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62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月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 第 卷 第期J o u r n a l o fN a n n i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V o l N o D O I:/j c n k i i s s n 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卢建飞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摘要南方民族史诗叙事具有民间性与历史性的双重特性.叙事的民间性指地方族群与祭司歌手的仪式性叙事活动,以口头讲唱与仪式表演形式叙述民族历史,反

2、映民间意识、情趣与思想,还原民众社会生活的神圣性、伦理性与审美性.叙事的历史性指超越日常生活的历史叙事,以超凡想象构设天地来源、万物创生、民族谱系与习俗规约等民族本源性历史事件.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对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文化记忆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积极意义,有效地凝铸、共享与传承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基因.关键词南方民族史诗;民间性;历史性;文化记忆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南方几十部民族创世史诗逐步被发现和整理,彻底打破了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国没有创世神话”的谬论与偏见.同时,在 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料学取向”转向“学科取向”的语境下,

3、南方民族史诗研究开始走向了多层次的学理化研究道路.然而,由于南方民族史诗的特殊形态,以及在叙事传统与史诗新观念发生转变的影响之下,学界对南方民族史诗概念与类型等基本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南方民族的史诗研究为历史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等等学科所覆盖的局面仍未打破.”因此,南方民族史诗急需展开本体研究以改变传统的文化学、人类学等研究范式,进一步发掘南方民族史诗的诗性意义维度.史诗作为一种民间叙事类型,从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特征分析,或能为认识史诗本体特征及功能意义提供新的思路.一、民间性:南方民族史诗的叙事之基叙事即讲述故事,叙事活动的构成要素为叙事主体、叙事对象以及叙事媒介.民间是一个相

4、对性的概念,特别强调与官方的性质差异.一般而言,民间是指普通民众的生活空间和社会空间.“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民间”因其特殊的文化结构和行为方式,从而使“民间”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意义.而民间性作为名词性结构,用以描述或定义事物的性质和范畴.如此,民间叙事即是指在民众社会生活空间中的叙事活动.进言之,南方民族史诗中的民间性叙事,即是指史诗内容、形式或演示空间都具有民间特性,反映民众的意识、情趣、思想和立场等,是民众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从史诗的叙事结构窥察,可分为三个层级,即叙事主体的民间性、叙述文本的民间性与叙事媒介的民间性.第一,所谓叙事主体的民间性,指的是南方民族史诗的

5、创作、发生、发展、演唱、传承与流变的整个艺术活动过程由南方民族群体承担.从根本性意义上说,南方民族史诗是南方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产品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卢建飞(),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学.引用格式卢建飞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研究 年卢建飞/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第期与集体民众的智慧结晶.在微观的叙事活动中,叙事主体是指歌手、祭司、师公等民族史诗文本的叙述者或讲唱人,他们代表民众的集体意志,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演述史诗.这种特定的时空环境是指史诗叙述的特殊语境,即歌手在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婚丧仪

6、礼、生产仪式等民俗场域中讲唱史诗.如纳西族人祭祀活动中念唱的 祭天古歌,在篇首开宗明义道:“向我们启示要把天神祭祀/向我们启示要把地神祭祀/向我们启示要把天地中央的许神祭祀.”在演唱过程中,东巴还交代了祭祀的时间、方法、经过、祭坛和祭品等具体内容.此外,类似的还有侗族师公在“萨天巴”仪式中,唱诵 嘎茫莽道时嘉 以祈求天神萨天巴的庇佑和保福.瑶族在“祝著节”期间由师公唱诵 密珞沱 以纪念始神密洛陀等.彝族人在婚礼仪式中演唱 勒俄特依 婚恋内容祝福新婚夫妇.阿昌族在逝者葬礼上唱诵 遮帕麻与遮米麻 为亡灵开路,引导灵魂归家安息等.由此观之,民族史诗的叙事是一种民俗表演事件,而史诗的表演者和叙事者即祭

