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发盘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国际贸易术语:
Convention 公约,Article 条款,Trade terms 贸易条件,Offer 发盘,Offeror 发盘人
Offeree 受盘人,Firm offer 实盘,Indefinite offer ,non-offer虚盘,Counter-offer 还盘,
Accept 承诺,Contract 契约,合同,Termination of a contract 合同的终止,
Suspension of a contract 合同的中止,Conclude 订立,Qualifying conditions 适应条款,
Invitation for offer 要约邀请
定义
(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4条第(1)款规定,)“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十分确定并且发盘人在得到接受约束的意旨,即构成发盘。”据上述定义,一项建议要想成为发盘,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
1) 一项发盘必须表明“发盘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
这项要求对我们区分实盘和虚盘至关重要。“接受时承受约束”是指一旦发盘人提出的贸易条件被受盘人接受,合同即成立,即使发盘人贸易同意和确认,他除了履行合同外别无选择。
关于怎样判断一发盘是否接受发盘约束的“意旨”,公约中没有明确的条款。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必须看清楚发盘人的措辞,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检查此发盘是否满足下文将要解释的两项要求,以及它是否包含这样的适应条款,如“须经我方确认”,这种措辞通常不被看作发盘,而是一项“要约邀请”。
除此以外,还应根据双方整个磋商过程的行为,或双方已有的贸易实践做出判断。
2) 发盘必须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受盘人”发出。
根据公约,订立合同的建议必须向特定的公司或个人提出。它不应是一张价目表,或向公众发布的商业广告。这样的建议也会被看作要约邀请。
3) 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这意味着发盘中的条件必须是十分清楚的,而且只能有一种理解方式。这些条件不可以像“大约每吨1000美元”、“参考价每桶100美元”、“估计1月份发运”这样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公约规定,一项发盘必须包含以下三个条件:商品名称、价格及数量,并进一步规定,固定的价格或数量不是判断价格与数量条件是否“十分明确”的唯一必要标准。例如,一项发盘可能只规定确定价格的方法而不是把价格定在某一数字上,这体现了世界市场价格迅速变化的事实。并且,国际交易的各方只规定价格的确定方法是为了避免市场行情波动的风险。
二、发盘的有效期
当发盘到达受盘人时即生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在这一点上,各国法律看法一致。因为,发盘是卖方建议的意思表示,受盘人只能决定收到时是否接受。因此,如果一方在真正收到发盘之前期望或通过某种方式获知有人向其发出发盘,并向发盘人发出接受的通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接受”与发盘凑巧一致,合同也不能成立。这种“接受”实际上只是一项发盘,因此,除非另一方确认了这项“接受”,任何合同都不能成立。
三、 撤回发盘
撤回发盘是指发盘人由于某种原因,在发盘送达受盘人之前,即在发盘生效之前撤回他的发盘。当发盘人发现发盘中存在某种错误或情况已变,使发盘不对其有利时,这种情况可能发生。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更快捷的通讯手段来发送撤回的电文,这样它可以比发盘更早一些到达受盘人。
四、 撤销发盘
撤销发盘是指发盘到达受盘人,即发盘已经生效后,发盘人取消发盘使其无效的行为。一项生效的发盘是否可以撤销的问题引起了不同法系的学者们激烈的争论。大陆法系规定,发盘在有效期内或在等待答复时是不可撤销的,而英美法系规定,除非发盘被接受,它随时可以撤销。公约在这两个法系之间做出了某种调和,它同意发盘在接受通知发出前原则上是可撤销的,但规定在下列两个条件下,发盘不可撤销:
1) 发盘写明其是不可撤销的,无论其是否规定一个固定接受的时间还是规定另外一个时间。
2) 如果受盘人有理由相信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已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行事。
五、 终止发盘
一项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于拒绝通知送达时终止(公约第17条)。
发盘在受盘人提出拒绝而失效是被广泛接受的。公约中的这项规定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即使发盘是不可撤销的,这一原则对该发盘仍适用,而在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完全不同,当发盘被拒绝了,只要有效期未到,受盘人仍可以接受发盘;其次,当拒绝通知到达发盘人时发盘终止,因而,受盘人也有机会取消拒绝通知。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 1)从合同生效之日起到合同终止的期间内,双方每年举行一次正式会晤,以便讨论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就技术改进与创新问题进行交流,为进一步的技术合作奠定基础。双方的会晤轮流在两国举行。讨论的内容和结论载入备忘录中。每方参加人员不得超过5人,费用自理。
2)如果合同一方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履行合同义务,并在收到未违约方的通知后15天内未能消除违约或采取补救措施,而且在被允许推迟履行的期限内未履行合同,在此情形下,未违约的一方应书面通知违约方解除合同,同时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
