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 4 卷第8 期No.8 Vol.44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2023年8 月Aug.2023近代隆德社会文化探究马雪莲,白建灵(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银川7 5 6 0 2 1)摘要:隆德文化在近代社会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国家乡村建设与新文化传播的影响,近代的新文化开始填补传统文化衰落后乡村社会的文化需求,形成了隆德县在新旧过渡时期的不同于过去的文化样态,其保守与先进共存,进步与停滞共生,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关键词:近代隆德;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K203收稿日期:2 0 2 3-0
2、 6-2 0作者简介:马雪莲(1 9 9 9 一)女,宁夏西吉人,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白建灵(1 9 7 4 一),男,宁夏灵武人,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1 3 3 1(2 0 2 3)0 8-0 0 7 6-0 6学界对于近代乡村文化的研究角度多样,主要集中于社会学的角度,这一领域的国内外成果颇丰。如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论,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 9 0 0 1 9 4 2
3、年的华北农村,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等,这些著述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大环境,通过社会整体,或者选取社会史中的一个方面,由点及面,由小到大,对中国近代乡村社会进行深刻的探究。除此之外,还有以近代乡村文化为出发点,对农民的乡土意识以及民间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的著作,如程的晚清乡土意识,李长莉与左玉河合编的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骆正林的近代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一一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传统权威的衰落等。这些著作详细地描述了农民这一庞大群体在近代社会中的自我意识和这一阶层的社会意识。对于隆德史实记载主要有康熙时期常星景所修隆德县志,道光年间黄璟所修隆德县续76志,民国二十四年桑丹桂主修的重修隆德县志,
4、今人所撰写的相关著述有景永时的隆德县志概说,武继功、张鸿玺的隆德县志评介,胡迅雷著常星景与 隆德县志等。在隆德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以来的具体民间文化形态,如张国勤编著的传承与守望一一隆德民间艺术集录中就包括了对隆德民间的马社火、农民画、泥塑、砖雕、剪纸、篆刻、脸谱、刺绣等文化艺术的收录;张家铎、张燕合编的文化隆德,李鸿儒的隆德民间艺术,这些书籍多是集中于对现代隆德民间艺术的总结与研究。本文拟以隆德县为例尝试探析近代乡村文化的历史演变。一、近代隆德文化的历史环境(一)隆德独特的历史传承与地理环境隆德地处中国边睡,宁夏境内六盘山西麓,地势东高西低,多谷底,丘陵。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
5、行,发现此处人类活动迹象的历史悠远,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从2 0 1 7 年开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渝河流域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调查面积约2 4 0 平方公里,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 1 处 ,包括页河子遗址、阳山遗址、鸦儿沟遗址等;出土了属于仰韶和龙山时期数量众多的陶器、石器等。隆德地处西北边睡,古代即为戎狄部落的游牧之地,其被纳入王朝行政时间较早,秦时属北地郡,但直至宋朝始有建制,加之其地理位置接近游牧民族活跃范围,常常受到游牧民族的抢掠。宋真宗时期,处于宋夏边缘的蕃部章埋族就多次扰乱边境,宋将曹玮“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拔臧于平?,于是陇山诸族皆来献地”2 。为加强对宋夏边缘
6、这些蕃部的防御,宋朝在此设笼竿城,后又建德顺军。因此隆德现存一些古迹诸如秦长城、红长城、登高台、得胜坡、祭旗坡等,还有用于军事的城、堡、寨、烽埃,都在当时为战争与军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因战时为防止外敌入侵和作战需求所产生的历史遗迹,它们的名字也逐渐变成了人们所使用的地名,在世代相传中一直延续至今。隆德县在地理环境方面突出的特征是供人乘?避暑。隆德的气候夏季?爽湿润,是古代行军将士避暑的首选。现存的避暑之地有?殿峡,石窑寺。?殿峡为元太帝避暑之处,石窑寺为南宋将领吴、吴避暑之处,尤其以石窑寺的环境幽静:“岩腰小燈通幽阿,谁凿石窑竟不磨。劈面山横天一线,崖临红日擦头过”3 ,石窑寺中还有一些石窟
