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成功之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47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成功之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成功之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成功之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第 36 卷第 17 期 2023 年 9 月Vol.36 No.17September 2023艺术科技对“大众文化”一词的解释颇多,在约翰斯道雷的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中有六种解释。其大致可以分为大众喜欢的文化,除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人民的文化等。本文采用王一川学者的定义:“大众文化是指由大众媒介传播的都市文化产业与公众日常消费的文化形态。”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相对其他类型纪录片较为严肃,因为其必须以还原历史为本职,是对外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字”从遇见你不仅对最悠久的汉字文化进行解读,展现传统文化的底蕴,而且积极融入大众文化中,以轻松娱乐的方式叙述

2、文字背后的奥秘,在互联网上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纪录片的影响,为受众所喜闻乐见。1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策略1.1 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在大众文化发展趋势下,无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想要获得大众关注,宣发一定是重要的一环。纪录片不仅要在电视上传播,还要在网络上传播,从而实现台网联动。“字”从遇见你受到广泛关注与其传播策略密不可分。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数据显示,仅 2022 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 4 日,该微纪录片累计受众规模就超过 4885 万人。截至2022 年 5 月 17 日,与该微纪录片相关的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近 4 亿次,讨论量破 12 万次。现在的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3、,更愿意选择微博等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在微博热搜话题中,“字从遇见你”阅读量约1.1 亿次,近万人参与讨论,还有央视新闻、央视频等微博“大 V”参与讨论。微博的用户群体庞大,利用微博热搜已成为宣传的重要手段。此外,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在央视频道CCTV-1、CCTV-9 播出,还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如B站、央视频等APP。这与大众接受形式的变化有关。大众文化如电影、电视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一些院线的大众文化电影更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宣发造势,吸引受众走进影院。因此,“字”从遇见你节目组采取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策略,在多平台多元化地宣传与播出。1.2 传播内容的通俗化大众文化具有显著的商业

4、化和娱乐化特征,因此纪录片内容要符合大众的需求,避免曲高和寡。这也与纪录片的发展进程有关,以往纪录片多为精英阶层所拍,但随着大众消费的增长,纪录片逐渐由高雅转向大众。历史文化类是重要的纪录片拍摄类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 颐和园 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这些以历史文化、文博为题材的纪录片造成的轰动效应,论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成功之处刘航,孙红悦(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摘要: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录片类型,如果拘泥于特定的表达方式,就会失去受众,因此创新表达方式是必要的。自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火爆以来,人生一串 早餐中国等美食类纪录片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广泛

5、关注。纪录片已然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同时,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如我在故宫修文物 紫禁城 世界遗产漫步等都没有因为题材不主流而不受关注,反而好评如潮。紫禁城因其特效的运用让千年古城“活”了起来,世界遗产漫步因其独特的双人对话解说让人眼前一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在以上纪录片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胆的创新。节目从最基本的中国汉字开头,用故事化的方式讲述汉字的来源及文字背后的文化意义,深度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展现汉字的美,统一表现汉字的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在形式上以 5 分钟的微记录结构,趣味性地讲述了 25 个汉字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含义,阐释了厚重的汉字文化。此外,当下纪录片

6、所面向的受众是大众文化的忠实粉丝,因此纪录片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文章以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为例,从大众文化视角出发,探讨其成功之处,主要从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策略、娱乐化、视听特色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关键词:“字”从遇见你;传播策略;解说词;大众文化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131-03132人文科技使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走入寻常百姓家。因此,纪录片“字”从遇见你选择汉字作为内容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除了内容要通俗化之外,讲述方式也要通俗易懂。一种手法是用历史文物解释文字。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再加上汉字是象形文字,可以用解说加上具体的

7、实物,如“甑”字这集就展示了商王妻子妇好墓中的青铜甑、鼎,这一集中解说时配上了鼎的画面。对纪录片而言,画面是感官性最强的视听语言表现手段,也是纪录片在故事呈现中真实性、准确性表达的一种方式1126。如果节目只强调文字的过去,而不与现代发生关系,就很难俘获受众的心。另一种手法是将古今元素结合。同样在“甑”字这集中,为避免说教的形式引起受众反感,除了采用文物青铜甑解说“甑”字以外,还与现代的汽锅相联系。因汽锅外形与甑极其相似,又是一件厨具,当汽锅里的食物冒起一阵阵蒸汽时,引起了热爱美食的受众的注意。在讲述“郭”字一集中,郭在古代是指城市的外墙,即外城,起到抵抗外来侵略的作用,相对于内城来说并不发达

8、。为了使受众更好地理解“郭”的内涵,创作者用当今的房价来形容“郭里郭外”,让受众更容易懂得“郭”的含义,取得通俗化讲述的效果。2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娱乐化大众文化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娱乐化。在泛娱乐化时代,电影、电视及综艺节目均向娱乐化发展,以迎合受众的喜好。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娱乐化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倾向。对于纪录片娱乐化的主要特征,学者们几乎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典型的表述主要有:叙事故事化、故事表演化、生产工业化、形态游戏化、技术多元化、题材异常化2。2.1 故事化的叙事故事化并不是故事电影的专属,纪录片也可以讲故事。对于纪录片的娱乐化,其实就是使用故事片和其他类型

