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附: 《大自然的语言》模拟中考题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出题人:2组)
A. 萌发(méng) 翩(piān)然 孕育(yǜn)簌簌(shù)
B. 载途(zǎi)候鸟(hòu)农谚(yàn)连翘(qiào)
C. 销声匿迹(nì)草长莺飞(yīn)年年如是(sì)草术荣枯(kǖ)
D. 衰草连天(āi)周而复始(fù)无声无息(shēng)无影无踪(zōng)
2.选出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3分 (出题人:1组)
A.今年的夏天十分美丽,树木葱郁,草长莺飞。
B.小明今年过得很不顺利,风雪载途。
C.房间里的东西十分杂乱,妈妈看到这衰草连天的景色火冒三丈。
D.地球绕着太阳周而复始地旋转。
3.对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3分(出题人:4组)
A.本文说明物候学研究对象,加强对物候观测和研究,可以加强对动物的养殖。
B.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气候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C.本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写作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标题采用比喻的手法,浅显易懂,同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4.①绝大多数兰花基本上是典型的虫媒花。②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方式。③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粘在整个地传粉者身上,经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花的柱头。④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吸食而发生的浪费。4分(出题人:6组)
第①句中,有句子杂糅的现象,应把 删去。
第②句中,用词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第③句中,语序颠倒,应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换。
第④句中,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5.仿写:3分(出题人:9组)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冰雪的消融里,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 。
6.放眼自然,处处有着迷人的景色。第一丝清风拂过,是万木吐翠的春。这是一个细腻的季节;第一缕阳光洒下,是鱼跃荷开的夏,这是一个清爽的季节;第一篇金黄铺开,是五谷丰登的秋。这是一个温暖的季节;第一片雪花飘下,是凛冽萧条的冬。这是一个寂寞的季节。
自然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格外美丽。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说说理由。4分(出题人:7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出题人:5组)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风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让我们在“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中放飞心情,体味自然的生命和灵性吧。
①请你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个开场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历代文人墨客向来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至少二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也许你遇到一些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的现象。请拟写一句宣传标语温馨提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略
三.现代文阅读(40分)(出题人:3组)
(一)课内选段阅读(20分)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本选段的结构关系是___________。
2.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句子“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中,
前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6.“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中,“约”字是否可以省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0分)略
四.作文55分(出题人:8组)
大自然的装饰品是丰富多彩的,翠绿的树叶,娇嫩的花朵,金色的大地,蔚蓝的海洋……一幅幅画卷渐渐构成了最美的大自然。悄悄地走进这幅画,它会静静地向你展现它的美……
① 请以《美丽的大自然》为题作文。
② 请以“自然”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③ 请以“____自然”或“自然_____”为题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卷面工整,不少于600字。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