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9 月第43 卷第5期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收稿日期:2 0 2 3-0 5-0 6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ep.2023Vol.43 No.5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研究王子乔(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 10 0 0 0)摘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切点。基于课程思政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困境,教育者可以从强化党对课程思政的领导和管理、优化师资队伍
2、建设、加大教学内容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促进多平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加强学生主权意识的培养等五方面开展教育活动,以探索最优教学路径,提高教育效果。关键词:课程思政;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3-6 8 7 3(2 0 2 3)0 5-0 10 5-0 7基金项目:南京艺术学院课程思政专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路径研究”(2 0 2 2 JYYB11)。作者简介:王子乔(19 9 1一),男,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研究。D0I:10
3、.16401/ki.ysxb.1003-6873.2023.05.07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阶段,“传统的单纯理论化教学已无法适应新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要求”1。众多高校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以促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向更高质量、更高规格的方向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在拓广教学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观念和思想,这就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 问题。”2 这为我们指明了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方向,即
4、各类课程教学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务院2 0 0 3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3 如何在现有的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体系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系统性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呕待研究的重要课题。106一、课程思政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的价值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
5、领时代。”L4这为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根本性的理论指导。课程思政的开展,就是要遵循这项原则,在立德树人的同时促进课程教学创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5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专业建设要
6、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 专业课与课程思政并行,可以为数字媒体艺术明确专业的服务方向,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指引作用,使学生具有明鉴是非曲直的辨别能力。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当学生受到西方不良思想诱惑时,课程思政可以为其指明方向。另外,课程思政可以提升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竞争力。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必须
7、遵守中国法律,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符合中国的公共道德,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3 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必须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国公共道德。要在开展专业课程系统性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为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教学目标、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加强育人效果提供了根本保证。(二)打造数字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课程思政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发挥基石作用的同时,也坚定了学习者的文化自信。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多元文化背景下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
8、定文化自信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6 唯有基于中国文化进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才能彰显中国精神、体现中国价值、进发中国力量。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登上了数字时代的快车。国务院2 0 2 3 年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7。鉴于数字媒体艺术是借助科技产生的艺术形式,其在艺术亲和力与大众媒介传播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外合作办学模
9、式又可以直接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专业人才,就成为了该专业育人模式下的重要使命。数字媒体艺术是繁荣数字文化内容最为直接的方法,中外合作办学是传播自信繁荣数字文化的绝佳途径。新时代,课程思政是引导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稳步走上弘扬自信繁荣数字文化道路的保证。王子乔: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研究第5期第43 卷二、课程思政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的困境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采取的教学措施之一,就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模式容易使课程思政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国务院办公厅2 0 19 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
10、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8 I课程思政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分布在了专业特性、中外授课师资、授课空间等多方面,是实践性与理论性,跨文化与本土化相互碰撞的结果。(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性与课程思政理论性之间的差距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在于其作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往往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课程结构的设置、具体课业内容的配比和教学方法的设定,通常围绕专业实践创作展开,如通过技能类的练习和软件类的操作使学生获得美学上的熏陶。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也多侧重
11、于解决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实践问题,可以说,专业理论是以实践为导向存在的。课程思政侧重于理论性,长期以来与专业课的教学一直呈现分离的态势,即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教学中,如何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与思政理论的融合,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首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二)师资结构多样性给课程思政带来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通常由中方高校聘请国外高校的资深教授、专家亲临授课,讲授课程和教学设置与国外教育资源紧密相连,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科学技术,但也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迷失人生方向、失去自我认知和担当。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难度远高于非合作办学。教育部2 0 0 6 年发布的教育部关
