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85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T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做出了三点重要判断:“其一,需求仍然不足,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力;其三,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刺激民间投资。”可见,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节点,把脉需求不足的深层次问题,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应对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需求、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国内

2、学界也对此展开了重要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不少学者将扩大内需的视角聚焦于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增进,并将其作为扩大内需的兜底;1也有学者关注到促进就业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对于经济结构升级转型还具有稳定和推动作用;2另外,也有学者关注到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先发展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主张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实现均衡发展,进而提振消费。3综合来看,现有研究在探寻需求不足原因、扩大内需对策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但研究的系统性相对不足,尤其是尚未形成植根于中国二元经济体制结构现实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笔者在研判需求不足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的基础上,以二元体制转

3、轨理论4为研究框架探求居民消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需求不足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周天勇【提要】在外需日益疲软、投资空间逐渐饱和的背景下,经济中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更多依靠国内消费,全面促进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落脚点。但从三大内需的趋势和特征来看,投资市场趋近饱和、出口需求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将政策着力点锚定扩张居民消费需求或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二元转轨理论这一中国本土化的理论视角着眼,可以发现居民需求低迷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消费占GDP比例低、强生育管制、土地出让收入错配

4、、农村住宅禁止交易、城镇住宅供给渠道单一以及福利支出占比低等七个方面。基于此,继续从户籍及劳动力流动、农村土地交易、住宅供给、财政支出结构、居民收入消费投资等提出了改革措施,并对调水增地战略的改革增益效果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估算与展望。【关键词】二元体制居民消费经济增长调水增地【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47(2023)07-0036-09【DOI】10.19632/ki.11-3953/a.2023.07.006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36T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强

5、调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表明提升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党中央明确强调:“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5当前,消费是“三驾马车”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因素,增加居民收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才是明智之举。因此为更好地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有必要围绕我国三大需求领域面临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等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一)三大需求周期性变动中央政治局2023年4月28号的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6、从近期和短期(2022年1月2023年4月)来看三大需求,首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从2022年14月的6.8%下降至2023年14月份的4.7%,投资需求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显著的倒“N”型变化趋势,同比发现2023年4月为18.4%,但环比发现2023年3月和4月份环比为7.7%,而在计算3月份的环比时扣除多计算的一天,结果为-4.7%,因此从消费角度看,4月份消费不足的状况未得到改善。2023年14月出口情况较乐观,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25 799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69 674亿元,增长10.3%;进口56 125亿元,增长5.0%;一般贸易

7、6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6%,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纵观需求演变的长期趋势(19782022年),三大需求增长率从21世纪初均呈不断下降趋势。深入观察发现,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1983年达到最大值为52%,之后年份不断下降至 2022 年的 28%左右,下降幅度近50%,但GDP增长率却反而上升。在此期间出口额占GDP比重从1983年的0.5%上升到2006年的 36%,之后一直下降到 2022 年的 17%左右,但出口额占比在 20202022 三年间小幅度上升。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出

8、口额占比略有提升,一方面由于国外制成品受疫情影响较大,导致我国医疗设备、防护用品(如口罩)等制成品出口量激增,国外消费一般占到 7080%,而国内消费比例较低;另一方面国内服务业受疫情波及较小,出口工业甚至未受疫情影响,但是目前来看,随着疫情的放开,国外各行业逐渐得到恢复。(二)三大需求的不同特点对政策可行性空间的判断是保障政策精准性的前提,当前投资市场、居民消费和出口贸易存在不同的趋势和特征,扩大内需措施的实施需要以其为基础,明确政策着力点。1.投资市场趋向饱和鉴于统计年鉴和统计官网数据的测算口径的不同,本文在分析投资变化时调整了统计局提供的2019年数据。投资占比决定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包括

9、居民的存款、创业、股票等,2022年民间当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3万亿,当年的消费率为66%,其中30%多转化成了投资,银行贷款转变成投资。“就业收入消费”的循环运作决定了民间中小企业投资的合理性,这部分吸收的劳动力较多,收入也自然而然地增加。外资直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大多为满足国内投资需求和出口型企业,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有可能导致产业向国外转移,进而影响到原有出口渠道的市场份额,比如苹果加速从中国市场的撤离,反过来使得苹果的出口渠道减少,长此以往产能和渠道逐渐消失。国有企业投资主要面向上游的原料,如重工、军工和房地产行业,大量的国企进入房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37T

