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 开 数 据 之 门13教育-社会-认知控烟理论的干预研究解璇 赵璐 孟子皿(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摘要目的:探究教育-社会-认知控烟理论在高职学生中实践的效果,为控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陕西省2所高职院校学生50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控烟干预,用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吸烟相关的健康知识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学生的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水平提高,尼古丁依赖水平降低,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得分提高,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应对方式得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避应对方式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以教育-社会-认知控烟理论为基础的干预能有效降低高职学生的尼古丁依赖水平,增加学生的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改善学生面对困难的应对方式,从而减少学生的吸烟行为。关键词 控烟;烟草;高职;干预性研究;学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吸烟是导致可预防性死亡的重要因素,且排名第一1。目前国内吸烟现象呈现低龄化趋势。研究显示,1/3-1/2 青少年尝试吸烟后会养成吸烟习惯并成瘾,其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戒烟的可能性就越小2。而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其他院校,心智成熟度不足,缺乏足够的自律意识,更易形成不良生活习惯3。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吸烟行为的检出率逐渐上升,高职大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 22.12%,现在吸烟率为
3、 8.82%4,因此,面向高职学生开展控烟干预尤为迫切。本研究以教育-社会-认知控烟理论为框架,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控烟干预实践,为优化高职院校控烟模式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 2 所高职学校的学生进行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测试,选取尼古丁依赖 1 分的高职院校学生共 50 名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年龄在 16 岁 25 岁,平均(19.732.23)岁。其中男生 32 人,占 64%,女生 18 人,占 36%。最终有 5 人因个人原因未能坚持完成全部研究,脱落率为 11.11%。(二)研究工具 1.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TND):Fager
4、strom 所编制用于测量尼古丁依赖程度的量表,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尼古丁依赖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7205。2.吸烟相关的健康知识量表:由 Yan 等人共同编制,赵力燕进行修订,所得分数越高则对吸烟健康知识的掌握越好。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0.846。3.应付方式问卷(CSQ):由肖计划等人共同编制,该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了信效度验证。结果显示,每个因子的因子载荷均在 0.35 或以上,表明该问卷效度良好。(三)研究方法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开展为期 6 个月共计 24 次干预活动,每周进行一次,每次大约 30 分钟至 1 小时。干预方案以教育-社会-认知控烟理论为框架,将
5、健康教育、社会影响、生活技能干预、认知-发展干预 4 个控烟模式进行系统整合形成控烟干预方案,具体措施见表 1。干预期间创建微信群,干预团队在微信群中发放学习资料及学习要求并定期进行学习情况检查。被试学生以打卡的形式形成讨论感想或读后感发至微信群。实施干预方案前后分别使用研究工具进行评估,收集相关数据。两次数据比较后观察干预效果。表 1 基于教育-社会-认知控烟理论的干预具体措施维度具体措施健康教育模式使用医院控制吸烟指导手册。通过课堂 PPT 讲授、图片警示、头脑风暴、学生辩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使学生产生改变行为的动机。社会影响模式发放社会因素对吸烟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章或影
6、片,使学生了解社会因素对吸烟行为的影响过程;开展角色扮演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拒烟、戒烟、控烟的能力和技巧。生活技能干预模式对一般的生活技能、沟通技能以及社会技能等进行学习,并通过情景模拟进行强化,让学生在情境中将所学技能灵活运用,提高其自我效能、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认知-发展干预模式通过相关文章的阅读与讨论,使学生明确吸烟与友谊、情绪应对、成熟等的关系,从而改变学生对吸烟的认知。(四)质量控制 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问卷星网上填写评估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学生独立完成并当场提交。对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各进行一次调查。干预活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名高职教师实施。(五)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2.
