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认识杠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过程与方法:利用杠杆五要素画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杠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杠杆认识
难点:利用杠杆五要素画示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画图)
2、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 动力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3、生活中的杠杆
为了便于研究杠杆,我们引入了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F2的作用线的距离L2
(力臂的作法:1.找出支点O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并标出符号)
三、 练习
1、如图所示,动力F的力臂是 ( )
A. OD B.OC C.OB D.DB
2、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只能是直的
B. 杠杆一定有支点
C. 杠杆的支点不在杠杆上
D.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等于杠杆长度
3、 如图是用起钉器拔钉子的示意图 为动力臂(用图中字母表示)
4、 如图是小华用砂糖橘和苹果来玩跷跷板,他先在杆的右端图示位置放了一个砂糖橘,又在左端位置放了一个苹果,放手后,发现杆马上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试分析,让杆转动的力是 ( )
A. 苹果的重力
B. 砂糖橘的重力
C. 苹果对杆的压力
D. 杆对苹果的支持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