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口头诗学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449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口头诗学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口头诗学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口头诗学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2卷第1期2023年3月Vol.32 No.1Mar.202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 口头诗学探究王倩倩王倩倩(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普帕米是路南(石林)彝族叙事诗合集,其中有几首长诗是影响较大的彝族民间文学作品。在彝族叙事诗中,表现出复调的节奏、韵散结合的文类特征,同时,在语言程式、主题程式和故事范型上 都遵循着一定的结构规律,诗歌文本情节生动、语言优美、程式丰富,承载着路南彝族渊源流长的历史文 化传统,带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用“口头程式理论”来分析这些叙事长诗,可以从中探寻彝族

2、民间文 学作品中传达出的诗性内涵和文化韵味。关键词: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口头诗学一、口头诗学理论与普帕米简介一、口头诗学理论与普帕米简介口头诗学(Oral Poetics)即口头表述 诗歌,它与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研 究密切联系。由于笛卡尔主义式的传统书面 文本研究方法有其存在的局限性,20世纪 60年代,口头诗学理论的出现为研究民间文 学文本带来了新方法。“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将口头诗学作为一种 系统的文本分析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提供 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关于口头诗学的 研究源头,“它肇始于以古希腊史诗为唯一 对象的研究。在

3、此之后,随着帕里和洛德在 前南斯拉夫的研究得以推进,它发展成为一 种以田野调查为基石的方法。从这个转折点 开始,它很快就延展成为一种强有力和广涉 比较研究的工具。”W这个学说理论的出 现具有现实意义,它既从当代的角度回答了 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的“荷马问题”,同时,又为现实学术问题打开了新视野,该理论为 人们研究史诗文本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理论 的宗旨,“其宗旨不是要完成诗学法则的建 设,而是提供一套解析民间叙事文本的工具 和方法。”2随着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文学理论从作者研究到文本研究,使口头诗 学文本的区别于主流文本,这一特征日益显 现推动了理论话语转化与变革。用口头诗学 理论去解读史诗,从理论

4、本身维度出发去阐 释民族口头传统形式的产生和传承,为口头 诗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路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部,“路南 彝族自治县是昆明市属唯一的民族自治县,也 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风景游览区路南彝 族自治县现有一个县属镇一鹿阜镇。四个区属 镇,即板桥、石林、海邑、南大村四镇。”3 普帕米是路南(石林)彝族叙事长诗,1988年出版的普帕米,由黄建明、昂自明、普卫华等彝族学者翻译、整理出来的民族民 间文学作品,根据原始的彝文文字材料和口 头传唱材料综合校勘整理而成,通过彝汉文 对照的方式出版。普帕米主要包括了牧*收稿日期:2022-11-8作者简介:王倩倩(1991-),女,河北邯郸人

5、,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2024级比较文 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研究。64王倩倩: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口头诗学探究羊人史郎若逃到楠密去阿诗玛三 部叙事长诗,这几首长诗在彝族人民中影响 较大,后半部分用彝文的方式将原诗呈现出 来,其中部分名篇已有十多个国家和民族文 字的译本。普帕米的翻译整理者们在书 中载:“普帕米是彝语译音,意为祖先 的歌。这几首普帕米是历代彝族祖先创 作的,是彝族祖先用泪与汗、血与火谱写而成,它倾诉了彝族祖先的辛酸和追求,倾注了彝 族祖先的情感,凝结、闪烁着彝族祖先的智 慧。”彝族歌手口头演唱的普帕米内 容丰富,老人们摆古追述

6、祖先业绩、歌颂善 良的人民群众,讲述彝族的神话、童话故事等,叙事巧妙,寓意深远,它们流传至今,具有 着独特的民族情感,体现出彝族长诗的艺术 魅力。以下笔者将从口头诗学特征的视野下 分析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二、普帕米中程式化的语言二、普帕米中程式化的语言(一)人物的描写程式在口头程式理论中,美国古典学学者米 尔曼帕里将“程式”(formula)界定为“一 种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在相同的布格条件 下,用以传达一个基本的观念在相同 程式类型(the same formula type)中,你会发现针对不同神祗和英雄,有着大量的 片语可供选择;但就其例证而言,针对某个 单一的形象或人物时,多于一个以上

