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拉手“示”好,请别说“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5482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6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手“示”好,请别说“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拉手“示”好,请别说“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述案例的情形描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乐宝总喜欢站在队伍的第一个;第二部分是教师让他回到队伍中。关于第一部分,我的理解是:托班幼儿到户外活动时会排队,老师通常会拉着第一个幼儿的手,后面的幼儿跟着前面的同伴向前走。拉着老师的手走在队伍的第一个应该是很多幼儿的共同想法,因为排在“第一”意味着离老师最近,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近距离和老师接触也容易让幼儿感觉“我表现很棒”“老师喜欢我”等,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乐宝在建立了对老师的依恋后,想要站在队伍的第一个,和老师手拉手的愿望很强烈也是正常的表现。第二部分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视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当这种情况发生一两次

2、时,我会允许乐宝站在排头,和他手拉手,并告诉他只要喜欢就可以和老师手拉手。让乐宝知道拉手是相互“示好”的方式,当他想的时候就可以做。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主动和乐宝拥抱、拉手等,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当这种情况发生三四次时,我会告诉乐宝:“其他的小朋友也想告诉我他表现好,也想和我拉手呀!”“今天你站第二个,好吗?”如果他不同意,我会和排在第一的孩子拉手,让站在第二的乐宝也拉着我的手。当情况发生五六次时,我会给乐宝一些小任务并夸奖:“乐宝可能干了,可以帮老师做事情了。”边说边把装毛巾的小篓子递到乐宝的手上,然后叮嘱:“拿好小朋友的汗巾哦!跟上前面的小朋友。”让乐宝感受到自己的能干,能帮助集体做

3、事,进而转移其注意力。其实,对于才 2 岁多的托班幼儿来说,能够提出自己的需求就值得表扬,因为大胆表达正是这一年龄段幼儿需要发展的品质。无论幼儿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都尽量不直接拒绝,对他们来说拒绝是一种否定,容易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不止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先了解原因,再进行循序渐进、有针对性、有策略的引导:满足宝宝需求提出合理要求肯定宝宝能干。除了以上面对此场景的应急做法外,教师还需在日常相处中注意以下事项:本 期 话 题幼儿排队总想站第一,怎么办?班级排队准备活动时,两岁半的乐宝总喜欢在队伍排好后,立马跑到队伍的第一个。如若让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他便会躺到地上哭闹,什么也听

4、不进去,个别安抚或是转移注意力都无效。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怎么办?(话题来源:江苏省苏州市民治路幼儿园 刘琛韫)托育聊天室丨34保育与教育 2023.6 1.情感建立。托班的幼儿交往能力比较弱,如缺少外部力量的引导和支持,往往很少与人交流。教师需要主动与其沟通,赢得信任,进而慢慢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而与同伴发展积极的情感关系对他们来说是巨大挑战。在此后的活动中,教师可多引导其他幼儿主动和乐宝玩耍、游戏和交往,让乐宝不仅喜欢老师,也喜欢自己的同伴。这样在排队时无论站在哪里,周围都是小伙伴,乐宝就会慢慢减少对第一排的执念。2.换位思考。托班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究周围的事物,常以自我为中心,

5、集体活动时,不免都想第一个玩、第一个做、第一个说,因此争吵、争抢在所难免。这时,就要引导幼儿学习换位思考。比如可以让乐宝帮助老师思考“其他小朋友都和你一样,都想站第一个,老师该怎么办”,促使乐宝学着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思考让大家都能满足愿望的好办法,从而弱化他总想“独占”老师的想法。3.榜样的力量。幼儿园里中、大班的哥哥姐姐经常和托班幼儿一起在园所活动,教师可引导他们观察哥哥姐姐们是如何排队的,通过榜样的示范,让乐宝知道排队时站在哪里都可以,每次站在不同的位置意味着可以和不同的同伴亲密交流。合理评价、弱化“第一”优越感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新杰思托育中心 郑金爱 面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在日常工作时

6、的经验和感受,提供以下两种观察角度和解决策略。观察角度一:总想排第一,是引导的后果还是内在的需求?排队喝水、排队如厕、排队户外活动排队活动是在班级常规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环节。有的教师经常会把排队叫作“开火车”,这时候的火车头犹如幼儿眼中的“领袖人物”一般存在。在日常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师越是突出“第一个”或是“火车头”的优越感,幼儿就会越想争抢这个“第一”,这是该年龄段幼儿心理需求外化的一种正常现象。关于这一情况,我们曾在教研时集中探讨过,反思这个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可以规避或者降低这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在向幼儿传递信息时,语言、表情以及方式是否有误导的成分,等等。思维方式的转变会直接促使行

7、为的改变,当我们转变角度,遇到问题尝试从自身上找答案时,也许事情就不一样了。观察角度二:细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3 岁前的孩子情绪控制力较弱,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在排队时总会有不愿排队、发发脾气的时候。当发现孩子在此环节有异常表现时,教师也应关注一下孩子其他时段的表现,通过其语言、表情、动作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推敲其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我们班上的小宝前段时间也出现过话题中提到的情况,在排队时总喜欢抢着第一个排到老师身边,拉着老师的手时非常开心,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要是没排上第一个,小脸就立马沮丧下来。教师发现这样的情绪状态不仅出现在排队时,在其他时间小宝也不放过与老师亲近

8、的机会。经过两天的跟进观察后发现,原来小宝正处于和一一“争宠”的状态。一一是我们班上新来的小朋友,因为刚刚进班,教师便会多关注一些,而对一直喜欢黏着老师的小宝有些忽略。如此看来,小宝的异常表现也就不奇怪了。情绪表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当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行为表现也就更容易被理解和接纳。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观察乐宝在园一日生活的综合表现,对于一些异常的举动加以留意和分析,以弄清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乐宝产生这些行为。应对策略一:弱化排在第一的优越感在面对无理取闹、誓不罢休的“第一抢占者”时,我们需要应用教育智慧冷静处理。教师在排队时要避免急于催促,更看重队列的有序整齐,重点夸奖站在队列里的孩子,不再随意用“第一个”“最快的”“看看谁是火车头”等言语加以刺激引导。这样,孩子对于排在第一个的需求便会逐渐弱化。另外,可以用童趣的牵引绳、拉环绳替代原始的排队模式,或者适当改变排队的队列,由原来的一长队改为两个好朋友一排、一组一组地走等。丨托育聊天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