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0∕T 1527-2023 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重庆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5083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0∕T 1527-2023 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重庆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50∕T 1527-2023 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重庆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50∕T 1527-2023 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重庆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50∕T 1527-2023 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重庆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50∕T 1527-2023 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重庆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30CCS B 43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5272023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2023-12-05 发布2024-03-05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527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万州区畜牧发展中心、重庆倍思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潼南区新胜镇农业服务中心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亚强、母治平、张传师、陈开伟、朱燕、喻维维、彭津津、杨延辉、马秀云、唐果、陈红跃、何道领、李博文、张依玲。DB50/T 152720231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水虻处理猪粪的场地与设施、工艺流程、预处理、基料处理、虫粪分离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水虻处理猪粪的技术指导。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622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NY/T 3023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亮斑扁角水虻,属双翅目、水虻科食腐性昆虫,取食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一生经历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 5 个虫态。3.2基料base material猪粪通过预处理将含水率调节至 70%80%,能够为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提供养分的物料。3.3虫体insect body黑水虻幼虫采食基料后,经分离得到的幼虫、预蛹或蛹态虫体。3.4虫沙worm droppings黑水虻幼虫采食基料排出的代谢物及采食剩余物。4场地与设施4.1场地选址4.1.1宜建在生猪养殖场无害化区域。DB50

4、/T 1527202324.1.2建在生猪养殖场外,应符合 GB/T 36195 的要求。4.2贮粪设施应符合 GB/T 27622 的要求。4.3设施设备4.3.1宜采用钢架大棚或塑料大棚,屋檐高 2 m 2.5 m。4.3.2棚内建单排、双排或多排平面水泥处理池。两排池间设 80 cm 90 cm 过道,水泥池长 3 m、宽 2 m,池深宜为 20 cm 25 cm。4.3.3地面应硬化,防水,防渗,符合 GB/T 27622、GB/T 36195 及 NY/T 3023 的要求。4.3.4配备搅拌、分离、集粪等设备,安装控温、通风和除臭设施。5工艺流程黑水虻处理猪粪工艺流程见图 1。图

5、1黑水虻处理猪粪工艺流程6预处理6.1基料制备6.1.1猪粪中不应添加灭蝇药、杀虫剂等药物。6.1.2新鲜猪粪搅拌混匀,若含水率低于 70%,加水调至 70%80%,若含水率高于 80%,用麦麸或谷糠等辅料调至 70%80%。6.1.3猪粪收集、贮存和运输应符合 GB/T 36195 的要求。6.2幼虫培养6.2.1孵化室的温度宜为 25 30,相对湿度宜为 70%80%。6.2.2孵化料含水率 60%70%。DB50/T 1527202336.2.3孵化盆内铺入 5 cm 厚的孵化料,置入装有虫卵的孵化盘,放入孵化室 4 d 后获得幼虫。6.2.4饲养幼虫至 4 日龄。7基料处理7.1基料均匀投放到处理池中,厚度不超过 15 cm。7.2将 4 日龄幼虫按 6 万只/m2 8 万只/m2密度投入饲养池中。7.3池内适宜温度为 25 30,低于 15 时升温,高于 40 时降温。7.4根据幼虫处理情况,每隔 24 h 投料 1 次。7.5池内堆体厚度维持在 10 cm 15 cm,超过 15 cm 时,宜先清除部分虫粪再加料。7.650%幼虫体色转成棕色时不再添料。8虫粪分离8.1根据用途,用多齿耙逐层梳耙,进行分离、收集。8.2用虫料分离设备进行虫体和虫沙分离。虫体可作为水产养殖饵料、动物蛋白饲料加工或生物医药制剂提取。虫沙可直接还田利用或生产有机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