7、的、具 有相同节拍的程式却极为罕见。这种经济的 表达方式在荷马的句法中是如此的典型,以 致帕里将之术语化为俭省(thrift)”1 帕里认为,在绝大多数的事例里,这种俭省、缩略化的叙事手法可以用来解决叙述中的具 体情节或观念中遇到的问题,使诗人能够摆 脱选择困难的困境,完成其叙事任务。在该 理论系统中,帕里还提及到“特性形容词”(epithet)的概念,指在不同时代、不同 地区、不同的歌手演唱中,对同样人物的描 写具有相同的程式,这种情况在彝族叙事诗普帕米中也有所体现。在牧羊人史郎 若一章中,有这样的描写:“涝泥依南底,湖水茫茫泛涟漪,莲叶茵茵一片绿。荷花放 苞的季节,姑娘诞生在这里。彝山美伊

8、(杜 鹃花的一种)最鲜艳,水中荷花最美丽,姑 娘更比荷花放光彩。荷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取名就叫依南妮(荷花女)。”而在逃 到楠密去中也有类似的描写:“摘下了的 菜叶软绵绵的,妹妹呵!你是最温柔的。茫 茫森林里,我选最挺拔的那一棵;密密翠竹 中,我选最修直的那一株;簇簇花丛间,我 选最鲜艳的美伊花;彝家姑娘里,我只选中 妹一个。”在两篇叙事诗的叙述中,女主人公的出 场方式采用着一种特定的程式系统,即“以 花喻人”,诗人运用“湖水茫茫”“莲叶茵 茵”“荷花放苞”等一系列词语描写出女性 的优美体态、姣好的容颜。在逃到楠密去 篇中,哥哥选择情郎词语运用“森林里最修 直”“花丛中最鲜艳”的表述,引出彝家姑

9、 娘中最美的“妹妹”的形象,也是将人物的 描写放置于景物的对比中,突出叙述人物特 点的表达方式。“莲叶”“荷花”等是受众 所熟悉的季节性的植物,演唱的歌手在创作 过程中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加以归纳、整合,融入诗歌的演述场景中,创造性地塑 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这些诗性的表 达,深深印刻于故事的歌手和听众的记忆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词语表达程式,这些词语 程式有助于口头诗人快速创作,使创作者和 听众通过这些名词进而联想到叙事中的场 景、主人公形象,词语程式的运用渲染了叙 事的氛围,突出叙事主题。(二)平行句法形态在普帕米中,平行句法形态非常常 见。“采用平行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歌手将 演唱顺利

10、进行下去。一方面,在平行式的诗 句或段落中,歌手只需要替换一个或几个词 语,就可以创作出几行或几段诗句一一这是 一种高效的办法;另一方面,歌手获得了充 分的时间回忆后面的情节和故事。”因此,彝族叙事歌手在诗歌叙事的过程中,也运用 了此类的表达方式,强化了表达效果。其中 描写:“从此以后呵,牧羊郎儿史郎若,腰 间插着执劳汪(笛子),一边牧羊一边吹。吹起执劳汪,百鸟赶来合;吹起执劳汪,羊 65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儿听召唤;吹起执劳汪,野兽不敢狂;吹起 执劳汪,蜜蜂采花忙。”在这一段对主 人公描写的诗行中,歌手运用平行的句法形 态进行创作,对牧羊人史郎若的刻画生动形 象。这一段叙述描写

11、是史郎若“路上遇知音”的情节,主人公在放牧过程中巧遇美丽的姑 娘舒日玛的场景,史郎若吹着笛子在山上放 牧,他的笛声悠扬动听,引来百鸟相合、成 群的羊儿、采花的蜜蜂,充满了山林乡野的 自然风趣。“执劳汪”富含当地彝民族的色 彩,叙述了两位知音见面时美好的自然景色,秀丽而清新,呈现出史郎若与彝族姑娘舒日 玛相见时的美好景象,富有诗情画意。“金子打床架,银子打床板,金银打的 床,妹妹睡不着;丝棉大被窝,妹妹睡不着。野火烧黄栗,只能燎死枝和叶,烧不死树心 和树根。任狠心丈夫怎打妹,打不断妹妹思 哥情。”这段描写同样采用了平行的句 法结构程式,前一句是对兄妹俩在水塘边走 散后,通过对妹妹的丈夫虐待妹妹,

