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省清河县清河中学2012届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四)
1.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检测脂肪: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C.观察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观察叶绿体: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2.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3.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着变化,最可能是下图的:A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
C.酶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D.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5.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7.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 。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 mL。
(4) , 。
(5) 。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3分)
B1
B2
结 论
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 。
7.(四)(2)淀粉糊 等量的存量淀粉酶制剂 (4)向试管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 (5)将试管A2、B2水浴加热,观察各试管中颜色变化
(五)
B1
B2
结 论
第一种可能
蓝色
无砖红色沉淀
该存量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
第二种可能
蓝色
有砖红色沉淀
该存量淀粉酶制剂保留部分活性
第三种可能
褐色
有砖红色沉淀
该存量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六)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可能存在差异;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在催化效率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8.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将纯净新鲜的叶绿体平均分成甲、乙2份,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0.35mol/LNaCl溶液和0.035mol/LNaCl溶液,摇匀制成悬液甲液和乙液。进行下列实验:
① 取干净的试管4支,编成1、2、3、4号,在黑暗处按下图所示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悬液或试剂:
② 将四支试管置于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的光源下,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2滴蓝紫色的二氯靛酚钠溶液,摇匀,观察。
③ 实验现象、结果:1号试管产生气泡,溶液由蓝紫色逐渐变成粉红色,最终呈无色;其余三支试管无气泡,溶液均呈蓝紫色。回答问题:
(1)分析实验现象与结果:
① 1号试管气泡中的气体成分是 。
② 2号试管没有气体产生,原因是 。
③ 1号试管蓝紫色消失的原因是: 。
(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①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可作为 ;
② ;
③ 。
8.(1)①氧气 ②0.035mol/LNaCl的浓度低于叶绿体基质(或:0.035mol/LNaCl是低渗溶液),叶绿体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胀裂,(结构被破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没有氧气生成) ③(光合作用)光反应分解产生还原氢([H]或NADPH),还原氢还原二氯靛酚纳使其(从氧化态转变成还原态而)显无色。
(2)①光合作用产生还原剂的指示剂 ②叶绿体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 ③在低渗(低浓度)溶液中,(离体)叶绿体发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胀裂)。
9.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请回答:
(1)在动物的 中,可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
(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现象是(要求写4点) 。
(3)过程①产生的AB、Ab、aB和ab 4种基因型的细胞,在没有交叉互换、基因突变等发生时,至少需要 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原因是 。
(4)过程③和④代表的变异分别是 、 。
9.(1)精巢或卵巢 (2)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产生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等 (3)2 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两种基因型不相同的子细胞 (4)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10.请根据图中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观赏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
①图中体现马缨丹的疯狂蔓延趋势的曲线是 ,该曲线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 的特性。
②马缨丹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做 。
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又从外地引进了几种爱吃马缨丹的昆虫,不久马缨丹的数量大量下降,引入这些昆虫后,夏威夷岛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什么变化? 。
(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时进行,原因是 。
10.(1)①Ⅰ 过度繁殖 ②外来物种入侵 ③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e 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最大
11.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有三种:蒸馏、压榨法和萃取。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不同的原料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提取。
(1)玫瑰油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多用于制造高级香水等化妆品。提取出的玫瑰油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则主要是通过 法提取。分离后的油层中,有一定的水分,此时可加入 进行吸水,放置过夜。某同学采用1.5 kg的玫瑰花瓣,出油为45 g,则出油率为 。
(2)杏仁油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质地轻柔、高渗透性的保湿剂。主要是通过 法来提取。
(3)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
(4)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
①选取500 g新鲜的胡萝卜,用清水洗净、沥干、 ,然后在40℃的烘箱中烘干,时间约需2 h,将干燥后的胡萝卜进一步粉碎过筛。注意胡萝卜的粉碎一定要彻底,主要目的是 。
②将样品放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 mL石油醚混匀,用萃取方法提取,萃取30 min,然后过滤萃取液,除去固体物质。
③用蒸馏装置,对萃取的样品进行 。
④收集接收器中的样品。
11.(1)蒸馏法 无水硫酸钠 3% (2)压榨法 (3)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 (4)切碎 可以增加与萃取剂的接触面积 浓缩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