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山东教育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钻探(tn) 校补(jio) 衙门(y)B. 窥视(ku) 硕果(shu) 卓越(zhu)C. 独裁(ci) 稿纸(o) 淋漓(l)D. 炯炯(jin) 一剂(j) 深宵(xio)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B. 凝神 疏懒 钻研 墙壁C. 何仿 呼喊 漂白 示威D. 跨越 澎湃 梳头 贪心3.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 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B. 锲而不舍:
2、刻。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C. 兀兀穷年:终年。 潜心贯注:静下心来。D. 沥尽心血:滴。 弥高:更加。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B. 臧克家,诗人,写过老马一诗,以诗集烙印出名。C.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集有红烛死水,闻一多先生主要身份是民主战士。D. 闻一多拍案而起,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5. 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C.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D. 他说了,跟着
3、的是“做”。6.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A. 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 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C. 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 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7.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3)“不动声响
4、,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二. 阅读:文段一: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
5、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
6、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 这几段文字主要写了闻一多哪方面的“说”和“做”?_ 2. 解释下列词语。 (1)迥乎不同:_ (2)一反既往:_3.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点?_4.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_5.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7、。”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_文段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1988年11月11日,一列火车呼啸着开进长沙火车站,将胡耀邦送回了故乡的怀抱。没想到,这也是他最后的故乡之行。胡耀邦同志爱好书法,回到故乡的一次正规题词是在岳麓书院。那是元月6日(1989年),他离开故乡前的最后一天。他到湖南这么久,还没有在长沙市内走动过。要离开了,别的可以不看,岳麓书院是一定要看看的。书院正门口就是那副天下闻名的对联:“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气派很大。胡耀邦在一楼走到尽头,略事休息,品一杯香茗,然后登楼,穿过图书室,碰到了纸和笔。胡耀邦一看这架势,知道难以推托,于是_(先发制人先声夺人先入为
8、主先见之明):“要我题词,一字千金呢。”又指着摊开的大张宣纸说:“这纸太大,容我回去写好送来行不行?”众人不允,胡耀邦只好从命。“写什么呢?”站在一旁的湖南大学负责人说:“就写千年学府吧。”果然千年了。岳麓书院于北宋天宝九年创建,后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前后九百多年。胡耀邦略一沉吟,说;“还是题尊重知识,好么?”众人一齐叫好,胡耀邦蘸笔挥毫,凝视运笔,四个斗大的字跃然纸上:尊重知识。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呼啸( ) (2)岳麓( ) 2. 文中横线处应选的词语是( )。(填序号) 3. 解释“香茗”:_。 4. 写出文中的六要素。 (1)时间:_;(2)地点:_; (3)人物:_;(4)
9、事情的起因:_; (5)经过:_;(6)结果:_。 5. 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是_。6. 归纳这篇短文的主旨:_。 7. 给文章加正、副标题(用文中的语句)。 正标题: 。 副标题: 。文段三: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渐渐地,人
10、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他激动起来未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1. 上文刻画的人物是_。2. 找出文中人物肖像
11、描写的句子。_3. 上文通过对人物_和_描写,展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_4. 这两个人物有很多相同点,但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是什么?(摘抄文中的语句回答)_【试题答案】一. 1.B 2.C 3.C 4.D 5. C 6. D 7. 二. 文段一:1. 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2. (1)形容相差很远。(2)改变过去一贯的做法。3. 义正辞严,声震天地,蔑视敌人。4.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5. “巨”在一切为国为民上,“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上。文段二:1. (1)xio(2)l2. 3. 香茶4. (1)1989年元月6日(2)湖南长沙岳麓书院(3)胡耀邦 湖南大学负
12、责人 众人(4)书院请胡耀邦题词(5)胡耀邦开始推辞,推辞不掉只好从命(6)胡耀邦为书院题了“尊重知识”四个大字5. 顺叙6. 通过记叙胡耀邦同志为岳麓书院题词的事情,赞扬了胡耀邦同志关心书院、尊重知识的精神。7. 正标题:尊重知识 副标题:胡耀邦最后的故乡之行文段三:1. 屠格涅夫、福楼拜。2. 屠格涅夫是“白皙的脸”,福楼拜是“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蓝色的大眼睛”。3. 语言 行动(或:动作)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4. 说话的声调不同。屠格涅夫“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福楼拜“嗓音特别洪亮”,像“吹响一把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