12、哥哥想 妹妹的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妹妹睡不 着”的重复描写,表现了哥哥和妹妹的深厚 表表1普帕米中普帕米中1 情谊,思念至深,情真意切,读来深切感人。“阿妹宠爱娃,一天换三次,一天洗三 次,一天裹三次。是这样看大的,是这样抱 大的,是这样换大的,是这样洗大的,是这 样裹大的。”“我们生活在吃不完的地方,我们生活在喝不竭的地方,我们生活在穿不 尽的地方,我们生活在充满甜蜜的地方。”这一诗行描写的是兄妹俩经历了重重的苦难 后,终于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平行的句 法形态也起着强调的作用,这几句诗是并列 状态,史诗歌手演唱起来韵味悠长,将故事 完整地呈现于听众、读者的脑海里。同时,这种平行的句法结

13、构形式遵循着一定的格式 和规律,在诗行中的顺序具有固定性。哈尼 族在创作史诗的过程中,诗句顺序不能调换,将头人贝玛(巫师)、工匠的顺序严格限制,路南彝族叙事诗中的叙事方法运用得较少,但这种结构方式和叙述方式进一步增强了诗 歌的叙事性,使叙事诗更富于韵律感。(三)数字程式在普帕米的语言中,还出现了一种 数字程式,根据其内容整理如表1。字“三”的程式系统字“三”的程式系统时间/地点三更半夜时/念了三昼夜/期限定在三天内/三年的时光/三年一千多个日/水里 泡三天/三天路途上/三个白天过得去/出逃头三天/出去找三天/生下满三月/三年学射箭/三年学唱歌/放牧三个月/放羊放三年/三个夜晚难熬过/三月一个

14、季/辛劳了三年。人物念了三次祛病经/草药挖回三算筐/深深下叩三次头/连连喊三声/三天找麻地/一日想三回/一夜想三回/一天能缝三套衣/妹妹滚三滚/一夜哭三次/一日哭三 回/阿妹点完三种/一日看三回/一天换三次/一天洗三次/一天裹三次/女儿满 三岁/手掰三背柴/三人砍一林/三人烧一山/三人拣一埔I/山顶喊三声。动物/植物舍下了三月的黄面狗/三岁小水牛/哮哇唤三声/羊群渴三天/今天换盐少三只/知了叫三声/阳雀叫三声/三岁的牛犊/砍下了三棵大栋树/甜养棱三角/绵羊养 三年/独牛养三年/少了三粒谷/树枝分三岔/斑鸠有三只/要放三只虎/打死了 三只虎。其它三间茅屋里/三丘肥沃地/一天下三次/三天两夜整/垒

15、成了三间/宽口凿子打三 把/射出第三箭/剔下了三束/一天捧三瓢。在普帕米中,多次使用数字“三”。数字“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多”的代名词,代表着多数和多次。笔者认为,数 字“三”的诗行的出现,与路南彝族的生活息 息相关。在牧羊人史郎若中,数字“三”所构成的诗句生动形象,如“放牧三个月”“三 年学射箭”“草药挖回三勢筐”等,这些词语 组合的程式表达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景。用 数字“三”进行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读 者的印象,同时,在史诗叙事中丰富了故事情 节,突出时间的长短,联结了事物的发展。此外,在普帕米中,还有关于“一”“六”“九”“十三”等数字程式化的运用,作者用“一天又一天六