9、的商业片的叙事手法和技巧,使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并且利用许多手段生动地将纪录片呈现给受众3。故事化叙事能够增强纪录片的戏剧性和故事性,从而更具观赏性。“字”从遇见你一共讲述了 25 个汉字,它们背后的故事各有不同。例如,“车”字一集中有刘邦和项羽观看秦王游行的故事,“走”字一集中讲述了夸父逐日的典故,“图”字一集当中有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的典故,“文”字一集则讲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字”从遇见你或多或少借助了数字动画讲述文字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典故或小故事并不是故事片中戏剧性极强或一般纪录片中人物的故事,但是这种讲述方式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灌输模式,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与好感。尤其是一些故事极具喜剧效

10、果,如在“车”字一集当中,讲述商王武丁驾车捕猎犀牛时,马受惊后而翻车,用了一段“魔性”的音乐,再加上人仰马翻的画面,使这段故事具有了喜剧效果。2.2 碎片化的时长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不断发展,大众越来越喜欢碎片化的视频和信息。为顺应这一潮流,纪录片“字”从遇见你采取了短、平、快的方式。微纪录片作为影视行业的新起之秀,投资少、传播快、精而美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了受众广泛关注,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大4。自开播以来,“字”从遇见你的网络端播放量超过1600万次,这与5分钟的视频长度不无关系。有学者提出,受众对一段视频的关注时长为 8 分钟,这也是许多电影不断制造矛盾,以消除受众审美疲劳的原

11、因。“字”从遇见你全 25 集,以每集 5 分钟的时间展示悠久的汉字发展史,打破了以往“长篇大论”的模式。5 分钟的时间能够使受众集中注意力,并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移动端传播,辅以简短有趣的小故事,受众很乐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汉字的魅力。此举契合了当下短视频时代的传播特征,使受众能够选择不同的时间段观看,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但碎片化的时长并没有打破内容的完整性,而是让单集内容变得简短,减轻了观看压力。在快节奏时代,人们的时间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片段,碎片化学习由此产生,每集不到 5 分钟的设置满足了受众学习的需要。这样的碎片化叙事,既是顺应短视频时代的要求,又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起到

12、了寓教于乐的作用。3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视听特色3.1 视觉特色数字动画动画之所以被大量应用于纪录片创作中,是因为动画自身可以实现“从无到有”,弥补电视画面的不足1126。得益于数字技术,如二维动画、3D 技术等,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有了更多的表现可能。在视觉处理133第 36 卷第 17 期 2023 年 9 月Vol.36 No.17September 2023艺术科技上,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不再简单地满足于现场拍摄的内容,还利用动画还原历史背景、情景再现等。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使用 CG 技术已经不是新奇的事情,此前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就用数字技术使文物“动起来”。相比一些纪录片使用数字技术还原

13、历史事件,“字”从遇见你使用数字技术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展现“教”字的演变这一集中,汉文化教育的场面以类似皮影戏的动画像卷轴画一样徐徐展开,教师手拿戒尺坐于学生之前,简直是对象形甲骨文“教”字的复刻一个小人手里拿着一个棍棒。借助平面动画的形式让“教”字活灵活现,并且这样类似水墨画的景观独具中国传统特色。此外,新技术还能塑造画面新景观,如在“郭”字这一集中,守郭门的两个动画人物及影片后面的男人在“郭”中劈柴的动画效果是在现实场景中创作的。这种虚实结合的场景,形成了古人“穿越”过来的视觉奇观。新技术的革新也让更先进的拍摄设备运用到纪录片制作当中,提高了纪录片画面的清晰度。3.2 听觉特色网感风格

14、3.2.1 网感的解说词截至目前,学术界对“网感”没有权威而准确的定义。“网感”是传播的一种规律,具有网络文化的风格;有一定的感官性,具备碎片化特点,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其中,情节爆点和痛点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能给用户带来很强的体验感,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性。其集中体现了当今的流行趋势、网络审美文化和一定的价值取向5。“网感”是指符合网生代审美的网络流行话语,能够制造看点和热点6。以上学者对“网感”的定义,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字”从遇见你具有的网感风格。就传统而言,网络解说词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灌输和给人以教育意义。现在则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语言和声音方面下足功夫7

15、。解说与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纪录片创作经过了“格里尔逊”式的画面加解说的宣教模式,但这种创作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广大受众,纪录片需要摘下严肃的面纱。同时,自画面加解说的纪录片模式开创以来,解说词创作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以下为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当中的一些解说词:中:“中不中?”“中!”鼎:它有两只耳朵,萌萌哒的表情,被誉为中国的 hellokitty,经常有人使用它来表达自己某一瞬间的开心状态。天:可以想象,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刻画这么重要的文字时,是不是也有这个疑问:我的天呐,天上也有人吗?福:明白了吧,“你幸福吗?”这句话如果按照甲骨文符号理解,意思应该是,“你家里还有酒不?”笔