12、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指明:“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授课教师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在师资队伍中,外籍教师往往因对中国文化欠了解,对国内课程教学体系缺乏系统理解、全面考虑,而将国外的教学方法、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作业评价标准等全盘照搬。教学过程中附随的价值文化、教育理念等随之进人课堂,直接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国外教师的专业授课方式和教学形式多以问答、启发的方式开展,师生互动也会对
13、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可控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免会迷失在西化的思维中,出现某些思想观念混淆的现象,这在实践作业指导环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外籍教师对学生创作实践的导向意见增加了西方意识形态人侵的几率,会使学生思想更易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三)两个授课空间下的跨文化交际与课程思政间的碰撞师资多样性使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课程思政面临诸多挑战,而授课空间不固定则是课程思政持续性存在的难题。中外合作办学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这种拓展建立是在学生必须前往国外学习的学制基础上,即跨境双校园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都采取了该模式。跨境双校园模式下的学制相对灵活,常见
14、的有2 十2(国内2 年,国外2 年)、3 十1(国内3年,国外1年)、4十1(国内4年,出国1年取得硕士学位)。双校园的办学模式灵活多样,但问题也接而至。国内的专业课程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审查,而国外的专业课程则不需要审查,所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7108可能隐藏一些与中国法律、道德相违背的价值观念,易引发大学生一些品质的丧失。可以说,本土化的校园环境可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无论是学生党员的发展还是课程思政的融入都能持续地进行,而全天候国外生活环境带来的教学方式与社会习惯上的变化,容易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认知与思维,也影响前期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巩固。教育
15、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要加强采用双校园办学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因此,提高双校园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提升其可持续性,是中外合作办学需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难点。三、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中课程思政的开展途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在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要求下,其课程教学路径要作针对性的改变,要在时间周期、社会环境和教学团队三个维度上作改变,同时要在教学准备、教学开展和教学结课等多个环节中融合课程思政。(一)强化党对课程思政的领导和管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党的领导
16、和引领作用,严格坚持党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各环节的全面领导和管理。在办学之初即要完善党组织的建构,全面推进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工作,实现党组织对课程教学的高效指导、管理和监督。在党的领导下,学校要不断加强专业课程的规范性,加大授课时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力度,把加强和优化课程思政摆在突出位置,对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进行全方位管理,打磨并完善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教学实施细节。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还应成立教学科研党支部,把握专业课程课前、课后中外双方教师的思想动向,确保专业教学人员的管理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监管课程思政的融入是否有效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工作。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要创建
17、党建信息的移动端和平台,开发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精品化的党建工作项目及应用程序,以更精准、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妥善、正确、正向的管理与引导。(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要推动广大专业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见功见效。”2 教师对人才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建设好教师团队是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师团队组成配比上,应以党员教师为中坚力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引领。在外籍教师的选择方面,应优先挑选知晓中国文化、能够融入中国文化环境的外籍教师。对有留学经验的海归教师应力求他们将国外生活、学习经历和本土国情、教学要求相融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
18、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思政教育。除了对教师团队成员结构的配置需要格外注意以外,还必须注重教师团队间的交流,可以说,交流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5。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团队间交流的目的,本质是要求各类教师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立德树人的基础上能更加有的放矢。国内教师团队更是肩负着强化自身立德树人意
19、识和让外籍教师明晰课程思政要求的双重使命。因此,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在师资王子乔: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研究第5期第43 卷交流环节中的当务之急,就是妥善建立良性的联络渠道,协商确定相关的教学内容,完善沟通具体的教学细节,将课程思政的要义尽早与外籍教师进行传达对接。(三)加大教学内容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在师资团队配置完成的基础上,如何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又一重要步骤。为了遵循专业的实践性,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与科技创新潮流,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国外合作院校提供的文献资料和授课内容,其中必然
20、存在大量的西方思想,因此,以更加创新的方式促成课程思政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融合,是课程教学路径中的必要举措。“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已从初步探索逐渐驶人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立德树人的新常态。10 1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方法的创新离不开中国精神、中国革命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6 1在以创新为导向的思路指引下,中国精神、中国革命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21、实践无缝并轨的重要创新参数,这种融入应该分布在教材选取、数据资料库的建立和具体授课实践等各个阶段之中。增加中国精神、中国革命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据资料库中的比重,是全方位覆盖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举措。从授课实践的角度来说,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对比中西案例,凸显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本土精神与文化的优势。在具体授课实践中,教师需要基于中国精神、中国革命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实践环节进行梳理融合,如课程讨论可以从某一中国精神、中国革命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导入,实践作业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手段表达中
