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历史三、四单元检测题一简答 班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二下面是某一协定的内容,阅读后回答问题: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月一日开始从苏台德区等地 撤退 ,十月十日完成。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不得破坏,无偿移交给德国。(1)这是哪一协定的内容?签订于何时?_(2)为什么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一场阴谋?_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张伯伦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
2、果。”毛泽东(1)张伯伦采取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顶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四阅读材料。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演讲回答:(1)“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_(2)美国随后采取了什么对策?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_五、阅读下列材料:“各国(指26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请回答:(1)材料出自于26个国家签署的什么文件?它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_(2)文中“法西斯轴心国”指的是哪些国家?_(3)这一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3、是什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_(4)打败法西斯后,为维护世界和平,1945年10月,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名称是什么?_(5)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然而战争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世界已跨入新世纪,可天下并不太平。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_六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些战争的爆发使二战得到扩大? (2)斯
4、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的胜利在二战中各有何重大意义? (3)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论证江泽民同志观点的一个事例。 (4)为了有效防止战争,建设和谐世界,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七 2011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世界各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材料一:法西斯的暴行 图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被关押者 图二毫无人性的日本法西斯分子(1) 根据材料一,说明法西斯的“邪恶”表现。_(2)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举出这一年影响战争走向的两件大事。材料二 “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
5、空前的灾难。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不会忘记,大批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肩并肩对日作战,为中国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主席会见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时的讲话请回答:(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指的是什么?(4)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对日作战是哪次会议的决定?(5)“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哪一事件?列举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并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两例。(6)回顾这场战争,你有什么感想?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第二次
6、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3/4。1945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还多。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但债务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材料三: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几乎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请回答:(1)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 请你说出美国在二战后为经济繁荣而实施的两项政策。(3)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美国经济被称为什么?这一时期,
7、美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哪些原因?(4)美国经济的发展给你怎样的启示?你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借鉴?九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国家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年均增长率6.7%5.6%5.3%2.9%9.6%3.5%材料二 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是哪一国家
8、?(2)根据上述材料,促成日本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因素有哪些。(3)这一时期的日本与当前的中国在发展经济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经验。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加以评论。十、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杰出的改革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苏俄经济,90多年前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主要措施是什么?(2)为克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对策?特点是什么?(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的新政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成效是什么?(4)为了彻底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20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作出的伟
9、大决策是什么?(5)联系所学知识,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十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阅i卖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世纪八十年代苏联改革的结果怎样?(2)导致苏联改革出现上述结果的客观历史因素是 。(填字母代号)A“八一九”事件 B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C斯大林模式的弊病 D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措施(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十二、1945.9.2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