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国外规划Research Review on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Global Peri-urban Area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Foreign Databases Based on CiteSpace近20年全球半城市化地区识别与演变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詹子歆 戴林琳 ZHAN Zixin,DAI Linlin城市化率的迅速提高导致世界各地的都市区不断溢出其原有边界进入外围环境,半城市化地区多年来成为城市和区域研
2、究的热点。在总结半城市化地区概念内涵和空间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使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20年城市研究领域的295项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基于对关键词共现的聚类分析,确定研究热点和主流研究范式,并根据现有不足进一步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早期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对象多为城市用地扩张与房地产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向农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等空间要素的变化是半城市化地区演变研究的重点;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转型相关研究主题词较为分散,且研究方法各异。国内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在方法上应拓展维度,引入跨学科视角与新
3、技术方法;在内容上应挖掘内涵,归纳更具理论性的科学规律。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urbanization rate,metropolitan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continue to exceed their original boundaries and encroach on the peripheral environment.Peri-urban areas have become the research hot topic in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for many years.On
4、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s of peri-urban areas,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carry out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visual expression of 295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urban research in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20.Based on clusteri
5、ng analysis of keyword co-occurrence,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mainstream research paradigms are determined.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in the future is prospect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s weak poi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research objects of peri-urban areas are urban l
6、and expansion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which gradually turn to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ver time.The change of spatial elements such as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peri-urban areas.The term
7、s related to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re scattered,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diverse.In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we should introdu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nd new technology methods.In terms of content,we should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peri-urban area
8、s and summarize more theoretical laws.半城市化地区;CiteSpace软件;研究综述;识别;演变peri-urban area;CiteSpace;research review;identification;evolution文章编号 1673-8985(2023)03-0136-08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30319摘 要Abstract关 键 词Key words作者简介詹子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戴林琳(通信作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0 引言发达国家75%80
9、%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化地区。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地区在过去20年也经历了显著增长1。城市化率的迅速提高使得世界各地的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区不断溢出其原有边界进入外围环境,导致半城市化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出现。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半城市化地区在空间格局和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城乡融合体是由城*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源数据的省际交界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与优化调控研究
10、以京津冀为例”(编号52078003)资助。国外规划|137 镇地域系统和乡村地域系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一个城乡交错系统3。至2025年,中国居住在半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将达到3.5亿人4。作为城乡相接的中间地带,对半城市化地区的科学管控与引导应该得到重视。然而,许多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缺乏对半城市化地区概念内涵的清晰认知,无法把握其科学发展规律,从而难以针对性地提出管理举措。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些地区面临的现实挑战,以期为规划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国外对于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开始较早,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城市规划师们对不同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特
11、征的地理区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许多系统性结论,从而加深了对半城市化地区的了解。国内半城市化地区相关研究始于21世纪初,虽然近20年来研究方向逐渐丰富,但没有形成集中的研究热点,对该领域国外文献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指标的综述梳理也存在不足。本文尝试对近20年来国外文献数据库中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与演变研究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梳理其发展脉络。借助CiteSpace软件将知识图谱可视化,总结归纳国外研究的热点、趋势与重点内容。1 半城市化地区概念内涵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半城市化地区及其演变,半城市化地区的基本概念为都市区的城市化用地和农业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1990年代学者们关注到城乡交界地带的半