2. 1)(1)单单是去年一年的时间,美元已经升值了10%,这与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升值幅度差不多。
(2)美国经济的减速很可能更加支持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2)(1)汇率变动对于进口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度。
(2)事实上,今年美国的出口已经有显著增长,长期以来首次超过了进口
第二单元
要求赔偿
Terms :
1.Bona fide party 诚意一方,2.Conclude a contract 订立合同,3.Breach the contract 违反合同,
4.Take remedial measures 采取补救措施,5.Claim damage 索赔,6.Loss of profit 利润损失,
7.Loss of interest 利息损失,8.The injured party 受损一方,未违约方,
9.The party in breach 违约方,10.Non-delivery 不发货,11.Declare...avoided 宣布...无效,
12.The seller 卖方,13.The buyer 买方,14.The contract price 合同价格,
15.The delivery place交货地点,16.Customs clearance 海关清关,17.The exporter 出口商,
18.the importer 进口商,19.the sum of damage 赔偿金额
课文翻译:
1.多数情况下,合同订立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当事人,无论卖方或买方,都会尽力履行责任。然而,合同一方没能履行责任或未按合同履行责任的情况并不少见。在一方违反合同时,其可能对另一方造成损害或损失,而另一方就有权根据合同或法律采取补救措施。
2.多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都包含索赔条款,其中规定了救济的原则、时间和适用法律。
3.要求赔偿是一种主要的违约救济。
4. 1)根据“公约”,买方即使已诉诸其他救济方式,仍享有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力。但赔偿的数目是多少呢?
5.赔偿金额的确定原则在各国法律中是不同的。“公约”规定,违约的赔偿金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违约所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金额相等,而且,守约方得到的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按照他当时已知或理应知道的情况,对违约预料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是,赔偿应使受损方的经济状态恢复到合同得以履行时的程度。
6. 在卖方不发货的情况下,买方可以宣布合同无效,在适当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可以要求赔偿。
7.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依据公约和许多国家的法律,受损必须采取措施避免更多的损失,如果他不这样做,从而造成更大损失,他就没有要求这部分本应避免的损失得到赔偿的权力。其次,当买方要求赔偿时,他不必证明卖方的行为是否有错。如果有卖方未按合同履行责任,从而对其造成损害的证据,买方就可以使用要求赔偿的权力。
8. 2)买方有两项主要责任,一是付款,二是受领货物。如其没有履行这些责任,卖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9.当卖方诉诸这种救济手段时,要求赔偿的金额应与买方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但不能超过买方在订立合同时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确切地说,如果卖方以合适的方式再次卖出了货物,他可以得到的赔偿金额等于合同价格与再次销售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再加上因买方违约造成的其他损失的补偿额。如果卖方宣布合同无效后未能再次销售这批货物,他可以得到的金额等于合同价格与目前交货地的现行价格之差,再减去其他违约损失。如果买方延迟付款,卖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利息损失。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1)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2)对发行机构本身业务需要发行债券的,所筹资金必须按标准的用途使用,债券本息的偿还自行负责。
3)清关手续由住所在该国的一方或其代表办理,这通常是可取的。因此,出口商通常应办理出口清关手续,进口商应办理进口清关手续。
2.1)政治稳定指的是在一个特定国家的内部以及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合作程度。
Political stability refers to the degree o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within a particular nation and between that nation and others.
2)在最近的一次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如果一国冲突不断,那么公司用于市场营销行为的投资就会很少。相反,如果一国合作程度很高,那么公司用于市场营销行为的投资就会多。
In a recent study, researchers found that when the level of conflict within a nation was high, firms made fewer investments in marketing activities.
