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Vol.43No.3JournalofTiansormaUniversity第43 卷卷第3 期Jun.,20232023年6 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教师的教育情感及培养路径探析赵文刚,周彦霞(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摘要:教师的教育情感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使命的前提,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感情和心境,具有实践性、道德性、美感性和情境性的特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情感有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学校质量。当前,在教师中还存在着诸如教育信念不坚定和奉献精神不足、学生的教育情感培养低下和教师主体自身专业发展要求适应性降低等问题,造成教师的教育
2、初心和立德树人的使命下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从教师、学生、地方乡土文化、家庭教育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情感培养的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词:教师;教育情感;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1 3 5 1(2 0 2 3)0 3-0 1 1 5-0 6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教师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推动者,文化继承和发扬创新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科学知识及信息技术的交流和传播,扩大了教师活动区域范围,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影响了教师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
3、行为方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族振兴和国家繁荣富强梦想能否实现的基础,而教师是否有坚定的“教育情感”则是教师能否实现其教育价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大都集中在手段、方法上,而其中的情感意蕴却不断流失。研究教师对教育的情感,有助于教师对教育事业情感的培养和提升未来教师对教育事业情感的程度,确保教师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出更大的主体性。2 0 2 1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
4、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其中包含了对教师很高的期望,即希望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怀有巨大的教育情感。一、教育情感的内涵及特点(一)教育情感的内涵“情感(情怀)一般是指个体对事物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尤其是指情趣和兴致,是个体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2 国外对于教收稿日期:2 0 2 3-0 2-0 8作者简介:赵文刚(1 9 7 5-),男,甘肃武威人,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2 0 2 1 年天水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导师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教育硕士培养研究”(TYXM210
5、1)、2 0 2 0 年天水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新师范背景下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行动研究”(JY203051)阶段性成果116师的教育情感研究兴起于2 0 世纪8 0 年代,国内研究相对较晚。蔡元培将情感视为美育教学最核心的目的与要素。3 5 7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了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合一的观点。4367.还有学者提出“情知教学”理论,将情感与认知有意识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5 至2 0 世纪9 0年代,学者朱小蔓、卢家帽、张志勇等人均对情感教育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教师的教育情感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特有的一种感情,是教师在专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学校及所属教育
6、领域中的人、事物以及环境所产生的情感、情趣和兴致,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育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教师的教育情感是国家、地方情感的基础,它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民族文化情感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是教师将教育事业视为神圣的和愿意毕生为之付出和追求的一种精神和意志,是教师“教育情感与文化内化为自我”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二)教育情感的特点教师的教育情感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是教师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演化而生成的,具有实践性、道德性、美感性和情境性。1.教育情感的实践性教育情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个体对教育活动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教师的思想意识中产生的
7、对教育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高尚的道德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远大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感是教师“自我情感与教育情感”二者的高度统一,不但受到来自教师主体理性的影响,也同时受到教育情感客体本身的滋生、发展、确立的影响,是在实践活动中动态地实现和完成的,实践性是教育情感的本质属性。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发展是与教师教育主体发展、教师职前、职后发展同为一体的,是随着教师自身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影响产生并不断发展,最终实现教育情感主客体的高度完全统一。教师的教育情感产生于教师自我意识中,并最终从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因此,教育情感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
8、实践的过程,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2.教育情感的道德性道德性是个体价值的最高体现,是教育情感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道德性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性的和生成性的,更是一种实践性的。德性观在发展中经历了从“以生产性的自我创造为依据的力量性德性观”到以“善良论为依据的圣洁德性观”的过程,生产性的德性观强调人自我的创造性与内在精神力量所具有的道德意义。6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智慧是人实践的结果,体现了德性与善性的辩证统一。追求内在的善,美德必须贯穿个人生活的始终,需要超越责任和内在的美德,需要有意识地、自愿地选择道德的能力。这种集中于个体内在的教育德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教育情感的道德性具
9、有智慧性、创造性和圣洁性的特点,是教师建立在教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教师本性至善的最高表现,是由教师自身所具有的“教育”道德品质所决定的。所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内在精神中都具有这一道德品质,隐含于教师内心,融于教师一体,需要在后天的教育成长过程中激活和催化。3.教育情感的美感性教育的本质是释放人的本性,这个过程充满了美感性。美感的特点是其具有形象直接性、潜伏功利性、情感愉悦性和想象创造性。“美感从动态的角度讲,主要是人们观照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如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态度等等;从静态的角度讲,主要是美感心理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如审美经验、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等等。”7 2 6 0
10、从美学的角度讲,教育情感的美感性是教师对“教育美”的一种认识、态度以及心之所往的实践行动,是教师主体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而展现出的一种高尚、直接、豁达和非凡的情感美。教师对美感性的认识是伴随在其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教师个体的实践需要迫使其从思想认识中重视美感性,并及时学习和培养美感。教育情感就是教师在教育美感方面的体现,表现在教师认同自身职业、学校以及学生等所有隶属于教育的事117物都是美好的这一观点,能够使其感受到美好的教育活动能够给其带来无限的精神愉悦,这正是教育情感美好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4.教育情感的情境性情境性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艺术性、感染性和情感