16、:这还不够,超过 24 小时的“汗蒸”“桑拿”、摊凉,使得毛发内多余的油脂都被析出,这样的笔头才有资格捆扎装杆。车:在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次狩猎场景:商王武丁驾车去猎取犀牛时,马受到了惊吓,现场翻车!“字”从遇见你的解说词简洁明了,逻辑严谨清晰,贴近生活,还富有网感。如“走”字一集当中的“高,实在是高”,“舟”字一集中的“友谊的小船”,“车”字一集中的“现场翻车”,等等。短小精悍的解说词成为吸引受众的一大因素,也被网友称为“百万文案”“满分作文”。3.2.2 网感的解说“字”从遇见你作为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对受众有一定的要求,但节目采用网感的解说吸引了广大受众。“哎呦,那字怎么写来着?”“今天

17、你写字了吗?”这两句话分别是“字”从遇见你每一集的开头语和结尾语,相互呼应。这样轻快幽默、情感化的解说拉近了屏幕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受众非常乐意接受纪录片中的知识。除此之外,网感还体现在文字背后的典故上。例如“卜”字一集当中,讲述了商王为妻子妇好占卜能不能生男孩,占卜结果是妇好会在庚这一天生男孩。这种解说方式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灌输模式,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与好感。又如“虎”字一集中,“虎”在当今社会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你咋这虎呢?”表达责备,“哎呀妈呀,他老虎了”表达调侃。这种现代的说法配以东北腔的配音,使解说“呆萌可爱”,符合网生代的审美,能够吸引年轻受众。4 结语在大众文化这一主流文化的影(

18、下转第 155 页)155第 36 卷第 17 期 2023 年 9 月Vol.36 No.17September 2023艺术科技活化利用共识。与此同时,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不仅要在国内范围进行,还要打通与国际受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在这一方面,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可以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应当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作为重要使命。如此,公众应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激发自己对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热情。集合更多的民间力量来盘活文物资源,加强我国文物资源的对外宣传,以文物知识和信息的对外传播来塑造国际形象。4 结语在文物活化利用的道路上,不应该只有政府制定的自上而下的

19、政策,也不应该只有文博工作者的孤军奋战,公众的参与才是“让文物活起来”获得持久动力的突破口。只有借助新媒体平台,集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对我国的文物资源进行活态传承,用文物资源凝聚共识,使公众有兴趣了解、有权利参与、有能力创新、有平台发声,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活化利用之路。参考文献:1 李博雅.“活化”语境下唐妞的诞生、成长与未来J.中国博物馆,2019(4):85-91.2 袁奇峰,蔡天抒.以社会参与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来自广东的实践J.城市规划,2018,42(1):92-100.3 徐卫民,李静宜.从“探宝”到“寻知”:浅谈传媒中的文物活化 J.文博,2022(6):108-10

20、9.4 田龙过,贺晓薇.突破与重构:文化遗产活化的影视化探索 J.电影文学,2022(14):3-6.5 王秀伟,延书宁.价值共创视角下的博物馆文旅融合:内涵、架构与趋势 J.文化艺术研究,2021,14(3):16-24,112.作者简介:田龙过(1965),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文化遗产活化。桂梦妍(1997),女,湖南株洲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文化遗产活化。(上接第133页)响下,纪录片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创作模式、传播策略、视听特点等已经发生转向。总的来说,纪录片作为“国家相册”,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除了深度挖掘中国故事之外,如何传播好中国

21、故事也是重要一环。“字”从遇见你以每集 5 分钟的形式挖掘汉字流变与古今含义,采用贴近大众的创作与传播方式,如有趣味的动画与解说、借助互联网传播等使节目好评如潮。不仅传播了汉字文化,还为以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经验。参考文献:1 罗悦,何春耕.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作特色分析 J.电影文学,2021(17):124-128.2 李洁.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研究D.南(上接第 139 页)研究:以新浪微博“春晚吐槽”现象为例 J.新闻大学,2014(5):102-109.2 莫锦华.狂欢视角下宫廷剧二次创作的传播研究:以甄嬛传为例 J.声屏世界,2022(8):69-71.3 彭兰.

22、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1):104-110,153.4 王学成,杨浩晨.短视频狂欢中的加冕及其意义悖论J.当代传播,2021(6):87-89,96.5 肖俏.平面欢愉与颠覆价值:真人秀节目“戏仿”现象的美学之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2):158-160.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3 李海丽.纪录片娱乐化初探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6(1):38-40.4 林茜.微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传播特色分析 J.传媒,2022(5):64-66.5 杨洪涛.影视创作的“网感”之惑N.光明日报,20

23、17-02-15(12).6 路春艳,张琳瑜.影感与网感的平衡:“年度精品网络电影”创作特征分析J.艺术教育,2019(6):107-109.7 辛安然.高新技术下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观念的转变 J.电影评介,2007(21):77-78.作者简介:刘航(1999),男,河南商丘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孙红悦(2000),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6 李彤,传播.甄嬛传的“流量密码”从何而来?EB/OL.微观世界,https:/ 袁韬,杨欣怡.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搞笑网红现象解析 J.传媒,2020(7):94-96.8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74-82.作者简介:朱荷徽(2000),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