7、,但具体年代不详。季风性气候给本地人带来清?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种植中的不稳定因素,当地宜种植小麦、豆类、黑荞和黄梁等农作物,丰年丰收,但逢干旱、霜冻、冰電等灾害便会颗粒无收,农家流离失所。(二)传统隆德的文化环境传统乡村中“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社会区域内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4 ,形成了一个传统乡村的文化生态系统。在隆德县的文化系统中,人们既崇尚正统的儒家文化,也广泛吸收各种宗教文化,杂成适用于乡村的民间文化。隆德乡村文化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乡村中的主流文化即儒家文化。古代普通乡民获得正统知识的途径较少,且因地处边睡,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较多,所以当地官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
8、而非地方领袖,他们代表国家承担着养民与教民的职责”5 ,通过对百姓的教化和训导提高其对朝廷的认同,以儒家道德伦理约束自己,稳定社会生活,“因其俗,制其礼,惩其所溺,掖其不足”6 。在地方“凡县设教谕一人,以董教之事;训导一人,县大者二人,所以分掌教之事”7 。隆德也建有文庙以供奉孔子,内设儒学教育,称为“学宫”。虽然文庙多次遭贼寇焚毁,但后历任知县对它多次重修,为乡民们保留了儒家文化的建筑载体。除此之外民间学子也十分信仰那些主功名科举的神,建造了文昌宫、魁星阁等众多庙宇以寄托美好的愿景,这都反映出了科举制下人们对于知识的重视以及对进士及第的向往。根据现存隆德县志中的记载,明清两朝隆德县考取的进
9、士、举人和各类贡生达2 8 8 人。虽然隆德远离中原繁华之地,文化发展并不繁荣,但依然受到了朝廷和大城市的优势辐射,作为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因其普世性,也成为隆德地区人们向往的知识主体,受到了人们的尊崇。隆德乡村文化的另一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化内容丰富,成分复杂,是对儒家文化的重要补充。在传统乡土意识与宗族意识影响下,人们十分重视祭祀,认为“国之大事,首重祀典,然必备物而礼乃成。故辨方经野,民奠厥居,百物繁阜,祀事克肇,次物产而详坛祠礼也”8 ,为此修筑的祭坛祠堂数量颇多,有社稷坛(西门外)、山川坛(同在南门外)、邑厉坛(北城外)、城隍庙(县治南,后改修西向)、土地祠(在县治内),这
10、些建筑所在的方位也颇有讲究:风云雷雨山川之神属阳性,所以坛的位置在城的南郊,俗称南坛;社稷是五土五谷之神,属地神,是阴性,所以设在城的西北郊,俗称西坛;厉坛祭祀无祀所的游神杂鬼,设在北郊,俗称北坛 9 ,可见民间百姓对于风.77水堪舆的重视。除此之外,隆德也建有纪念历史人物的祠堂:忠勇祠(县北)、武安王庙(儒学右)、韩魏公祠(县北山)等。普通百姓对于这些建筑的方位、意义并不完全理解,但是在官府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这种祭祀文化和传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意识,这种朴素的意识也指导了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行为。传统隆德文化中的宗教色彩也十分浓厚。隋唐时期中国的宗教领域繁荣,许多外来文化经丝绸之
11、路传人中国,外来的佛教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教等融合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隆德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上,自然受到这些宗教文化的辐射,人们的信仰对象不断增多,在当地建造了三清观、观音阁、马王庙、龙王庙、无量寿佛殿等诸多宗教场所,每至浴佛节,寺庙烟雾缭绕,拜佛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以此祈求上天庇护,保佑农民农事顺遂,风调雨顺。这些非正式文化的存在为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内容,也对国家的统治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达到了用“一个淡于宗教的封建皇权系统”1 0 来控制“畏于神明的下层民众”1 1 的政治目的。二、近代隆德文化的渐变(一)近代隆德文化的表现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提出了“
12、新生活运动”,并在全国范围进行了推广。民国以来,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甘肃文化教育普遍落后,老百姓的现代文明素养不够,而新生活运动恰好特别重视对国民的社会教育改造。【1 2 近代隆德的文化发展虽然面临着战争与军阀统治的不利因素,但它还是与全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交集,形成共同发展变化的趋势,其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的时代性。民国成立后,隆德隶属于甘肃省,县内的区划在不同年份变化不一,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国重修隆德县志中所记载的隆德乡村的名称。有记载的乡村名称共有5 2 个,其中名称具有倡导人们向仁向善的有2 0 个,如首善村、孝村、义村、78乐善村、仁厚村、仁美村、通化村、
