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两岸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十分感动。主人公达达是一个很可爱的华人男孩,他对神秘的河对岸充满好奇和向往。可是爸爸从不让达达去,还说如果不听话,就打断他的腿。有一天,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将达达引到河对岸。在那时,风筝断了线,那么谁捡到就属于谁,如此美丽的风筝,让达达不由自主地追出门。河对岸的吊床、秋千、树屋、友善的陀螺少年和美丽的马来西亚女孩,让达达感到新奇,离开后这一切都使他魂牵梦绕。特别是爸爸不愿相认的姑姑,就住在河对岸。 一份迟来的亲情弥足珍贵,一场生死离别在河两岸上演。湍急的河水和打断腿的警告都挡不住达达一次次过河的决心。他要去找马来女孩,去找姑姑。亲情、友情的力量是如此伟大。可以让一个人为之疯
2、狂,甚至连命都不要了。 达达的爸爸曾对河对岸的马来人有许多偏见,导致最后让自己后悔,使达达差点错失一段珍贵的友谊。所以,我们应该多去理解和包容那些与我们关系有点儿紧张的朋友和亲人。或许我们对他们真的有误解,别做那些让我们后悔、痛心的事,而仅仅只为了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 我们的宽容与理解,能赢得一个真心的朋友,一个可依赖的亲人;能取得别人的原谅;也能让自己舒心。努力、奋斗、谦虚、勇敢、善良是人们的天性。在善意的谎言,无边的幻想与淡淡的忧愁中,我看完了这本“生命之树”。 第二篇:河两岸读后感河两岸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河两岸,是马来西亚著名儿童文学家许友彬编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这么一
3、个故事:10岁的华人男孩达达一直向往去河对岸的另一个世界,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秘世界,令达达对他充满好奇。终于有一天,一只达达最喜爱的白色风筝把达达引到了河对岸。达达的爸爸说过决不允许达达去河对岸,但面对自己最心爱的风筝,“打断一条腿”的警告和湍急的河水也抵灭不了达达去河对岸的决心。于是,达达到了河对岸,认识了美丽的马来女孩,找到了爸爸不愿再相认的姑姑。 达达为了寻找自己心爱的风筝,并没有因为爸爸那,“打断一条腿”的警告而放弃。在脑海中一条一条的判辩着自己的“真理”,最终还是决定跟随心灵的召唤去河的对岸。就是这样一个危险的决定竟然让达达找到了姑姑,真是不可思议。由此可见,做一件事跟随自己内心的
4、召唤,也未免不好,至少满足了自己已久的心愿,不再抱有遗憾,即使这个决定是错误的。通过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目标,只要向着目标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同时也让我想到,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困难,就气馁了,退缩了,没有勇气去面对。但现在我知道了,不能因为没有信心而退缩、而失败,要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也许尝试一下就会成功。读到“心在说话”这一篇时,感动的泪水禁不住在我眼眶里打转。眼看一家人就要团圆了,可意想不到的是姑姑竟然发生了意外,离开了爱她的亲人。达达的爸爸在听到这一消息后,悲痛不已,对自己把姑姑赶出家门这件事非常后悔,但姑姑根本没有记恨他。是啊,没有亲人是件多么痛
5、苦的事情,只有亲人的陪伴,成长的道路才会充满欢声笑语。 谢谢你,河两岸,一本充满人间真情的书,让我明白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是爱。是暖暖的真情。 第三篇:童年河读后感童年河读后感 同本雅明一样,赵丽宏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用朴素却细腻的文笔,书写的不是传奇故事,而是那个年代童年的场景、风物、心情与氛围。这样的文本,在本雅明时代儿童文学的版图中,都属于不一样的风景,在今天,就更显得写法异样。因为,眼下儿童文学特别是儿童小说,不是故意蹲下身子,乔装打扮成童年,就是高架着身板,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和午后品茶的姿态,回顾品味童年,操着大人的腔调,贩卖大人那一套成长哲学,作传奇或离奇甚至装神弄鬼状的,实在太多。如此