10、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产,投资有机构成的提高较少增加就业机会,甚至对劳动产生挤出,投资并不传导到居民收入和消费流量上。在这些投资额中,劳动收入由于技术和资本被替代,能够分配劳动和流入消费的比例越来越低。笔者通过计算20世纪80年代高速公路和建筑工程的预算,发现当时工资(劳动成本)占到预算的4045%,而在高速公路中工资占比不断下滑至当前的10%。在之前建筑施工中,隧道要挖坑、安装雷管和炸药,需要大量施工人员,而现在更多依靠盾构机,劳动力的减少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另外房地产预算也由之前的45%下降至2025%。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分公共类和准公共类,前者包括免费公路、城

11、市基础设施等投资,其就业量少、无收入回流;后者如高铁、高速、机场等,基础设施已经饱和,再投资的容量较小,并且债务余额很高、亏损严重,需要国家补贴。2.出口导向转型和出口需求的不确定出口导向的需求决定国际市场。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党中央将扩大内需立足于内外均衡目标,出口需求占比开始下降,因此出口导向经济增长需转型为内需经济增长,一个国家不能仅依靠出口拉动本国GDP的增长。由于中国制造业规模大、比例高,疫情期间对此波及较小,加之有关国际产品供不应求,出口表现较优,出口加工外资企业和国内出口加工企业向外发生转移。受贸易战以及未来趋势不确定性的影响,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变化较大,欧美市场大概占

12、70%多,其次是东盟和韩日市场,而俄罗斯贸易中占中国出口的仅 2%左右,学术界不少学者建议将出口向俄罗斯倾斜。3.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占比决定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收入决定消费,刺激消费的前提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在出口需求和房地产需求回落的情况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例长期下降对消费增长的影响较快凸显出来。2022年我国居民住房总支出约为8万多亿,人均住房支出达5882元,而之前由于出口需求或房地产需求支撑,居民住房支出高达十余万。本文认为2023年住房支出仍会下降,居民对住房的支出并没有因消费的上升所回落,消费支出是市场化的行为,并且是衡量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否过剩的关键。政府基

13、础设施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称为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很容易出现投资过多的现象,而居民消费则不会产生这种情况,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容易产生一定的生产过剩,进而导致生产经营性投资的疲软。综合三大需求的趋势和特征,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尽快扭转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短板,从而为投资市场和市场不确定性提供更为确定性的政策效果与转型缓冲。二、居民需求不足的深层成因:二元体制扭曲的视角如何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扩大居民消费支出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并提出相应措施,林毅夫等提出通过对贫困和低收入者发放消费券,以刺激消费;7李建伟等提出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有效提升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进而实现提振

14、需求的效果;8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抑制资本扩张9和推进乡村振兴10等方面提出相应方案。笔者并不否认这些方案所能带来的政策效果,但政策的有效并不意味着高效,精准施策的关键是透过需求不足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成因,基于此,需明确以下几个核心问题:1978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占GDP比率怎么分别降低19和24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GDP的收入、消费和投资比率,为什么上升这么多?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因为GDP增长从8%下跌,生产过剩也主要从2012年开始。根据国民经济循环流程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38T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可知,支出(政府项、居

15、民项)分别以投资和消费流向生产,其中消费又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而生产又以销售的方式流向支出。在该循环中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收入参与资本越多、劳动需求则越少,分配就流向资本项中,若资产溢值部分全纳入政府口袋中,对居民产生挤出,成果分配流向何处?支出到哪?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整个总需求的循环。为深入分析上述产生的原因,本文试图从中国是二元体制的国家的逻辑出发,这意味着中国在生产、资产、分配、收入和支出循环中存在着二元体制扭曲,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标准值与二元体制扭曲值的差值,差值可理解为影响经济增长需求函数的内生变量,其内在逻辑表现为:住宅是否允许交易决定了流量闸口的开与关;人口要流动,户籍则起到

16、闸口的作用,闸口的大小依差值大小来界定;从供需函数来看,供给侧把差值当成内生变量分析其如何影响需求、增长以及生产的投入,需求侧将其看作内生变量加入经济增长的需求函数中。总之,若缩小、取消闸口或加大居民需求流量的改革则会释放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潜能。为深入分析二元体制扭曲如何导致居民消费不足,本文尝试将其分为以下七点进行阐述。(一)居民收入消费占GDP比例低在探究居民收入消费占比低时,需了解二元体制经济运行的总惯性,其总惯性包括三个特征:其一,重视政府收入的集中和增长,忽视居民收入分配和提高;其二,重视向外出口创汇及需求,忽视国内居民的消费和需求;其三,重视投资和城市建设,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忽视居民

