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675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第 卷第 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丁小月()女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论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丁 小 月(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摘 要: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能充分彰显叙事所具有的修辞性不可靠叙述反讽效果的产生依赖于作者与读者的“共谋”小说洛丽塔中亨伯特看似合理却漏洞百出的自我辩解是对读者的一种考验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识别、判断、领悟其深层意图了解其反讽效果中所蕴含的隐含作者的道德立场从而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实现文学作品的劝说交际功能 洛丽塔中不可靠叙述的大量使用能够吸引读者深入解读小说文本了解隐含

2、作者的立场充分展现了不可靠叙述独特的修辞魅力关键词:不可靠叙述洛丽塔反讽效果疏离型亲近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位杰出的俄裔美国作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杰作洛丽塔普宁阿达微暗的火更是奠定了他在美国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名移民作家纳博科夫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但凭借自身的努力和艺术天分他创作了令人敬畏的一系列作品在美国学界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成为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文学大师 纳博科夫独特的叙事手法、奇特的叙事视角和不可靠叙述的文本特征赋予了其作品特殊的文学魅力 本文重点探讨纳博科夫名著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具体分析不可靠叙述如何通过反讽效果来吸引读者深入解读小说

3、文本、了解隐含作者的立场一、不可靠叙述的内涵及其反讽效果(一)不可靠叙述的内涵和类型文学作品中的不可靠叙述一直存在但是不可靠叙述作为文学概念被提出却始于二十世纪中期其发轫者是著名的美国叙事理论家韦恩布斯 年布斯发表了小说修辞学首次提出不可靠叙述的概念认为“当叙述者的言行与作品的范式(即隐含作者的范式)保持一致时叙述者就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即判定叙述者可靠与否取决于叙述者和隐含作者之间的距离 詹姆斯费伦是布斯的高足亦是当今北美修辞叙事理论大家他在布斯不可靠叙述研究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认知叙事学家不可靠叙述研究中对读者理论的关注注重研究阅读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多层次循环互动认为不可靠叙述

4、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关注叙事进程中不可靠叙述的变化和作用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不可靠叙述理论体系 以叙述者和“作者的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为基准费伦对不可靠叙述进行了分类认为不可靠叙述总体上可分为疏离型不可靠性与亲近型不可靠性(或契约型不可靠性)疏离型不可靠性指强调、拉大叙述者与“作者的读者”间距离的不可靠性而亲近型不可靠性指缩小叙述者与“作者 的读者”间距离的 不可靠性 费伦的这种分类注重探讨不可靠叙述如何对叙述者和“作者的读者”间的关系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不可靠叙述理论的研究关于疏离型不可靠性费伦进行了如下解释:在疏离型不可靠性中叙事者与“作者的读者”在事件报道、阐释或评价方面的差

5、距使交流双方相互远离亦即“疏离”换言之在疏离型不可靠性中“作者的读者”意识到采纳叙事者的视角将意味着远离隐含作者的视角从而极大损害作者 读者之间的关系关于亲近型不可靠性费伦认为叙述者与“作者的读者”在事件报道、阐释或评价方面的差距非但没有拉大反而缩小了也就是说尽管“作者的读者”意识到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但那种不可靠性包含了隐含作者和“作者的读者”认同的某些信息鉴于不可靠叙述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疏离型不可靠性忽视了对亲近型不可靠性的研究费伦着力研究亲近型不可靠性并以小说飞越疯人院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永别了武器我弥留之际为例逐一分析了亲近型不可靠性的存在(二)不可靠叙述的反讽效果反讽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希腊在

6、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发展成为一种创作的原则而现代意义上的反讽的形成得益于新批评学派 新批评学派的瑞恰兹、布鲁克斯等学者在诗学领域探讨反讽视诗歌中的反讽为诗歌语言的一种基本原则后又将反讽拓展为诗歌的基本思维方式与哲学态度 后来学界对于反讽的研究不再囿于诗歌领域而是逐渐延展到整个文学领域反讽与叙事学之间的特殊关系可见于布斯对不可靠叙述的反讽效果的研究布斯曾论述当读者发现叙述者的价值判断、事件叙述不可靠时往往会产生反讽的效果作者成了反讽效果的发出者读者是接受者而叙述者则成为嘲讽的对象费伦也认为事实事件轴、伦理评价轴、知识感知轴上的不可靠叙述和事实真相的悖逆会使文本产生反讽的效果 这种反讽会使作品表现出一