3) 市场营销者普遍认为,如果一国的政治关系良好,那么他们所做的努力就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换句话说,稳定性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冲突则会起到反作用。
Marketers generally assume that efforts will be more successful where such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are positive. In other words, stablility is good for business, but conflict is not.
4)政治风险指的是政府政策改变的风险,它会影响公司有效运作和盈利的能力,它也会阻碍公司到海外投资。
Political risk refers to the risk of a change in government policy that would adversely impact a company’s ability to operate effectively and profitably. It can deter a company from investing abroad.
5)这种可察觉的政治风险越低,则一国吸引投资的可能性就越高。该国的政治风险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成反比。
When the perceived level of political risk is lower ,a country is more likely to attract investment. The level of political risk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a country’s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第三单元 世界贸易组织
1 众所周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唯一处理国家之间贸易法规的国际组织,其主要功能是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 世界贸易组织最早在1993年顺利通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的乌拉圭回合多边(multilateral)谈判最终议案(the Final Act)而建立。它取代(supersedes)《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继续执行28个自由贸易协议,监督(oversee)世界贸易和裁定贸易争端。
3 1995年1月1日,由76个成员国构成(comprising)的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general council)开始运作。到2003年3月它已扩大到145个成员国(member states)。
4 世界贸易组织最终要建立繁荣、和平、责任明确(accountable)的经济世界。
5 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通常是由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consensus)并由成员国议会批准生效(ratified)。贸易摩擦由世界贸易组织协调解决,主要是解决签订的协议和应尽的义务,并且确保成员国遵守(conform with)相应的贸易政策。这样,大大减少了由纠纷发展成政治上或军事上的冲突的危险性。通过降低贸易壁垒(trade barriers),世界贸易组织拆除了各民族、各国家间的其他壁垒。
6 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多边贸易体系——是由世界上大多数(a large majority of)贸易国经协商谈判并签署的多个协议,这些协议同时也经过成员国议会批准生效。这些协议是国际商业(commerce)的基本准则(ground-rules)。就其本质而言,这些协议主要是确保成员国重要贸易权力的合约。他们还制约(bind)政府间在预先约定的范围(agreed limits)内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执行相应的贸易政策。这些协议是政府间协商并签署的。其目的是帮助生产商、服务机构、出口商、进口商更好地进行贸易,借以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福利水平。
7 在过去的50年里,世界贸易有了惊人(exceptional)的增长,商品(merchandise)出口平均每年增长6%。1997年贸易额是1950年的14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帮助建立了繁荣强盛的贸易体系,促使世界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的发展。
8 多边贸易体系是在关贸总协定下经一系列的贸易谈判发展起来的。第一轮谈判主要涉及减免关税(tariff reduction),后来的谈判又逐渐涉及反倾销措施(anti-dumping)、免关税措施(non-tariff measures)等领域。最新一轮谈判——1986年至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the Uruguay Round)谈判——产生了世界贸易组织。
