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防防毒、防燃、防挥发、防变质、防光、防腐蚀一、防毒1. 有毒气体如氯气、氟化氢、氰化氢(HCN,习惯上常称氢氰酸)、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光气(COCl2)等的制取和使用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工业上生产或较大量地使用这些气体时,有关人员必须带上防毒面具。对其中剧毒的(如HCN,CO,COCl2)即使用少量使用时也应戴上防毒面具。2. 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毒液体或固体药品有液溴、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以及碘、白磷、亚硝酸盐、苯酚等等,品种很多。对其中易挥发的,在制取、使用时支有毒气体采取同样措施。对皮肤有腐蚀性的(如液溴、碘、苯酚、白磷等),取用时要注意不与皮肤接触(带上乳胶手套)。一般对使用过
2、的容器等应及时清理干净。特殊情况更为应注意,例如取用过白磷的镊子必要时应在置于通风橱内的煤气灯或酒精灯上灼烧,取用白磷时用过的纸应烧掉。3. 使用剧毒药品如氰化钾、氰化钠、三氧化二砷、氯化汞等进行实验时应戴乳胶手套,并准备好解毒药品。4. 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的磷化氢,氰化物(如NaCN)吸水后能产生氢氰酸,故应放在干燥器中密封保存。使用它们时不仅要戴乳胶手套,还应带防毒面具。二、 防燃实验室中不宜大量保存易燃药品。少量易燃药品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且远离电源、热源。1. 易燃气体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等。实验室需点燃易燃气体时要先检察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2. 易燃液体有醇
3、、汽油、苯、乙醚、丙酮、乙酸乙酯等。不能直接加热易燃液体,若要加热,应在水浴或油浴中进行,易燃液体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回收或作无害处理。3. 易燃固体有白磷、红磷、硫、镁粉、萘、硝酸纤维、碱金属、磷化钙等。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应保存在水中,切割白磷应在水中进行。金属钠、钾钙应保存在煤油中,锂包裹在石蜡中。若碱金属着火,应用砂或石棉灭火,不能用水、二氧化碳或由氯化碳作为灭火剂。三、 防挥发易挥发的物质有挥发性酸与碱如浓盐酸、浓硝酸与氨水等,和某些有机物如醇、醛、羧酸、酯、乙醚、二硫化碳,以及汞、液溴等。这些试剂一般可通过油封、水封或蜡封的方法保存。1. 油封:主要适用于浓盐酸、浓硝酸和氨水等无机液
4、的保存,在液体面上加一薄层矿物油即可防止挥发。2. 水封:如二硫化碳、汞等加水后可长期保存。3. 蜡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易溶于的挥发液体,以及易挥发的固体如碘、萘等,应在瓶口进行蜡封。液溴在试剂瓶中用水封外,在瓶口还应蜡封,同时将蜡封后的瓶置于装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筒口再进行蜡封。四、防变质1. 防水:(1)三氯化磷、五氯化磷遇水强烈水解,为防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而变质,应蜡封。(2)防结块:硝酸铵、硫酸钠等易吸水而结块,以致不能从试剂瓶中倒出,且易使玻璃试剂瓶破裂故应放在塑料瓶中,且应蜡封。(3)漂白粉、过氧化钠、五氧化二磷、氧化钠、氧化钙、碳化钙、无水醋酸钠等易吸水变质,均应密封
5、保存。2. 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苯酚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应密封保存。3. 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硅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各种过氧化物等均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应注意密封保存。4. 为防止亚铁离子、亚锡离子的溶液水解以及被氧化,应在溶液中加几滴相应的酸并分别加入少量铁的锡,同时密封保存。5. 防分解:浓硝酸、碳酸氢铵等受热易分解,应置于低温阴凉处。6. 防风化:碳酸钠、硫酸铜等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而风化,应密封保存。五、防光1. 硝酸银、卤化银、浓硝酸、氯水、过氧化氢等见光分解的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若无棕色瓶可用黑纸包裹,且置于低温阴凉处。2. 大部分有机试剂应避光保存
6、在棕色瓶中。六、防腐蚀1. 取用强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三氯化磷、浓硫酸、溴水等时,一定在小心,宜戴上橡胶手套,护目眼镜。2. 装具有强酸性如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或强氧化性物质如高锰酸钾等药品的试剂瓶要用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或木塞,以免塞子被腐蚀并使药品变质。3. 装苯、乙醚、四氯化碳等有机试剂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因为些试剂会溶解橡胶。4. 装碱性强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氢氧化钡等试剂以及它们的水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而不是用玻璃塞,以防瓶口与瓶塞粘结。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和易燃、易爆物品参考举例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亚硝胺、34苯并芘等(以上为强致癌物质);2乙酰
7、氨基芴、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其盐类、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1萘腔、2萘胺、4硝基联苯、N亚硝基二甲胺、丙内酯、4,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氯甲甲醚、二硝基萘、羧基镍、氯乙烯、同苯二酚、二氯甲醚等。剧 毒六氯苯、羧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砷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丙烯腈、乙腈等。高 毒氟化钠、对二氯苯、甲基丙烯腈、丙酮氰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偶氮二异丁腈、黄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三氯甲烷、溴甲烷、二乙烯酮、氧化亚氮、铊化合物、四乙基