22、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细节化的课程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四)促进多平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11构建数字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应与教学目标保持同一性。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不仅要在课前和课中做好相应的课程思政融合工作,还需要在课后通过更为多样的活动加强效果,即教学后期可以开展课程展和工作坊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拓宽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传播度。与课程作业连通的课程展,是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举
23、办课程展可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在线分享能使课程思政教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可以说,课程展能够将教师对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这一外化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吸收的内化过程,多样化的课程展更可以促使学生自发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除了课程展外,假期的工作坊也可为课程教学提供别样维度的在线传播渠道。(五)加强学生主权意识的培养为了让中外合作办学的双校园模式能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同时解决双校园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难点,可以采用以下途径解决:依法加强监管,建立与国外教育评价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严格审批项目专业,控制低水平重复;实施项目预算制度,建立项目财务公开制;培养学生主权意识等。其中,学生的主权意识尤
24、为重要。高校应培养学生主权意识,让大学生时刻意识到中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9110国公民的责任与担当。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师生要加强爱国情怀自我教育,要加强不同年级学生之间,以及与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的沟通。在与不同年级的学生沟通中,可以邀请本专业毕业生分享自身课程思政学习经验和专业学习历程。在校学生通过分享会可了解到不同国家的社会环境情况,充分感受中国精神,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国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提高专业学习热情,同时加深对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增加与学生家长的交流频率,促使家长更加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让家长协助教师
25、培养学生,使学生树立更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中外合作办学因为是双校园模式,教师无法长效地辅导学生,而家长可以持续性地与学生保持沟通。加强与家长沟通,可以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环境,协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使其在国外学习的过程中仍能心系祖国,感受中国力量。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举办更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情境模拟大学生本土化的专业应用实践情景,将数字媒体艺术技能以社会主义正能量形态充实到动画、影视、交互、虚拟现实等数字作品之中,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增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26、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国家的政策、宪法及法律法规,可以厚植家国情怀。四、结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关切点。多元文化并存的大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涉及国外师资、国外教材等。因此,注重用守正创新的思政教育元素来拓展优化教学路径,把课程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始末,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提升教学质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课程思政因素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中有航标作用,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在长期的工作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加强课程思政与专
27、业发展并行的信心,全面提高育人效果。要将课程思政融贯于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之中,以实现课程思政理论性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的统一。1陈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新探索:以“专题模块”化教学为视角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2(3):3 8 44.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N.中国教育报,2 0 2 0-0 6-0 6(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J.教育部政报,2 0 0 3(6:2 43-2 5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N.人民日报,2 0
28、2 2 10-26(1).5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 0 16 12-0 9(1).6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人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N.人民日报,2 0 2 2-0 52 9(1).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N.人民日报,2 0 2 3-0 2-2 8(1).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 0 19(9):2-7.9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 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 0 0 6(Z2):7 9
29、-8 0.王子乔: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研究第5期参考文献第43 卷10刘增辉.课程思政建设的上海经验 J.在线学习.2 0 2 2(4).2 8-3 0.1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 0 2 0(4):23-27.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Research on the Teaching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Curriculum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The Digital Media Arts fro
30、m the Perspective111WANGZi-qiao(School of Media Arts and Communic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Nanjing,Jiangsu,210013,China)Abstract:The type of talents,the approach and purpose of talent training are the keypoints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nurturing morality a
31、ndfostering talents.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dilemma of curriculu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digital media arts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education curriculum,educators can work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strengthening thecurriculum ideologic
32、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PC;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teaching staff;facilitating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curriculu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moti
33、ng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platform interaction;and accelerating the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by parents and society,so as to explorethe optimal teaching path,improve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igital media arts;Sino-foreigncooperative education;teaching approach【责任编辑:王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