6、矮化和高拔这样两类,几乎成为儿童文学中童年的叙述主调。赵丽宏的这部童年河,却以另一样的叙述方式,令人惊叹地抵抗这样目前儿童文学的既定模式,努力使童年得到本真质感的还原。 儿童文学中的主角,一般是儿童,但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孩子背后往往有大人的隐身。童年河不是,它的主人公雪弟,就是一个从崇明岛乡下来到上海的孩子,从小说的开始到结束,他始终是一个孩子,并未在小说中跳进跳出。赵丽宏以风格化的书写,完成了对雪弟人物的塑造,也完成了对那一个时代童年的勾勒。 赵丽宏的这本小说真挚、感人、亲切、流畅,是富有文学品质和艺术特色的优秀之作,可说是近些年儿童文学园地上难得的、可喜的收获。 作者非常珍惜童年
7、生活对自己的馈赠,永远保持孩子那种天真、单纯的心态。写儿童文学作品,一定要有童心,万万不能失去童心。保持童心、天真比富有天分、才华更重要,而丧失童心、天真比丧失才华更致命。童年生活的回忆给作者以天真、稚气、灵感、激情。正因为永葆童心和天真,才能在感情上、心灵上与当今的孩子息息相通。这是作为成人文学作家、诗人的赵丽宏,初次涉足儿童文学领域之所以能大获成功、赢得读者的奥秘所在。 文学的魅力在于以情感人。童年河的作者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闪光的、动人以情的事物,在小说中着力表现了普天下少年儿童心灵能共同感受的感情,比如亲情、友情、乡情、同情心、悲悯情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主人公雪弟与亲婆之
8、间的祖孙情,与阿爹之间的父子情,与牛嘎糖、小蜜蜂、唐彩彩之间的同窗情谊,以及对唐彩彩一家遭遇厄运的同情,都写得相当真挚、动人,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艺术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真挚确实比技巧更重要。 第四篇:巨流河读后感巨流河读后感 近些年来与国共内争关系密切的回忆录出过不少,但似乎还没有一种比齐邦媛的巨流河更值得看。这本书丰富而复杂,故人,往事,政治,学术,流离之痛,家国之殇,般般件件,纷繁错杂;文笔既隐忍含蓄,又不无偏激;叙事既满怀惆怅,又饱含深情。与其说它是一部关于个人身世的记录,不如说是一曲为故国招魂的挽歌。故国何所指。一言难尽。本书开端即逞现出一股豪气,使读者顿生壮怀激烈之感。然而开篇
9、不久,作者的叙述由激昂转为低回,直至一曲终了。而主角也由作者父亲转换成作者本人,从东北到关内、西南,再到台湾,从懵懂幼稚的孩童,到青春飞扬的学子,再到名满东南的学者。可她却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弃儿”。 作者的叙述透露了许多信息,要而言之,是“四个不”,即不甘、不满、不齿、不屑。 一、不甘、不满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早年留学异邦,26岁随东北新军将领郭松龄起兵反奉。举事前郭说过:此事成功固好,若失败则大家皆须亡命,但一帮热血青年都信心满满。巨流河一役功败垂成,郭全家受戮,齐自此离乡背井,亡命天涯,后终老台湾。巨流河之殇成了齐世英永远的痛。对这种结局,他心有不甘,终其一生,不断地奋斗,试图恢复东
10、北,恢复全中国,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 “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人纷纷逃往关内,齐世英却反其道而行之,孤身一人秘密潜入东北会见义勇军首领马占山等人,鼓舞斗志,安排人事。抗日战争胜利后,苏联背弃与国民政府的协议,大力扶植中共武装,致使东北陷于林彪之手。齐世英等国民党中坚分子均痛心疾首,万分不甘 检讨战败过程中,认为军人背叛和共产党煽动民间的不满是主因,必须展开绵密的反共防谍网,巩固蒋介石的领导权。 林彪就是利用东北的物力、民力,配上苏军俘来的日军和伪军的武器组成第四野战军,一直从东北打到广州和海南岛.一直到我们收复东北时,中共在东北还没有什么力量,以后依赖俄国的扶持才坐大。俄国扶持中共固然是促成东
