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铁路工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93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铁路工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铁路工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605;修回日期:20230630基金项目: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计划课题(研2023-数字-4)作者简介:张 轩(1991),男,工程师,2014 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主要从事隧道设计和数字化设计工作,E-mail:292646467 。第 67 卷 第 10 期2023 年 10 月铁 道 标 准 设 计RAILWAY STANDARD DESIGNVol.67 No.10Oct.2023文章编号:10042954(2023)10004708基于铁路工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研究张 轩,黄新文,李 纯,李茂姣,张 毅,赵博洋(中铁

2、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摘 要: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数字化协同设计的需求,解决统一协同设计环境和规范化资料管理手段缺乏、流程流转效率和真实性低、项目信息化管理手段不足、三维成果可视化分析不易、知识数据资产无法沉淀的问题,对协同设计平台进行研究并完成相关研发。确定了协同设计平台框架,结合层次化索引、增量存储技术、流程数字化构建、数据采集技术、基于 WebGL 引擎的数字孪生场景构建五项关键技术。根据铁路项目协同设计需求,研发了协同设计平台,包含系统管理、项目管理、数字孪生场景、计划管理、校审管理、互提管理、分发管理、共享资

3、源、工作空间九个功能模块。介绍了平台在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在统一协同设计环境、资料集中管理、线上流程管理、信息化进度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数字孪生场景可视化分析、知识沉淀等七个方面取得的应用成效,提出目前在数据应用效率、管理数字化责任分配认定、用户需求处理上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和后续研究建议。经研究,协同设计平台能满足铁路工程数字化协同设计需求,在项目应用中可以极大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关键词:铁路工程;数字化;数字孪生;BIM 技术;协同设计平台中图分类号:U212;TP3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38/j.i

4、ssn.1004-2954.202306050001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Based on Railway EngineeringZHANG Xuan,HUANG Xinwen,LI Chun,LI Maojiao,ZHANG Yi,ZHAO Boyang(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Group Co.,Ltd.,Beijing 100055,China)Abstract:With the proposal of

5、 digital China strategy,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needs of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To meet the needs of digital collaborative design,solve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unified collaborative design environment,lack of standardized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6、,low process flow efficiency and authenticity,insufficient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s,difficult visual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results,and inability to precipitate knowledge data assets,researches on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are conducted and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develo

7、pment are completed.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framework is determined.Combining hierarchical indexing,incremental storage technology,process digital construction,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and based on WebGL engine digital twin scene construction,five key technologies are established.A coll

8、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needs of railway projects,including such nine functional modules as system management,project management,digital twin scenario,plan management,proofreading management,mutual mention management,distribution management,shared

9、 resources and workspac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latform in the Ru-Tong-Su-Hu intercity railway project and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in seven aspects:unified collaborative design environment,centralized data management,online process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progress managemen

10、t,informatization quality management,visual analysis of digital twin scenarios and knowledge precipit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data application efficiency,management digital responsibility allo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user demand processing,and provides targeted solutions a

11、nd follow-up research suggestions.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meets the digital collaborative design needs of railway engineering,achieves good results in improving efficiency,reducing costs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project applications,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digital

12、 level of enterprises.Key words:railway engineering;digitization;digital twin;BIM technology;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1 概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将数字中国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1。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数字中国建设又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深刻指出要加快数字中国建设2。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央企作为国家重要产业支柱,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中国中

13、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实施数智转型工程的指导意见中,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明确提出“数字化协同设计”要求3。协同设计,简单地说是多个不同资源或个体为了共同完成设计任务而进行配合、沟通和协作的过程4,让参与各方对设计内容有统一的认识,避免设计冲突和重复的设计工作,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在以往传统设计过程中,集中办公、方案会审等都可视为简单的协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模式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已成为一项关键技术5。2 协同设计平台研究路线2.1 前期研究及问题分析在京张高铁 BIM 项目开展期间,各专业开展了协同设计在 BIM 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在铁路项目中应用协同