11、性的特征。社会发展史亦即社会个体的生命发展史和文化发展史,是由无数的文化元素及其社会主体作用于客体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个体实践活动之情境性,是一个带有历史文化情怀的文化的元素。教育情感的情境性是教师在一定的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文化情境氛围中产生的,并承载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情感、态度及文化动机,这是教育情感情境性的价值所在,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学校教师的教育情感,其表现结果也必然是在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境中生成的,这种情境性承载着继承、发扬和创新教育文化实践活动的强大的教育功能。带有学校教师个体教育文化气息的教育情感的情境性,是教师对其教育兴致和情趣的价值所在。教育情感的实践性、道德性、美感
12、性以及情境性,共同构成了教育情感的基本特点。教育情感的本质是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教师主体在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化情怀。研究教师的教育情感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教师加深对教育情感主体和客体的认识、感悟、实践和反思。教师教育的情感发展创造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的广度和力度,取决于教师教育的情感与其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实际工作的融合程度。二、教师教育情感培养的价值“教师的教育情感是一种精神层次的生存境界,其包容胸怀是教师在教育场域中向他者开的精神姿态,以及容纳他人、学生、社会的开放视角。”8 教师的教育情感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果,集中体现了教师教育的
13、文化精髓与宗旨。教师的教育情感是教师高尚人格的充分体现,是教师教育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构成部分,更是教师人生理想和教育情感价值的最终体现(一)教师的教育情感有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有助于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感是教师教育的目的,也与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家庭教育文化氛围、父母对子女教师职业意愿引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它使教师教育真正成为教师自身的教育。当前教师的教育情感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对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准教师是科学知识武装的工具机器,对教育事业没有丝毫爱心和奉
14、献意识,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盲目性和低效性,且不能长期有效地彰显教师教育情感内化的价值及对教师事业的终极追求,这对于教育的多元化文化交流、融合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更多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树立坚定的教育职业理想和信念,健全教师人格、健壮教师体质、乐观教师精神、健康教师思想、充实教师情感、丰富教师知识、全面教师的知识和技术、提升教师才华,来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和社会文化的繁荣,提升教师教育发展的质量。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是社会改革弊病根除的最终措施,是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必备条件。(二)教师的教育情感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发
15、展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与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催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但有助于充分彰显教师的个体文化、较高的教育情怀和健全的教育人格,还将推动学校教师自身的成长。学校教师不但是一个精神饱满、情感世界丰富、教育情感高尚和道德高尚的人,更是一个对教育情感和文化发展自信及具有较强教育教学文化创生能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学校教师。以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专业技术内部,没有从“人的文化情怀(情感)”的角度研究教师。“忽视了教师是一个情感丰富、118蕴含着巨大生命活力和个性魅力的人。”1 0)学校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情感,就会在其教
16、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产生较高层次的教师职业的情感,进而对其专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促进学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一种实践知识,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他人交往形成的,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教育情感对于学校教师终极教育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教育情感是学校教师能否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时间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三)教师的教育情感有助于提升学校发展质量教师是学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解决了硬件设施,但是作为制约学校教育质量的软件的教师质
17、量却一直处于较低层次。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的、具有较强教育情感的教师。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发展及提升是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其实质就是教育情感与教师自身融合为一的过程。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无论是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还是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其最终的指向还是教师。学校教育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低效性、盲目性和不均衡性都与教师的教育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学校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发展结果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由于教师的教育情感实践结果的低效性,进而影响到学校教师教育的情感的传承与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师强则学校强”,一所优质的学校其优质的原因就在于具有一批“师德高
18、尚、知行合一、为人师表”的教师,这是学校办学的基础,也是学校顺利发展的必备条件。三、教师教育情感的失控(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教育情感不强教师的教育情感的高低和教育信念是否坚定具有内在相通的属性。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制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进而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发展的低效和不前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教师的教育信念不够坚定、教育情感不强有密切关系。教育情感强的教师,其教育的信念必定坚定,反之亦然。某些地方学校教育质量发展的薄弱和不足,其实质是学校教师的教育情感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不足,最终导致地方学校教育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与否最终取决于学校是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
19、素质其实就包含教师的高教育情感。“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教育教学的模式、教育教学的方法、新的本体性、实践性和条件性知识、研究能力和适应学校工作的各种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滑坡。”1 2(二)学生的教育情感培养低下教育情感的本质是教师主体对教育实践活动客体的积极认识及体验和感觉,包括教师教育情感的自我形象、自我认识和未来发展前景觉知等方面。由于“自媒体”时代下信息科技产品在学校及地方社会事务发展中应用的急剧扩大和渗透,以及社会当中对教师的不良话语,造成学校儿童未来教育情感树立中处于较低的水平,表现在儿童对教育情感认识不够清晰和准确,对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念不够坚定,传承与创新能
20、力延续不足,教育情感发展的动力不足,最终影响到学校儿童的发展和地方教育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由于某些学校教育发展的水平较低,造成学校对教师和学生情感教育的教育力和学习能力引导和强化不强,不能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效地适应全社会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需要。(三)教师主体自身专业发展要求适应性降低学校是教师存在的根本,教师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直接承载者,是一定时期文化“行走”的代表,这种传承及发展和“行走”能力都与学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要求教师必须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进度,以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质