8、铅、四乙基锡、三氯化锑、溴水、氯气、五氧化二钒、二氧化锰、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苯胺、硫化氢、硼烷、氯化氢、氟乙酸、丙烯醛、乙烯酮、氟乙酰胺、碘乙酸乙酯、溴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有机氰化物、芳香胺、迭氮黄砷化钠等。中 毒苯、四氯化碳、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丙烯酰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糖醛、三氟化硼、四氯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胼(联氨)、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低 毒三氯化铝、钼酸胺、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已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
9、、氨及氢化胺、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吡啶、三苯基磷、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对苯二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氯磺甲、乙醚、丙酮等爆炸物品迭氮化钠、硝酸铵、过氧酸、过氧化氢(双氧水)、高氯酸、二亚硝基苯等自燃物品黄磷、硝化纤维、胶片等易燃物品红磷、镁粉、谜、醇、汽油等麻醉物品阿片类、阿片生物碱类、可卡因、吗啡代用品、大麻类、吗啡、杜冷丁、强痛定、安钠咖、咖啡因、复方樟脑西丁等放射物品放射性药品:3H、14C、32P、35S、45Ca、51Cr、68Ga、59Fe、86Rb、125I、131I、99
10、mTc等一、强酸类强酸类如盐酸、硫酸、 硝酸、 王水(盐酸和硝酸) 石炭酸等,伤及皮肤时, 因其浓度、液量、面积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酸与皮肤接触,立即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使组织脱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继续向深层组织浸透,减少损害。 对伤员健康极为有利。盐酸、 石炭酸的烧伤,创面呈白色或灰黄色;硫酸的创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创面呈黄色。如系通过衣服浸透烧伤, 应即刻脱去, 并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复地冲洗伤面充分冲洗后也可用中和剂-弱碱性液体如小苏打水(碳酸氢钠),肥皂水冲洗。 石炭酸烧伤用酒精中和。硝酸烧伤用攸琐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无中和剂也不必强求, 因为充分的清水冲洗是最
11、根本的措施。二、强碱类 强碱类如苛性碱(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石灰等。强碱对组织的破坏力比强酸为重, 因其渗透性较强,深入组织使细胞脱水, 溶解组织蛋白, 形成强碱蛋白化合物而使伤面加深。如果碱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烧伤,应立即脱去受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充分清洗后,可用稀盐酸、 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剂再用碳酸氢纳溶液或碱性肥皂水中和。根据情况,请医生采用其他措施处理。三、磷磷烧伤, 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能见到, 在战时磷弹爆炸也常造成烧伤。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气中极易燃烧,氧化成五氧化二磷。伤面在白天能冒烟。 夜晚可有磷光 这是磷在皮肤上继续燃烧之故。 因此伤面多较深,而且磷是一种
12、毒性很强的物质,被身体吸收后, 能引起全身性中毒。磷对肝脏具有很强的毒性,引起肝细胞的坏死,肝脂肪性变;对血管损伤,可引起广泛的出血:对肾脏、心肌及神经都有毒性。磷中毒病人一般情况衰竭,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肝区疼痛、肿大、出现黄疸,肝功能不正常。尿少,尿检查出现红细脑、蛋白, 也可以看到血尿,严重者尿闭。皮下毛细血管出血,可见到紫癜(红色的小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肝脏受损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而致死。急救处理的原则是灭火除磷、然后用有关液体包扎。如磷仍在皮肤上燃烧, 应迅速灭火, 用大量清水冲洗 冲洗后,再仔细察看局部有无残留磷质, 也可在暗处观察,如有发光处,用小镊子夹剔除
13、去,然后用浸透l%的硫酸铜纱布敷盖局部, 以使残留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铜, 然后再冲去。 也可以用3%双氧水或5%碳酸氢纳溶液冲洗,使磷氧化为磷酐。 如无上述药液,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一般烧伤多用油纱布局部包扎,但在磷伤时应禁用。因磷易溶于油类,促使机体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氢钠溶液陋敷两小时后,再用干纱布包扎。对于全身申毒者, 主要是采取保护肝脏的疗法, 如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液, 或静脉点滴5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维生素C。 服用其他保肝药物如肝泰乐。肾脏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者,可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卧床休息。对出血者, 应用维生素K。对出现休克或其他严
14、重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四、有机物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硅藻土掩埋、干粉灭火器、湿抹布、石棉灭火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