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 理 试 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1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B空间站做匀速运动,所
2、以加速度为零C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2如图甲所示,在长约1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的红蜡块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将此玻璃管迅速竖直倒置(如图乙所示),红蜡块R就沿玻璃管由管口A上升到管底B。若在将玻璃管竖直倒置、红蜡块从A端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向右水平移动(玻璃管的初速度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如图丙丁所示),直至红蜡块上升到管底B的位置(如图中丁所示)。描出红蜡块的运动轨迹如图戊所示,则红蜡块和玻璃管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 A红蜡块沿玻璃管向上做匀速运动,玻璃管向右做匀减速运动B红蜡块
3、沿玻璃管向上做匀速运动,玻璃管向右做匀加速运动C红蜡块沿玻璃管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玻璃管向右做匀速运动D红蜡块沿玻璃管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玻璃管向右做匀减速运动3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塑,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左边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AG B CG D4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P点相遇,则必须( )AA先抛出球 B在P点A球速率小于B求速率CB先抛出两球 D在P点A球速率大于B求速率5如图
4、所示,处于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与水平方向成15o角,AB直线与强场E互相垂直在A点,以大小为vo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下落一段距离过C点(图中未画出)时其速度大小仍为vo,在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零 B小球的电势能增加C小球机械能增加 DC点可能位于AB直线的左方6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匀强电场,AA、BB、CC是该电场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为0.5cm,其中BB为零势面。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沿AA方向以初动能EK自图中的p点进入电场,刚好从C点离开电场。已知PA=2cm,粒子的重力忽略不
5、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通过零势面时的动能是1.25EK B该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是0.5EKC该粒子达到C点时的动能是1.5EK D该粒子达到C点时的电势能是0.5EK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6分;未选全但无选错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后,空间站在离地面三百多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现已测出其绕地球球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以上数据能够计算的物理量是( )k
6、s5uA地球的平均密度 B空间站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C空间站绕行的线速度大小 D空间站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8某同学站在观光电梯地板上,用加速度传感器记录了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5s1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在15s25s内,观光电梯停了下来,该同学处于平衡状态C在25s35s内,观光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D在t=35s时,电梯的速度为09质量为50kg的某人沿一竖直悬绳匀速向上爬,在爬高3 m的过程中,手与绳子之间均无相对滑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
7、法正确的是( )A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不做功 B人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使其重力势能增加1500 JC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做功等于人的重力势能的增加D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做功等于人的机械能的增加10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过O点的虚线MN与电场线垂直,两个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P、Q分别从A、B两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速度方向垂直于MN,且都能从MN左侧经过O点。设粒子P、Q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电势能分别为Ep1和Ep2,以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到达O点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粒子的重力不计,则( )Aa1a2 Bv1v2 Ct1t2 DEp1Ep2三、填
8、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在圆弧槽的边缘A点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图中未画出),今让小球对着圆弧槽的圆心O以初速度作平抛运动,从抛出到击中槽面所用时间为(g为重力加速度)。则平抛的初速度可能是 。12一质量为m物块从粗糙圆弧轨道上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圆轨道半径为R,滑至轨道末端B点后进入半径为的光滑圆轨道,此时速度大小为v,B点切线水平则物块过B点后瞬间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B点之前的瞬间) 倍,物块由A滑向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13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
9、示。设该物体在t0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x1和x2,则x1和x2的关系是 ;合外力从开始至t0时刻做的功是W1,从t0至2t0时刻做的功是W2,则W1和W2的关系是 。14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打点记时器打1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
10、恒为8V,灯泡L标有“3V 6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1。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 A,电动机的效率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0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上边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2,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V =1.23V。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电路进行测
11、量。当电压达到123V时,发现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次数1234567U/v020060100140180220270I/mA80155195227255279310次数1234567U/v0.200.601.001.401.802.202.70I/mA80155195227255279310次数1234567U/v020060100140180220270I/mA80155195227255279310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
12、6)D滑线变阻器R1(020) E滑线变阻器R2(050)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分析:(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给出的方格纸内作出UI图线,并从图线上分析该灯的额定电压应为_V;这一结果大于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原因是 _ 。(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分析,他们实验时所选择的最佳电路和器材应为下面四个电路图中的图 ;电流表选择 (填A1或A2);滑线变阻器选择 (填R1或R2)。O 100 200 300I/mAU/V2.03.01.0次数1234567U/v020060100140180220270I/mA8015519522
13、725527931017(12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斜面上AB段光滑,其它部分粗糙,且斜面足够长。一带有速度传感器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速度传感器上显示的速度与运动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时间(s)0123456.速度(m/s)061217212529取g10m/s2,求:(1)斜面的倾角多大?(2)小物块与斜面的粗糙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3)AB间的距离xAB等于多少?ks5u18(1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的
14、圆弧,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用质量为m=0.2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过B点后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物块飞离桌边缘D点后由P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求:(1)BD间的水平距离;(2)判断m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19(18分)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半径为R0.6m的两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B端、C端与光滑绝缘水平地面平滑连接。A端、D端之间放一绝缘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下方B、C之间的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E5105V/m。当传送带以6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时,现将质量为m=410-3kg,带电量q=+
15、110-8C的物块从传送带的右端由静止放上传送带。小物块运动第一次到A时刚好能沿半圆轨道滑下。不计小物块大小及传送带与半圆轨道间的距离,g取10m/s2,已知A、D端之间的距离为1.2m。求:(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2)物块第1次经CD半圆形轨道到达D点时速度;ADBEC(3)物块第几次经CD半圆形轨道到达D点时的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多大。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123456CBADBB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
16、个选项正确,选对得6分;未选全但无选错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8910ABCACDABABD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和 122 Wf=mv2mgR13 x2=5x1, W2=8W114 乙 0.46ks5u15 2 60%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0分)(1)如图(2分);2.5(2.42.6均可)(2分);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答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意思对就可以给分),(1分);(2)(A)(2分);
17、A2(1分);R2(2分);(说明:如果电路图选(C),且滑线变阻器选R1的,可以得4分;电路图选(C),但滑线变阻器选R2的,只能得2分)17(12分)(1)当小物块在AB段运动时,设加速度为,则 (2分)由表格可知 (1分)所以 (1分)(2)过B点后物块的加速度设为,则 (2分)由表格可知 (1分)所以 (1分)(3)可以判断B点对应于2s3s之间的某个时刻,设为从第2s时刻运动至B点所用时间,为从B点运动至第3s时刻所用时间。则 s (1分) (1分)解之得 ks5u (1分)所以 (1分)18(12分)(1)(1)设物块由D点以初速做平抛,平抛用时为t,则在竖直方向上: 在水平方向上
18、: 可得在桌面上过B点后初速m/s,加速度m/s2BD间位移为 m评分标准:得出VD得3分,得出SBD得3分。(2) 若物块能沿轨道到达M点,其速度为,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在M点,设轨道对物块的压力为FN,则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即物块不能到达M点。评分标准:以上两式各2分,得出FN和结论各1分。19(18分)(1)由题意及向心力公式得: (2分) (1分) 小物块第5次到达D点后,将沿传送带做减速运动,设在传送带上前进距离后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由动能定理得: (1分)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1分)从以上计算可知,小物块第5次到达D点后,沿传送带做减速到传送带中点以后即同传送带一起匀速到A点,以后的运动将重复上述的过程,因此小物块第5次到达D点速度达最大,最大速度为(1分)。ks5u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