16、个手指按六眼”九十九个不嫁等,数字的 66王倩倩: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口头诗学探究频繁使用,扩展了叙述的时间、事物的数量,通过复调式的表达,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起 到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作用。三、普帕米的主题程式分析三、普帕米的主题程式分析路南彝族叙事长诗的主题类型丰富、多 元。沙马拉毅认为:“主题是歌手经常运用的 一组意义构成的叙述单元,如一次集会、宴会,一次战斗以及对马匹、男女主人公的描绘等。口头诗歌的主题相当于一个叙事单元,为了构 筑诗行的需要,一个叙述单元有可能被分解成 几个小的部分,但这些小的部分都隶属于大的 主题。”冏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主题作为 一种叙述单元,对诗行的构筑起着重要

17、作用。傲东白力格认为,“主题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串联着细节与观念的序列,它不受某一特殊事 件、某一逐字逐句的重复或描写构建了基础的 结构。”用这种观点与沙马拉毅的主题看法 有相似之处。主题在叙事文本和口头诗学中,都作为一种惯常运用的序列出现,构建起叙事 诗歌的基本结构。美国学者洛德在故事的歌 手中说:“主题是用词语来表达的,但是,它并非是一套固定的词,而是一组意义。”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有其共同点,都说明了 主题的意义成分。普帕米叙述主题可分为:诞生、成长主题;抢亲主题;营救主题。(一)普帕米的诞生、成长主题程式 在牧羊人史郎若的主题程式表达中,“阿妈生下史郎若”一节的诗行记:“涝泥 依南底,湖

18、水茫茫泛涟漪,莲叶茵茵一片绿。荷花放苞的季节,姑娘诞生在这里。彝山美 伊最鲜艳,水中荷花最美丽,姑娘更比荷花 放光彩。荷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取名就叫依 南妮。荷花开了十五次,荷花枯了十五次,姑娘长到十五岁。”阿诗玛中关于诞生、成长的主题程 式描写:“青松高又大,长在深湖畔,故事 悲又惨,传自远古时。彝家阿着地(地名、音译),阿着地上方,有地没人住,格路日 明家(人名,阿诗玛的父亲),居住在这里,这里花常开,蜂落花朵上,家里生育啦!彝 家阿着地,阿着地下方,有地没人住,热布 巴拉家,居住在这里。热布巴拉家,蜂落花 朵上,家中生育啦!生下个儿子,名字叫阿 支,阿支象猴子,猴子象阿支。格路日明玛,生下

19、一女儿。”在对依南妮和阿诗玛的 诞生的描写中,运用了“花”的意象描写,诞生场景都放置于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了一 种固定的程式结构,诗人以花喻人,表现了 女性的柔美和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赞美。“美丽阿诗玛,生下满三月,笑颜似花 开,妈给因梳头,乌发似荫影,阿妈喜两场。女儿满七月,会坐头偏斜。女儿满八月,爬 行似耙地,阿妈喜三场。女儿满一岁,一岁 会走路,走似麻团滚。阿妈喜四场”在主人公的诞生、成长主题中,其诞生和成 长的典型场景都突出了欢愉、喜悦等心情,在词语的程式运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对 阿诗玛的成长叙事中,以女主人公阿诗玛“生 下满三月”“女儿满七月”“女儿满八月”“女 儿满一岁”等作为时间

20、线索,将对阿诗玛成 长的喜悦表达了出来,同时,也为下文阿诗 玛的不幸遭遇作了铺垫,增强了诗歌的艺术 表现力,这种传奇性的描写,为主人公阿诗 玛的生命历程中各种波折打下了深深的烙 印,这与史郎若和逃到楠密去中兄妹俩 的描写类似,故事内容由“诞生一成长磨 难”到“解放”,遵循着一定的主题序列,通过程式化的语言表达来深化主题。(二)普帕米的“抢亲”主题程式 在普帕米中,采用了“抢亲”主题,这一类的主题程式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阿 爸压着我的头出嫁,大雪压嗑松,阿妈压着我 的头出嫁。我的丈夫呵!头发像山草,身子就 像虫蛀的朽木,脚趾生得像猴掌,一身惹人厌,我不喜欢他。”逃到楠密去叙述了妹 妹被家人逼婚