12、城市化发展,主要表现为来自城市中心的非农业活动,发生在过去的农业用地和农村周围地区5。事实上,半城市化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然而它们直到过去几十年才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得到重视。城市与其周围的农村、农业腹地之间的分隔界线不是绝对的,模糊性是半城市化地区不可避免的特征,它体现在物质形态结构、距城市距离、人口活动模式等多个方面6。各国的学者都试图在研究中定义半城市化地区,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然而,他们普遍认为,半城市化地区是一个与城市建成区相邻的地区,其特点是受城市活动的强烈影响,且要素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城市市场和设施。根据其在大都市区圈层的相对位置,半城市化地区可以分为3个类型:城市边
13、缘半城市化、中间半城市化、乡村半城市化7。也有学者指出,半城市化地区不一定在城市周围均匀发展,它们常常是分散的,可能位于城市附近,也可能位于相对较远的地方8。城市和半城市化地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功能关系,它一般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人口通勤流动9。学者们习惯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和处理半城市化地区有关的问题,包括农村城市边缘(rural-urban fringe)、边缘(peripheries)、城市边缘(urban fringe)、动态边缘区(dynamic edge outskirt)、城 市 边 缘(city edge)、城 乡 界 面(rural-urban interface)、大都市扩展区(
14、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等。中文语境中,“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城市边缘区”可能是与半城市化地区内涵重合度较高的表述,但它们主要强调了其空间概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村工业化等农村地区自身的发展驱动力,且难以涵盖城乡本质职能和相互作用的情况1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特点具有一定差异(见表1)。欧洲半城市化的特征是从单一城市向外围扩散,企业互动、人口流动和住房市场一体化等现象越来越广泛地在大尺度区域范围内表现出来11。美国与欧洲的发展特点总体类似,但其关注重点是对城市蔓延的控制。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增长历程、城乡分隔程度、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彼此
15、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半城市化地区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综合上述特点,半城市化地区可以界定为在城市用地边缘或高度非农化的乡村地区形成的,城乡职能和景观混杂交错且处于快速变化中的“半城半乡”过渡性地域类型(见图1)。这类地区在空间上是城市扩展的前缘带,在功表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半城市化地区特点差异Tab.1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peri-urban area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资料来源:笔者自制。国家类别半城市化地区发展基本特点发达国家城市扩张及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产
16、业;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良好的设施和福利待遇发展中国家半城市化现象更显著,不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乡村工业化发展,农业活动与非农活动高度混合;乡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乡村地区存在分散的城市化次中心图1 半城市化地区概念模式图Fig.1 Conceptual model diagram of peri-urban area资料来源:笔者自绘。a 大都市区土地权属性质 b 大都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 c 结合土地权属与变化动态的大都市区分区138|国外规划能上是乡村城镇化的先导区,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要素流动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图1a中城市边缘地区与图1b中高速变化区、中速变化区的重合
17、部分即为半城市化地区。2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国外文献的获取渠道较多且质量差异较大,因此本文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主要文献收集平台,以WOS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Humanities(CP
18、CI-SSHI)为检索对象。经过几轮筛选,最终将检索式确定为TS=(*peri-urban OR*peri-urbanization)AND DOP=(2000-01/2020-12)AND SU=(Urban Studies),文献类型为“Article”,语种为“English”。在去除重复与整理筛选后,共检索得到295篇有用文献作为研究数据(检索时间:2021年12月28日)。借助引文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可以得到近20年全球半城市化地区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有代表性的重点文献进行研读,总结出国外文献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而对国内
19、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提出展望。2.2 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国外关于半城市化地区的文献数量在这20年之间呈现波动式上升(见图2)。2003年研究热度发生短暂的激增,文献数量从2002年的3篇增加至16篇,2004年后再次回落至较低水平。2014年研究热度再次显著增强,数量猛增至22篇。2015年后文献数量稳步上升,于2019年达到峰值42篇,2020年略微下降至38篇。2.3 主要期刊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与演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规划、公共管理、环境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关于半城市化地区研究的刊文量最多,达到46篇。Urban For
20、estry Urban Greening刊文量次之,达39篇。此外,Environment and Urbanizaiton、Cities、Habitat International等也是此研究方向的重要发文期刊(见图3)。3 半城市化地区研究进展3.1 研究热点与方法把WOS的核心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时间切片定为1 年,以关键词与主题词为网络节点进行聚类,可以提炼和总结研究热点(见图4)。圆形节点的大小代表主题词的频图2 20002020年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国外核心期刊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annual research
21、papers of peri-urban areas from 2000 to 2020图3 20002020年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发表主要国外期刊Fig.3 Major foreign journals which published peri-urban area research from 2000 to 2020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4 20002020年国外数据库半城市化地区研究热点图谱Fig.4 Map of research hotspots of peri-urban areas in foreign databases from 2000 to 2020资料来源:笔者自绘。资料来
