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不是一个人实心球体,而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2、了解质子、 中子、电子是如何构成原子的;3、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知道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图表、动画、史料的分析、学会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学习方法。2、充分运用想象力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2、: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 对原子不显电性、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三、教学设计思路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若按传统方法直接按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不会对原子结构的知识产生兴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创设以情境活动为核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探
3、究型教学。1、通过原子弹的爆炸,原子的构成图片,电子绕核运动的动画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对原子的构成进行初步的猜想。2、通过史料设情境,用图片展示卢瑟福用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纠正学生初步猜想的偏差,启迪诱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分析讨论,对原子内部构成进行进一步的猜想。3、结合教材上的图表,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小组内的充分分析、交流,突破“原子不显电性”的教学难点。4、模型制作,再现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花泥、橡皮泥、牙签等器具,小组合作,根据猜想制作氧原子的结构模型,展示模型、进行评价交流。5、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可爱的生活图片用“吨”来描述婴儿的体重,用“克”来描述
4、大象的体重,与用小数来描述原子的质量进行类比,使学生认识引入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6、通过三次计算,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公式的运用。7、运用图表,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数据的综合观察与分析,找出规律,拓展思维,并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8、通过资料阅读创设情境,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问题激疑引入课题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设问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
5、秘。引课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原子内部构成。观看短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次猜想原子内部构成图片、动画展示初识原子结构动画启迪诱发想象再次猜想原子内部构成信息处理整合认识模型展示再现原子结构讲解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之后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有核,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播放原子内部构成的动画以上的图片、动画的展示对你认识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启示?小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图片展示卢
6、瑟福实验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大多数的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设问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以上实验的现象对你认识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启示? 讲解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获得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小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设问1、原子是否带电?2、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各有何特点?它们又是怎样构成原子的?请以实例说明组织交流讲解核电荷数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引导总结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它
7、并不显电性,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引入问题请各小组利用手中的材料,根据你们的想象制作氧原子的模型组织交流、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小组汇报畅想,交流,初步总结原子的结构观看、讨论、交流讨论分析、解释交流: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并且带有正电荷,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表4-1、4-2小组活动:对获取的信息交流猜想,实例说明分析 氧原子的构成,制作氧原子的模型集体交流、评价:激发学生持续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以此来纠正认识的偏差,感受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
8、体积极小,所聚集的质量之大。初步建立起原子内部构成的空间模型。不断感受物质的无限可分。学会从图表 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自己制作模型,使学生对原子的构成有个完整的认识。本课小结引导本节学习后你对原子的构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结1、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它并不显电性,其原因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2、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原子很小,但有一定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培养主动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整理的良好学习方法。课堂测评1
9、、原子核是由( )构成的A、电子和质子 B、质子和中子 C、中子和电子 D、中子、质子和电子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3、原子中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4、下列对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不能再分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C、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5、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空格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氮7铝1413磷1
10、516铁30练习、交流、反馈通过练习、检测和巩固知识布置作业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习作,并与同学们交流。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复习图片展示引入新课运用类比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进行计算运用公式再次计算学习查阅方法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投影1、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 和 构成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2、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 的 质 量主要集中在 上。所以,原子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展示图片及问题日常生活中这场景是真的吗?1、你这孩子出生时有多少吨重?2、这头大象的体重有多少克?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可精确地测出
11、原子的实际质量。展示一个氢原子实际质量的小数表示类比讲解这正像我们用吨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婴儿的质量有多大,用克为单位来表示一头大象的质量有多大一样极不方便。类似的,为了便于研究问题,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设问如何计算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引导讨论 运用相对原子质量时应该注意什么?计算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介绍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我们不需要再去计算,科学家已经把所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出。我们要学会查阅。设问认真观察分析表中各项数据的关系,想一想怎样近似求出相对原子质量?小结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介绍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就为相对原子质量的
12、测定作出过卓越贡献。抢答数一数有多少个0,观察,试着读数、记忆、比较大小。阅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并用数学公式表示利用概念与教材数据动手计算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讨论、归纳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但通常省略不写。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但它随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及计算 利用教材154页附录;教材75页表4-3查阅表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完成其它空格的填写: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氮714铝1314磷1615铁2656观察: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关系。阅读课本P71资料回顾旧知通过列举数字,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质量书写、使用时的
13、不便,从而认识引入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类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认识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的区别。加深理解,为归纳下一个公式打下伏笔。学会查阅新旧知识进行衔接通过对数据的综合观察与分析,找出规律,拓展思维,便于运用。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结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交流、总结培养主动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整理的良好学习方法。课堂测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的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
14、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 B、49 C、66 D、1643、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6610-27 kg B、12 C、12g D、1/12g练习、交流、反馈通过练习、检测和巩固知识布置作业教材72页第3题、第4题五、教学反思这一个课题,虽然教学内容是枯燥的,但由于事先灵活地组织好了教学素材,创设的教学情景,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教学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这一个课题教学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课堂上运用影像资料、动画模拟、史料佐证、图表、问题、模型来创设情景
15、,逐步启示学生完善对知识认识。课堂上,学生有看、有想、有议、有算、有制作,把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在一系列情境中,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加强了生生互动,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展现自我。我认为在教学中有几点需要研究、探讨:1、本课题的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自主的,而是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的。这样处理的原因主要在考虑到条件的限制。如果先让学生在课前查找一些人类认识原子的结构的史料,感知前人认识原子的历史,事先做一些辅垫,教学也许更顺畅一些。但我们学校是农村中学,部分学生是住读生,知识面不广,手头资料有限,上网查阅也不现实。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农村中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值得研究的问题。2、即使在学习小组内,有部分同学依然很少参与交流活动,表现为兴趣泛泛,如何培养这些厌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值得探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