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焦:盛会效应如何延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474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盛会效应如何延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焦:盛会效应如何延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聚焦:盛会效应如何延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8四川省情大型体育盛会经过多年发展与变迁,其内涵不仅局限于体育和赛事本身,还是推动城市乃至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赛事经济易呈现短期集中爆发,但赛事长期经济效应潜力的挖掘仍是一篇大文章。此次大运会将为成都及周边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机遇,成为成都市能级跃迁的重要契机。除却短期需求的井喷,长期来看,盛会效应的延续更需要整合城市资源、发挥本土优势。第一,培育全民体育消费习惯。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带来全民冰雪消费热,赛后滑雪等冰雪运动不仅成为一种新消费时尚,也为大众培育出一种新体育消费习惯。因此,要

2、依托大运会,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全民健身热潮,丰富体育消费供给,打造体育消费氛围,传播体育文化,让运动成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体育融入城市发展血脉。第二,加快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大运会是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体育生态圈的黄金机遇。要加快推进体育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要创新、高效地提高硬件设备质量,又要贴近大众消费需求。随着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体育服务业极具发展潜力,要加速向体育服务业延伸,体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多元丰富的新业态。要将数字体育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将数字智能技术融入线上赛会宣传、运动仿真模拟、线下产品开发、体育技术辅助系统等。第三,建立长效的城

3、市宣传机制。大运会期间及赛后宣传工作更应明确成都城市定位、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定彰显成都特色与核心优势的长期宣传机制,依托现有媒体运营矩阵科学规划、持续优化、积极开展。特别是成都近年来打造城市新品牌“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高度概括了成都整体环境优势与幸福生活氛围。宣传媒体应充分运用多种展示手段从以往经验来看,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赛前、赛中在项目投资、门票收入、转播收费等对经济的直接带动外,盛会之后的“长尾效应”更不容忽视。借助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的机遇,成都乃至四川应如何拉动人气,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活力?我们深入采

4、访了三位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出有效利用盛会“遗产”的“金点子”。叶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副教授破题人记者:盛会效应的释放是一个长期、复合的过程,涵盖赛事举办的多个阶段。从经济的角度,成都及四川应该如何延续盛会效应,增强经济跃升能力?聚焦聚焦:盛会效应盛会效应如何延续如何延续?文/本刊记者唐佳莹李唯伊封面 深度COVER DEPTH盛会效应22四川省情2023.08四川省情和城市元素,结合大运会蕴含的文化精神,全方位、立体化地诠释成都城市新品牌,以自信的姿态亮出城市名片,让宣传工作与文化潮流热点同频共振,增强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第四,力促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运会能够吸引各地游客

5、前来观光,将为成都及周边城市旅游、餐饮、交通等多个相关行业带来需求井喷,形成衍生经济效应。当前,成都第三产业优化升级重心正转向高质量发展,应从提升消费平台能级、优化消费供给品质和打造消费活动品牌等方面发力。要把握大运会机遇,助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响“成都消费”“成都休闲”“成都服务”“成都创造”品牌,将赛会短期人口流动、信息交流转变为持续性红利。大运会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是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成都城市能级、综合设施和管理服务能力的充分肯定。通过赛事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充分耦合,对完善城市综合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文化、扩大

6、城市品牌效应、拉动经济社会增长、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其中,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的协同效应尤为显著。总的来说,“体育+文旅”的双系统协作可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双系统合作互促,城市文旅的软硬件设施质量对体育赛事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体育赛事的举办则直接驱动城市文旅消费的快速增长,双系统携手发展;第二,双系统一体化融合,体育和文旅的产品要素融合发展,生成更具丰富性、大众化的泛体育休闲旅游产品体系;第三,双系统专业化融合创新,创造出兼具赛事专业性与休闲娱乐性的新型体育娱乐赛事业态。这三个层面反映出“体育+文旅”不断协作、融合、创新的产业逻辑和融合过程。适值大运会举办之机,成都应积极利

7、用这一重大国际综合赛事效应,从赛事体系、空间规划和消费场景等方面入手,积极谋划未来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系统性规划并培育多层次的赛事体系,打造具有鲜明成都特色的体育赛事文化成都建设赛事之城可树立“国际化、特色化、群众化、绿色化”四大理念。建立起集“国际知名赛事、国家优势赛事、成都品牌赛事,西部民俗体育赛事和西部民族体育赛事”于一体的赛事体系,做到顶级赛事和地方赛事、一次性赛事和固定赛事、品牌赛事和特色赛事相结合。充分考虑赛事及运动项目与成都经济、社会、文化的适配性,加强培育群众基础广泛的文体旅融王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助理研究员破题人记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通常被视为促进城市发展

8、的重要途径,与文旅产业发展间的耦合度尤其高,该如何发挥大运会的国际赛事效应,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大运会元素已嵌入城市旅游景点。232023.08四川省情合性运动及赛事,为成都培育浓厚的群众体育沃土。将文体旅活动与成都公园城市的优越自然禀赋充分融合,依托丰富且规模巨大的公园绿地、天府绿道、湖泊库区、城市森林公园、乡村田园等生态系统,积极开展与之匹配的绿色、低碳型户外运动及赛事活动,营造成都“世界赛事名城”的美誉。促进运动赛事和城乡空间的功能融合,培育多元形态的精品体育旅游项目2022年批复的成都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提出了构筑“1+3+2+N”体育产业空间

