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09娄底中考第5题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参考答案 C (2010浙江丽水)11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A B C D2011桂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2011郴州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B )A. 契丹、党项、匈奴 B. 契丹、党项、女真
2、C. 党项、女真、回纥 D. 匈奴、回纥、吐蕃2011深圳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2011六盘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几个王朝的历史不能进行类比的是( C )A秦朝 B. 唐朝 C北宋 D元朝2011莱芜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3、C )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A B C D2011海南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B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2010江苏连云港)2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A B C D(2010山东莱芜)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D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
4、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2010湖北宜昌)6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CA西夏 B金 C辽 D元(2010广西贵港)4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C参考下图指出,这一时期统治滨州一带的政权是A.北宋B.西夏C.金D.南宋参考答案 C09滨州中考第5题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契丹女真突厥吐蕃A BC D参考答案A 08黄石学业第7题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A辽 B西夏 C金 D元参考答案C 08宜昌毕业第5题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 B.契
5、丹族 C. 蒙古族 D.回纥族参考答案A 08山东中考第3题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A西夏 B金 C辽 D蒙古参考答案C2007年宜昌中考 第6题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参考答案D2007年沈阳中考 第2题 一本书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元昊建立西夏、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史实。这些史实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B隋唐时期
6、 宋元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C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夏商周时期 明清时期D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参考答案D2007年山西中考 第14题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北宋 辽 金 西夏 元朝 A B C D参考答案C06年濉溪毕业会考第3题填空题掌握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都城,有利于理清历史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请写出下列朝代的都城(填写今名或古名均可)。西汉_东汉_西晋_东晋_北宋_南宋_参考答案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06年宜宾中考第21题960年,后周大将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参考答案赵匡胤08内江中考第2题非选择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历经千百年的大融合,共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请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 昭君出塞嫁给匈奴单于 嫁给吐蕃赞普的文成公主材料二: 汉族士大夫食用烧烤食品 契丹贵族汉服出行图(1)材料一反映的主题是民族交流的哪种方式?(2分)(2)材料二从日常生活的哪两个方面表现了民族融合?(2分)参考答案(1)官府和亲(2分)(2)饮食、服饰(各1分)06年沈阳中考第16题-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