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5834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8 月第4期第36 卷总第2 14期科技经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究朱书昕许成磊陈童婕孙永河(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6 50 50 0)摘要: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与研发活动数字化转型,从知识共享、市场需求、技术变现及政策红利4个维度梳理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协同创新特征。在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创新资源、企业战略及发展目标等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出技术协助型、研发集群型、价值链融合型3种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基于网络分析法(ANP)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的评价方案,并面向云南多家典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关键词:数字

2、化研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ANP0 引 言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研发资源,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近年来,国家部委和地区密集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政策文件,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能够在提高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由于面临转型成本高昂、人才储备匮乏以及适用方案供给不足等多重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仅凭借“单兵作战”方式难以获取数字化研发的优势2 ,与价值链关键创新主体间的协同3 正在成为其数字化研发的重要趋势。因此,梳理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构

3、建相应分析评价方案,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对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知识流动方向4、创新主体5、合作方式6 、协同导向7 等方面来解析协同创新模式。现有研究主要聚焦规模企业,缺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题研究。此外,数字技术正在颠覆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模式8-9 ,它建立了兼具成本和速度优势的连接方式,并增加了创新网络成员知识的异质性和组合性10-1。但现有研究尚未结合数字化研发情境中企业自身能力及其在协同创新组织中的地位、分工来探讨协同创新模式的效果评价及模式优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的作用机理,构建科技型中

4、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评价方案,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方式的完善。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具有以政府领导为先导、以产业集群为主体、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产学研为载体的一般特征。面向数字化转型,现有研究概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情境及表现形式,但尚未梳理具体特征维度及关联导向。本研究从“以知识共享为导向的资源协同”“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产业协同”“以技术变现为目标的结构协同”“以政策红利为支撑的战略协同”4个方面归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特征(见表1)。以知识共享为导向的资源协同是指企业依托数字化转型整合多维发展资源并积累知识资本,包括基金项目:国家

5、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揭榜团队共生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 2 16 40 2 2;项目负责人:许成磊)成果之一;云南省工信厅招标项目一“云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NTTCC20210986;项目负责人:缪彬)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朱书昕,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复杂行为决策;许成磊(通信作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团队管理、创业管理、复杂行为决策等;陈童婕,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复杂行为决策;孙永河,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

6、、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管理决策。21科技马经济第36 卷总第2 14期2023年8 月月第4期知识、技术、信息及科研人才等;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产业协同是指企业为适应数字技术更迭和市场不确定性,为加快市场响应效率而进行的创新协同;以技术变现为目标的结构协同是指企业依据自身价值链的联结方式,将供应一生产一销售一客户用数字化媒介联结起来,形成的一体式链式创新协同12 ;以政策红利为支撑的战略协同是指企业面向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以重大研发需求及创新项目为引领形成的企业间创新战略联合。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现有成果缺少基于企业发展特征及创新条件对多维协同创新模式的系统性分析,特别

7、是缺乏对数字化研发协同情境特征的考虑。本文结合张艺等、陶权6-7 的研究成果,基于创新主体、合作形式及协同导向构建模式解析维度,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的多维度创新资源、企业战略及发展目标,将其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划分为技术协助型、研发集群型以及价值链融合型3种,如表2 所示。2.1技术协助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技术协助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是指,企业通特征形式分析维度知识共享资源协同知识扩散知识从知识生产者传递到知识使用者技术应用技术在潜在使用者之间的传播、采用信息互通不同主体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人才发展知识拓展、技能提升、专业训练市场需求产业协同需求状态产品及服务的形式、数

8、量、质量的状态市场风险市场不确定性为研发带来的发展风险16 市场竞争争取优势地区、有利条件的竞争行为市场响应整合需求信息并反映在一系列经营活动中技术变现结构协同成果转化基础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后续成果开发活动生产协同与生产实体相互配合完成生产任务市场推广与销售及服务端共同将产品推向市场市场反馈与供应链后端交流,了解消费者需求政策红利战略协同财政支持政府制定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及优惠措施平台搭建面向数字化研发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构建研发体系,聚集资源,发挥数据价值法律保护对企业创新及经济行为形成保护机能协同模式企业发展阶段技术协助型初创企业为主高校、科研机构、初创获取数字化研发支持知识共享、市