17、收入分配、支出去向及消费的能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该模式“重生产、轻生活,重工业、轻消费”,这无疑在投资、消费的主体和领域方面出现诸多失衡,其失衡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重视政府主导的公共和基础设施投资,忽视民间企业投资;其次,重视国有企业投资,忽视民营经济投资;再者,重视上游产业和重工业化投资(盈利的国有企业一般在资源、原料、能源和国防等工业和供应领域),忽视下游竞争性制造业装备和服务居民生活的制造业投资;最后,重视政府、事业国企机构和人员的经费和消费,忽视转移支付、忽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为进一步观察不同国家居民收入占该国GDP的比例,本文分析了OECD国家2021年居民可支配收

18、入占GDP的比例,经过数据筛选后加权平均为71.27%11,发现爱尔兰和卢森堡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较低,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差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相关数据发现,从19982022年中国台湾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3%,而韩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占到54%,说明中国台湾和韩国差了十个点左右,从19802004年数据可知,1980年中国台湾和韩国加权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约为64%,之后下降到2004年的54%。为何取该年份区间呢?在此阶段中,我国人均GDP实现了大幅度的上升,由1980年的200美元左右上升至2022年的12 000美元,而在2000年人均GDP

19、却不足1000美元。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 GDP 比重在 1983 年达到最大值为62%,随后逐年递减一直下降至 2022 年的43%。在此期间,同样我国居民消费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1983年达到最大值为52%,之后逐年递减,一直下降至2022年的43%。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消费支出并非统计局核算的居民消费,而是居民消费总支出,前者核算的居民消费偏低。从工资的角度来看,我国居民总工资占 GDP 比重在 19782022 年呈倒“N”型走势,在1986年达到最小值约为21%,整体在2034%之间徘徊,工资占GDP比重的国际标准值为40%左右,欧美多国达到50%,而我国仅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

20、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39T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24%,这说明彼时我国非正式就业较多,例如农村的房前屋后、院墙里外所带来的非商品化收入已经消失殆尽,然而当前家庭劳动中个人劳动商品化比例太高,从而引起非正式就业收入的上升。(二)生育管制限制了居民消费在分析居民收入消费占GDP比例低的基础上,本文将居民收入消费占比低归咎为生育管制带来的人口增长扭曲。本文将计划生育作为虚拟变量,同等发展水平中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国家的人口增长为标准值,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包括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均实行了指导性计划生育,但中国大陆实行较为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显然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偏差,人

21、口增长是扭曲值,其中暂不考虑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和实行指导性计划生育的国家,诸如伊斯兰国家等。强制性计划生育背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直接的影响就是具有收入和消费能力的经济主力在不断收缩。诚然,人口增长20年后便成为劳动力,收入通过支付转化为消费,可以计算“劳动力及创业收入消费和投资”的收缩流量,探究计划生育下每个环节收缩了多少流量、损失了多少收入,笔者认为这种此起彼伏的过程一直到40年以后会趋向稳定。另外生育管制造成了多少损失?笔者从人口增长差值入手,鉴于从2012年开始出现重大过剩和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不妨以2012年为计算损失的起点,经计算发现经济增长损失(需求函数方面的增长损失)在逐年攀升,可

22、支配收入损失、消费支出损失和投资损失均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到2022年,生育管制造成了需求侧年均0.2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损失。(三)人口迁移受阻影响经济增长由于户籍的限制,人口难以从就业机会少、低生产率、低收入的地区顺畅地流向就业机会多、高生产率、高收入的地区。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后者国家的城市化为标准值,而我国的城市化为户籍城市、城镇常住非户籍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比例的扭曲值,可理解为独特的三元差值,这种动态差值表现为体制扭曲的闸口,使农业和农村三低领域中淤积了大量的体制性剩余人口。本文选取与我国2022年人均GDP动态上下左右的11个国家12,经过加权平均得到城市化率为82%左右,将