21、,被狠心的丈夫毒打、控制,哥 哥带妹妹逃离困境,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妹妹被父母逼迫嫁给不喜欢的男子,在反抗过 程中,妹妹与其父母、丈夫的矛盾被激化,诗 行中的“眼泪就像茅草屋檐滴水珠”“一日哭 三回”“一夜哭三次”等语句反复出现,突出 了丈夫的残暴、凶狠和妹妹的伤心欲绝,以及 她想见哥哥的迫切心情。妹妹在遭遇种种险境 和磨难后也变得愈来愈坚强,妹妹丈夫的抢 67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亲环节表现激烈,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引 出结尾的美好,叙事逻辑巧妙,整个过程将故 事“抢亲”的大主题与叙事中的“小主题”关 联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如阿诗玛的“抢 亲”主题描写:“热海放下脸,咧嘴高

22、声骂,嫁要娶你女儿,不嫁也要娶你女儿。可怜 阿诗玛,不愿也不行,被人往外拖,拦也拦不 住,挣也挣不脱。热布巴拉家,像鬼来捉人,把美丽的阿诗玛,强行抢走啦!”在阿诗玛被掳走之后,格路日明玛伤心 泪流,不断地回忆起和阿诗玛在一起的日子,诗行“妈妈的女儿呦!”段落的重复,衬托 出阿妈伤心、无奈的心情,主题是程式化创 作的需要。创作者创作具有主题风格的文学 作品,就需要在文本中融入各类主题。主题 适合讲述故事事件或抒发情感,贯穿于整个 文本结构,易于诗歌演唱者传承和吟诵。在 阿诗玛的叙述中,演唱者通过对“抢婚”这一主题的描写,表达了对恶霸的深恶痛疾 和对善良的阿诗玛的同情,这种主题程式的 运用,也为阿

23、诗玛的流传提供了吟诵创 作多种版本的空间。(三)普帕米的“营救”主题程式“营救”主题程式在逃到楠密去中 表现为父母逼婚、妹妹被丈夫虐待,哥哥帮 妹妹一起出逃的情景,诗行曰:“阿妹不要 这样伤心,哥跟你一样,一轮十三天,一日 哭三回,泪水伴饭往肚咽,也是这般过来呵!十二街子上,今天见到了阿妹,哥哥喜欢了 一场。阿哥呵!听我告诉你 妹妹逃出来以后,天天朝着你们村子看,看到村头起,火焰熊 熊往上窜,黑烟滚滚遮住半边天,忧心是哥 若死啦!”在逃到楠密去的“营救”主题中,故事情节一波三折,通过兄妹俩的 互相思念、牵挂、逃离的场景,将妹妹“出逃”后的心理感受娓娓道来,“一日哭三回”“天 天朝着你们村子看”

24、诗句的记述,有效地触 发读者的共鸣和同情。兄妹俩在困难面前不 离不弃,为了自由和幸福共同克服了重重困 难,终于团聚。阿诗玛中叙述了阿黑和热布巴拉的 斗争故事,在对歌、砍山林、烧山林、撒谷种、拣谷种的比赛和挑战中,阿黑战胜了重重困 难取得了胜利,终于成功营救出了阿诗玛。在这一场场的比赛和争斗中,阿诗玛和阿黑 的勇敢、机智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 热布巴拉的霸道、蛮横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营救”的主题程式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效 果,极富艺术感染力。四、普帕米的故事范型四、普帕米的故事范型美国史诗学者约翰.迈尔斯.弗里认为:“每一个结构都表明它们不仅仅只是结构,每一个结构同时还是一幅映射图像,通 过

25、运用这些熟悉的提示,帮助听众或读者去 穿越他们所不熟悉的叙事领地。”故事 范型是揭示故事类型基本叙事结构的重要方 法,对故事范型进行分类、解析有利于对史 诗的文本作出进一步的归类、解读,能够在 史诗叙述的故事情节中发现其共性和普遍规 律,理清创作者的逻辑构思及文本思路。在 路南彝族叙事诗中,故事范型和母题的排列 顺序经过民众的创造、认知、再创造,无论 是口头文本,还是书面文本,在传承过程中,路南彝族人民对文本赋予本民族的文化意 蕴。关于普帕米中的故事范型,笔者将 其归纳如表2。表表2普帕米叙事长诗中的故事范型普帕米叙事长诗中的故事范型篇目类型困境考验破题/求助困境解除结局牧羊人 史郎若相依为命