13、礼村集贤村、德化村、纯仁村、纯义村、纯信村、许义村、集义村、仁和村、中和村、张义村、聚义村、公义村;具有民国新风气的名称有1 2 个:鼎新村、文化村、醒民村、维新村、民智村、民乐村、进化村、开化村、民化村、蒙宣村、治安村、保安村;余下的村庄名称则是一些根据地形地貌,村庄主要人群姓氏所命名的。古代的乡村名称现存有记载的史料较少,但从记载的这些充满了仁义礼智信的名称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也是政府对普通百姓的社会性期待。至于“醒民”“维新”等这些极具时代特点的词语,则是中国近代的大事在隆德留下的历史印记,也客观地反映出了民国的统治达到了边疆的尔小地。隆德县划归甘肃省,也新增了一些机构,
14、1 9 2 2年前后如看守所、支应局、各科办公室、收发室、管狱员署、儒学衙署、县党部、公安局、教育局、建设局、商务会、农林会和地方公款委员会。这些机构的设置大体上符合了县城的现代化标准。以教育局为例,它的设立顺应了新学的兴起,书院被改为学校,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知识,虽然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难免缺乏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方式,依旧惯于用中国传统私塾教育中的框架去套新学,但对于传统闭塞的小城来说已是一大进步。新的理论知识进入了青年人的视界,人们接触了除四书五经之外的书本,其中毕业于新学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也参与了民国重修隆德县志的编纂工作,这对于当时隆德的新知识分子和学生都是一种
15、积极的导向。而且这些受教育者开始使用白话文进行写作,“作文者出之笔下如聆面语,口吻恰合,而清白雅驯,虽农牧皆能晓,即妇孺亦可听。拟其美妙,有似画舫月明,轻歌而曼舞,一洗从前咬文嚼字、南腔北调之陋习,不可谓非进化也”1 3 。除学校外,隆德县中的社会教育组织,即教育会、商会“遇旱涝祈祷与演戏酬神,或一村或数人便祀神祈福,余无所事事。俗有羊头会、青苗会,则联合结社,举里乡公正绅者充当,以资保护农田之偷盗并畜牧者”1 4 ,发挥了团结人民,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这些活动也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县城内还设有农会、商会、工艺所、实业局、保卫团、息讼所、天足会、自治事务所、通俗日报社、公共体育场、村民会
16、议处等较为先进文明的社会机构。隆德县志在二卷经政总目中下设民政、学制、议会、司法、外交等子目,可见此时的隆德县已初步进入近代化的潮流之中,这亦是隆德文化的进步之处。同时,随着整个中国开始革除封建弊病,倡导新生活,新文化传入隆德,官方对于一些传统的封建迷信与繁琐礼制也有了新的认知。如旧时泰山在历代王朝统治者的眼中具有崇高的政治意义,唐朝时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朝又晋神号为“天齐仁圣帝”。但随着新文化的传播、整个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封建迷信不再被人们全盘接收,隆德县志的撰史者就表达出了自已怀疑的态度:“况泰山只是个山,安有人形貌?今立庙俨然垂端冕,衣裳而坐,又立后殿于其后,不知又是何山可以当其
17、配而为夫妇耶!人心迷惑,以致于此。”1 5 古时的繁琐礼制也成为改革的对象,废除各种各样纷繁的庙会,只有春秋二祭文、武庙大三献礼,缙绅之家的祭祀婚丧也只行三献礼。政府倡导新式礼仪,各类宴会使用诸如手风琴等西方乐器,并演奏军乐,宴会中有演讲、唱歌、茶话会等新颖的形式,十分热闹。(二)近代隆德文化的特点隆德是西北地区的小县城,因此其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有很大程度上的共性,历史上它的边塞文化、军政文化、游牧文化与西北地区的文化特质一脉相承。到了近代,整个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走上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隆德虽为边远地区,但也卷入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其文化在近代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复杂性。从文化基础来看,隆德
18、文化具有保守性。近代隆德继承了古代传统文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着旧礼仪,提倡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伦理,崇尚知识,朴素忠厚,性情多忠实良善,习气尚勤俭朴素,未变敦庞旧俗,犹有先民遗意。1 6 在以仁义礼智信为评判世人标准的史书县志中,编纂者对人物的分类中就包含了“圣哲”“贤达”“循卓”“忠节”“孝义”“儒林”这些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类别。同时传统文化也维系着人们生活中质朴的乡土情结,他们为孔子修庙宇,为祖先建祠堂,直到近代依然如此。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过的节日也都沿袭自古代:元旦、十五、上元、二月二、清明节、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中秋、九月九、十月一日、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当夕、初昏
