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生物体由小到大主要靠——细胞的增殖
真核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的主要方式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有关
无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2、包括:分裂间期、分裂期。
不同类型的细胞持续的细胞周期不同,而分裂间期的时间总是长于分裂期,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3、表示方法:
a b c d e
bc+cd表示细胞周期
bc、de表示分裂间期
ab、cd表示分裂期
G1+S+G2+M表示细胞周期
G1+S+G2表示分裂间期
M表示分裂期
4、细胞的分裂包括两个过程:(1)细胞核的分裂;(2)细胞质的分裂
二、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
(1)从表面看,只是体积的增大。
(2)从内部看,分裂间期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变化,如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姐妹染色单体生成,为有丝分裂期做准备。
DNA合成前期(G1期):合成DNA所需的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分裂间期 DNA合成期(S期):DNA复制
DNA合成后期(G2期):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仍呈丝状的染色质形态;
2、 有丝分裂分裂期
(1)为了便于描述,常将有丝分裂分为4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事实上,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几个时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特点
①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结果:每个染色质都形成两个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①染色体出现, ②核膜、核仁消失, ③纺锤体出现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①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②核膜、核仁重现,③纺锤体消失,④囊泡聚集成细胞板,并扩展成细胞壁
(2)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前)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两消两现新建壁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4)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数目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③核膜、核仁变化相同
不同点:
①纺锤体形成不同:前期
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间期中心体复制,前期分开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②胞质分裂不同:后期或末期,细胞质开始分裂。
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中部细胞膜凹陷形成环沟,环沟逐渐加深,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5) 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6)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