7、司(歌手).当然,南方民族史诗的叙事者大都是由民众中有知识文化或威望高的人担当,如彝族的“毕摩”、傈僳族的“毕帕”、壮族的师公、佤族的“斋瓦”、阿昌族的“活袍”、土家族的“梯玛”等.由于史诗大多使用在特定的、庄严肃穆的神圣性场域中,因而对史诗演唱者有严格的规定.景颇族祭司“董萨”分为斋瓦、大董萨、小董萨三个等级,其中斋瓦的地位最高.景颇族人在举行盛大隆重的“穆瑙节”时,仅能由大祭司“斋瓦”唱诵史诗 穆瑙斋瓦.而在土家族的祭祀活动中,“梯玛将叙述人类来源、民族迁徙、英雄人物的古歌,作为经典世代传诵.因此,这部分古歌只有梯玛能唱.”第二,叙事文本的民间性.作为叙事客体,叙事文本的民间性是指民族史诗

8、文本内容反映了民众的意识、情趣、立场、思想与价值观念等,是民间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叙事文本的民间性可以体现为三个层面.一是语言形式层.史诗是各民族民间口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艺术化呈现,具有“程式化”“通俗化”“形象化”“表演性”等叙述风格和特点.如土家族 摆手歌 开头连续八句“吧吔盘冬吧吔盘”,有音无实际意义,是史诗开唱起首的衬词,其意义在于迅速营造演述的现场氛围.佤族 司岗里 引子中的“开唱”,连续五大段对古时代的述唱,如第一节为:“古连姆娅,司么迫,/水时代 么迫古/哎 古时代/哎 古时代,/哎 哎 古啊古时代,/哎,古啊古时代.“哎 古时代”重复性语汇和节奏是程式化的具体体

9、现.不过,正是由于民间化的口语形式,导致史诗创编与汉译过程十分艰巨,“作为古老的佤歌,有时还得破译一般人破译不了的若干神秘的歌词、奇特的比喻、熟语以及佤族特有的一些隐语似的歌唱和表达方式.不怕见笑,光弄懂 司岗里 的含义我们就用了几年的时间.”二是文本现象层.民族史诗的叙事大都是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创世造人 想象本民族的来源、洪水神话 民族灾难的历史记忆、族源分支 民族血亲的谱系书写、民族迁徙 移民安居的历史经验、祭天悼祖 民族的孝悌伦理等.各族民族史诗中关于婚恋、造房、寻谷、农事、祭祀、婚姻、丧葬、信仰、禁忌等无不是民众生活事件的直接呈现.三是文本意蕴层,即民族史诗是民间精神的集中体

10、现.在南方民族史诗共同的核心母题中,创世造人母题是民众对宇宙万物来源的民间想象和民间思维,反映万物一体和生命同源的生态观念,洪水灾难母题反映的是民众对自然灾难的敬畏心理,兄妹成婚母题反映的是血缘婚史与禁忌观念,射日灭魔母题反映的是民众的自我牺牲与斗争精神,寻找谷物母题反映的是不畏困境,勇敢与积极的进取精神等.而史诗中的创世神,如壮族的布洛陀、瑶族的密洛陀、畲族的盘古、拉祜族的厄莎、水族的伢娲、彝族的西尼摩等,他们既是民族的创造者,又是社会伦理秩序的立法者.民众对“创世神”的敬畏与信仰,反映出民众对神圣力量的崇拜心理.总之,以上三个层面说明了史诗文本是民间社会生活和民间精神的产物,反映了文本民间

11、性的特征.第三,叙事媒介的民间性,即口头性.与作家文学书面语言媒介不同的是,南方民族史诗是口头媒介,表现为口头创编、口头演述、口头接受、口头传承等.这种口头性的媒介形式形成了史诗文本的特殊形态.一是文本的程式化,包括了程式化的语言形式、格律结构、语汇与修辞方式等.壮族 布洛陀经诗 开篇十句:“三样是三王安置/四样是四王创造/第一造出樟树/第二造出檀树/那时门口还没见红光/文学研究 年卢建飞/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第期那时城门还没现光亮/那时王还没造屋桩/那时三宝神还没确立/那时庙宇没有盖/那时不懂月头和月尾.”前四句语法形式、字数、句式及节奏、韵律同一,加之“那时还没”连续六句重复

