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苹果里的星星》
课时数
2
教材分析
本片课文是小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课文讲述了“我”从幼儿园的儿子横切苹果呈现出的五角星中受到启示:有时一些偶然的事情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从而告诉我们只有打破常规,才会有新的发现,才会有创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所包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板书设计
7、苹果里的星星
不同角度 收获
认识事物 发现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环节设计
说明或修改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引入
1. 板书课题,质疑课题:
苹果里会有星星?多有意思呀!你读了课题,想到了什么?
2. 苹果里的星星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到书中去探寻谜底吧!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通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本课生字及不理解的词。
2. 学生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解决不认识的字,以及能自己解决的词。
3. 边读边思考:苹果里真的有星星吗?苹果里的星星指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师提炼学生提出的问题,读中释疑:
1.父亲一生切过无数苹果,他与儿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抓住重点词:规规矩矩、常规。
结合生活理解父亲的切法:以图带拼,直观理解儿子的说法。
2.儿子的偶一为之,为什么会令父亲深受触动?
在学生精读课文,充分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集体讨论,教师小结:儿子打破常规做法,从横切苹果中获得新的发现,使父亲从惊讶支触动,这与其说是五角星图案的果核所产生的诱人之处,不如说是儿子独特的发现,一创新的思维方式给父亲带来的震撼!
3.“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错’切苹果。”这真的是错切苹果吗?是什么?
学生结合全文作答后,教师小结:这就是创新。原来创新并不难,生活中人人才能创新。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指名读生字词语。
2. 默写词语。
3. 朗读课文。
二、深读,充分感悟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生活中你有不“墨守成规”的做法吗?说给大家听听。
三、实践活动
1. 发放道具:
磁石、缝衣针、乒乓球、木棍、透明深杯等。
2. 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⑴我的缝衣针掉在地上找不到,寻求帮助。
常规做法:满地寻找;打破常规:用磁石帮忙。
⑵透明深杯里落进乒乓球,不许伸手入内,怎么取?
加水或倒杯子。
作业设计
1. 想一想你是怎样切苹果的?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你的生活中也许有过不平常的发现和做法,请你说一说自己(或他人)的不平常的做法或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