9 全体成员国共同做出每一项决策。少数服从多数(a majority vote)也可行,但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却从未使用过,就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predecessor)关贸总协定中也是极少见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协议已经为其全体成员国的议会(parliament)所批准。
3)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decision-making body)是部长会议(the Ministerial Conference),至少每两年要召开一次会议。
4) 部长会议之下是总理事会(the General Council)(通常指成员国驻日内瓦代表团(delegation)特使(ambassadors)及首脑,但有时是会员国的官员),每年在日内瓦总部(the Geneva headquarters)都要开几次会,总理事会作为贸易政策评审委员会(the Trade Policy Review Body)和争端协调委员会(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而召开会议。
5) 下一级是商品贸易委员会(the Goods Council)、服务贸易委员会(the Service Council)和知识产权委员会(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ncil),他们负责向常务理事会汇报工作。
6) 另外,还有许多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处理单个的协议及其他领域的问题,如环境、发展、成员资格申请和地区贸易协议等等。
7) 提到世界贸易组织就不能不提及争端协调体系(the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在许多方面争端协调体系是多边贸易体系的中心支柱(the central pillar),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经济稳定(stability)做出的巨大贡献。新的世界贸易组织比其前身关贸总协定更强大、更自觉(automatic)也更值得信赖。其表现是,越来越倾向于用“庭外和解(out of court)”的方法来解决争端.整个体系按预期那样运作——主要力争通过调解(conciliation)解决争端,而不是仅仅做出裁决(making judgement)。争端协调体系通过减少单方面的行动(unilateral actions),以确保弱小国家能进行平等的国际贸易。
8) 如果没有解决争端的手段,法规就不能被贯彻(enforce),那么以法规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将毫无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程序强调(underscore)依法贸易,这样才能使整个贸易更加安全稳定。整个解决争端体系建立在明确法规的基础之上,对每个案件都列有时间表。一个专门小组(panel)做出初次裁决,然后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批准或否决,还可以依法上诉(appeal)。
9) 然而,关键不是做出裁决与否,最主要的(the priority)是,如有可能要通过协商(consultation)解决问题。到1997年初为止,71个案件中已有19个通过“庭外和解”得以解决,没有经过全部的小组裁决过程。
10) 解决争端的原则是:平等、快捷、高效、相互接受。
11) 如果法庭发现刑事案件越来越多,那是否意味着法制正在被人践踏呢?未必如此。有时这恰恰意味着人们更加信任法庭和法律,他们求助于法庭而不是自己解决纠纷(taking the law into their own hands)。
12) 这大体上就是现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发生的一切。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们已经达成共识,如果他们认为某些成员国违反了贸易法规,他们将求助于多边体系中解决争端的原则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方面解决纠纷。这意味着遵守既定程序,尊重判决。
13) 通常,当一个国家采用(adopt)一种贸易政策措施或采取某一行动,而另外一个或多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认为其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或者没有履行(live up to )义务时, 就会发生纠纷。第三国也可以宣称此事关系到它的利益并且它应享有一些权利。
14) 在以前的关贸总协定中也有解决争端的程序,但它没有固定的时间表,裁决(ruling)很容易被拖延(block),许多案件拖(dragged on)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结果(inconclusively)。乌拉圭回合协定指定了结构严谨的解决争端程序,明确规定了解决每个案件的时间期限,同时灵活处理不同阶段的最后期限(deadline)。协议强调如果世界贸易组织要高效运作必须快速解决争端,它还详细叙述了解决争端应遵守的程序和时间表。提出申诉之后,如果某一案件经过全部过程后等待解决,那么整个时间不应超过一年至15个月。