7、种含蓄的张力能够吸引读者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增进作者和读者的交流 可以说在修辞叙事学家看来不可靠叙述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其反讽修辞效果的生成依赖于作者与读者的“共谋”不可靠叙述为了实现其修辞目的必然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解码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某种阐释策略来识别、判断、领悟不可靠叙述的深层意图最终实现与作者的秘密交流二、疏离型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小说洛丽塔以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讲述了中年大学教授亨伯特和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疯狂恋情 在小说序文中一位自称小约翰雷博士的叙述者向读者介绍洛丽塔是一篇奇特的文稿该文稿作者亨伯特已于 年 月 日因冠状动脉血栓症在法定监禁中去世 小约翰雷博士应亨伯特的律师也是其亲戚和

8、好友克拉伦斯克拉克先生的请求根据亨伯特的遗嘱编订了这部文稿 文稿的实质是亨伯特的一篇自白是亨伯特因谋杀罪在监狱中等候审判时所写成的自白文稿向陪审团的女士们和先生们讲述了他对洛丽塔的病态爱恋以及这种畸形的恋情给双方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读到洛丽塔的结局部分读者不难发现叙述者亨伯特不仅是一个恋童癖者还是一个残忍的杀人犯他的病态思想和行为与普适性的道德伦理相违背这样一种变态者的叙述正是不可靠叙述产生的原因 但令读者惊叹的是自小说初始作者纳博科夫不惜使用华美的语言和优雅的笔调来描述亨伯特曲折而又感伤的个人经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真情表白也一度让读者动容 小说开头叙述者亨伯特这样开始了他的讲述: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

9、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 丽 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 丽 塔该段中亨伯特直抒胸臆并从语音学发音角度赞美了洛丽塔名字的音律之美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动于亨伯特对洛丽塔的一片痴情 作为一个高度自觉的叙述者亨伯特深知如何成功骗取读者的同情和信任他用看似纯客观的口吻介绍身世:我三岁那年我的那位很上相的母亲在一桩反常的意外事件中(在野餐会上遭到电击)去世了 除了保留在最最黑暗的过去中的一小片温暖在记忆的岩穴和幽谷中她什么也不存在了 我幼年的太阳如果你们还忍受得了我的文体(我是在监视下写作的)已经从那片记忆的岩穴和幽谷上方落下这样一个自幼失去母爱的孩子很容易博得读者

10、的同情 幸运的是他后来得到姨妈爱的眷顾 被姨夫抛弃的姨妈来到亨伯特家充当免费的家庭教师和女管家使得亨伯特“在一个有着图画书、干净的沙滩、橘树、友好的狗、海景和笑嘻嘻的人脸的欢快天地中长大成了一个幸福、健康的孩子”亨伯特自叙十三岁那年邂逅了他的初恋小安娜贝尔一个比他小几个月的可爱的孩子他们彼此疯狂、痛苦地相爱了但不幸的是几个月后的安娜贝尔在一个海岛上死于斑疹伤寒我一再翻阅这些痛苦的回忆一面不断地自问是否在那个阳光灿烂的遥远的夏天我生活中发狂的预兆已经开始还是我对那个孩子的过度欲望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怪癖的最早迹象呢?可是我深信从某种魔法和宿命的观点而言洛丽塔是从安娜贝尔开始的亨伯特的这种自我剖析为

11、他后来和洛丽塔的不伦之恋找到了合理的借口诱导读者暂时放弃客观的道德判断标准而一时原谅了亨伯特的罪恶直到二十四年之后我终于摆脱了她的魔力让她化身在另一个人身上阅读至此读者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亨伯特是一个多么重情而恋旧的人亨伯特成功地在读者脑海里勾勒出自己情深义重的好男人形象随着亨伯特自叙的展开读者也了解到亨伯特的“性感少女”理论“在九岁至十四岁这个年龄段里往往有好些少女在某些比她们的年龄大两倍或好几倍的着迷的游客眼里显露出她们的真实本性那种本性不是人性而是仙性”伴随“性感少女”理论而来的是亨伯特自我形象的成功刻画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规矩、文雅、安分守己的形象:他对纯洁、软弱的普通儿童十分尊重 不