12、性的状语从句,描摹了天地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由此传达神王伟大的创造功业.布洛陀经诗 这种口头程式表达十分常见,在 行的 序歌(二)中,“去请那洗干净鱼的神”中“去请某某”的固定语法结构高达 行 ,可见史诗文体高度的程式化.二是文本的变异性.由于史诗的创作和传承都是口头性的,所以史诗文本并无定稿,时常处于流动状态.以瑶族史诗 密洛陀 为例,它分别有三个版本:“莎氏本”,即由莎红整理的版本;“蓝氏本”,即蓝怀昌等人搜集整理的版本;蒙氏本,由蒙冠雄等人搜集整理的版本.三个版本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差异,如史诗的第一章,莎氏本为 造天地,蓝氏本为 造日月,蒙氏本为 造神界.这足以说明即使是同一民族的史诗,

13、由于不同地区的口头流传而产生不同的异文.布朗族 创世纪 序歌中指出了这种变异性的原因:“也许有的歌手和我唱的不同,/甚至指责我是胡编乱造./各人拜的师傅有别,/各自炒的菜味道也不一样./我只能按严师开的沟放水,/最多按我的性格加点作料.”这说明不同的口头师承与叙事个性影响了史诗流传与变异.三是本文的表演性.也就是说,本文的呈现方式并不是通过文字阅读显现,而是通过口头声音与仪式动作形式表现出来,即口头情境下的仪式性表演.南方民族史诗大都是在特殊的民俗场域如祭祀、丧葬等使用,往往需设立祭台,布置祭物,焚烧香火,创设场景等,以营造庄严肃穆的演述空间,随之才进行史诗演唱.由此可见,民族史诗是通过祭司歌

14、手的讲唱而呈现予观众,而史诗的意义也蕴含在叙事表演之中.“在口头史诗的传播过程中,是艺人演唱的文本和文本以外的语境,共同创造了史诗的意义.”因此,叙事媒介的口头性是史诗叙事的鲜明特点.南方史诗的民间性叙事在多个维度上表达了史诗存在与发展的民众本位论,即南方史诗由民众创造,由民众演述传唱,在民众生活中产生其存在的本真价值,又呈现出民众社会生活神圣性、伦理性与审美性的三位一体.所以,民间性是南方民族史诗存在与叙事的基础.二、历史性:南方民族史诗的叙事之源南方民族史诗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起源于民众对民族历史的诵唱.首先,南方史诗的发生源于“诗缘史生”的创作观念.“诗言志”“诗缘情”是古人对诗歌本

15、质和创作观念的基本认知,其逻辑基础是独立个体对自我生命与情感体验的深度感知.与这种私人性的审美经验相比,南方民族史诗突出的是集体经验与集体精神,通过歌手的讲唱,叙述民族过去的历史,传达地方民众对民族历史事件的情感认同与信仰.在南方民族史诗中,歌头或序歌往往回应此本体性问题:为什么要传唱史诗?拉祜族在 盘古盘根 序歌中写道:“要问拉祜的历史吗?请听我唱古根.”云南德昂族在史诗 达古达楞格莱标 的序歌中写道:乡亲们啊乡亲们,/我要把一支古歌来唱./吃饭不要忘记种田的辛苦,/喝水不要忘记找水的艰难./弹口弦不要忘记裁金竹的先辈,/吹芦笙不要忘记种葫芦的爹娘 .歌尾处,再次重复强调演唱 达古达楞格莱标

16、 的目的:“各个民族都喝茶,/喝着苦水莫把祖宗忘./未来的道路很远很远,/还会有魔鬼和苦难./为了开拓新的生活,/达古达楞格菜标 要贴在心口上.”史诗序歌或诗尾演唱与评价史诗有其目的性,即牢记民族的历史事件,铭记民族的苦难史与光辉史,以传承民族文化记忆与文化基因.由此可知,史诗的创作、演唱与传承动力源自对民族历史的情感投射与认同,也就说明了“诗缘史生”.其次,在各民族观念中,史诗是具有史书性质的典籍.如 勒俄特依 被彝族视为“传说的历史书”.白族将 创世歌 视为族谱:“创世歌 啊,/是白族的家谱;/创世歌 啊,/是白族的史书.”史诗虽是虚构与想象的文学作品,但在口头传承的文化语境中,史诗普遍被