14、设计的方式进行了探索6-8,并从整体层面对协同设计体系和协同设计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9。研究发现,数字化协同设计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6 点。(1)缺乏统一的协同设计环境原有的分散式设计和管理模式无法满足跨部门、跨专业、跨地域的协同设计需求10-11。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与各个专业反复交换数据的情况,数据提取不准确、更新不及时会造成设计错误12。缺乏统一的协同设计环境供各级生产组织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专业人员进行作业,难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唯一性和时效性。(2)缺乏规范化的资料管理手段工程勘察设计周期较长,历史资料和设计过程资料多掌握在个人手中,过程管理和文件版本管理存在隐患13,

15、设计人员对版本间差异分析困难,在使用其他阶段资料或交接项目时无法快速检索,且易发生文件版本错误的情况。缺乏规范化的资料管理手段,难以对项目各阶段各版本文件、设计资料进行统一规划化管理与存储。(3)流程流转效率和真实性低勘察设计企业存在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传统方式多采用手工传递的方式,分级审批签字,流转效率低下,且无法实现分析统计功能14。在人为处理流程的过程中,存在遗漏和后期补充的情况,造成流程参与方推诿,流程记录真实性降低。(4)项目信息化管理手段不足传统项目管理中,项目进度、管控质量、项目健康状况等管理手段存在滞后现象,质量管理文件需人工进行收集整理,缺少信息化管理手段供管理者直观了解项目各

16、类情况,无法在发生问题时及时做出响应,不能满足协同设计过程中质量提升工作的需要。(5)三维成果可视化分析不易在进行 BIM 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使用的软件存在区别,相同软件下构件库、材质库、单元库等设计资源也存在区别,缺乏能够将全专业设计成果进行汇总的平台。设计人员仅对本专业 BIM 成果了解程度较高,无法和其他专业工程信息模型、周边地理信息模型进行融合,三维成果可视化分析不易。(6)知识经验等资产无法沉淀设计过程存在的大量设计数据和管理数据无法收集统计分析,同时伴随项目设计过程中审核流程的进行,积累了大量专家知识经验。传统设计过程中这些数据无法转化为企业数字资产,无法形成知识沉淀服务于企业。

17、2.2 平台调研针对目前市面上较成熟的协同平台厂商 Au-todesk、Bentley、Dassault 的产品进行比选,在拥有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如用户节点收费导致价格昂贵、不兼容其他平台软件、可配置性差等明显缺点。同时上84铁 道 标 准 设 计第 67 卷述协同平台的协同过程与设计单位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冲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各专业对本专业设计内容负责,在提交或修改给其他专业的资料前需经过内部审核和提资流程,确保提出资料的质量,避免重复作业,而上述平台特点是专业可以在过程中修改设计成果,其他专业可随时查看修改并根据修改的内容进行调整,这种协同方式虽然强化了专业协同作业方式,但造成质量管理缺

18、失、无法确认过程文件和终版文件、频繁修改大幅增加工作量等问题,反而加重了设计人员负担。若将质量管理体系嵌入上述平台,则需要进行大量的二次开发工作。另一方面,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15,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数据安全成为协同设计平台比选的关键评价因素,且上述平台均为国外产品,存在数据安全隐患16。2.3 目标制定为更好地开展数字化协同设计,工程设计管理数字化工具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必不可少17。平台提供了统一的协同设计公共数据环境,对参与协同设计的人员进行权责分配,明确参与方的责任矩阵和工作边界,在同一平台中进行设计成果共享18-19。通过将业务流程标准化、信息化,使设计过程中协同和管

19、理相融合,实 现 对 项 目 结 构 化 和 非 结 构 化 数 据 的 管理20-21。通过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大量数据的集中式有效管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22,同时平台中的数据资产为后续决策分析提供基础。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已成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结合目前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人员及业务特点,从传统二维到三维设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23,并且即便是数字化项目,设计过程中除了 BIM 设计成果外,仍包含大量二维设计成果。因此,在规划协同设计平台时需综合考虑,既要满足三维设计需要,还要满足传统二维设计需要。由于设计人员经常出差,工作环境变化较大,不同电脑配置也有很大差别

20、,相较于传统C/S 架构,B/S 架构无需安装客户端,更加方便快捷,平台更新维护只需在后端的服务器上操作即可,保证了系统易用性和数据传输的及时性24。综合以上因素,选择自主研发适用于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的 B/S 架构协同设计平台,并伴随项目使用不断完善平台功能。3 协同设计平台研发3.1 协同设计平台框架协同设计平台使用 B/S 架构,前端使用 React 框架,结合 Ant Design、Umi、Webpack、Redux、echart 等组件生成架构,基于业务需求形成协同平台的基础组件和业务组件。后端使用 C#开发,基于 WebApi 技术生成 Restful 接口,访问 SqlServe