19、、除夜和守岁。在传统保守的文化影响下,大多数人都留在了本地,外出谋求生计的人极少,人们“终岁耕作,老守田园,男儿无四方之游散,家人享一室之安乐”1 7 ,为地方保留了劳动力。从文化建设来看,隆德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其先进性产生于新的历史阶段的隆德社会,在民国成立后的几年,政府自上而下展开了一些改革,民国元年隆德县设立议会,但袁世凯复辟后又取消了议会,不过民主与共和的观念已经传入隆德。同时,学校的建设增加了新文化的传播途径,为当地发展培养了一批新人才;人们的生活有新气象,官方的书面语开始使用白话文;在衣物颜色选择上,隆德流行尚青蓝色的风气。从受众群体来看,隆德的新文化具有单一性和局限性。地域愈
20、加偏僻,新文化发挥的作用愈小,由于许多社会教育的机构都设立在县城以内,对“三民主义”这些新概念知道的人十有一二而已。一些文化宣传讲演活动在乡间举行,反会受到人们的讥笑无视,这也是隆德文化发展的一大困难,受众的单一性导致其缺乏参与文化事业的主动性,新文化传播的范围也十分有限。三、近代隆德文化建设的思考(一)近代隆德文化建设面对的困境首先,隆德天气苦寒,土壤贫,农作物的生长与收获受到气候极大的限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一遇天灾乡民生活更是療倒贫困。因此,百姓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都十分困难,如此境况之79下就更难以主动发展文化事业了。其次,近代以来,隆德由于其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常常成为土匪劫掠
21、占领之地,西北地区匪患严重。“自民国十五年至二十年,土匪陷城凡十一次。城垣崩溃,民居荒?,每有事变,兵少则守不住,兵多则养不住,踞城亦无可侍。”1 8 隆德县外部深受匪患困扰,内部则深受晚清保甲制度的茶毒,这些甲长、保长“率以粉为事,有名无实。反资不肖者,狐假虎威,鱼肉乡愚而已”1 9 。1928年隆德县依照保卫团之法抽取壮丁成团抵御土匪,然而“据报各县团丁之名额,少者数千多者竟逾万人,假借团防经费之名,日事抽剥,土劣以自肥,人民益不堪命”2 0 ,这种做法不但难以发挥群众之力抵御匪患,反而促使一些走投无路之人加入了土匪,弊端丛生。再次,隆德本身的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恶劣,旱灾、水涝、冰電、霜冻
22、等自然灾害频发,尤其以旱灾为主。甘肃的旱灾也几乎年年都有,但其规模及程度往往较之陕西小,但成灾也十分严重,因为甘肃农业区大部分是非灌区,靠雨水自然灌溉,一遇旱灾,农业就处于五六成年懂甚至更低。2 1 乡民受制于天,多以农业为生,只能维持基本的经济运行。商业几乎得不到发展,“隆邑集市,合城内及乡镇共有九处。所销售者不过杂粮、畜类及零星物件。无富大贾之往来,亦无大宗货物之起落,商店、税务极形萧条”2 2 。O最后,民国时历任县长数量众多,截止民国重修隆德县志完成时,即1 9 3 4 年,共有2 1 位县长,1 3 位是南方人士,8 位北方人士(2 位隆德县本地人士)。受限于地域不同,来自南方的官员
23、难以深切的体察民情,且不会久居于隆德;每位县长任职时间在一两年之间,虽不免有勤政清明的官员,但在如此短的任职期内,所做的政事也十分有限。因此各类事业发展断断续续,文化事业也就无从谈起了。(二)对近代隆德文化建设主体的思考推动一地文化事业与建设的主体众多,但要者莫过于社会、政府与民众。80隆德文化建设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甘肃经军阀张广建、陆洪涛等的统治,社会事业各方面并无明显的进展,整个社会依旧是动荡不安,充满内忧外患。这种条件下文化建设就难以成为国家与政府的重点。隆德文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官员的有效作为。近代甘肃地域广阔,在甘肃内部各种军阀势力斗争复杂,历任隆德县长任职时
24、间短,人员调动频繁,客观上不利于政府施政,容易出现政策实施中的断层。许多官员“或自身捐廉,或括取民财,草草创修,自张广建于民国五年,委员来隆买变公产,所有关帝庙、马号、大教场,与缘路官营、堡,搜寻卖尽”2 3 。而且隆德县的文化建设缺少政府资金支持,比如其基本的教育建设:民国初,隆德学校的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学田,一部分来源于一些稍微有财力的乡民捐赠。但在后期,学田的面积逐渐减少,所收田租有教育局经理分配,到最后用于学校建设的学田所收租金日渐递减,“学田本为士贴补,亦属微末”。1 9 1 5 年7 月,教育部公布高等小学校令,规定县立高等小学之经费由县经费支给 2 4 ,然而总掌全县教育的教育局经
25、费也仅有3 0 0 0 余元,除去教师的薪资,教育局的日常开支等,最终流向学校教育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隆德文化建设也需要民众的主动配合。文化建设需要外界的支持与干涉,但这种认知容易导致错误的自我中心现象出现。官方文化始终占据乡村文化的主导地位,并且乡村文化的建设及宣传形式基本上也多以城市为标准,导致其无论是在宣传内容还是宣传形式上都与农村实际相脱节,并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切身需要,严重打消了农民融人文化活动的自主性,最终沦为旁观者、局外人 2 5 。以政府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为文化事业的主体,忽视广大的群众百姓,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民众对自我身份认同感的不足,缺少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及新文化
