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共享资源建设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775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共享资源建设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共享资源建设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共享资源建设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6期总第592期No.16,2023Sum No.592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1 问题的提出2006年,教育部出台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首次以国家文件提出“专业群”概念。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 代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建 设 规 划(20142020 年),提出“办好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2019年,国务院印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20202023年),提出“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宏观政策引导有力推动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高职院校逐渐变革教学组织,组建各种专业群。从二级学院与专业群的关系来看,“以院建群”和“以群建院”是较为典型和理想的组织形式。但是,伴随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凸显出来的“大数据+专业”趋势,“跨院建群”现象普遍出现。资料显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大多为跨二级学院组建。跨院专业群如何协同发展、共享资源如何建设,这些问题都亟待系统研究1。2 跨二级学院专业群产生原因王亚南等学者对253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进行统计,发现“跨院

3、建群”现象较为普遍:依托一个院(系)对专业群进行组织管理的仅有65个,占所有专业群的25.7%;组织管理跨两个院(系)的专业群114个,占45.1%;跨三个院(系)的52个,占20.6%;跨四个院(系)的17个,占6.7%;甚至还有5个专业群(占2.0%)横跨了五个院(系)2。理论上,“以院建群”和“以群建院”可以更好地协调专业群和二级学院关系3-4。事实上,253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中“跨院建群”的比例更大(约占75%)。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2.1 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的动态过程。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技术交叉与产业融

4、合越来越明显,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云物大智链”(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向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明显,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和新业态。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不仅依赖某类专业或某种技术,而且需要多专业、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与深度融合。比如说,智慧工厂建设中,一些精细化的环节需要不断升级,这就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解决现场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现场工程师)来推动发展。2.2 高职高专目录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通过新设、合并等方式,对原有专业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其中,中职专业调整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专业

5、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专业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并且首次完成了对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一体化设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共享资源建设策略彭建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6)摘要:专业群建设是近年来高职教育的热点问题,伴随产业融合发展和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调整,跨二级学院组建专业群现象普遍出现。囿于理念、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资源共建共享不够、协调推进存在困难、业财匹配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系列成绩和典型经验。关键词:二级学院;专业群;共建共享;三中心

6、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2023.16.010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 跨院建群 问题与对策研究”(批准号:XJK21BZJ041)。作者简介:彭建华(198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金融理论与实务。39计,旨在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744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专业中的大多数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相关。推进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面向未来职场,积累技术技能,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优化和加强相关专业设置,是

7、其主要特点之一。“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多专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型专业不断涌现,给传统的院系管理模式提出新要求,跨二级学院建设专业群成为新常态。3 跨二级学院专业群主要问题3.1 资源共建共享不够专业群一般由35个专业组成,但不应是这些专业简单拼凑,其主要特征是“群”。群内专业通过集约式发展,实现“1+12”的效果。“共建共享”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资源整合和集约管理,促使群内专业协同发展。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多将专业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对专业群建设还存在认知偏差,对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认识不足。虽然国家层面文件在2006年就提出了“专业群”概念,实

8、际建设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专业群建设所需的理念、机制等尚不健全,群内专业往往只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并无实质关系。一个典型例证就是各专业仍然编制各自人才培养方案。除顶层设计缺失外,专业群共建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等都缺乏统一规划。课程体系与资源、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多功能开放型实训基地、高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共建共享任重道远。3.2 协调推进存在困难建立适应专业群建设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运行机制,理顺各专业、专业群、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让原本离散的单体专业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保障。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如何与产业升级协同、如何与二级学院治理协同等问题还处

9、于摸索阶段。目前,较多高职院校正按专业群重组二级学院,但观念转变相对于形式重组更为困难。“二级学院教研室专业”的管理体系依然存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修订)和教学实施依然归属各自教研室管理。通过群共享课程体系体现“共建共享”理念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较为少见,群内核心专业对其他专业的牵引作用不够明显。专业群建设方案中的负责人一般为二级学院负责人,但是繁杂的行政工作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履职效率。专业群负责人与二级学院负责人能否分设,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相对于专业群负责人,大部分教师不太了解也不太关心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具体事务较难落实到人。3.3 业财匹配有待提高业财融合理念不强