23、常住人口包括在内为68%,可见差额较大,其中68%又分为半城市化人口(户口在农村,生活在城市),这类群体大概 2 亿人,由此判断该闸口堵住了2亿本该在城市的人群以及2亿在农村的人群,这直接低估了GDP视角下测算的城市化水平,居民迁移受损较大。计算发现,阻碍人口流动引起的收入损失、消费损失,占的比重非常大,11年间在需求侧损失的增长速度平均是0.93%。(四)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扭曲生产率提高并不是要素配置的结果,而是商品市场价格从无到有发生的移植。农村的土地没有资产化,而是以零价格被政府征用,并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在行政垄断市场上高价出让,地方政府收取出让收入的97%。商业和住宅市场的招牌挂导致极

24、端的市场化行为,进一步抬升了移植的市场价,现实中农民收入减少,严重影响其投资和消费需求。市场经济国家土地所有者可自主交易,收入归所有者所有,政府征税,土地所有者可以用其投资和消费,这称为标准状况。我现行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归国有,农村和城郊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农村土地农民集体不能自己出售,这又产生扭曲状况。19922022年,土地出让金累计收取了74.27万亿元,其中20122022年收取42.71万亿元,补偿农民的不到3%。农村农业向城市和工商业转移土地出让金分配的扭曲,影响到农民应有收入和消费能力,在需求侧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40TTHEORETICAL HOR

25、IZON2023.07造成了年均0.24%的增长率损失。(五)农村住宅禁止交易影响投资和消费城镇居民住宅是资产可以交易,农村农民住宅是生活资料禁止交易,也造成了农民收入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损失。农民住宅,不是资产,不能抵押,不能以地为本创业获得收入;农村住宅不能同城镇居民住宅一样,不可以由子女继承;农村农民住宅禁止市场交易,即使在农村内部交易发生转让价格极低、强势村民圈房、兄弟姐妹间交易纠纷等三大难题。农村住宅建造价平均大约是城镇住宅销售价的1/4或者1/3。禁止其交易,使农村又推动了一部分收入,影响其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在需求侧损失经济年均增长0.2个百分点。(六)城镇住宅供给单一渠道的负作用关于

26、城镇住宅的标准值,联合国人居署将房价收入比认定为:适度面积的房屋价格应不超过6年的收入。而我国有两个标准:其一标准状况,土地要竞争性的供给,住宅要竞争性的多元建设,住宅要多渠道提供;其二扭曲状况,土地单一征收由地方政府垄断供给,住宅由房地产开发商单一渠道投资、建设和销售。联合国人口组织倡议居民房价收入比是36,房价收入比不要超过6,但是我国自2000年以来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1左右,这就产生了相当于闸口的差值,虹吸效应将居民收入转移至房地产商利润和地方财政收入中,高房价和高额的还本付息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地方政府行政垄断出让土地,供少价高。世界大部分国家城市居民用地占城市总用

27、地的6065%,我们是2022%。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住宅私人建设、合作建房、房地产商开发、政府建设等,多渠道供给,渠道之间有竞争。而我们住宅只准房地产商开发,供给渠道垄断。结果居民房价收入比20122022年为10.31,比合理房价收入比最高线6高出4.31,其高房价和高房贷付息,转移和挤出居民收入,累积54.76万亿元,需求侧年均损失的经济增长为0.38个百分点。(七)福利支出的占比低最后一个特别重要的是,福利在居民教育、医疗、生育的支出比例是多大?本文测度了与我国发展水平相似的八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发现福利支出占GDP比例的标准值在1520%之间,然而我国在测度福利支出时,未将生育纳入其中,教

28、育和医疗占GDP的扭曲值为5%左右,通过对比可知我国福利支出占GDP比重与八国加权值相差近十五个百分点,福利支出比例高,居民消费和投资能力强,反之居民消费和投资能力弱,因而居民需要支付本来由政府支出的教育医疗生育等方面的费用,这便挤出了消费。虽然教育医疗养老等转移支付在逐步增加,但其机构人员运转消耗太大、阶层和城乡分布不均。由于财政民生支出不足,居民额外承担了累积81.24万亿元的支出,影响了居民正常的消费需求。其在需求侧造成的经济增长损失年均为0.86个百分点。综合来看,按照以上分解因素进行相加,20122022年在需求侧年均损失的名义增长率为2.67%,而当前情况下,这11年间的平均增长率

29、为 6.37%。即,未造成扭曲的理想状态下,20122022年均增长率将可能达到8.34%。三、扎实推进体制改革,改善扭曲闸口前面讨论了居民需求收缩和增长乏力的结构性原因以及供给增长与需求边界造成的增长损失,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二元体制,市场竞争标准值和二元体制扭曲值的差值仍较大。13为破解这一难题,需要进行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近并特长周期的过程,为此应从供需两侧着手挖掘居民消费的内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41T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生能力,因此,应从以下几项改革着手,改善扭曲闸口。(一)户籍及劳动力流动相关体制