15) 乌拉圭回合协议还使败诉国(the country losing a case)不能拖延执行裁决(to block the adoption of the ruling)。在前关贸总协定的相关程序中,只有成员国一致接受(consensus)才能执行裁决,这意味着单个的反对意见也能阻止执行解决。然而,现在裁决将自动执行,除非对一项裁决全体成员国反对——任何想要阻止某一裁决的国家必须说服所有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包括它在此案中的对手(adversary))接受它的观点。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1)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成立,是一个年轻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因此,尽管世界贸易组织很年轻,而关贸总协定时期建立的多边贸易体系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1998年5月19日多边贸易体系在日内瓦庆祝其50周年纪念时,许多国家和政府首脑都到场参加了庆祝活动。
4) 因此,生产者和消费者都知道他们所需的成品、零部件、原材料、服务会得到充足的供应,且选择面广。生产者和出口商同样明白,国外市场会对他们开放。
5) 与其前身不同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组建的实体,它的所有规定对其他成员国拥有法律的约束力,并且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以外的国际组织。它为国际贸易法规提供了总的框架,同时也将关贸及贸易总协定规定的范围扩大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贸易。
二, 世界贸易组织
1本周早些时候,欧盟和中国就一些重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中国在上周和美国达成了类似的协议。这些协议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清除了障碍。接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程序预计将于周四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会议上开始。
2目前有145个国家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这些国家占全球贸易90%以上的份额。世贸组织的主要目标是使世界贸易活动尽可能顺畅而自由地进行。
3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成立。它是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即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关贸总协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8年缔结。它 促成了一系列的全球贸易谈判,由此建立了世界贸易体系。世贸组织负责监督和完善该体系。
4世贸组织开展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它监督着由成员国达成的贸易协定的执行。它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贸易方面的技术援助和培训项目。与此同时,它还与其他国际性组织进行合作。
5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部长级会议。该会议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在世界的不同城市里举行。世贸组织成员通过相互辩论和妥协来达成协议,世贸组织的协议再送至各国政府,由他们批准或拒绝。
6最初各国的贸易协议主要是针对货物的。关贸总协定旨在降低进口关税,清除其他影响货物贸易的障碍。然而后来世贸组织的成员也就一些服务业的贸易规则达成协议。这些行业包括银行、通讯公司、旅店和运输业。
7世贸组织还监督一项被称为知识产权的协议。该协议为思想观念和创造性活动方面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保护。
8世贸组织称其协议使得购买者和生产者对他们所需的材料和服务有了更多选择。该组织还称出口者对于外国市场的开放感到安心。世贸组织认为其结果就是使世界经济更为强大,更具合作性。
9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认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工作。过去几年中,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及其他类似组织召开会议期间,都曾有过大型示威活动。其中一些抗议活动中还发生了暴力行为。
10抗议者反对开放国际市场来增加贸易。他们认为世贸组织及其同盟在通过使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来让工业国更为富裕。
附加知识:WTO的宗旨与目标
2.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3. 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4.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5. 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Unit Four
课文译文
土木工程建筑承包合同的一些条款
除另有规定外,合同应该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和维护过程中,业主免受所有因人员受伤、材料损失及财产物理损坏而遭受的损失和索赔,还要保证其因索赔、诉讼、损失、费用、收费、开支等得到补偿。以下情形不能得到补偿或赔偿:
1) 工程或部分工程永久使用或占用土地。
2) 业主在其所占用的土地任何部分施工或部分施工的权利
