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历史概念教学要由“点”到“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520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概念教学要由“点”到“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概念教学要由“点”到“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概念教学要由“点”到“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概念教学要由“点”到“面”杜亮(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永丰中学,2 11313)摘要:历史概念教学要由“点”到“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而稳定的认知,引导学生从了解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到探究历史发展的线索,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八股取士”的概念教学,可以从点出发,创设历史情境,引出相关知识,进而理清历史线索,锚定概念所处时空线,最终在面上挖掘其育人价值,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概念;素养培育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指出:“中外历史采用点一线 结合的方式呈现。点 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 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以点连线、以线穿点,使课程内容依照人类历史发

2、展的时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叙述,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时候避免时序的混乱,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点”和“线”的基础上,还要从课程育人价值这个“面”出发,关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历史概念教学也要由“点”到“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而稳定的认知,引导学生从了解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到探究历史发展的线索,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一、教学设计一例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统治一课,涉及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八股取士。教材以“科举考试的变化”为子目标题,介绍了“八股取士”的由来和特点。“八股取士”的概念教学,教师依托高质量的素材创设历史情境

3、,同时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由“点”到“面”,让学生从知识到素养拾级而上。教学设计如下:(一)创设历史情境,引出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图片南京江南学科教育55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并据此创设情境,配以对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丰富翔实的解说,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位看榜的举子。而后,请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当时的环境,作出思考和分析。具体如下:材料1:正因当时应考人太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从前唐代考试,一定要考律诗,就因为古诗不容易定标准,判优劣,律诗要限定字句,平平厌反,要对得工整,一字不合法度就不取。标准较易具体而客观。宋代不考诗赋考经义,仁义道德,大家一样地会说,谁好谁坏,很难辨。所

4、以演变到明代,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一个一定的格式来。违反了这个格式就不取。这不过是一个客观测验标准。八股文犹如变相的律诗,是一种律体的经义。这也不是一下子便制定了这格式,而是逐渐形成的。开始时,也并不是政府存心要愚民所丧人才的,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摘自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成阳之郊”请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科举考试在明朝时出现了哪些变化,为何称其为“八股取士”,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需符合“八股文”严格的规定。“八股文”成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主

5、要考试答卷形式,故称为“八股取士”。考试标准化、规范化,选拔了大批较为合格的官员,推动了中国古代制度革新;与此同时,其形式呆板、内容单一,禁思想,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而且随着年代的推移,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江南贡院,让教学生动活泼、形象直观。随后,通过出示两则观点相反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科举考试在明清时期的新变化,科学地认识“八股取士”的含义,合理地认识“八股取士”在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多方面影响,从而掌握“八股取士”这一历史概念。(二)理清历史线索,锚定所处时空接下来,教师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我国古代选

6、官制度变化示意图。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不同(如图1所示),从夏商周时期的世袭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时期创立并延续到明清的科举制,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发展的产物。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的形式,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过程,锚定“八股取士”所处的时空,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同时感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选拔从注重血缘关系到注重才学。古代选官制度魏晋南北夏商周:汉朝:世袭制察举制图1(三)挖掘育人价值,关注核心素养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如下:材料1:八股文体式的形成、发展和定型的过程,也就是八股的建模过程。八股文体式定型后的历次试题,

7、是其整个体式唐到朝:九品明清:中正制科举制56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 0 2 3年8 月或系统主要属性的抽象和模仿,但不是全部属性的复制。并且,这些试题及要求显得复杂而明了,高雅而客观,“花团锦簇”又整齐规范,被人称为“一种高级的汉语文字游戏”。它基本上能使应试者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和技巧,又有使考官易于掌握评分标准的章法限制。摘自骆晓会的八股与科学材料2:四十多年前,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曾根据清代九百一十五本试卷的履历,统计出有相当一部分人父祖辈没有功名,即由白衣而获得功名,从而构成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与社会流动,载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四卷期,一九四七年)。同年,美国学者柯睿格曾根据绍兴

8、十八年同年小录和宝祐四年登科录,统计出有一半以上的进士其前三代都没有人做官,也说明由于科举考试制度,出现了上下的社会流动。一摘自张希清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八股取士”的特点和作用。“八股取士”的特点从文章格式上看,继承并发展了诗赋写作中的规矩,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一种要求严格、范式规范的“八股文”;从考试内容上看,继承并发展了北宋以来阐述经义,督促士人阅读四书五经,体会圣贤心意,阐发见解的内容要求。“八股取士”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较为公平公正地挑选官员,促进了社会的阶层流动。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材料1展示了“

9、八股取士”在考试规范和科学评价方面的作用,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八股取士”,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材料2 通过对科举录取人员家庭出身数据的统计,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此环节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挖掘“八股取士”这一重要历史概念教学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引导意义,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一也为中举一反三。八股正名二、关于历史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一)要有讲活“点”的情境意识历史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鲜活、具体的历史情境,将抽象化、理性化的历史知识点具体化、感性化、现实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提高核心

10、素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明朝的统治一课中,“科举考试的变化”这一子目附有图片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教师可以由此创设情境,配以对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解说。如此,既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还能提高学生辨识历史文物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教材还附有举子看榜图这幅想象图,教师可以由此模拟历史场景,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位看榜的举子,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结合当时的环境,运用当时的语言,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自身体验发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观点。上述“八股取士”的教学设计中,环节一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引人两则材料,以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探究精神。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思考探

11、究解决问题,完成对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二)要有串连“线”的线索意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现在人们认识的历史是存在于时间之流中的事件、观念、制度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提到:“其学科教育57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3 这对我们掌握历史概念很有借鉴意义,为了避免片面武断地解释历史概念,需要回归历史概念涉及的历史进程中。很多学生误认为“八股取士”是明朝出现的考试制度,实际上,“八股取士”是隋唐以来科举考试的延续,在明清两朝

12、运行五百多年。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八股取士”,理解其利弊得失。历史学习需要打破固定分期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一个比较宽广的地域范围内理解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和产生的影响。基于此,对于“八股取士”这一历史概念,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逻辑:“八股取士”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其存在有较为深厚的社会基础;但是到了近代,因其不适合国家发展转型的需要,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三)要有兼顾“面”的素养意识胡适曾说:“凡治史学,一切太整齐的系统,都是形迹可疑的,因为人事从来不会如此容易被装进一个太整齐的系统里去。L每个具体的历史概念往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13、和概括性,并不能从字面意义孤立地去理解,而需要将其纳人历史长河中,放进恰当的知识结构里,与相关历史事件联合起来整体性把握。所以,历史概念教学应该有兼顾课程育人价值方面的素养意识。很多学生形成了对“八股取士”的不恰当认识,重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照本宣科,甚至会不自觉地充当原有思维定式的传递者或固化者,导致贴标签的思维方式也会在学生身上不断地延续,标签化、脸谱化地看待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和事件,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应该通过广泛的史学阅读,不断更新知识,科学地开展历史概念教学,“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 参考文献: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2 2:2,4,4.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1:2 7 9.4 胡适.胡适书信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 9 6:7 0 2.58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 0 2 3年8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