进了

20、蒙古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经过政权的更迭、岁月的提炼,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拓展着蒙古游牧文化底蕴。在蒙古牧民中,“川”字牌砖茶家喻户晓,享有很高的声誉,纵使蒙古族人不懂汉语,不识汉字,只消以指划过砖面的“川”便可知。参考文献1邓九刚.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2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3杨仁普,李振芬.蒙古族风俗见闻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4艾梅霞.茶叶之路M.范蓓蕾,郭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5苏利德.草原丝茶驼道贸易及货币考J.湖北钱币专刊,2014(13):4-8.6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7吕维新.古代茶叶保藏技术发展史略J.茶叶通讯,1999(3):39-41.8段继业.历史上的砖茶之路及其社会文化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类),2010(7):21-25.图4川字砖茶1332023.7(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