12、管在什么情况下即使几乎没有多少惹起吵闹的危险他也不会去玷污这类孩子的天真无邪 这样的亨伯特很容易博取陪审团成员和读者们的信任也拉近了他作为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但当读者读到后文中亨伯特对洛丽塔处心积虑的不伦之恋时再回顾亨伯特此处的自白会发现至此亨伯特的叙述都是不可靠的叙述存在事实事件轴、伦理评价轴、知识感知轴上的错误报道、错误评价与错误解读同时这也是一处典型的疏离型不可靠叙述它疏远了叙述者和“作者的读者”之间的距离 这种不可靠叙述和事实真相的悖逆造成了一种巨大的讽刺使读者不难体会到作者的戏谑笔调不难体会到亨伯特的不可靠叙述所产生的强烈的反讽效果三、亲近型不可靠叙述及其反讽效果亨伯特的自白文稿中

13、多处把自己描述成文雅、痴情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动情的表白、细腻的自我心理剖析、深刻的自我辩解使得读者一时间并不反感于他的言行竟莫名地有些同情他的痛苦认同他所谓的“诗性”行为被他的诸种不可靠叙述所蛊惑直至亨伯特承认他和洛丽塔的母亲黑兹结婚另有所图“我(在新的、清晰可见的情况下)想象着洛丽塔母亲的丈夫可以尽情加在洛丽塔身上的那些不拘礼节的爱抚 每天每一天我都要搂抱她三次 我的所有 烦 恼 都 会 给 排 除 我 会 成 为 一 个 健 康 的人”读者认识到这是一种无耻的、可恶的暗自筹划亨伯特骗婚成功之后开始密谋除掉太太黑兹为了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近洛丽塔亨伯特给黑兹偷喂了各种安眠药粉并四处寻找药

14、效更强、更加稳妥的药物 终于有一天秘密被曝光黑兹发现了亨伯特的笔记认识到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恶魔、一个不道德的可恶的骗子 但亨伯特却异常平静他告诉黑兹这是幻觉他表现得像有教养的人 亨伯特自我辩解:“你找出来的那些笔记不过是一部小说的片段 你的名字跟她的名字完全是偶然放进去的 就因为你们的名字正好现成 好好想想吧”但黑兹不再被迷惑她毅然决定带着女儿远离亨伯特这个恶魔不幸的是在她出门寄信的时候因为愤怒和精神恍惚不幸被车撞死 那三封揭露亨伯特罪行的信件落入亨伯特手中被他在裤子口袋里撕成碎片随后亨伯特规划去奎营地接回洛丽塔他欺骗洛丽塔说她母亲生病住院了利用女孩子的好奇给她吃浅紫发蓝的安眠药企图占有洛丽塔并

15、在他们实质上从父女变成情人关系之后告诉陪审团“我来告诉你们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是她勾引了我”这儿亨伯特竭力把罪责推到洛丽塔身上为自己的不伦性关系进行辩护认为现代的男女同校教育、青少年的风尚、营火旁的欢宴等已经叫她这样的姑娘不可救药地彻底堕落了 亨伯特的占有欲望得逞之后为了长久地控制洛丽塔他一边用各种零食、玩具和衣服贿赂洛丽塔一边禁止她和陌生人说话恐吓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说得明白一点如果我们俩的事儿给人家发觉了他们就会用精神分析法治疗你把你关到一所教养院去”至此读者对亨伯特的品德、言行产生了由衷的厌恶认识到他是一个披着智慧、优雅、痴情、诚实外皮的恶魔亨伯特在此之前的自我辩解显然都成为不可靠叙述导致

16、读者对亨伯特的信任逐渐瓦解至此亨伯特所苦心经营的亲近型不可靠叙述转变成疏离型不可靠叙述 随着亨伯特虚伪的真面目被完全揭露读者感受到了隐含作者纳博科夫对亨伯特的无情嘲讽最终促成了“作者的读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深层交流不可靠叙述的反讽效果得以实现四、结语小说中亨伯特的种种不可靠叙述那种看似合理却漏洞百出的自我辩解是对读者的一种考验它所产生的反讽效果实际上蕴含了隐含作者纳博科夫的道德立场需要依赖于读者和作者的“共谋”来识别、判断和领悟小说中这种不可靠叙述的深层意图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需要对文本中的不可靠叙述进行双重层面的解码一是解读叙述者的话语二是脱离或超越叙述者话语来推断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可靠叙述理论自诞生以来就深受文学研究者的青睐作为小说批评中的经典理论被运用于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之中运用于各类中外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之中已经展现出它独特的修辞魅力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参考文献 .:.费伦.洛丽塔中的疏离型不可靠性、亲近型不可靠性及其伦理.肖向阳唐伟胜译.世界文学评论():.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外国文学评论():.纳博科夫.洛丽塔.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邱天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