10、。专业群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财务执行情况相互匹配,是推进专业群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考核专业群建设绩效的重要指标。现实的困境是,财务部门和专业群建设部门看待问题、分析事物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财务部门更多关注资金筹措来源和使用合规性,专业群建设部门则更多关注任务完成的便利性,两者诉求存在偏差。经费预算不精准。国家和省域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中都设置了预算编制栏目,但是申报时只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九大一级任务进行了匡算,并不太精细。现行的财政预算和支付制度下,只有结合建设任务进一步细化,形成项目建设库,才能争取财政资金和形成支付。跨二级学院专业群的若干项二级、三级任务可能涉及不同二级学院,导致

11、在细化建设任务、组建项目库时,更显不易,更难做到精准预算。4 跨二级学院专业群探索实践2019年,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该专业群由5个专业组成,分属3个二级学院。建设期内,专业群共有三级任务448项,其中92%的任务需要5个专业共同完成。然而,因分属不同二级学院,专业之间沟通协同存在一定困难。为解决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国家和省级系列标志性成果。4.1 组建“三中心”和柔性工作矩阵为解决“跨院建群”沟通障碍,学校成立“产教融合平台中心”“课程与教材建设中心”和“保障协调中心”三个中心,整合二级学院资源、提升建

12、设效能。“产教融合平台中心”由湘菜学院牵头,负责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5项一级任务;“课程与教材建设中心”由文化创意学院和湘旅学院牵头,负责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3项一级任务;“保障协调中心”由教务处牵头,负责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执行1项教育管理40一级任务。依托“三中心”,搭建基于工作任务的“1+3+3+5”(1位校长、3个中心负责人、3位联络员、5个专业主任)柔性矩阵,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联席会,总结和铺排建设任务,共推跨二级学院专业群建设。4.2 构建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形成“3区9域”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以思想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3个课程域构架专业群基础区,以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综合3个课程域

13、构架专业素能区,以专业拓展项目、X证书项目和3个应用实验项目构架专业群拓展区,形成“3区9域”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开发开放共享型教学资源。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紧扣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依据“3区9域”课程体系和岗位群能力需求,优化升级原有课程资源,整合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建成共享型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湖湘饮食文化”被认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课程立项或被认定为省级精品课程。4.3 组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打破教研室和专业限制,依据岗(职业岗位群)、课(进阶式课程模块)、赛(教师职业能力和学生技能竞赛)、证(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要求,遴选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强化对复合型

14、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认同。校企共建共育名师(大师)工作室,柔性引进行业头部企业的技能大师和业务骨干。通过共同研发产品、实施项目等方式,提升校内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由教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申报承接专业群的建设子任务,并明确工作经费与奖励标准。核心成员在专业群内组织力量完成子任务,并对专业群负责人和执行人负责。餐饮管理教师团队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餐饮管理、旅游管理教师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4.4 统筹推进任务建设与经费开支加强学校顶层支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以中央财政“双高计划”建设专项经费为牵引,统筹考虑其他渠道资金,积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争取各方资源,形成多元化投入,共同支持

15、“双高计划”建设的格局。“双高计划”建设经费共计2.885亿元,其中餐饮管理专业群建设经费达到1.68亿元。加强经费预算管理。为确保资金的规范运用,学校制定 “双高计划”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任务预算专项管理,合理使用每项资金,保证资金切实用于专业群建设。实施“专业群吹哨、各部门报到”制度,依托前述“三中心”,搭建专业群一级任务工作组,由一级任务负责人召集其他二级学院和处室相关人员,就所辖的每项二级、三级任务进行细化。每个二级学院既是某一级任务工作组的组长,也是其他组的组员,大家相互支持,在财务处人员指导下,形成较为科学完备的项目库,确保业财匹配。参考文献1 任占营.新

16、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53-57.2 王亚南,成军,王斌.高职教育专业组群的逻辑依归、形态表征与实践方略:基于253个高水平专业群申报资料的质性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4):84-93.3 王玉龙,刘晓.以院建群还是以群建院?:兼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基层治理模式J.职教论坛,2020(7):34-39.4 丁金昌,陈宇.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思考与运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22-125.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Resources f

17、or Specialty Groups Across Secondary CollegesPENG Jianhua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s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atalog(2021),the phenomenon

18、of forming specialty groups across secondary colleges is common.Due to the reasons of concept,mechanism,etc.,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resourc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difficulties in coordination and promotion,and insufficient matching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have emerg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s across secondary colleges.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the school of the writer has explored actively and achieved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and typical experience.Key words:secondary colleges;special group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three centers编辑:顾 杰教育管理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