26、活动宣传,或是被动地听从官方的政令,长此以往,始终难以促进隆德文化建设。后,地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四、结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近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复杂环境,无法为文化,隆德县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地方的发展提供安定的外部条件,又无统一持久不过隆德的文化发展依旧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传的政府主持国家经济与政治事业。尔小县如隆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播度不高,在青年群体中无德,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都决定了它在文化发法流行,只能依附于官方机构的宣传等问题,这些展上的先天不足,社会动荡又使得其后天发育畸问题一旦解决,必将为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形,然而得益于良吏
27、与国家政策实施,贫困与质朴更多的精神养分。的人们依然创造了一种文化。尤其进入现代以参考文献:1 杨剑,王晓阳,霍耀.宁夏隆德渝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调查简报 J.考古与文物,2 0 2 1(3):3-1 6.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 9 7 7 年:8 9 8 5.3 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1 6 4.4邓运山.浅谈2 0 世纪初我国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危机 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2(2):4 0.5 赵德昊.形塑国家韧性: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延续与不断重建 D.
28、长春:吉林大学,2 0 2 2:4 9.6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5 6.7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1 6 4.8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 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5 6.9沈旸.斯文圣境:中国古代地方孔庙的建筑布局 J.中国文化遗产,2 0 1 4(5):3 1.【1 0 李长莉,左玉河.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7:1 2 3.11李长莉,左玉
29、河.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7 年1 2 3.12李雪.甘肃新生活运动研究(1 9 3 4 1 9 4 9)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 0 1 5:1 9.13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2 0 1.14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4 8.15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1 7 7.16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
30、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2 1 1.17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2 1 1.18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1 7 8.19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1 9 3.20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4 5.21杨志娟.近代西北自然灾害与乡村经济 J.宁夏社会科学,2 0 1 0(4):9 9 -1 0 4.22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2 3.23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2 5.24 梁喜太.民国重修隆德县志M】杨七斤,董双信,校注.隆德旧志合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1 7:1 2 4.25 魏玲西.农民主体性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 0 2 1 9 8.责任编辑舞李世荣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