11、北沦陷最主要的原因,而政府用人不当,方法不对,也须承认。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国际和国内政策失误,东北首先落入中共之手。他辗转万里,孤身来到台湾,家国俱失,何等悲伧。 直到晚年,齐世英依然念念不忘,“抗日胜利后,东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皆倾向中央,只要中央给点温暖或起用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乐意为国效劳。” 东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皆倾向国民政府。是耶,非耶。 对国民党丢失大陆,齐世英与其他国民党人一样,既不甘,又无奈。 再说不满 1948年11月,东北陷入共军之手,国民党的东北“地下抗日同志”未能离开。有的人写信给齐世英说: 我们半生出生入死为复国,你当年鼓励我们,有中国就有我们,如今弃我们于不顾
12、,你们心安吗。 其实,齐不仅于心不安,而且有着与同志们同样的意见,对国民政府丢失东北不满,对中共坐享其成占据东北尤其不满。与齐一样,他的女儿、本书作者对1949年以后中共在大陆上的各种政策措施,更是满腹怨愤: 由于父亲一直在国民党政府做事,祖居庄院早已被摧毁,祖坟也犁平为田,村子已并入邻村茨林子。齐家祖坟既已被铲平,我父祖铁石芍药的故乡,已无我立足之地了。因是“美帝”的基督教会大学,解放之初即被断然废校,美丽的校园,著名的未名湖,硬生生地变成了北京大学校园。我相信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没有多少人可以公开怀念燕京大学和她的优雅传统。 (文革期间,)这些我在大学受业的老师几乎都未能幸免,所受之苦
13、,是中国文人百年来受政治播弄之苦的极致,即使倾三江之水,也洗不去心中的愤慨憾恨啊。 回到南京我从鼓楼小学门口走过去走过来,没有看到那黯黑狭隘的一扇破门上挂的是我母校的校牌。我不能相信它竟如此窄小简陋破旧。鼓楼小学在南京是个有相当历史的小学,如果没有亲眼看到它如今的光景,绝不相信记忆与现实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连笔者都觉得,齐邦媛女士的苛求实在有点过分。南京经历了日军屠城浩劫,百姓惨遭屠戮,城阙惨遭摧残,面貌必然大变,而且新中国的建设日新月异,为什么必须保留一所“有相当历史”的小学呢。 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一直被国民党人视为神圣之地。但中山陵的现状却让他们失望和不满。1999年,在时隔半个世
14、纪之后,齐邦媛回到大陆: 我希望去看看中山陵。疏疏落落地有些人在石阶四面上下,没有一点肃穆气氛。以上种种,都使作者对“新中国”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作者当年因偶然的机会离开大陆去台湾,对于不能回归故国,一直耿耿于怀,但说到大陆的“文革”等诸多恐怖的运动,作者又表示了极大的庆幸: 当年上海的虚荣若是吸引了我留下,我早已成“黑五类”而被斗死,即使幸存,也必须耗尽一生否定真正的自我。 这是真的,从后来30年的事实看,齐女士和所有去了台湾的中国人,都应该额手相庆。 二、不齿、不屑 作者对中共建政后所做的一些事似乎只是不满,对中共夺取大陆前的一些行迹则十分不齿 在我迷恋诗词、神驰于文学,对政治除了抗日爱国之
15、外几乎是“无知”的那些年,原来另一场风暴已经在酝酿了。 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是作者在南开中学的同学。作者认为“内战的转折点是原在北平抗共的傅作义于1949年1月响应共产党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后来我读到他的女儿是劝降者之一。”接着便发了如上一通感慨。如果说这种感慨的含义还不太明显,那么下面这段话的态度则非常明确了: 这是我独立为人第一次见识到政治的可怕与谎言。在我生长的家庭,革命与爱国是出生入死的,有情有义的,最忌讳翻脸无情,出卖朋友。 这件事的缘起,还得说明一下。国共共同抗日时期,双方私下里小动作不断,共产党秘密地在学生中发展进步分子。学生群体也发生了分化,有的安心读书,有的则逐渐卷入政治
16、活动。齐邦媛属于前者,而她的一些出身低微的同学则属于后者,她们被称为“进步”同学。由于齐的父亲是国民党要人,还由于齐不肯参加有明显倾向的学运活动,尽管她父亲坚决抗日,她潜心求学,进步学生仍然与她划清界线,视她为异类,并对她和她的家庭多有指摘,一个曾经很要好的同学“侯姐姐”竟然骂她是权贵余孽。作者就是在受到刺激后发表了如上的看法。以我的理解,作者在此指斥的对象,既是“候姐姐”之流,也是中共。据已公布的各种 历史材料,实际上中共最高层的主流派和当权派从来没有打算与国民党和解,从来没有打算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也从来没有打算联蒋抗日(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等高级领导人对此进行了抵制和批评,并因此而靠
