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跨境电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影响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613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境电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跨境电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跨境电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贸动态89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向好。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9%。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我国农产品正积极融入世界农产品跨境贸易,中国的优质农产品不断出口至海外各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与跨境电商的深度结合,不仅有利于国内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的改革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国家近年来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我国已与东盟多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商合作机制,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是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战略下中国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必然要求,也

2、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重要举措。因此,顺应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响应国家顶层战略的号召,积极利用跨境电商新模式开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可以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准,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一、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不断完善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我国积极构建国家物联网体系,通过发放贸易便利化、信息共享、流程简化、通关一体化等政策红利,推动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行业通过“互联网+倡议”模式实现了产业转型和现代化发展1。就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状况而言,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从2015年的

3、360.2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9237亿美元,在七年内增长了六倍。同时,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贸易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进口贸易份额相对较小,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份额占比72.4%,而进口贸易份额仅占27.6%。此外,我国跨境电商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战略呈现出针对不同国家客户的定制化、多元化、小型化分区,逐渐形成了分散化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2,这种管理模式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刻转型。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宗农产品的贸易比重较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贸司 农产品进出口统计年报 可知,自2013年至2015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受债务危机影响,

4、经济重新进入低迷期,使得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增速逐步放缓。2015年以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农产品贸易的逆差仍逐年增加,农产品出口增速远低于进口增速,2020年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约63.4亿美元,大型电商平台卖家数量接近100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额占总体跨境电商交易额的比重较小,说明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二、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的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一)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研究年限为20152021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出口数据(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APE)来源于联合国COMTR

5、ADE贸易数据库(UnitedNationsCommodityTradeStatisticsDatabase),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分类标准(SITC)界定的农产品范围,共包括4类农产品,分别为0类食品及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类、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和4类动植物油、脂及蜡;GDP、人口跨境电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影响研究李贝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31)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快速增长,对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利用20152021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十国数据和跨境电商出口东盟各国数据建立了扩展的引力模型,进而分析了跨境电商出口

6、与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跨境电商出口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贸易,同时地理距离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各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根据分析,文章建议从提高物流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来解决问题。关键词: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东盟;引力模型作者简介:李贝阳(2001),女,汉族,湖北十堰人。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经贸动态90规模(Pop)等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地理距离(Dist)数据来源于CEPII的GeoDist数据库,使用CES方法进行加权测算。中国跨境电商总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而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出口跨境电商贸易额(Cross-borderE

7、-commerceExport,CBE),由于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国别出口数据获取还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参考了部分文献和报告后,本文借鉴艾瑞咨询(iResearch)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数据的测算方法,计算出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跨境电商出口额,测算公式如下:中国对i国的跨境电商出口额=中国跨境电商出口额中国对i国的出口额中国出口总额(二)模型设定本文使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跨境电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国际贸易领域,引力模型既有经验上的稳定性,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即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与经济规模(各自的GDP)成正比,与地理距离成反比,这就是引力模型最初的基本形式。随着贸易引力模型

8、的不断发展,人口、语言、关税、是否接壤、是否签订贸易协议等因素被不断加入模型中,一般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流量与人口数量、相同语言、低关税率、领土接壤以及签订贸易协议成正比。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中国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额为被解释变量,以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电商出口额为核心解释变量,引入GDP、人口、地理距离等控制变量,最后建立模型如下:InAPEit=0+1InCBEit+2InGDPit+3InDistit+4InPopit+it式中,0为常数项,lnAPEit是中国农产品t年出口i国的对数,lnCBEit是中国跨境电商t年出口i国的出口额。lnGDPit是东盟各国GDP的对数,ln

9、Distit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地理距离,lnPOpit是东盟各国人口数,it是随机误差项。三、跨境电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影响的实证分析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系数结果与引力模型的实证结果基本一致,即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对东盟十国的GDP和人口规模成正比,但系数显示与进口国首都的地理距离成反比,这与引力模型基本假设不符。在相关系数分析中,核心控制变量显著,且其他控制变量大体上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初步支持研究假设。表1相关性分析VariablesAPECBEGDPDistPopAPE1CBE0.593*1GDP0.451*0.284*1Dist-0.0260.0380.619*1Po