30、改革习近平指出:“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14诚然,破除这一制度壁垒,既要下乡、也要进城,保证双向流动的顺畅。从城乡渠道的收入、投资和消费流动和流量来看,户籍、教育和医疗等城乡分割,城镇对农村户籍人口限购住宅车辆等,拟向城镇迁移的农村人口因土地、房屋不能等价交换退出而流动缓慢。当前有三个国家保留户籍制度,分别为中国、非洲贝宁和朝鲜,高房价对农民消费、储蓄等挤出较大,阻碍了城乡人口流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增长。因此需要推进户籍及劳动力流动相关体制改革,使就业机会少、生产率低、收入水平不高和消费水平低的农村农业人

31、口向城镇工商业领域流动。(二)农村土地交易改革如果土地、房屋不属于资产而是无价值的生活或生产资料,从经济流动看,意味着在农村和城郊缺少让农民从土地、房屋资产上获得分配收入并进行消费及投资的机制。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15另外自然资源部指出,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这指明了未来改革方向,但是如何落实还有待商榷。本文认为应放开农村土地交流,土地难以实现规模化则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成为

32、制约农民进程的重要因素。参照一些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诸如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目前城市化率高者达95%,在2013年日本农民人均耕地比我国高一倍,城市化与人均耕地两者不相矛盾,另外土地托管制也是一种好的办法。但是当前土地流转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盘活,高昂的成本使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得不到有效提升。(三)住宅供给体制改革农村土地与劳动力、资本的流动性不同,各个地点的土地、房屋都被固定在地理的经纬度上。农村土地只有经过土地配置或者资产化才能运转,不是市场经济就不能进行交换配置,收入和融资均得不到,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农村土地和房屋要素及资产,可以在不同的生活、生产和公益用途中变换配置。土地和房屋可以由货

33、币作为中介交易,价格可以通过交易而转变为有价值的资产,而所有权、使用财产权、使用权的交易和出租,使农民能够具有“资产交易出租分配收入投资及消费”渠道和流量。降低房价,完善住房制度改革。比如多元化住房供给,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放开农村二级市场。通过放开个人购地建房、私人合作建房、房地产商建房、政府提供廉租房和提倡租售并举,降低房价收入比。当闸口的居民房价收入比为36时,购房家庭收入能够按时还本付息并满足日常的消费行为,财务破产的风险也得以降低。因此,将房价收入比由11.43降低至6以下时,差值在增长的需求函数中变成内生变量,节省了居民的收入流量,可用于

34、其消费支出和其他投资。(四)财政支出结构体制改革根据前文分析可知,我国福利支出占GDP比重约为 5%,与发达国家相差近十五个百分点,可以按照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方式扩大闸口。换言之,增加政府在居民支出项目的开支,进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习近平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生支出比率是一个国家政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42T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府向居民提供福利渠道流量的水平,推进财政支出结构转型,提高政府民生支出比例,改革会替代居民生育、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一些支出,对居民其他消费能力形成溢出效应。

35、(五)居民收入消费投资体制总改革习近平强调:“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大就业、教育、社保、医疗投入力度,促进便利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同时习近平在主持2023 年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因此,应稳步推进居民收入消费投资机制改革,打通阻碍居民消费的堵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四、调水增地及未来展望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认为每个扭曲闸口应按照改革的方向做到松紧结合,改革的目标是针对未来15年即20232037年,将居民可支配总收入占GDP比重逐步从43.04%提高

36、至65%。在扩大政府支出的情况下,居民收入消费率从62%上升为75%,投资率从38%降至25%,政府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占 GDP 比重从 5%提高到15%。在此期间需求侧进行改革,年平均居民消费支出将增加48 210亿元,居民投资年均增量为11 523亿元,如果把生产侧和体制性剩余释放,需求侧收入提高,居民消费将得以改善,那么共同在需求侧将形成年均3.11%的经济增长速度,另 外 如 果 资 本 未 来 仅 增 长 3%,劳 动 力 增长-1%,未来 10 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变动不大。2018年国民就开始呼吁要加大调水改土、增加土地,那调水增地工程的经济价值和意义是怎样的呢?(一)调水增地的经