9、场需求、借助数字工具,参与研发合作,提升专企业等研发集群型成长企业为主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形成优势互补的数字知识共享、市场需求、形成数字化研发协同体系,获取政策试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化研发能力价值链融合型核心企业为主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参建立产业价值链一体市场需求、技术变现、打造可复制数字化研发协同方案,支持与企业,服务机构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或者承包大型企业价值链前端外包服务,以自身优势技术为基础获取数字化研发支持,从而达到协同研发的效果。这一模式多以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它们受到研发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往往难以凭借自身资源积累实现技术流程改进或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技术协助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

10、主要反映在知识共享、市场需求和技术变现3个维度:技术协助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并获取创新资源和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化技术帮助它们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及骨干企业合作,在协同过程中更高效地学习先进科研知识、技术工艺及管理方法;在面对市场重大需求及研发趋势时,多数中小企业存在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技术等资源瓶颈,需要通过参与重大创新导向和研发项目,将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创新技术、市场优势加以整合;中小企业的快速市场响应能力有助于释放数字化研发环境中的技术应用价值,可以将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快速推向市场,达到技术快速变现的目的。2.2研发集群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发集群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

11、是指,在数字表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特征内涵解析知识产权、技术积累、研发人员能力技术贸易、转让、交流、传播14技术创新、企业偏好、市场及运营交流合作、协同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产品及服务价值开发的互利互惠、共享倩市场偏好、商品价格变动产生风险较好的产销条件、更多供应链资源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内外部协调成果应用形式、场景和效果的改善搭建“竞争一合作一协调 运行机制市场敏捷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推进竞争参与、市场变化、市场接受金融服务、财税政策、创业帮扶等【18 】重点技术、运行机制、功能定位研发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整合合同履行、诉讼保全、知识产权等表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

12、协同主体协同目的化研发模式涵盖范围协同特征技术变现政策红利政策红利协同目的提升数字化研发协同的知识多样性和异质性【13降低数字化研发协同的成本、风险,缩短开发周期推动数字化研发协同的观念更新、信任关系建立人才知识水平、创新动力、发展观念匹配数字化创新借助数字工具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倾向与趋势15数字化嵌人及联合,克服规模小、资源局限性数字化的高效率资源互通、广范围精准对接数字化开发,满足个性化产品的快速交付需求提升成果的数字化场景表现,提高创新成果价值基于数字化平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合作效益面向数字化消费,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知名度加强市场信息数字化融通,综合降低市场风险17 优化数字化研发的创

13、新环境,激发参与、降低风险提供数字化研发协同基础,推动开展创新服务打破组织边界、聚合创新要素、弥补资源缺失19 面向数字研发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壁垒协同方式业化能力,获取技术市场价值点支持,降低创新风险政策工具创新,提升整体研发效益22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23 Vol.36 No.4朱书昕许成磊陈童婕孙永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究科技管理23化情境下,异质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单一或多个目标组成的复杂系统联合体,数字技术重塑了企业群落的价值主张、交互方式,同时多智融合使得系统涌现性成为可能。这一模式多以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

14、,它们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但是随着技术的更迭加快及跨产业项目的增多,企业需要通过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与同类型或互补型企业的高效率研发合作。研发集群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主要反映在知识共享、市场需求及政策红利3个维度:依托共性研发任务推动研发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全局统筹和理念更新,能够有效调动关联企业参与数字化研发协同的积极性;聚集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利的研发集群,有助于中小企业在动荡的市场格局中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最大化获取竞争优势;面向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优先推动数字化研发转型,出台数字化专项金融政策,能够综合发挥财税金融政策在现实性激励、导向性信号和激励性规制等3个方面对研发活动数字化驱动的促

15、进作用。2.3价值链融合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价值链融合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是指,以产业链中的核心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导,与价值链中后端的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统一研发策略,基于数字化研发平台形成“前端研发、后端推广、及时反馈、整体响应”的协同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以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其创新基础坚实、成果积累丰硕,具备产业链协调能力和意愿。价值链融合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主要反映在市场需求、技术变现和政策红利3个维度:通过发挥核心企业在研发协同中的引领作用,从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源投入、转型模式与转型成效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有助于满足当前快速迭代的市场需求;目前依托“链主”企业实施技术改

16、造,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与“专精特新”企业同步培育已成为工信部门的基本政策导向,因此依托核心企业打造数字化研发服务商,不仅有助于其他链内企业加快技术变现,而且有助于其上云用云、加强供应链对接,提升价值链整体效益;得益于数据富集和贯通,数字化转型中逐渐优化的财税、金融政策能够精准组合各类靶向性政策工具,提高价值链中参与创新协同企业的支持政策触达率。科技与经济2 0 2 3年8 月第4期第36 卷/总第2 14期3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的多案例评价3.1评价方法由前文分析可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的特征要素存在复杂关系和交互影响,因此借助网络分析法(AnalyticNetworkProce