10、p0.450*0.210*0.876*0.416*1注:*p0.01,*p0.05,*pchi2=0.00322,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应当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在第一列的回归结果中,固定效应模型的调整可决系数(AdjustedR-squared)为0.947,说明解释变量跨境电商出口东盟各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各国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此外,F检验值为1.01e-10,P值为0.00322,都是较小值,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各国估计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影响系数为0.47,说明我国对东

11、盟各国跨境电商出口每增加一个单位,而我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增加0.47个单位。由此表明,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越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的增长贡献就越大。与此同时,我们关注到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也基本与我们预期的符号相一致。地理距离对农产品贸易流动有明显的削弱作用,因为距离越远,相应的运输成本越高,对贸易量的增长就越不利,具体来说,两个贸易国之间的距离每增加1%,出口量就会减少2.128%。GD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有积极影响。但进口国的人口对我国的出口具有明显的削弱作用,这与我们开始的预期不一致。本文从人口素质的角度进行可能的解释,人口素质是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劳动技能、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综

12、合体现。作为生产者,较高的人口素质有利于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供给世界各国档次高、质量好、附加值高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而东盟各国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较低,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更愿意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获取农产品,而不是从我国进口,因此我国农产品出口与各经贸动态91国人口数量呈反比。表2回归结果Variable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lnCBE0.470*0.085*(0.102)(0.034)lnDist-2.128*-2.627*(0.349)(0.350)lnGDP1.093*1.509*(0.139)(0.097)lnPop-0.148*-0.163*(0.061)(0.0

13、65)Constant15.842*21.347*(2.884)(2.717)Observations7070R-squared0.9550.944Numberofyear77Hausman15.86P-value0.00322CompanyFEYESYearFEYESFtest1.01e-10AdjustedR-squared0.947注:*p0.01,*p0.05,*p0.1四、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本文在实证研究中,构建了跨境电商发展与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计量模型,并利用扩展贸易引力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发展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水平,由此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跨境电商发展

14、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有正向影响基于东盟十国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东盟的贸易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跨境电商可以通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创造低成本的在线贸易中介,缩短交易环节,从而改善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状况。我国应全面提高跨境电子商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通信技术发展水平。同时,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应当积极推进“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与东南亚国家开展贸易跨境电商交流合作。2.地理距离对贸易流动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距离越远,相应的运输成本越高,不利于贸易的增长。贸易国之间的距离是

15、固定的,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支持整个物流过程的无缝对接,提高物流轨迹的可视化程度。此外,鉴于农产品的特殊性,政府和企业需要提升运输能力和对冷链物流的支持,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同时,可以利用海外仓来解决跨境出口贸易的物流问题。政府要大力构建农产品产地和销地的联合关系,通过建立“基地+市场+零售终端”的模式,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连续运作。(二)政策建议1.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政府要制定农产品出口质量检测标准,及时为企业提供帮助,确保农产品在出口前达到目标市场的质量要求,把不合格的农产品堵在国内,从而树立中国农产品的信誉和品牌。同时,政府应制定严格的

16、奖惩制度。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对这些问题企业进行监督和处罚;而对于那些诚信的优质企业,政府应该给予奖励。2.制定更多的扶持政策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试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而大型农产品基地则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跨境电商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应加快中西部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积极搭建内陆跨境电商发展平台,助力内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和出口。3.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处于上升趋势,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高校对跨境

17、电商综合人才的培养计划非常有限,毕业生在具体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3,因此,必须着力完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体系。首先,高校可以开展与各级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其次,高校可以联合举办更多关于跨境电商的项目和比赛,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出创新想法。此外,跨境电商企业也应积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并与高校合作,开展双向人才培养。参考文献:1施清芳.“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的实践研究基于Shopee平台实践J.全国流通经济,2019(31):14-15.2施薇.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碎片化形态及其发展进路研究J.农业经济,2019(4):122-124.3苏志立.“1+X”证书制度背景下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