21、上包括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发展,并伴随教师专业发展始终。教师的教育情感强,其专业发119展就比较顺利,且有效。教师的教育情感内化与体现的能力越高、范围越大,效果越好,人才的培养的质量就比较高。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客观上需要强化教师的教育情感培养,这是一项长远的过程,需要历时很久,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加强教育与培养四、教师教育情感培养的路径(一)加强学校教师对学生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影响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会受到来自教师的教育情感的熏陶。一个从小就立志去当教师的学生,会在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中积极培育自身的教育情感。学生教育情感培养的前提是在学校受到来自教师高尚师德的影响和熏陶,诸如热爱教育事业,乐学
22、、奉献,教育教学魅力较强,而且教师本人是集教育情感文化于一身,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教育情感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只有对教育职业的性质、意义、作用、价值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产生深厚的职业情感;只有对教育职业充满理想和追求,才能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1 3 法国当代哲学家史怀泽(A Sc h w e i t z e r)指出,“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文化的本质不是物质的成就,而是个人思考人的完善的理想,个人思考民族和人类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改善的理想,个人信念始终和有效地为这种理想所决定”。1 41 1-1 1 4)儿童才会具有教育情感情的初步萌芽,才能引起后续教育情感的持续发展。
23、因此,要发挥学校教育中具有较高教育情感的卓越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们的引领作用,扩大和渗透学校教师对学生教育情感培养的引领、示范、榜样、表率的作用。(二)提升地方乡土文化对学生教育情感培养的价值良好的地方乡土文化发展是学生教育情感文化滋生繁荣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生教育情感产生的条件。社会高度文明和发达必然是以高质量的教育为基础的,这也为学生教育情感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社会公众的素质空前提高,情感文化多元化发展和各阶段教育情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得到了更高更快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强调“要在加强品
24、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1 5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地方学校要提升地方乡土教育文化发展的初心,坚持地方乡土文化发展特色,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大潮流中,展现地方乡土文化教育的亮点和特色。地方社会成员在社会职业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具备较高地方教育情感文化的学生成员会在地方文化发展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地方学校中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都会获得,地方乡土文化的教育文化价值将得到社会高度关注,地方学校学生教育情感培养和地方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三)家庭文化教育是教育情感培养的土壤教育情感的
25、培养发展离不开家庭文化教育的影响。父母对教师的态度和对教育的认同会在一定程度上感染着学生。“父母的思想观念和举止行为给儿童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指引了方向,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影响力。”1 6 研究指出,“家庭生活是否稳定和谐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情感状态”。1 7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家长群体应该在生活中积极肯定学校教师的教育价值,赞美教育,赞美教师,引导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教育情感的理解与感悟。“儿童不管是在内群体还是外群体的交往中,家长都应该促进儿童对本民族知识的学习、语言的使用,以便促进儿童正确自我认同的形成,促成儿童对民族更加真实的态度。”1 8 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
26、高低势必会影响其对教育以及教师工作的认识层次的高低,因此,必须提升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几代为人师,将是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选择的最终趋向,而这正是教师的教育情感在家庭文化教育熏陶的结果。(四)巩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情感培养中坚力量的地位专业情感对于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类学120赵强】【责任编辑生,已经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付诸了一定的教育情感。在具体的实际培养过程中,作为培养者的主体对于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要有独到的做法,并要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培养始终。如某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对于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关于教育情感的内容表述:教育情怀一一具有从
27、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爱尊重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立志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教育的引路人。为了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感,必须强化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加强对培养的过程管理,尤其是教师的情感教育。总之,教师的教育情感的高低影响到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实现,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条件之一。优秀的教师应是对教育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教师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提升教师的情感修养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容小靓。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协调
28、发展和学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儿童健康发展、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地方乡土教育文化软实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大量理想和信念坚定、具有较高教育情感的教师,社会要扩大教师的教育情感文化的影响力,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参考文献:1新华社.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EB/0L.(2021-03-07)2022-12-23.https:/ 0 2 1(0 2):1 1 2.3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一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7.4华中师范学院教
29、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3 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8 5.5 吴恒山,单华.冷冉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贡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 0 0 6(0 1):5.6】薛晓阳.超越 圣洁”:教师德性的哲学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 0 0 1(0 2):1 9-2 0.7】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殷有敢.教师情怀:面向生活的职业执着与审美化追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 0 2 0(3 1):7 3.9牙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1.10李定仁,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
30、 0 0 3(0 6):3 7.11麻来写,王秀江.基于共创性学习理论的校外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 0 2 1(0 9):8 5.12李晓洁.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 0 1 1.13张意忠.论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 0 1 0(0 5):5 9.14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1 3.15罗贵权.有的放矢: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的人EB/OL.(2019-05-14)2022-12-23.http:/ 0 2 0.17何齐宗,李楠.论大学教师的情感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 0 0 6(0 6):6 4.18赵伟楠,陈敬玉.畲族服饰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J.丝绸,2 0 2 0(1 1):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