17、边站。),他们打着抗日的旗帜,积极扩张地盘,发展军力,为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做准备。作者在此表达的其实正是对中共口是心非、罔顾大局的义愤。 中山中学在胜利后由四川迁回沈阳时他(指王天民)担任校长,原以为可以服务故乡,安定办学,一九四八年共军进城,他一家十口辗转逃来台湾。 这是典型的春秋笔法,寥寥数语,便可给读者强烈的暗示。以下几条信息则接近于揭露和控诉: 纪录片柏林沦陷四十年:五月二日盟军进城之日,幸存的百姓躲进地下室,被抢先进占的俄国兵拖出来刺死、强暴,接着进城的英国军车在路边捡拾小孩,带他们去吃饭,美军在旁警戒.德国投降时,苏俄坑杀降卒二十万,埋在由汉堡流往捷克的易北河沿岸。这真让人震惊和意外
18、。此前的教科书只是告诉我们,日军在南京烧杀奸淫,美军在北京上海横行无忌,国军在根据地杀人如麻,却不知道共产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俄竟然做出此种令人发指的事来。至于以下各种现象,以及与此类似的各种欺骗和虚伪,我们这些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和意外: 一九五0年韩战爆发,大陆一片“抗美援朝”声。参加村民大会时,冬天大家坐在热炕上,征兵的干部请志愿参军者站起来,一面叫人在炕下加火,热得坐不住的人刚一起身就被鼓掌,欢迎参军。 一九五三年七月韩战结束后,幸存者选择自由退伍或回乡,不愿回大陆的一万四千多原志愿军官兵来台湾,成为全球瞩目的“一二三自由日”。 这当然只是齐邦媛女士的理解。我对于“
19、一二三自由日”,此前则几乎一无所知。“维基百科”是这样解说的: 1950年6月,韩战爆发。期间被联合国军俘虏及在阵前易帜的军人共173700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有21400人被俘。中共方面一直坚持要求联合国军无条件遣返所有战俘,无论他们是否愿意回到中共统治下,中共的立场被联合国军拒绝。双方最后达成协议,战俘可以自由决定去向,后来共有14235人选择前往台湾,选择回大陆的志愿军战俘大多受到政治审查、被开除党团籍或拒绝其入党。1954年1月23日清晨起,14850名中国反共战俘,7650名韩国反共战俘得到释放。前往台湾的反共战俘于1954年1月23日,由基隆上岸抵台,接受全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被称为
20、“韩战义士”。他们在台XX县区游行,市民张灯结彩,表示庆祝;全台湾各大城市自由钟,都敲响23下。中华民国政府特设“一X8226;二三自由日”以纪念这个“从中共手中解救大陆同胞”的事件;其后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反共联盟大会”中通过,并通电全世界同为反共阵营的国家,吁请一致响应,这即是一二三自由日的由来。随着冷战气氛转淡、以及两岸局势的稳定,中华民国政府停止动员戡乱,各共产主义国家政权也于二十世纪末逐一崩解,此纪念日已于1993年改名为世界自由日。 这些说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倾向性比较明显,与大陆出版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文献有较大出入,但其间总是可以透露一些事实的。 虽然共产党夺取了大陆
21、,建立了政权,国民党败走台湾,偏居一隅,但作者和那些1949年以后去台湾的中国人一样,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充满自信,视台湾为中国文明、文化、精神传承的正统,而对大陆“新中国”的各项建设颇为轻视,甚至是不屑自从一九四九年播迁来台,台湾文学作家得以延续中国文学传统,创造出值得传诵的作品,好似开了一扇窗子。作品的年代横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四年之间,.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学不仅在此延续,而且由于处于开放社会的台湾作家在思想深度和技巧上的努力,已使中国文学的主流更加波澜壮阔了。 (台湾编选的英译中国现代文学选集)出版之后,华盛顿大学转来十六篇评论文章,几乎全是肯定的赞誉。最令我们欣慰的是.ro