17、视为真实可靠的民族历史,这是因文学研究 年卢建飞/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第期为“书写文字尚未出现,历史、哲学、宗教等意识形式还未从诗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史诗就是历史,是特定民族的历史叙述.”侗族认为他们是从广西梧州迁徙而来,其依据就在于 侗族祖先迁徙歌 所写:“我们侗族的祖先,/当初从哪里来?/我们侗族的祖先,/当初住在梧州、浔州.”所以,口传史诗 嘎茫莽道时嘉 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和记忆集成,自然而然成为侗族历史叙述的权威典籍.“侗族没有民族文字与书面史书,她的口传神话、史诗,曲折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史前史是侗族口碑相传的、诗体的 三皇本纪 五帝本纪.”当然,并不是说史诗都是艺

18、术的历史想象,有部分的史诗内容具有历史可考证性.如佤族的 司岗里:“该史诗比起其他民族史诗有惊人的史味,它有许多有名有姓的祖先,而且其亲属关系、活动地点,甚至其坟墓、化身似乎都可一一考证、对实.”史诗虽是艺术性的创造,但它能够突破具体历史事件的藩篱而反映普遍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可见,史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普遍性意义.再次,从史诗的文本构成角度来看,历史事件又是史诗文本的重要内容.首先,这些历史事件与民族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宇宙创造、万物创生、族群繁衍、民族迁徙、农事生产、历法算

19、术、丧葬仪式等.这些历史事件共同演绎了民族发展的宏大历程:从无到有,从混沌到明目,从混乱到秩序,从野蛮到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南方民族表现出对各自民族历史事件鲜明的情感态度与理性认知.如:瑶族 密洛陀 反映了瑶族先祖九兄弟射灭太阳、智杀虎精的英勇斗争精神;侗族 侗族远祖歌 赞颂王素、万亮等民族英雄战恶魔杀鬼怪、造福一方的奉献精神;哈尼族 十二奴局 歌颂民族迁徙“不知爬过了多少座山,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的勇敢创业精神;等等.从叙事文本的形成本身来看,史诗又是跨越千百年历史创编的产物,经历了南方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补充、修订和完善的过程.其中,历史事件的增添是史诗创编中最重要的要素,

20、侗族古歌即是如此,“历史事件是侗族古歌最本源的因素,基于生活的思想情感活动是古歌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史诗的内容、内涵到创编过程,都是以民族历史事件为核心,可见史诗历史性的鲜明特点.最后,从影响的维度上看,南方民族祖先崇拜心理与民俗信仰也与对民族历史的高度关注有一定影响.这在南方民族史诗文本中有所体现:一是听从祖先遗训,传承祖先的遗志.如土家族的 摆手歌:“祖宗留下的话,/后代要牢记;/祖宗传下的规矩,/后代不能忘.”佤族的 葫芦的传说:“祖先的话,/祖先的理./心中记它,/口里传它./心心相印,/代代相传.”二是歌颂祖先功劳,感恩祖先的创造功绩.如拉祜族的 牡帕密帕:“我们唱支古老的山歌

21、,/欢欢畅畅玩一场./颂扬祖先的业绩.”侗族的 祖公上河:“高山泉水润心胸,/喝水不忘老祖宗.”三是悼念祖先,认祖归宗.如布朗族的 创世歌:尊敬的乡亲父老,/热爱自己的祖先吧./没有他们的过去,/就没有我们今天./热爱我们的民族吧,/没有整个民族就没有个人.瑶族的 寻根歌:“世上的人哪,/怎能不思念祖先!/忘了祖先的子孙/不如那归根的落叶,/不认宗族兄弟的人啊,/比不上恋根的藤子!”四是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庇佑.如拉祜族的 创世歌:“桌子放在长辈前,/摆上酒肉新米饭./第一碗献天神,/第二碗献祖先,/保佑来年人丁兴旺,/保佑牲畜不病,/保佑来年粮食丰收,/保佑来年平安幸福.”这种祖先崇拜心理已经

22、深入社会生活,形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即祭祖民俗.南方大部分民族每年都有特定的节日举行祭祖仪式.彝族人在二月八节、清明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都举行祭祖仪式.在所有的节庆活动中,祭祖仪式场面隆重,祭期最长,献祭次数最多,内容最丰富.此外,黔东南苗族有“鼓社祭”,布努瑶有“祝著”节祭祖,广西壮族的“三月三”祭祖等,这充分说明了南方民族祖先崇拜的民俗文化和信仰心理.总之,历史性是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基本内容和创作思维根源.在史诗叙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经历中,融汇了南方民族的民族观念、历史观念、哲学观念以及审美价值观念等,折射出南方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记忆.文学研究 年卢建飞/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