17、ss,A NP)确定不同模式下数字化创新协同要素影响关系及相对重要性。基于前文归纳的数字化研发协同特征及模式内涵,构建如图1所示的不同情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评价结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评价xi知识共享x2市场需求儿知识扩散Js需求状态y2技术应用J6市场风险y信息互通J7市场竞争J4人才发展J8市场响应技术协助模式研发集群模式图1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评价结构3.2案例企业选取近年来,云南以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和数字化研发模式为中心,持续推动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研发协同,在技术协助、研发集群、价值链融合3类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中均涌现出典型企

18、业。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高层次研发资源短缺、数字化协同经验匮乏等因素,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也面临诸多困难,呕待开展协同效果专项评价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政策完善要点。鉴于此,本文选取云南6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U,U),借助ANP方法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和综合评价状态。其中,Ui、U,为技术协助型数字化研发协同创新模式,U,、U 4为研发集群型数字化研发协同创新模式,Us、U。为价值链融合型数字化研发协同创新模式。为了方便进一步对比分析,选取的案例企业中U,、U 3、U 经营效益相对较好,U2、U 4、U.经营效益相对较差。3.3案例企业评价过程使用

19、SD软件构建案例企业ANP结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梳理的协同特征,邀请专家组对各要素进行比较判断,计算加权矩阵并求解检验,文x3技术变现9成果转化y1o生产协同川市场推广J12市场反馈价值链融合模式x4政策红利J13财政支持J14平台搭建JIs资源整合J16法律保护科技山经济第36 卷总第2 14期2023年8 月第4期得到案例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评价要素极限超矩阵和优先级(见表3)。表3案例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创新模式评价极限超矩阵价值链元素x20.0340.034 0.0340.0340.0340.0340.034Y20.0150.0150.0150.0150.0150.0150.

20、015y30.0290.0290.0290.0290.0290.0290.029Y40.0180.0180.0180.0180.0180.018 0.018X2y5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240.0240.0240.0240.0240.024 0.024Y70.044 0.0440.0440.044 0.0440.0440.044Y80.0350.0350.0350.0350.0350.0350.035X3y90.0390.0390.039 0.0390.0390.0390.039Y100.0040.0040.0040.0040.0040.0

21、04 0.004Y10.0280.0280.0280.0280.0280.0280.028Y120.0230.023 0.0230.0230.0230.0230.023x4Y130.0250.0250.0250.025 0.025 0.025 0.025Y140.0460.0460.0460.046 0.046 0.0460.046y150.0580.0580.0580.0580.0580.0580.058Y160.011 0.0110.0110.0110.0110.0110.011技术U0.2640.2640.2640.2640.2640.2640.264协助型U20.2050.205 0.

22、205 0.205 0.205 0.2050.205研发U3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集群型U40.0720.0720.0720.0720.0720.0720.072价值链Us0.2530.2530.2530.2530.2530.2530.253融合型U6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3.4案例评价结果分析表3所示的结果表明,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源整合(y i s),重要程度最低的因素是生产协同(y1o)。此外,所选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劣排序结果为UU,U,U,U4U。案例企

23、业反映出,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创新模式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扩大知识外延、增强集群效应、推动成果转化的突出属性。综合发展情况较好及较差的两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比较,技术协助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评价得分均为最高,接下来依次为价值链融合型、研发集群型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进一步分析极限超矩阵发现,资源协同、政策红利、技术变现分别是案例企业反映出的技术协助、研发集群、价值链融合3种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的核心特征。4结论与建议4.1主要结论本研究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辨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协同特征。创新之处体现为:一方面,归纳了面向数字化研发转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4个维24度微观管理特征、16 个因素

24、协同创新要点;另一方面,针对差异化创新基础、研发需求、数字化条件及协同内容,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的3种模式,并基于ANP方法构建了协同模式的多技术研发*3*4协助型集群型融合型案例评价方案。4.2政策建议培育多样化数字研发生态。其一,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深人参与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的过程中,深挖工业数据价值,探索形成研发外包、制造能力交易、数据价值共享等新模式。其二,引导数字化服务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研发云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研发系统向云端迁移。其三,围绕研发数据权属界定、交易流通模式、安全保障机制、权益保护机制等核心问题,加快攻克研发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制度和开