22、uch的书评,其中有一段说:选集中很少有表达政治意识之作,与当前中国大陆文学中的单调宣传形成显著对比,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解脱。 这本中国现代文学选集,选的全是1949年-1974年在台湾出版的作品,约七十万字。而这几十年间,中共统治的大陆,确无可观之作。故我建议,今后大陆有关机构出版“新文学大系”之类的煌煌巨著时,1949年-1976年间的文学代表作,即以台湾的这本选集代替。这或许可以成为两岸文化合作的一段佳话呢。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说。)“以我国人今日之不肖,文化之堕落,而犹可以言抗战,犹可以言建国,则以我全民文化传统犹未全息绝故。”.此段文章,使我更具体地了解他为什么肯在蒋先生邀请下,舍香港
23、而来台湾定居,以为可以安度余年,因为他也和那时所有中国人一样,有八年之久相信抗日救国的必要,而一九五0年后台湾仍是捍卫中国文化的地方。看过该书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对大陆在道义、学术、文学、社会诸方面都表示了明显的不屑。这确实让我感到有一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沮丧。 三、其他 其实,巨流河又何尝不是为故国招魂的书呢。这个“故国”指的是什么。答案既复杂,又简单,相信读者看完我这篇读后感就会明白。我同意作者的意见:不能以成败定英雄;我也同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先生的意见: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学书写超越政治成败的人与事。然而,巨流河虽然显示了“极大的谦抑和低回”(王德威语),却未能实
24、现对政治和人事的真正超越。 巨流河与哑口海,这两个地名的确意蕴丰富,惹人遐思怅想。但是,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并不意味着遗忘和消逝,它正是历史和时代大潮自然的流向。逝去的一切不再回来,历史之河不会倒流,而波涛汹涌的大海最终要归于平静。平静才是人间正道。我相信这也是台海两岸百姓共同的愿景。但平静的海平面下,潜伏着壮阔的波涛,谁也说不准它何时会再度掀起惊涛骇浪. 第五篇:童年河读后感童年河读后感 最近我从网上买了一本名字叫做童年河的书,它是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作品。书一拿到手,我就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童年河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洪雪弟的小男孩,从崇明岛的乡下到大上海所发生的故事。五岁时,雪弟的父亲送他去崇
25、明岛的亲婆(祖母)家里,在那里他与亲婆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七岁时,阿爹把他接回上海生活,在那里他认识了牛嘎糖、小蜜蜂、唐彩彩等小伙伴,并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儿。书本上的一个个小故事,读起来是那样的脍炙人口,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轻轻击打着我的心灵 虽然整篇小说描写的都是洪雪弟的一些生活琐事,但是这篇小说语言描写很美。比如文章一开始,有一段雪弟初到上海的描写,作者刻意运用了了大量的景物描写。无论是河水,芦苇还是声音,都鲜明的体现出了上海与乡下的对比,很有层次感,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写这篇小说,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 合上书本,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童年时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其实,每个人的童年都像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那里面流淌着许多纯真和快乐的往事,那里面也盛满了亲人和朋友对我们真挚的爱。 童年河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第15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