3) 未按合同规定施工或维护,造成不可避免的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坏
4) 由业主、其代理人、雇员或者其他承包人(不是承包人雇佣的分包人)的行为或失职造成的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或由承包人、其雇员或代理人造成的索赔、诉讼、损失、费用、收费、开支等可公正地认为由业主、其雇员、代理人或其他承包人来承担损失或受伤的责任。
业主应该就条款中所规定的事情保证承包人因索赔、诉讼、损失、费用、收费、开支等得到补偿。
施工开始之前,在承包人不受上述既定条款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的限制之下,承包人应非上述原因造成的,而是由施工或发生在施工过程,或执行合同造成的包括业主或业主的雇员的任何财产、人身损失或人员受伤所要承担的责任投保。
此保险应与一家保险公司签署且条款需经业主同意,业主不得毫无缘由地拒绝,保险金额不少于标书附件的规定。承包人应该随时应工程师或其代表要求向其出示保险单、保险凭证和近期的保险费支付收据。
保险书里应该包括这样一则条款:如果发生承包人有权索赔的情况,而保险的补偿的受益人是业主,则保险公司将就这一损失造成的任何索赔、开支、收费及费用进行赔偿。
业主不对由承包人或分包人雇佣的工人发生的任何事故或受伤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除非事故或伤害是由业主、其代理人或雇员的行为或过失引起的。承包人应补偿业主除了上述以外的所有损失,补偿由此引起的索赔、诉讼、费用、收费及开支等。
承包人经过业主同意后,应向保险公司投保以承担此类责任,业主不得毫无缘由地拒绝。承包人应在雇佣工人施工的过程中继续投保,必须应工程师或其代表要求向其出示保险单、保险凭证和近期的保险费支付收据。如果分包人已经为其雇用的工人投保,且以业主为补偿对象,则承包人在此子条款规定的上述义务被视作已经履行。承包人应要求分包人必须应工程师或其代表要求向其出示保险单、保险凭证和近期的保险费支付收据。
凡是施工所需的操作,只要符合合同的要求,均可进行,但不能在不必要、不恰当的情况下妨碍公众的便利,妨碍公共或私人道路的通行、使用和占用,无论财产所有人是业主还是其他人。如果发生此类由承包人负责的事件,承包人应保证业主不受由此引起的索赔、诉讼、损失、费用、收费、开支等损害,并对其进行补偿。
承包人应采取各种合理的手段防止与工地相通的公路、桥梁遭到损害。承包人和分包人应详细选择路线、车辆,限制分散卸货,从而把这些不可避免的来往于工地运输设备、材料的额外增加的运输车辆限制在合理的可能范围内,避免对公路、桥梁不必要的损坏。
如果承包人需要运送建筑设备、机械、改造部件或施工部件经过部分公路、桥梁,如果不采取特殊保护或加固措施,这种运送极有可能损坏公路和桥梁,那么,在运送货物上路上桥之前,承包人应通知工程师或其代表有关货物的重量及其他特殊事项,还要告诉他对于所说的道路、桥梁准备采取的保护或加固措施的方法。除非工程师在接到通知14天内指示不必要采取这样的方法,承包人将采取行动或按工程师的要求实施修改后的方案。除非承包人在工程量表中包括了保护加固公路、桥梁的必要任务,保护加固费用由业主向承包人支付。
如果在工程进行中或以后的时间里,承包人因工程损坏公路、桥梁而被要求索赔,应立即告知工程师。业主将商洽解决办法并支付索赔款,并对承包人因此受到的索赔、诉讼、损失、费用、收费、开支进行补偿。如果工程师认为造成索赔或部分索赔的原因在于承包人未履行其上述的义务,则经工程师确认的承包人造成的损失,由承包人补偿给业主。如果工程需要承包人使用水路运输,上述规定的“公路”应包括船闸、码头、防波堤或其他有关的水路设施,“运输工具”应包括船只,上述规定同样有效。
课后练习答案
I. 短文翻译
1)对不包括在合同中的工程或业主签订的其他与合同工程有关的辅助合同项目,承包人按业主的要求,为业主雇佣的其他承包人及其工人,业主雇佣的工人和其他在工程现场课雇佣的机构提供合理的开展工作的机会。
2)然而,如果承包人应工程师或其代表的书面要求,让其他承包人、业主或其他机构可以使用由他负责维护的公路或道路,或者允许他们使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或其他设备,或提供其他任何类似的服务,则业主应向承包人支付工程师认为合理的费用。
3)所有在既是承包人又是业主的工地上发现的化石、钱币、有价物品或古代文物、建筑物和其他具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遗迹、物品均被认为绝对属于业主的财产。承包人应防止他人搬走或损坏这些物品,并在发现之后搬动之前,立即通知工程师的代表,按其指示处理这些物品,费用由业主承担。
4)为了防范汇率风险,稳定进出口贸易(包括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成本,开展即期和远期外汇买卖业务,特制定本规定。
Unit Five
课文译文
技术合同条款
买方同意卖方按照卖方国家现行的标准和规范对卖方所供应的设备和材料进行设计、选材、制造、检验和测试。在本合同签字后一个半月内,卖方应将上述的标准和规范一式六份,自费航空邮寄给买方。这些文件应尽量用英文表述,其余用德文,并注明设备和材料的编号。在初步的设计会上,买方应对所递交的标准和规范提出意见,经双方协商后的最终协议,将作为检验和测试设备与材料的依据。
卖方应对其供应的全部设备材料进行检验;质量合格证、检验和测试记录应由厂家或卖方出具,并将这些文件提供给买方作为本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书。设备和材料检验与测试的全部费用应由卖方承担。
买方有权自费派遣检验人员到卖方国家,会同卖方代表一起在厂家的车间对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测试。在初步的设计会议上,双方应确定需共同检验的设备。在第一台主要设备安装和准备好前两个月,卖方应将检验和测试日期通知买方。买方在收到卖方通知后一个月内将其派遣的检验人员名单通知卖方,以便其协助办理他们的签证手续。如在收到卖方的通知后,并且设备和材料的检验与测试已准备就绪,而买方检验人员未能按时出席时,则卖方有权自行进行检验和测试。若需要,买方检验人员也有权同卖方进行除主要设备和材料外的其他设备和材料的检验与测试。