23、与历史性第期三、认同:南方民族史诗叙事之用一般而言,史诗有审美、教育、娱乐、祭祀、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价值.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史诗是民族认同或文化认同的连接枢纽,它满足了人们社会、生理和精神体验的需求.史诗理论家劳里航柯认为,“在传统社会或接受史诗的群体中具有认同表达源泉的功能”.而史诗的认同功能的产生与史诗民间性与历史性的叙事密切相关.第一,史诗的民间性叙事,增强了“我们”自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促成“我们”对族群文化的认同.在现象学哲学意义上,创世起源的叙事不是对自然事物的起源和形成的历史阐释,“神话中的世界的起源其实是指人类主体的起源”.所以,在这层意义上,南方民族史诗的叙事是民族自我的叙事

24、,亦即主体性生成过程的历史叙事.从叙事活动过程来看,南方史诗是口头性的民间叙事,史诗的创编、演述、传播、接受等由民间集体共同承担.“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复数主体参与的伦理实践和道德行为.”这意味着在一个地域族群内部,史诗的叙事是“我们”的叙事,由“我们”共享、接受与传播,通过叙事活动又加强了民族群体间亲密联系,滋长民族共同体意识.瑶族 密洛陀 序歌就指出了叙事活动中“我们”的集体性特征.“我们围在祭庭中,我们围着祭台旁.把洛陀的功绩唱,把洛西的故事讲.”在庄严、肃穆和盛大的密洛陀节日中,由“我们”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一方面歌颂先祖密洛陀的伟大业绩,另一方面又在仪式活动过程中拉近

25、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对本民族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在纳西族 祭天古歌 第一章 蒙增查班绍(生献牺牲篇人类繁衍篇)中,讲唱“我们”集体虔诚地向天神、中央神和地神献祭.此篇虽由祭司念诵,但他作为集体民众的代表,声音的实际发出者是集体的“我们”.“我们也没有沾手对天神不敬的事情./我们没有遗忘洒莫祭粮,/我们没有遗忘举行洛曼丹,/我们没有遗忘筹集祭米,/我们没有遗忘酿制祭酒.”因而,史诗演述“是一套凝聚人们的价值观、符号象征和感情的纽带,通过持续不断的对话协商,为我们在天地间创建一个空间(同时将 我们 与 他们 区别开来)”.民族史诗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天神信仰、同源同族、血缘婚姻、伦理共识、农事劳

26、作、苦难精神等叙事因子,传递地方族群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以及寄托民族的生命和生活理想.这些民间性的叙事因子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和演化,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神圣符号和道德准则.“原始性史诗通过形象把它们规范化,逐渐形成调节氏族成员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氏族、部落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并且,由于史诗的神圣地位,在史诗演述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民众,始终都持着庄严、肃穆和虔诚的心境对待史诗.尤其是演述者,“吟诵古老歌,不能差分毫,就像小酒碗,碗边不能缺”.并且还需全心全意地投入史诗演唱,以表达崇高的敬仰精神:“听啊,/尊敬的乡亲父老./虽然我的才学薄如蝉翼/尽管年老的嗓音已经沙哑./但我要用十倍的激

27、情,/用布朗人最悠扬的笙/唱一首古老的歌.”因此,每一次史诗的演述都是对民族个体心灵世界的熏陶和洗礼,它激活了民族的团体意识和共存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自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第二,史诗的历史叙事凝聚民族文化记忆,传递民族文化基因,并在现代生活中重塑史诗精神.历史事件是南方民族史诗的基本内容,蕴含民族思想的文化基因.通过歌手对史诗的演述,特别是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英雄斗争等历史事件的关注,激活了民众潜藏着的历史文化记忆.史诗表演“它能使参与者得到经验的升华,在高强度的交流互动中,观众被表演者以特殊的方式 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的表演 所牢牢地吸引”.加之祭祖仪式、生产仪式、丧葬仪式、婚姻仪式等民