21、r 数据库及文件服务,提供数据级权限服务,并向手机、WEB 等多端提供访问接口。数据和服务均布置在内部服务器中,使用内网进行访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3.2 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1)层次化索引依据标准建立层次化索引,实现项目内容的有序分解,满足设计文件交付管理要求。结合人员权限对项目内容进行分层级控制,使资料管理规范专业、高效灵活,解决资料管理分散、归档和检索困难的问题。(2)增量存储技术通过增量存储技术,在设计文件迭代时,仅存储最新版本与基本版本之间的差异信息,由基本版本和增量构成版本信息(图 1)。优化文档传输与存储效率,使各阶段文件可溯源对比,解决文件版本管理、版本间差异分析困难的问题。

22、图 1 增量存储技术原理示意Fig.1Illustr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incremental storage technology(3)流程数字化构建结合标准、企业规章制度、项目人员权限管理,将复杂流程体系及文件流传规则嵌入平台,构建用于审批的自定义流程系统和用于校审提资的标准化流程,使原本线下效率较低的交叉并行流程,在线上实现任务自动分配和任务消息提醒。通过流程驱动设计并全程留痕为后续行为分析提供基础。(4)数据采集技术平台跟踪记录每项流程,通过大量项目的运用,积累大量设计数据和专家知识经验;通过多项目进度的宏观监控对比,整理平台管理数据。采集设计数据和管理

23、数据为后续设计、管理行为分析提供基础。(5)基于 WebGL 引擎的数字孪生场景构建基于 WebGL 引擎,融合工程信息模型和周边地理信息模型,构建铁路工程数字孪生场景,服务三维可视化分析、设计方案比选、数字化交底等。3.3 协同设计平台功能根据铁路工程协同设计需求,进行平台功能设计25,包含系统管理、项目管理、数字孪生场景、计划94第 10 期张 轩,黄新文,李 纯,等基于铁路工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研究管理、校审管理、互提管理、分发管理、共享资源、工作空间 9 个模块,见图 2。图 2 协同设计平台功能模块Fig.2 Function module of the collaborati

24、ve design platform (1)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模块包含协同设计平台基础功能。平台将集团人员全部纳入管理并关联股份公司统一即时通讯软件,通过通讯软件将协同设计平台的待办通知、当日计表、审核提醒等消息发送到对应人员移动端。继承人员组织架构,并根据部门和项目赋予不同人员不同的使用权限。通过日历日程对个人任务进行管理,可自行定义任意日期的事务安排,根据个人任务时间对用户进行提醒。平台驾驶舱对全部项目情况进行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包括项目线路地图看板、项目分类、用户活跃度、校审互提、计表情况统计分析等功能。(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模块通过项目级目录标准化创建及工点级文件个性化管理,对项目各阶段各

25、版本文件、设计资料进行统一管理与存储。项目以阶段、段落、专业、工点进行划分,并对相同文件进行版本管理,实现项目内容的有序分解,满足设计文件交付管理要求。项目概况可直观展示项目平面图、项目基本信息、项目主要负责人等信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项目情况。项目看板通过分析后台数据,以柱状图、饼图、日历图的形式直观显示项目校审流程、互提流程、各专业互提资料完成情况百分比、计表执行情况等信息,见图 3。图 3 协同设计平台项目看板页面Fig.3Project signboard page of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3)数字孪生场景基于 WebGL 引擎将工程信息

26、模型和周边地理信息模型融合在数字孪生场景中。场景包含图层控制、地图影像、测量、漫游、剖切、地形修改等功能。利用基础数据可快速生成面向地理信息的工程信息模型,用于虚拟踏勘、方案比选等场景;通过三维设计成果转换发布,可用于三维可视化分析、专业接口检查、数字化交底等场景。同时,在数字孪生场景中查看全线设计成果有助于设计人员从项目整体视角查看本专业设计成效,增强专业设计全局意识,见图 4。图 4 协同设计平台数字孪生场景页面Fig.4Digital twin scene page of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4)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模块对项目计表进行管理。通过