9、体系,通过将体育产业以嵌入式发展方式整合进成都当前城市更新和新兴城市片区建设进程中,利用好城市大型体育场馆、工业和商业综合体、城市景区景点、生态公园、森林山地、乡村郊野等多样化城乡空间,以体育产业为导向调整功能业态,升级城市设施,更新城市风貌,并塑造多元类型的精品体育旅游项目。其中,有五大类型项目值得重点关注:体育旅游产业示范区,主要依托大型体育场馆周边,形成赛事、运动、俱乐部、装备、培训、演艺、文旅、商业和其他关联业态的核心聚集区;城市体育休闲综合体,可结合城市工业和商业存量空间改造,形成面向广大居民消费的体育休闲目的地;体育旅游景区和体育公园,依托旅游景区、生态公园、乡村郊野等区域,植入特

10、色运动项目,形成参与式运动体验,实现对旅游景区的提升,甚至形成专业性、主题性的体育运动公园;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对城乡自然山水、历史人文资源的线路性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有效匹配运动类型,可形成成都城市人文漫游、环城生态公园骑行、龙泉山登山健身步道、龙门山山地徒步等系列精品线路产品;体育旅游目的地,推进泛体育休闲项目与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等目的地空间的结合,打造冰雪运动度假、水上运动度假、武术康养度假等创新型文体旅融合目的地发展模式。推动“体育+文旅”的多产业领域协同,创新孵化丰富的体育旅游消费场景消费场景是体育旅游产业最重要的产品内核。而体育和文旅双系统产业要素的融合创新是推动文体旅消费场景

11、实现多元化、特色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成都“体育+文旅”不能仅停留在“1+1=2”的产业合作层面,而要充分发挥成都赛事特色和文旅产业优势,力争实现“1+1=1”产业融合式创新升级,生成新产品、新业态和新体验。例如:体育和成都非遗文化系列的结合,可生成天府赛事美食节、民俗传统运动节会、西部民族运动节会等特色旅游场景;和时尚产业结合,可生成运动时尚秀、运动设计展、运动明星秀、体育音乐节等潮流消费场景;和动漫游戏结合,可生成电子竞技、竞技动漫展等年轻态消费场景;和健康产业结合,可生成运动康复、武术康养等优势康旅项目;和研学产业结合,可生成青少年训练营、运动研学、体育夏令营、体育培训等更具素质教育意义

12、的研学场景。文体旅融合发展是一个需要持续培育的过程。面对大运会这一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机遇,成都既需要紧抓举办期间“峰聚效应”带来的激增旅游消费,又要关注赛后“低谷效应”阶段对文体旅产品的持续供给和消费激励。通过系列政策的出台和活动的持续开展,积极蓄能大运会赛事在时间上和产业上的双“长尾效应”。与发达地区相比,成都总体来说缺乏吸引观众的高水平竞技项目,因此难以形成成熟的竞赛市场,尤其是受众广、观众喜爱的三大球水平低,直接影响了观众到现场观看的热情,使得体育场馆的观赏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在大运会举办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很好的营运方案,现有场馆将面临闲置,承担巨大的

13、维修保养费用风险。目前,世界体育场馆建设发展已经进入第五代,即用体育场馆的记者:作为大运会的重要遗产,大运场馆不仅仅是盛会之后留下的重要物质资源,还承载了重大体育活动的精神记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后大运”时代,该如何提高众多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价值?张玫晓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破题人封面 深度COVER DEPTH盛会效应24四川省情2023.08四川省情附属资源开展多种经营,达到“以商养体,良性循环”的目的,这是国内外发达地区普遍运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模式。另一方面对于政府来讲,需大力发展体育公益事业,达到有效利用体育场馆的目的。近年来,成都体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现有体育

14、场馆大部分时候仅作承接公益文艺演出使用,场馆发展公益体育事业欠佳,尚未形成完整的支持配套政策,弱化了为群众提供健身的社会功能,缩短了体育场馆的使用生命周期,制约了可持续性发展。除了机制外,体育场馆运营中需要既懂体育运动规律又懂运营规律的专业人才。他们需要具备策划、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根据当地群众的年龄、性别、爱好策划服务项目,以保证场馆正常运营的经济效应;同时又要能组织开展满足大多数群众健身需求的活动,以体现场馆公益性质。成都在这类人才上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体育场馆运营质量。未来应加大对体育中心运营资金的补贴力度。参照深圳市对体育中心运营的管理办法,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具体比例再进

15、行协商。同时,加快制定促进公益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将这部分新建体育场馆资源更多地向公众开放,定期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支持体育志愿者和服务机构组织和管理各类活动,引导群众更多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而提高全面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聚焦增加大型赛事比赛机会,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级、省级大型体育赛事。发挥场馆所在区位优势,积极承办体育赛事、演艺商展、公益活动等大型活动,引入早教培训、运动培训、艺术培训、零售餐饮等周边业态,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聚集人气、促进消费。加快出台促进人才和专业团队引培的相关政策。参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提供资金补贴等,以吸引更多的场馆运营专业人才、团队来运营体育场馆。体育与文旅产业的碰撞孵化出新的消费场景。图为游客在成都都江堰融创雪世界享受滑雪项目。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