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节 聚落》习题
一.选择题
1.有关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关于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对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线路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早期聚落一般选择怎样的自然环境( )
①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 ②空气清新的高原区 ③土壤肥沃的地区 ④水源充足的河湖地区 ⑤温暖湿润的气候区 ⑥降水充沛的雨林地区 ⑦交通便利的河流沿岸
A.①③④⑤⑦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全部都是
4.有一聚落形态呈团块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它最有可能佗于( )
A.平原地区 B.沙漠地区 C.山谷地区 D.河湖地区
5.关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地多竹林,就地取材
B.当地湿热,两层竹楼住二楼利于散热、防潮
C.当地降水频繁,楼顶陡便于雨水流走
D.当地经济落后,没钱盖砖瓦房屋
6.某地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炕,窗户小,有的还安有双层玻璃,屋顶高耸。的建筑风格反映出该地区( )
A.气候寒冷 B.地势平坦 C.森林茂密 D.草原广阔
7.世界上一些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是( )
A.这些聚落特色鲜明,不易伪造。
B.它们可供游人欣赏,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C.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D.它们是当时民居的特色建筑,具有民族象征意义。
8.下列地理事物一般不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古代的城堡、庙宇 B.皇家的宫殿、陵墓
C.历代著名的雕塑、碑刻 D.国家自然保护区
9.下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其所在地一致的是( )
A.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 B.威尼斯城——法国
C.平遥古城——山西省 D.丽江古城——湖南省
10.聚落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B.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C.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农业地位下降,工业地位上升
11. 关于保护传统居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B.传统民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建成楼房
C.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D.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12. 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应该( )
A.不要乱动,任其自然发展 B.干脆拆掉,盖高楼建筑
C.安排居民入住 D.大力保护,禁止破坏
二.简答题
13.村落是怎么形成?
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AAD 6~10 ACDCA 11~12 BD
二.简答题
13.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避风雨、防野兽和防疾病,因此形成了村落。最初的村落规模很小,房屋也比较简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