27、导入计划将项目详细计表上传到协同设计平台中,计表中包含专业代码、提供专业、序号、资料名称、计划提出时间、实际提出时间、提出状态、接收专业、接受时间、接收状态。其中,实际提出时间、提出状态、接受时间、接收状态四项根据专业资料互提情况自动更新。通过时间、专业筛选可定位想查看的计表,管理人员通过不同颜色可直观看到计表完成状态(图 5),通过点击计划详情可查看该条计表关联的互提流程与相关资料。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若现有计划需要调整,总体在执行计表调整流程后可选择需要调整的计表,单独调整或批量调整计划。所有针对计表进行的操作都会留痕并保留在日志中,可通过查看修改日志进行查看。05铁 道 标 准 设 计第

28、67 卷图 5 协同设计平台计划管理页面Fig.5Plan management page of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5)校审管理校审管理模块对项目的全部校审流程进行管理。设计人员发起校审,审核人员收到审核提醒后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选择通过或退回设计,设计人根据当前意见进行回复,并重新提交至流程完成。在审核流程中,各层级审核人都可以浏览各个阶段的审核意见及处理情况,当校审流程全部完成后自动生成电子送审单。通过校审流程管理,可对校审流程进行全程记录(图 6),每一步都可追溯,校审流程全程在线上进行,使参与流程的各方即使在异地也可进行流程的推进,

29、提高了校审流程效率。图 6 协同设计平台校审管理页面Fig.6 Review management page of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6)互提管理互提管理模块对项目的全部互提流程进行管理。校审后的文件可进入互提流程,互提流程发起后需要专业内部审核确认互提资料完整性,在审核完成后自动提交给目标专业负责人,接收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接收互提资料后需要对文件进行检查。符合专业需求的文件,进行接收并分发;不符合专业需求的文件可进行拒收,并填写拒收说明。通过互提资料管理,可对互提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每一步都可追溯(图 7),互提完成后自动生成电子互提资料单,免去

30、在传统设计中提交资料后需要找各方签字完成互提资料单的步骤,提高了互提流程效率。(7)分发管理分发管理模块对项目的全部分发流程进行管理。在接收到互提资料后,专业负责人通过分发流程将互提资料分发至设计人、审核人。分发文件后,接收人可图 7 协同设计平台互提管理页面Fig.7Mutual proposal management page of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在分发管理的待接收中查看文件,同时专业负责人可通过分发管理查看文件接收状态。通过分发管理,将设计过程中的全部文件传递做到流程化且可追溯,提高质量控制效率。(8)共享资源共享资源模块对各部门共享

31、文件如规范、通用图、软件等资料进行储存和管理。各部门可分配文件权限,拥有权限的员工可搜索下载储存的资源。通过共享资源管理,用户可根据需求快速检索所需文件,保证文档安全,提高文档搜索、查询的响应速度,方便远程信息的获取,有利于知识与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使文档、资料管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9)工作空间工作空间用于专业设计软件设计资源的管理。通过统一管理设计资源(包含构件库、材质库、单元库等),确保所有设计人员处于统一的协同设计数据环境下作业,在使用专业设计软件时和协同设计平台工作空间数据库进行同步,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对本专业工作空间文件进行维护更新。4 协同设计平台项目应用分析4.1 项目概况

32、新建如东南通苏州湖州城际铁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属于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网和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组成部分。苏州北至吴江段新建正线长度 52.332 km,桥梁长 38.587 km,隧道长 10.950 km,桥隧比 94.66%。本段共设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桑田岛(地下)站、吴中站、吴江站 5 座车站,新建苏州北动车所 1 座。4.2 应用成效分析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运用协同设计平台开展协同设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包含地理信息数据 277 GB,工程信息模型 43 GB,非结构化数据 10.63 GB,流程流转次数 7 425 次。总结应用成效如下。