7、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cs 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一)干预前后尼古丁依赖水平变化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临床戒烟指南(试行),FTND 量表分数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依赖、中度依赖和高度依赖。干预前尼古丁依赖为中度依赖的有 34 人、高度依赖为 11 人,分别占总体的 75.6、24.4,无轻度依赖;干预后,相比干预前轻度依赖增加 19 人,中度依赖减少 8 人,总体比例为 42.29、57.8,无高度依赖(见图 1)。在干预 6 个月后,学生的尼古丁依赖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8、 2)。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3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32023/3/29 15:29:422023/3/29 15:29:4214观点VIEWPOINT图 1 FTND 量表测量结果变化(人数)表 2 干预前后尼古丁依赖水平变化(cs,分)干预前干预后t 值P尼古丁依赖水平5.780.883.530.7111.441 0.001(二)干预前后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变化在干预 6 个月后,学生的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表 3 干预前后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变化(cs,分)干预前干
9、预后t 值P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水平 12.884.07 22.964.31-10.289 0.001(三)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得分变化在干预 6 个月后,学生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避应对方式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表 4 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得分变化(cs,分)应对方式例数干预前干预后tP解决问题450.780.150.910.12-4.257 0.001自责450.330.160.260.142.1370.038求助450.500.1
10、90.760.18-6.491 0.001幻想450.480.200.360.212.9660.005退避450.320.180.260.131.9180.062合理化450.380.170.270.113.934 0.001三、讨论(一)高职学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水平降低吸烟者吸烟的动机主要归功于尼古丁的成瘾作用。本研究通过干预发现学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尼古丁成瘾与社会环境及心理行为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学生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从而通过吸烟行为来回避。研究表明,改变青少年对吸烟相关行为的认知是学校控烟的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通过干预让学生了解影响吸烟行为的
11、社会因素,拒绝不良行为的诱惑,合理的解释吸烟与友谊、情绪应对及成熟的关系,提高对吸烟行为的认知,降低对尼古丁的依赖。(二)高职学生对吸烟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吸烟者对健康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越高,其戒烟的成功率越高。本研究通过干预发现学生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测试分数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说明有针对性的课程讲授及多种形式活动的组织,可以增加学生对吸烟相关健康知识的兴趣,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认识到烟草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改变学生对吸烟行为的认知,激发其戒烟的内在动力。研究表明,学生了解吸烟相关健康知识后,有戒烟意向的人数增加,68.9%的学生是由于健康原因而尝试戒烟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开展知识讲座
12、,举办知识竞赛,设立健康教育课堂,更生动、形象地宣传吸烟的相关健康知识,使学生明白吸烟对健康危害的严重性。(三)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改善本研究通过干预发现学生除退避应对方式的分数无明显改变外,其余应对方式均发生了显著的积极性改变。研究表明,吸烟者在遇到困难时,大多会使用自责和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很少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吸烟作为应对方式,会使人选择回避问题,大量难题不断累积而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人产生更大的压力及恶劣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想要改善学生的吸烟情况,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应对困难的态度和方式。通过对一般的生活技能、沟通技能以及社会技能等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应用积
13、极的应对方式处理人生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防止消极应对方式产生的恶性循环,从而减少学生面对难题对烟草的依赖。结语本研究将教育、社会、技能及认知四个模式相结合,促进学生心智成熟,丰富学生社会经验,使学生更有能力理解吸烟相关健康知识,将抵制吸烟的动机转化为拒烟的行为。参考文献:1 刘娜.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研究 J.时代教育,2015,7:60.2 孙爱,陈建伟,罗敏红,等.广州市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吸烟及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32(1):60-62,75.3 陈海德,高崚峰,李伟健,等.戒烟社会支持与吸烟者戒烟意向的关系:亲友认同的调节作用和吸烟危害认识的中介作用
14、J.心理科学,2018,41(1):132-137.4 赵力燕.健康动机对大学生戒烟行为的影响研究 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5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6 黄晶晶.城市居民吸烟行为的成瘾性研究 D.杭州:浙江大学,2008.作者简介:解璇(1993-),女,汉族,籍贯:陕西,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硕士,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护理教育。项目基金: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工类项目“不同吸烟阶段高职学生吸烟干预研究:基于教育社会认知控烟措施”,基金号:20XGP08。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4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42023/3/29 15:29:422023/3/29 15: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