卖方应免费为买方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和测试提供工作条件,以及所有必需的技术资料、图纸、检测室、仪器和工具。如发现设备和材料不符合本合同前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时,买方检验人员有权提出改进意见。卖方需认真考虑买方检验人员的意见,并尽一切努力保证设备和材料的质量。
买方和卖方检验人员在交货前共同进行的质量检验和测试不能代替在安装现场的检验和测试。
卖方供应的全部设备和材料需在安装现场进行检验和核对,并在必要时按上述规定进行测试。卖方有权自费派遣检验人员,赴现场参加检验、核对和测试。卖方应在每批货发货前两个月通知买方是否参加该批货物的检验。买方收到通知后至少在开箱检验日期前20天将检验日期通知卖方,并为卖方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这种检验应按照设备和材料安装的要求在安装现场进行,并必须得到双方现场代表的同意。
双方代表在开箱检验、核对和测试时,若发现所交付的设备和材料有短缺、丢失、损坏或不符合上述合同条款规定的质量标准的情况时,应做详细记录,并签字。如确属卖方责任,此记录将作为买方要求卖方更换、修理或补齐的有效证明。
若卖方因自身的原因不能参加检验、核对或测试,或卖方检验人员在收到买方通知后未能按时到达时,买方有权自行开箱进行检验和测试。若发现短缺、丢失、损坏或不符合上述合同条款规定的质量标准的情况时,如属卖方责任,中国商品检验局出具的证明书是买方向卖方要求更换、修理或补齐的有效证据。
课后练习答案
I. 短文翻译
1) 在合同签字后12年内,买方不得全部或部分地披露按本合同所获得的专有技术、技术资料和其他情况。但买方有权将上述内容提供给为本合同工厂工作或与本合同工厂有关的人员。对专有技术、技术资料和其他情报已经公开的部分,买方不再承担保密义务。
2) 若由卖方负责消除缺陷,买方应按卖方要求,向卖方提供必需的人员、安装工具和吊车等。由此而产生的费用由卖方负担。消除缺陷应尽快进行,卖方应尽最大努力使合同工厂的建设进度不受其影响。
3) 安装期间,卖方技术人员须参加全部设备安装质量的检查和测试。双方各自授权一名代表,处理合同工厂从安装到验收期间有关合同工厂的全部技术工作。双方代表如有分岐意见应友好地协商解决。当不能解决时,可报请双方的上级处理。
第六单元 BOT投资
1. BOT(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的概念。该投资方式在外国受到重视的时间也不长。
因为这个包括建设(build)、经营(operate)、转让(transfer)三个阶段都由一揽子(a package)的解决办法来完成的项目,自有其特点(characteristics),主要适用于资金特别短缺(short of capital),又急于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infrastructure projects),如公路、地铁、桥梁、码头、电厂等。
同时,它还涉及政府、项目筹建集团(group in charge of preparation for project construction)、承建商、银行及融资机构(financing institutions)、运营管理公司(operation management company)等,形成几乎是一条龙作业(integral coordinated operation)。并且在整个BOT项目中,需要签订各方面的大小合同将近10个。如此复杂的投资方式,一环扣一环,要完成,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2. BOT的风险需要由各方面来分担,而不是单独由一方承担。相对于其他各方来说,政府在整个BOT项目中所承担(undertake)的风险显然是最小的。
正因为如此,基于资金的严重短缺以及需要兴建的基础设施太多,政府才愿意采取(adopt)BOT投资方式,把大型基建交(assign to)给私人公司去承建和经营。
政府决定把某个基础设施项目采取BOT的投资方式时,必须首先立法(legislation),发出许可证(issuance of license) ,寻找合作对象,展开谈判(conduct negotiation),然后签订合同(conclude contract)。政府的风险就在于把许可证发给一个有可靠实力的私人项目公司筹划整个BOT项目,而不要将许可证“发错了人”。
3. 一般来说,在BOT投资项目中,一定要有一个牵头公司(a lead company),负责与政府谈判,签订许可证合同,承担整个项目的筹备、融资,寻找承建公司进行设计和承建,以及最后寻找经营或管理公司对整个项目进行经营管理。
这个牵头公司首先必须承担整个项目从筹建到实质建设(actual construction)及最后竣工(completion)经营管理的风险,然后又把风险分散(spread)到其他承担具体工程的公司。
4. 在具体履行(actual execution)合同作业中,各方当事人须承担所有可能出现(emergence)的风险,
例如:在建设阶段,工程的设计是否出现错误,技术方面是否不足,以及整个工程预算(project budget)的超支(expenditure exceeding),工程的延期(delay of completion),或者质量的不符合标准(sub-standard quality)等等问题,都会不断出现。在筹建和筹建阶段,股东(shareholders)投资的承诺(investment commitment)、融资的短缺、设备供应的不足、燃料(fuel)的不足等等,都可能构成(constitute)风险,影响到项目的成败和进度(progress)。
5.即使工程完成,移交使用(t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