33、(1)统一协同设计环境降低成本生产组织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专业人15第 10 期张 轩,黄新文,李 纯,等基于铁路工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研究员在协同设计平台上进行作业,改变了层级和部门间的沟通方式,建立信息整合机制与数据返还机制,推动数据纵向流动,促进条块管理关系融合26,降低管理成本。(2)资料集中管理提升效率设计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通过协同设计平台对设计资料进行快速筛选、检索、下载、查阅,解决设计人员需要随身携带拷贝资料的问题,提升效率的同时避免了版本错误的情况。(3)线上流程管理提升效率在协同设计平台上进行校审互提流程,只需根据平台提醒完成本人任务,让信息和数据的即时传

34、递代替人为的延时跑动,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效率。(4)信息化进度管理降低成本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利用计划管理挂接项目进程,将原本大量人工环节替代为系统自发驱动,项目总体和生产组织管理人员通过协同设计平台实时监控进度,并根据情况及时提醒专业,降低了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5)信息化质量管理降低成本强化 过 程 控 制,让 职 能 部 门“看 得 见,管 得着”27,将信息技术和质量管理深度融合,使职能部门信息传递、沟通、监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8。质量管理部门通过流程统计分析功能,实时查看各专业文件审签互提情况(图 8),大幅减少资料收集整理的人工环节,标准化质量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图 8 协同设

35、计平台流程统计页面Fig.8 Process statistics page of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6)数字孪生场景可视化分析提高质量在项目应用过程中,通过数字孪生场景发布设计成果并对工程进行虚拟仿真,展示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图 9),促进设计与环境的融合,提高设计质量,提升环境景观效应。结合场景快速直观进行车站、桥跨、桩型等方案比选,辅助决策降低试错成本。利用可视化优势,融合、组织、管理多源异构数据,满足工程三维可视化、数据资产积累的需求,服务设计审查、汇报、交底等工作,实现服务延伸与增值的价值效应29。图 9 协同设计平台对工程进行虚拟

36、仿真Fig.9 Project virtual simulation by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7)知识沉淀提高质量项目设计过程中在协同设计平台检索相似项目,查看项目文件及审核流程的专家知识经验,辅助设计和审核,避免重复错误发生,提高设计质量。4.3 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协同设计平台在项目使用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完善解决,问题及建议解决方案如下。(1)数据应用效率伴随项目的使用,平台积累了大量设计数据和管理数据等组织过程资产,通过后台可对部分数据进行查看并分析利用。在数据量不断增大、更多应用需求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数据应用效率的提升迫在眉睫。在数据采

37、集方面,应加强整体业务数字化建设,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升采集方式智能化水平。在数据应用方面,通过研发提升数据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对于设计数据,后续计划研究基于项目设计数据和专家知识数据形成设计质量指导推送,为设计人和审核人提供直接帮助;对于管理数据,后续计划进行管理行为分析研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管理流程、计划制定优化策略,同时对用户工作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辅助进行工作安排和人员评价。(2)管理数字化责任分配认定在项目生产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或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时,使用数字化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压缩了情景化操作空间,责任分配认定可能会出现偏差。后续计划首先通过协同设计平台的使用,将管

38、理规则、计划制定不合理的情况暴露,在大量数据支撑下对管理规则、计划制定进行优化并在项目中应用验证,通过循环不断完善管理逻辑,提高计划制定水平。其次,根据实际需要研究协同设计平台突发情况人为处理机制。(3)用户需求处理在协同设计平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征集了大量用户需求,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后,发现许多需求之间存在冲突,并且存在许多不合理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明确协同设计平台是以用户为核心,服务于协同25铁 道 标 准 设 计第 67 卷设计的产品,对于收集的需求,需要进行认真分析,从需求描述中获取用户真实的意图,并对需求进行筛选。后续在结合需求进行功能设计时,应参考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

39、实体”,以简单有效作为原则进行功能设计,不断添加功能操作复杂的平台会对用户造成额外负担,保证平台功能设计简单易操作十分必要。5 结论与展望协同设计平台满足当前铁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需求,提供了统一的协同设计工作环境,为设计过程中信息传递提供基础;通过资料集中管理,有效解决了资料分散、版本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线上流程管理,解决了传统设计流程混乱、设计资料流转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进度监控、质量控制,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放到项目进行过程中,实现过程把控,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和管理成本;通过可视化分析,辅助方案比选,减少专业接口错误,提高设计质量,服务设计审查、汇报、交底等工作,实现服务延伸与增值;通过知识沉