22、源:笔者自绘。国外规划|139 次高低。剔除学科常用词汇比如“city”“urban-ization”“urban”“area”,以及研究概念本身“peri-urban area”后,整理得到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热点信息(见表2)。所有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主题词包括“土地利用”(land use/land use change)、“景观”(landscape)、“管理”(management)、“增 长”(growth)、“模 式”(pattern)等。此外,“生 物 多 样 性”(biodiversity)、“保 护”(conservation)、“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
23、ice)等也得到一定的关注。基于研究热点的聚类结果,对重要文献展开研读,可以将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与演变的研究内容划分为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演变、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转型、政策管控措施3个主要方面。无论哪类研究,在开展分析前都需要界定半城市化地区的地域范围或者提出空间识别方法。半城市化地区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反映了学者们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领域主要问题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共识。对半城市化地区特征和演变机制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文献的方法论。总体上说,该领域研究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包括一系列定性、定量和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见表3)。3.2 研究趋势:从开发管理到保护协调时间序列分析图谱可以显示高频词
24、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观察半城市化地区研究的发展趋势(见图5)。纵观近20年演变,“土地利用”“管理”“社区”“财产权”等关键词出现在研究早期(20002010年),即早期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城市用地扩张与房地产开发。这从侧面反映了半城市化地区是人类开发建设活动频繁、处于高速变化的区域,但也往往面临土地权属不清晰、社区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指出,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社会服务等都可能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半城市化地区管理应同时关注土地等物质空间的优化和教育等社会资源的优化12。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对象逐渐转向农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方面(20112020年)。这
25、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城市蔓延的反思,还反映出如何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是半城市化地区的一个重要议题。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半城市化进程正在长远地改变传统的农村农业形态和农民生活方式,并可能对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负面影响,半城市化地区迫切需要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策略。关键词的共现关系强度通过图中的连线表示。“半城市化地区”多与“土序号主题词频次1land use(change)312landscape253management234growth235pattern206biodiversity187conservation188impact189ecosystem service151
26、0forest1411urban agriculture1412China1413diversity1214urban sprawl1215land1116governance1117property right1018framework919sprawl920dynamics921vegetation922perspective923interface924urban development825community826ecology827agriculture8研究类别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定性研究定性分析/回顾 有具体研究方法/无具体研究方法主题分析扎根理论等,对文本进行分类、索引和排序定量研
27、究描述性统计样本或总体的分布(均值、标准差等)相关关系分析一元/多元线性回归;逻辑斯蒂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皮尔逊相关系数测定等多因素整合分析 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遥感图像分析GIS软件包等图5 20002020年国外数据库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前沿时间序列分析图谱Fig.5 Time zone map of research frontiers of peri-urban areas in foreign databases from 2000 to 2020资料来源:笔者自绘。表3 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与演变研究方法Tab.3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28、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peri-urban areas表2 半城市化地区研究热点频次(频次8的主题词)Tab.2 Frequency of research hotspots of peri-urban areas(terms with frequency8)资料来源:笔者自制。资料来源:笔者自制。140|国外规划地利用/覆被变化”“非正式居住区”“城市蔓延”“环境退化”“人口增长”等关键词共现,说明全球半城市化地区的演变机制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驱动构成的,并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发展规律。3.3 空间识别方法及研究重点内容3.3.1 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识别方
29、法学者们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加准确有效地识别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和不同类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大都市区的土地管理和社会发展。根据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识别方法,也能反过来推断研究者对这一空间地域含义的理解。目前针对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方法可以分为3类:定性识别法、单因素定量识别法和多因素综合识别法。(1)定性识别法。即基于经验判断将城市核心区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的缓冲区界定为半城市化地区,距离的选取以采纳专家学者意见为主。该方法出现时间最早,易于理解且可操作性强,至今仍有部分研究沿用,如将距离城市核心区1015 km的环城缓冲区划为半城市化地区13。有学者强调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半城市化地区的范围应该
30、不同,大城市的缓冲区应在100 km内,中等城市的缓冲区应在30 km内,小城市的缓冲区应在10 km内14。这种经验方法的局限在于包含较强的主观性,也难以根据城市的形态特点作出相应调整。(2)单因素定量识别法。即借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刻画半城市化特征的某个定量指标来识别半城市化地区的地域范围。常见的可选指标包括土地覆被、景观格局、人口密度、非农人口比重和居民通勤距离等,其中人口指标的运用最为广泛。有学者将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比值在0.3与1.0之间的地区划为半农村地区,比值在1.1与5.0之间的划为半城市化地区15。也有识别方法将半城市化地区特征界定为“居民点人口总数不到20 000人,平均人口
31、密度至少为40人/km”16。相较于经验识别法,采用单因素指标对半城市化地区范围进行划分更为客观,但难以反映半城市化地区内部的多维复杂特征。(3)多因素综合识别法。随着多源数据的支持和研究范式的不断完善,学者们开始尝试将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物质景观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采用模糊集法、空间聚类法、门槛值法、信息熵法和断裂点分析法等多种计量方法识别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17-18。多因素综合识别法能从多个维度提取该地域的复杂特征,其指标体系主要依赖于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特征、行政边界和主要经济活动等变量。识别半城市化地区的常见思路是结合乡村特征(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的弱化和城市属性的相对匮乏(