28、俗事象操演的共同合力,加固民众自我的文化根性,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同时,史诗的变异性说明每一次演述和传承的过程中,都融入了当下民众生活内容和现代精神,史诗是现代生活的创造性重构.也就是说,文学研究 年卢建飞/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第期尽管史诗的历史叙事是族群过去的普遍性的历史事件,但并不意味去除当下生活与个人性的情感体验.如 阿细的先基 中 男女说合成一家 就有明显个人抒情意味,“除了唱 先基 的基本内容,也有即景生情的创造,也有他们自身生活经历的叙述和对各种事物的见解等,因而 先基 中 男女说合成一家 这部分的变化较多”.内容变化较多,表明个人意志或现代意识融入史诗演述

29、之中,促使史诗演述并非单纯地叙述民族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对史诗的演述实现个体和民众对现代生活与精神结构的再认识,以获得个体精神上的自由和生活新意义.“因为歌手与受众并不是在史诗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而是在建构史诗的这种真实中寻找历史的情感和自我的认同,它传递和记忆的是 精神.”所以史诗在当下的演述中获得精神重塑和现代意义.这又可以表现在史诗的实用主义精神上,即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如壮族通过师公讲述 布洛陀经诗 中的 唱罕王 解婆媳冤经 解父子冤经 解母女冤经,以期化解弟兄矛盾、婆媳矛盾、父子矛盾和母女矛盾,维护家庭伦理和谐.由此,史诗在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以及现代认同上获得了统一.值得注意的是

30、,史诗的认同不是单一民族的内部认同,而是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认同.其中,最显著的是南方民族同源共祖的历史书写.在彝族 茶姆 中,史诗提到南方三十六个民族都是阿朴独姆兄妹所生,后分布在各地生活.在哈尼族 奥色密色 中,南方民族是天神躯体的化生,即“傣族从脚趾生”“瑶族从鬓发生”“彝族从手臂生”“哈尼人从肚皮中间生”“苗族从骨生”.在阿昌族 遮帕麻和遮米麻中,男神遮帕麻和女神遮米麻分别生下了汉族、傣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彝族、景颇、崩龙、阿昌族等九个民族.“九种民族同是一个爹,九种民族同是一个妈,九种民族子孙多得象星星,九种民族原本是一家.”多部史诗表明了南方民族血脉相连,为同一族源和文化基因.

31、此外,南方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与融合中,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和道德准则.瑶族 密洛陀 写道:“东努,东关,东羌,/佳节在一起唱分比,/婚嫁在一起唱萨旺./同年与同年结交深,/同辈与同辈友好长.就像一族人一般,/就如一家人一样./大家和睦相处,/大伙互敬互让,/一家有福万家来贺,/一户有难万户来帮.”当然,南方民族还共享类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如创生神话、葫芦神话、洪水神话、射日神话等.以上表明了南方民族在认知方式、文化记忆、价值理念、道德取向与民俗生活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构成了中华多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基础与前提.结语史诗被视为南方民族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富的学科

32、知识.南方民族史诗通过祭司歌手的演述活动,以严谨的叙事法则、庄严的仪式规范和高超的艺术形式叙述民族的历史与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充分彰显了民族史诗的诗性精神,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认同.因而,南方民族史诗对民族文化与民俗生成、维系民族情感、道德与文化认同以及重塑民族个体的心灵与精神信仰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多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产生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参考文献刘守华,白庚胜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年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杨杰宏南方民族史诗的类型问题探析J民间文化论坛,():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民俗研究,():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祭天古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文学研究 年卢建

33、飞/论南方民族史诗叙事的民间性与历史性第期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J民俗研究,():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摆手歌M长沙:岳麓书社,毕登程,隋嗄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布洛陀经诗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中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上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艺研究室,贵州民间文艺研究会侗族祖先哪里来:侗族古歌M杨国仁,吴定国,整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杨保愿嘎茫莽道时嘉:侗族远祖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王红侗族古歌创作观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刘辉豪牡帕密帕:拉祜族民间史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密洛陀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岑隆业,廖武仕,凡逊寻根歌:瑶族J山茶,():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典:民族文化: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白、怒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航柯史诗与认同表达J孟慧英,译民族文学研究,():胥志强作为元叙事的神话J文艺理论研究,():户晓辉民间文学:转向文本实践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朝戈金,冯文开史诗认同功能论析J民俗研究,():刘亚虎南方史诗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施文科,李亮文阿黑西尼摩 彝族创世史诗M普学旺,罗希吾戈,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阿细的先基:阿细民间史诗M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赵安贤遮帕麻和遮米麻:阿昌族民间史诗M杨叶生,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张震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