40、淀,实现企业对数据的集中有效管理,为后续数据应用提供基础。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企业数字化水平,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应用过程中提出协同设计平台存在的数据应用效率、管理数字化责任分配认定、用户需求处理等问题,并介绍了相应解决对策及后续完善和研究方向建议,为后续协同设计平台完善功能、更好地服务协同设计提供借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大数据、AI 等智能技术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协同设计平台在现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研究并加强对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原本独立、无序、隐性的数据转变为显性数据并拓展其间存在的关联,结合 AI

41、 技术拓展数据延伸应用,提高智能化水平,降低使用门槛,使协同设计平台全面发挥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开展数字化升级战略部署提供助力。参考文献:1 翟云,程主,何哲,等.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全面引领数智新时代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笔谈 J.电子政务,2023(6):2-22.ZHAI Yun,CHENG Zhu,HE Zhe,et al.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hina as a Whole and Leading the New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in an

42、 All-round WayOn the Overall Layout Planning of Dig-ital China ConstructionJ.E-Government,2023(6):2-22.2 庄荣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数字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3-03(10).3 王恰时,青舟,杨喆.BIM 协同设计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J.高速铁路技术,2022,13(2):47-52.WANG Qiashi,QING Zhou,YANG Zhe.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IM Collaborative Desi

43、gn Management Platform J.High Speed Railway Technology,2022,13(2):47-52.4 卢卓君.利用协同设计系统推进交通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J.中国高新科技,2022(5):66-68.LU Zhuojun.Using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to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raffic 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sJ.China High and New Technology,2022(5):66-68.5 史海欧,

44、袁泉,张耘琳,等.基于 BIM 交互与数据驱动的多专业正向协同设计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1):176-181.SHI Haiou,YUAN Quan,ZHANG Yunlin,et al.Multi-discipline For-ward Collaborative Design Technology Based on BIM Interaction and Data-drivenJ.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21,56(1):176-181.6 张轩.基于 BIM 技术的铁路隧道正向设计研究J.铁道勘察,2020

45、,46(1):103-107.ZHANG Xuan.Research on Forward Design of Railway Tunnel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2020,46(1):103-107.7 薛宇腾,黄新文.基于 BIM 的铁路路基三维建模方法研究J.铁道勘察,2020,46(1):123-126.XUE Yuteng,HUANG Xinwen.Research 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Methods of Railway Subgrade B

46、ased on BIMJ.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2020,46(1):123-126.8 罗天靖,高策.京张高铁标准梁 BIM 技术应用研究J.铁道勘察,2020,46(1):137-140,161.LUO Tianjing,GAO Ce.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Beijing-Zhangjiakou High-speed Railway Standard Simply-supported BeamJ.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2020,46(

47、1):137-140,161.9 李纯,张忠良.基于 BIM 标准体系的铁路协同设计体系研究J.铁道勘察,2020,46(1):95-102.LI Chun,ZHANG Zhongliang.Research on Railway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Based on BIM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J.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2020,46(1):95-102.10 钱曙杰.苏州轨道交通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J.隧道与轨道交通,2021(2):1-7,64.QIAN Shu

48、jie.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esign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Suzhou Rail TransitJ.Tunnel and Rail Transit,2021(2):1-7,64.11 周建秋,张洁,赵栋,等.核电设备数字化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22,44(2):10-15,30.ZHOU Jianqiu,ZHANG Jie,ZHAO Dong,et al.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49、Design Platform for Nuclear Power EquipmentJ.Manufacturing Automation,2022,44(2):10-15,30.12 张世基,罗天靖,王珅.基于信息模型的铁路桥梁协同设计研究与实践J.铁道标准设计,2023,67(2):66-71.ZHANG Shiji,LUO Tianjing,WANG Shen.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of Railway Bridges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Railway Standard

50、Design,2023,67(2):66-71.35第 10 期张 轩,黄新文,李 纯,等基于铁路工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研究13 田军,汪海波,顾娟.多端协同的线路勘察设计平台的研究和实现J.通信与信息技术,2023(2):54-58.TIAN Jun,WANG Haibo,GU Juan.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 Terminal Cooperative Line Survey and Design Platform J.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2023(2):54-58.14 齐健,罗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