32、低建设密度、低交通可达性、低公共服务水平等)两方面特征进行判断19。一个城市核心区周围的半城市化地区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类型,因此需要一种跨学科的方法,汇集多元主体的意见,将物质形态、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联系起来20。结合某个时间点的静态数据与年际变化的动态数据进行空间识别,可以对该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更准确的判断21。由于多因素综合识别法涉及的社会经济指标高度依赖政府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精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局限于行政区尺度。3.3.2 研究重点内容(1)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演变学者们普遍认为,揭示半城市化地区独特的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特征,提取其空间模式,把握其历史形态
33、演变规律,对于实行适当的规划管理举措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非常重要。在半城市化地区的3个重点研究内容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文献数量最多且最为重要的方面。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欧盟The CORINE Land Cover Project等数据分析,相关文献关于其土地利用特征基本形成了建设用地随工业化进程和人口迁移快速扩张,各类用地分散混杂,呈斑块化、碎片化等普遍共识。全球范围内城市建成区正在不断侵占农业地区,并同时伴随着耕地和林地的快速流失22。半城市化地区各类用地混杂程度远高于城市地区,常常表现为城市用地、农用地、自然生态用地的马赛克式镶嵌分布,且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混合非常
34、常见23。工业投资的增加是导致农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直接原因,同时增加了对居民点的用地需求。半城市化地区因其低廉的土地成本和高效的交通服务,常常是投资者设立工厂和公司的最佳地点24。由于耕地资源的高度稀缺,对一些农民来说,实现垂直增长,即农场生产的高密度化和活动的多样化,是唯一可行的发展策略25。建成区密度、城市化地区斑块个数、最大城市化地区斑块面积、单位面积城市与非城市化区边界长度等是测度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景观格局常用的重要指标,多个指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半城市化地区的建成区密度与城市扩张指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扩张指数与建成区年变化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6。低聚集指数往往代
35、表一个区域的碎片化增长,同时呈现碎片化增长和高生活质量两个特点的地区可以被确定为未来的城市增长区域27。(2)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转型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转型是半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者们试图揭示多种社会经济要素变化之间的联系及其与物质空间演变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协调缓和半城市化地区的各方面社会矛盾。半城市化地区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以及向更高产出的经济活动的转变是显著的28。但是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越来越多29。在一些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已被一些非正式经济活动所取代。这为低收入人群和城市新迁入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30。但与此
36、同时,半城市化地区形态的转变往往会破坏该地区原住民的生计来源,加剧他们生活条件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外来移民的迁入和持续的设施改造往往会使该地区的农民趋于边缘化31。政府机构从原住居民处国外规划|141 征用土地并分配给城市居民,却经常没有给予原住居民适当的补偿32。缺少规划的非正式开发、公共服务分布的不均衡加剧了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隔离33。全球不同大都市区半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很难总结出具有普适意义的结论。国外雅加达大都市区的半城市化地区约一半人口是外来移民,工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口近年大幅增加,同时存在大量非正式部门的第三产业从业者34;新冠疫情和封闭政策沉重打击了尼日利
37、亚半城市化地区妇女的非正式经济活动,能否为她们提供可负担的社会保障,与尼日利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35。在政府补贴支持下,中国许多半城市化地区的村庄功能从粮食生产转向服务城市游客的农场旅游,并形成了类似东南亚城市的城乡物质景观36。(3)半城市化地区政策管控由于高度动态性和复杂性特点,半城市化地区的规划管理难度较大,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协作都不可或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规划和行政管理的方式,如设置绿化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调整税收分配,遏制城市建设用地蔓延37。与此同时,政府需要有更大的能力来应对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乡人口流动、农用地转用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挑战。交通、环境、工业布局
38、,以及许多其他半城市化问题都需要在区域宏观层面构建协调解决方案38。此外,广泛公共参与的社会网络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的利益诉求39。如果由更多社会机构和利益相关方来担任该地区规划编制实施相关的职务,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40。中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实施效果不佳,可能是因为地方政府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执行力,且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不足41。一些文献的案例研究归纳总结了中国半城市化地区治理的有益经验。宏观层面,中国半城市化地区治理需要强化政府的领导协调能力,进而有力推进城乡统筹。成都在2007年成立了一个城乡协调发展委员会(CCURDC)。该机构通过调整市政财政支出,使其向半城
39、市化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迁移整合小型产业园区,有效解决了工业布局破碎化的问题42。微观层面,中国半城市化地区治理需要强化各市场主体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逐步实施,将会对集体建设用地比例较高的半城市化地区产生较大影响43。如果政府的财政投资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通过PPP模式引入私人资本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式。2002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政府通过公开竞标选择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CFLD)负责固安工业园的融资、建设和运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44。4 国内外文献研究进展对比将同一领域的国内文献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对比,有助于拓宽视野,为国