26、型史郎若母亲去世,其父亲和后娘赶 他走,成为孤儿史郎若要独 自生活下去老人收留,路上遇知音史若郎和舒 日玛分别获 救孤儿配成双,结 婚生子,过上幸 福生活逃到楠密去兄妹逃难型父母逼婚、丈夫 虐待哥哥营救妹 妹妹妹丈夫家 的人追赶、毒打兄妹逃离、重逢兄妹俩在楠密过 上幸福的生活阿诗玛斗智斗勇型热布巴拉抢婚,阿诗玛被困阿黑营救阿 诗玛阿黑破解难 题考验阿黑和阿诗 玛成功逃脱 恶霸阿诗玛在路途上 被粘在洞壁,无 法再回家68王倩倩: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的口头诗学探究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普帕米的故事 类型中包含了“困境一一考验一一破题一一 困境解除”等几个基本的故事范型,通过分 析可以发现,在三部作品

27、的“困境”母题形 式中,逃到楠密去阿诗玛的诗中,都存在“逼婚”的情节,女子或女方家人对 其进行解救,“逼婚”或“抢婚”是故事的 起因,也因此产生一系列的困难对受难的人 的考验。牧羊人史郎若中,史郎若因母 亲去世后被其父亲和后妈赶出家门,在史郎 若独自的生活中,遇到了身世同样凄惨的舒 日玛,女主人公舒日玛因父母被财势迷住,逼迫她嫁给官家,舒日玛因此逃婚偶遇史若 郎,叙述着“逼婚”和“抗婚”的故事范型,这也是事件的矛盾冲突激化点。在三个作品 的“破题”和“困境解除”的故事范型中,主人公顽强抗争,与对方斗智斗勇,最终获 得胜利。但三个故事又同中有异,不同的情 节表现和故事发展,叙述着他们不同的遭遇

28、及难题考验。在普帕米中,不同故事范 型的出现奠定了叙事结构的基础,在作品的 表现形式和种类上呈现出了不同的范型。五、结语五、结语综上所述,路南彝族叙事长诗普帕米 与民众的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因此,必须结合彝族生活的诸多方面来对民间诗歌 文本的内涵做出合理阐释。诚然,叙事诗的 书面文本还需要结合民间口头文本进行综合 分析,正确看待口头文本转化为书面文本后 产生的“程式化”问题。“随着书写文明的 飞速扩张,口头诗学所得以根植并发展的以 口头传统作为信息传播主要方式的社会,如 今看上去正逐渐萎缩。”n。然而,作为一种 古老而常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口头传统在新 技术时代的网络空间、多媒体空间、日常

29、生 活中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扩大了声音文 本的传播范围,使口头文本跨越时空并得以 保存下来。口头诗学领域的丰富性和普适性,一方面,为研究民间叙事文本中的类似现象 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建构了该领域 深厚广阔的理论图景,为人们进一步探究民 族文化的表达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空间。参考文献:1(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戈金译.口 头诗学:帕里一洛德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0:13;57-58.2 朝戈金.口头诗学J.民间文化论坛,2018(6):120 125.3 王若.路南彝族自治县小城镇的现状和发展 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1985(7):22 一 26.4 黄建民,昂自明,

30、普卫华.普帕米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298;2;65;6;36 一 37;94;117;119;2;123 一 124;126 一 127;74;148;95.5 张紫云.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的口 头诗学分析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3:24.6 沙马拉毅.彝族民间长诗叙事中的“主题 程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16(10):42 46.7 傲东白力格.史诗演唱与史诗理论一一从 亚里士多德到洛德的史诗学简史M.兰州:甘 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21.8(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尹虎彬译.故 事的歌手M.北京:中华书局,2004:97.9(美)约翰迈尔斯弗里附录二:晚 近的学科走势J-民族文学研究,2000(S1):94 一 96.10 朝戈金.“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 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J 西北民族研究,2014(2):5-15.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