25、放共享瓶颈。推动多途径研发资源聚集。其一,加快研发数字化的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增加研发数字化人才梯队建设投入,形成满足数字化研发的网络化、数智化实验条件。其二,面向产业链聚集研发数据资源,增强产业各主体、业态间的数据联系紧密度,推动研发条件数据、过程数据、成果数据等数据的采集、归集、存储、使用的规范管理。其三,推动研发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将研发投入及数据产出的综合评价结果关联到企业信用监测、智能供需匹配、大数据风控等服务体系。强化数字创新政策落实。其一,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创新导向引领,针对数字基础设施、通用软件和应用场景等难题提供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扶持。其二,增强组织保障

26、,促进科技管理部门同发改、工信、财政、金融等部门的合作协调,推进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同企业研发需求对接。其三,借助研发大数据,通过风控体系优化、增信赋能、投贷联动等方式拓展企业经营资金来源并降低转型成本,形成价值链层面研发数据共享的互促互进、共生共荣的联动机制。参考文献 1 SCUOTTO V,SANTORO G,BRESCIANI S.Shifting intra and in-ter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cesses towards digital busines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MEs J.Creativity an

27、d InnovationManagement,2017,26(3):247-255.【2 黄嵩,倪宣明,张俊超,等.政府引导基金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我国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 0 2 0(3):110-12 1.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23 Vol.36 No.4朱书昕许成磊陈童婕孙永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研究 3 L IV IER A T O S A D,T SEK O U R A S G,V A NH A V ER BEK E W.Open innovation moves in SMEs:how european

28、 SMEs place theirbets?J.Technovation,2022,117:102-115.4BENHAYOUN L,DAIN M,CARINE A L,et al.SMEs embedded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how to measure their absorp-tive capacit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Change,2020,159:120-136.5NOMAKUCHI T,TAKAHASHI M A.Study about project man-agem

29、ent for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dilemma 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5,64:47-54.6张艺,许治,朱桂龙.协同创新的内涵、层次与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 0 18(18):2 0-2 8.7陶权.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模式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 0 2 0(6):7-14.8 HAN H,TRIMI S.Towards a data science platform for improvingSME collaboration through industry 4.0 technolo

30、gi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22,174:121-142.9 MARION T J,FIXSON S K.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novationprocess:how digital tools are changing work,collaboration,andorganization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ProductInnovation Management,2021,38(1):192-215.10 LYYTIN

31、EN K,YOO Y,BOLAND J.Digital product innovationwithin four classe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6,26(1):47-75.科技管理11余江,孟庆时,张越,等.数字创新:创新研究新视角的探索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 0 17(7):110 3-1111.12徐言琨,侯克兴.科技型企业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影响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 0 2 0(4):36-41.13刘力钢,刘建基.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J.科技进

32、步与对策,2 0 17(2 1):6 4-7 2.14苏妮娜,朱先奇,史竹琴.技术共享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 0 2 0(2):118-124.15易靖韬,蔡菲莹.企业创新与贸易方式转型: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J.中国软科学,2 0 19(11):119-12 8.16林海.“双创”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风险评估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 0 19(2 1):8 3-9 0.17WU S,WANG D.The influence of local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competition on en

33、terprise innovation investment und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multiple risk appetite typeJ.Kyber-netes,2017,46(5):118-123.18王燕,刘晗,赵连明,等.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 0 18(6):12-2 3.19姜骞,刘强,唐震.创新网络关系治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一一知识场活性的中介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 0 17(12):7 8-8 4.Research on Digital R&D Collabor

34、ation Mode of Technology-based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ZHU Shuxin XU Chenglei CHEN Tongjie SUN Yonghe(Faculty of Management&Economics,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Kunming 6505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digital R&D transformation of tec

35、hnology-based small and medium-sizedenterprises(SMEs),this study sor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SMEs from four di-mensions:knowledge sharing,market demand,technology realization,and policy dividends.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36、 of elements such as innovation resources,corporate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goal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this studysummarizes the digital R&D collaboration models into three types,which are technology assistance type,R&D cluster type and valuechain integration type.Based on the ANP metho

37、d,this research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digital R&D collaborationmodel of technology-based SMEs,and conducted case studies on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technology-based SMEs in Yunnan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in four aspects:cultivating innovation

38、ecology,optimizing development environ-ment,promoting cluster development,and strengthen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gital R&D collaborationmodel and evaluation method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a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and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refer-e

39、nces for improv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technological SMEs and match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in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Key words:digital R&D;technology-bas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NP(收稿日期:2 0 2 3-0 2-0 3)25科技与经济2 0 2 3年8 月第4期第36 卷/总第2 1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