40、内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指明方向。(1)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识别方法方面,国内与国外研究整体相似,但近年来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集成和数据格网化方法,将识别精度提高至1 km1 km以内45。(2)国内关于半城市化地区演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揭示半城市化地区独特的城乡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特征演变规律;二是从国家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及治理体制等视角构建理论框架,解析驱动机制46。政府力的作用导致工业用地的集约化,社会力的作用导致工业用地的破碎化,二者的相互对抗可以解释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用地形态的演变历程47。(3)政策管控层面,空间规划是引导中国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的重要工具。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的开发利用与规
41、划要求不符,使半城市化地区成为规划实施的薄弱环节48。当前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存量更新成为升级置换该地区非正式空间的主要途径,以“三旧改造”最为典型49。国内外文献关于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内容的异同点如表4所示。5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本文梳理了半城市化地区识别与演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总结了20002020年的全球半城市化地区研究的热点及趋势。在此期间国外文献数量持续增加。虽然都使用“peri-urban”一词,各国学者对半城市化地区概念的认识始终没有达成统一,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目前仍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多样性等是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热点,研究关
42、键词随着时间推移的转变反映了政府和学界对城市蔓延及用地冲突的反思。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方法各不相同,有高度依赖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定性经验划分法,也有尽量减少主观性的多因素综合识别法等。不同研究区之间可借鉴性较强,在近20年间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主题词聚类结果和重点文献的研读,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与演变的研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演研究内容相同点差异点半城市化地区识别空间界定的定量、定性方法均较丰富,相互可借鉴性强国外文献以行政单元的空间聚类识别方法为主;国内文献目前空间识别精度更高,但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以外的跨学科视角不足半城市化地区演变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文献数量均最多,且均表现为
43、斑块化、破碎化、混合程度高等相似特征国外文献关注社会环境的重构以及不同人群的融合情况;国内文献关注农村工业化进程和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等制度环境的作用半城市化地区政策管控均提出统筹社会、经济、生态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制订区域规划和强化政策管控国外文献强调管理协调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国内文献强调存量空间的物质更新和城乡统筹发展表4 国内外文献关于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内容的异同点Tab.4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research of peri-urban area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
44、ture资料来源:笔者自制。142|国外规划CHEN Beibei.Review 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peri-urban areaJ.Progress in Geography,2012,31(2):210-220.WOLTJER J.A global review on peri-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J.Jurnal Perencanaan Wilayah Dan Kota,2014,25(1):1-16.MOFFAT T,FINNIS E.Considering soc
45、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a peri-urban squatter community in Nepal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5,29(3):453-468.BRYANT C,CHARVET J P.The peri-urban zone: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a strategic component of metropolitan regionsJ.Canad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3,26(2-
46、3):231-239.REGINSTER I,ROUNSEVELL M.Scenarios of future urban land use in Europ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Design,2006,33(4):619-636.RUSSWURM L.Development of an urban corridor system:Toronto to Stratford area,1941-1966M.Waterloo:University of Waterloo,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47、 and Resources Institute,1970.PIORR A,RAVETZ J,TOSICS I.Peri-urbanisation in Europe:towards European policies to sustain urban-rural futuresM.Copenhagen:University of Copenhagen,2011.HEIKKILA E J,SHEN T Y,YANG K Z.Fuzzy urban sets: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desakota regions in ChinaJ.Environment and
48、Planning B-Planning&Design,2003,30(2):239-254.MORTOJA G,YIGITCANLAR T,MAYERE S.What is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demarcate peri-urban area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Land Use Policy,2020,95:13.ALLEN A.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eri-urban interface:p
49、erspectives on an emerging field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iton,2003,15(1):135-147.GONCALVES J,GOMES M C,EZEQUIEL S,et al.Differentiating peri-urban areas:a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towards a typologyJ.Land Use Policy,2017,63:331-341.MOREIRA F,FONTES I,DIAS S,et al.Contrasting static versus dynamic
50、-based typologies of land cover patterns in the Lisbon metropolitan area: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eri-urban areasJ.Applied Geography,2016,75:49-59.TIAN L,GE B Q,LI Y F.Impacts of state-led and bottom-up urbanization on land use change in the peri-urban areas of Shanghai:planned growth or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