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化.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476103 上传时间:2024-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化 摘 要: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 ,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从某种角度看,一部中国近代史,也就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造成这种屈辱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方式与特点的变化,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矛盾息息相关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新的生产关系的兴起。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列强侵华的关系,一方面是列强侵华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抗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关系。 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以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的鸦片战争为标志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之巨大,实在是亘古未有的。侵略者不仅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自身则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一直延续到一百多年后的今日。当然,这里说的鸦片战争不过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历次侵略的代名词。关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时贤论述甚多,我只是摭拾一些,结合己意,略事抒发而已。 《清史稿·宣亲本纪论》云:“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国步之频,肇端于此。”业已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不寻常的作用。“盖不侔矣”,岂止如此!中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终因文明不及汉族,基本上被同化,最终成为中国国内问题,可是鸦片战争以来的外国侵略则不相同,它是以西方近代文明侵犯中国古代文明,中国的被战败,就不可能重演历史上同化入侵者的历史。令中国从“天朝”下落为半殖民地,国际地位之惨,如同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所说:“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这就极大地激发中国人,从上到下讲求奋发图强,民间还要以社会革命谋求中国的独立和富强,使中国走在近代化的道路上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后又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当时西方国家侵华的主要格局是共同支配,美国占优势,到一战期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接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开始进一步对外扩张,他们之间即勾结又争夺,以武力和战争造成中国广大边疆地区的危机,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侵略战争。他们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中国抢夺路矿权、提供政治性贷款、大规模设厂。他们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义和团运动的打击下,帝国主义改变了瓜分政策,实行“以华治华”的策略,先是扶植清政府,辛亥革命后又扶植袁世凯。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府院之争、日本对德宣战等就是这些矛盾的体现。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9~1945年)。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当时侵华的主要国家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占。一战后,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美国在保障侵华权益、坚持“门户开放”政策的前提下,纵容日本侵华;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后发展为孤立、封锁、包围。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控制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又采取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政策,发动朝鲜战争威胁我国安全,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客观上来讲,西方殖民者的确把中国从一个封闭自大的状态带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圈,但是,这是否加速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还有待斟酌。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的,低效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条件下,中国当时的经济具有强烈的封建性质,而这种性质与资本主义经济可谓是格格不入。在当时的条件下,西方殖民者没有半点过渡,没有半点缓冲,而是把中国硬生生地拽入那个经济圈,导致了中国经济更加畸形,严重破坏了中国经济环境,使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加深,社会经济更加难以调整。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世界,是以一种被剥削的身份,自然没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而是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方式被残酷压榨,何以见得西方殖民者在加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特殊的贡献呢? 有一种观点是:如果列强不侵略中国,中国会进入新一轮的改朝换代,而新统治者将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手段来保护小农经济。那么,我想问的是:如何断定中国的新一轮改朝换代一定又是一个封建朝代呢?这很显然是没有理由的。我承认,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清王朝正在走着一条急速的下坡路,清王朝的覆灭也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明朝末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新一代手工业主和新兴的贵族整形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雏形。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在一定时期内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在经过雍正乾隆时期的巅峰之后,也在急剧的衰落,封建制度从一种历史潮流的角度来讲,正走在一条一去不复返的道路上。 西方殖民者纵使对中国的经济有所刺激帮助,但是走什么样的路,怎样来走这条路这都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选择,轮不到西方国家蛮横无理的介入。实际上,这剥夺了中华民族对自己道路的选择权。如今,西方国家张口闭口都是人权,而他们近百年来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对亚非国家做出的种种侵略行为则是对人权的蔑视。按照人类人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乃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且,在19世纪的中国,其实自身就具备了许多打破封建主义的因素。所以,从社会自然进化的角度看,中国完全可以自己进入新的社会阶段,这仅仅只是时间问题。并且我们相信,如果没有殖民者的入侵,这个阶段的到来也并不遥远。同时,殖民者的到来给一些中国人民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偏差。1895年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台湾人成为法律上的“日本人”。 1930年代的日本教科书描述“大日本帝国”时说:“大日本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的大和族以外,还有朝鲜族,汉族等少数民族。”日本对台湾的统治,给台湾灌输了大量的属于日本的价值观念,而且造成了台湾归属于日本的认识。如今,台湾地区的部分皇民化现象和亲日现象,不可以说和当年殖民统治没有关系。 从主观上看,殖民者对中国的政策终极目的是为了剥削中国,从而增强他们自身的资本积累,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只不过把中国当作一种工具,而非真正的为中国着想。 历史的发展不会因为某一件事物而改变的,就算没有鸦片战争,也会有另一个事物顶替他的位置来完成历史的使命.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还是会革新,还是会强大,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周期性,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任何事物到了一个极端都会向另一个极端走的. 在中国社会在清朝积贫积弱到了极致的情况下,急需变革,而这场变革的导火索恰恰是鸦片战争而已。而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红色思想传到了中国,没有租界,中国共产党就不就不能存在了吗?共产党面对并克服的困难,又何止是没有租界那么简单!而所谓的中国需要变成殖民地300年才能发展的观点,更是大谬。观美国,是欧洲殖民者入侵的结果吧?在殖民者入侵后,非但没有让印第安人发展,反而造成了种族灭绝。是不是说中国也该成为下一个美国,中华民族要成为下一个印第安民族,中国才叫发展起来了?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耻辱,一种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主权永远是构成国家的核心要素。如果连主权都不完整,何以谈中国,何以谈中华民族,如果连主权都不完整,就算经济发展了又怎样?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一国之所以可以成为一国的理由。抛弃了国家的概念来谈任何东西都是肤浅可笑的。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要原封不动地保持封建社会已不可能。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统治势力闭关自守,也不允许他一切保持原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现代化,即不根本改变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只在某些方面在有限的程度内进行向资本主义制度靠拢的改变。洋务派是其最早的代表。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其先驱。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没有正常发展起来,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固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自然经济起了瓦解破坏作用,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中国民族资本不仅遭到具有特权的外国资本的排挤,而且无力抗拒在中国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帝国主义支持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官僚资本利益的军阀势力。封建的土地关系、商业高利贷资本和一切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及其上层建筑,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维护而得以继续存在。帝国主义的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成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又处于半封建的境地。因此,在近代中国,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何使中国近代化。这两者密切相关。以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为突破口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近代史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谈得上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