37、济增长潜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根本就离不开调水改土。需求侧改造土地、调水的投资每年大概 8000亿,年均增长0.42%,可以获得0.45%左右的经济增长,同样生产侧也可计算带来多少经济增长。202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着力补齐城乡供水、防洪排涝等短板,到2035年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另外总书记在沧州调研时提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当前我国耕地率低、盐碱地多,国土利用率为 71%,其他国家是 8090%,从结构方面看,未来还需增加 5 亿亩耕地、1.5亿亩可用于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可利用土地以及7000万亩园地

38、。我国人均调水量估计为10立方米,多数国家在100立方米左右,甚至加拿大高达3000多立方米,因此人均工程调水量应从1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我国北方较旱,借助水网的方式把水均衡分布增加土地,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大概会形成0.4%左右的增长点。因此本文认为未来15年,最重要的投资领域是加大工程调水、开发可利用土地,加大经济发展生产和需求的战略回旋空间,可以形成“水土开发投资需求土地要素与劳动力组合投入产出新增工农商财富分配增加就业和国家的支出”循环,国土淡水和土地的再开发将会成为未来15年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之一。(二)中央领导淡水和土地判断及思路调水增地一直被习近平所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39、近平多次研究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强调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习近平在广东时指出,我国缺水且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广东要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抓好,加快全面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习近平到沧州开展调研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足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43TTHEORETICAL HORIZON2023.07以看出,实施工程调水、开发土地的战略是我国长期有益的战略性举措,这与前文的分析一致。(三)需求侧重大改革与调水增地发展举措的

40、经济增长展望过去改革性的经济增长是曲线的形状,笔者将改革作为分布的起点进行数理分析预测,发现曲线的变化形式取决于改革的集中与分散程度,首先关于改革需求增长为 3.11%,其中涉房地2.54%;其次自然增长为1.97%;另外调水增地需求增长0.42%,最后汇总就是需求方面测算的总增长率 5.5%。显然,总需求不足、增长乏力,归根结底就是将流量分解,将其看作流体、渠道和闸口,所有的二元体制扭曲都是闸口变量,用闸口变量内生化去测算生产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增长的制约,最后通过动态结构和供需均衡模型量化分析其变化趋势。简而言之,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难题,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其一,关注需

41、求侧新经济增长的潜能,则需大力推进废除户籍管制、人口自主迁移、促进市民化城市化等体制改革;其二,推进城乡土地房屋资产化改革,使农村和城镇居民获得以地为本创业和资产理财性收入;16其三,降低居住成本和提高政府民生支出比例,增强居民的消费需求能力;最后,通过工程调水改变水资源分布,适当调整人口和劳动力的地区结构,在国内接纳东部制造业转移,增加他们的创业就业机会,扩大内部消费需求增量,形成新的国内消费需求规模,疏通中国北部经济的流动和循环。注释1华颖:全球社会保障的最新动态与未来展望 社会保障评论 2018年第2期。2许成安、金康弘: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下的供需协同,财经问题研究 2021年第9期。3赵

42、博宇: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机制分析,学术交流2020年第11期。4周天勇:二元体制转轨数理逻辑与未来经济增长仿真展望 ,现代经济探讨 2022年第4期。5 习近平: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求是2023年第4期。6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即为一般贸易货物。一般贸易通常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补偿贸易实质上是用商品为支付的。7 林毅夫、沈艳:中国政府消费券政策的经济效应,经济研究 2020年第7期。8李建伟: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深层次关系 ,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 2022年第16期。9柏培文、杨伊婧:中国资本产出、资

43、本回报与资本流向之谜 ,金融研究 2020年第1期。10王思斌:乡村全面振兴与乡村集体性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1为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去除两个最大值(美国、墨西哥)。12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4月发布,63俄罗斯(1 544.83)、64智利(15 094.83)、65阿根廷(13 655.20)、66保加利亚(13 109.21)、67哥斯达黎加(13 077.23)、68中国(12 813.77)、69帕劳(12 716.22)、70土库曼斯坦(12 499.95)、71马来西亚(12 364.06)、72瑙鲁(12 035.23)、73哈萨克斯坦(11 439.51)。前面的数字是排序;后面数字的单位为美元。13周天勇:从转轨到并轨:超大规模二元体制经济学的内在体系 ,探索与争鸣 2022年第5期。14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农村工作通讯 2022年第1期。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16周天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增长潜能测算 ,财经问题研究 2023年第1期。(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特聘教授)责任编辑胡振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