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四大发明对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作用
【摘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欧洲从13 世纪中叶开始,技术的社会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在欧洲出现了航海探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而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上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字】 四大发明 航海探险运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15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社会应用。这些由资产阶级发动的经济活动和文化运动,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于此也是举足轻重的。
一、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同名的还有乐队名称以及电影名称。
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吸铁性,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大磁体,其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后来,指南针辗转传入欧洲后在航海大发现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前欧洲人没有指南针,对大海视为畏途,只能沿着海岸航行,跨不出欧洲大陆这个框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传到欧洲以后,哥伦布才敢于向大海挺进,去寻找传说中文明富庶的中国,结果中国未找到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改变了欧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可见指南针这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起源于地理大发现。
英国在16世纪已经取代西班牙夺得了海上霸权,追求财富和知识成为社会的时尚,宗教不再具有吸引力,科学和艺术出现了新的浪潮。
二、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
我们都知道,纸是用来书写、印刷、绘画的。而纸张的制作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组织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后经蔡伦改进造纸术,才使纸张制作变得的更加普及。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造纸术传至日本。
此外,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从此通过贸易传播到达了印度。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埃及的开罗和摩洛哥。到了17世纪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 1575年。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是文艺复兴出现的有力工具。
三、印刷术
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由于印本的广泛传播及读者数量的增加,过去教会对学术的垄断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战。宗教著作的优先地位也逐渐为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所取代产读者们对于历来存在的对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认识,因而削弱了对传统说法的信心,进而为新学问的发展建立了基础。
印刷使版本统一,这和手抄本不可避免产生的讹误,有明显的差异。印刷术本身不能保证文字无误,但是在印刷前的校对及印刷后的勘误表,使得后出的印本更趋完善。通过印刷工作者进行的先期编辑,使得书籍的形式日渐统一,而不是像从前手抄者的各随所好。凡此种种,使读者养成一种有系统的思想方法,并促进各种不同学科组织的结构方式得以形成。
总之,印刷术的发明传播,有利于人们获得的更多思想,打破宗教思想的束缚,如哥白尼日心说理论等。各种新的科学理论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四、火药
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对于土建工程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因火药的独特性,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所以也造成了战争更具伤亡力量。它是的资产阶级更具社会力量,便于集中只是财富,有力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五、小结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 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是近代科学的原动力 2.文艺复兴运动 3.宗教改革。造纸术和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火药武装了资产阶级,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使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开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可见中国四大发明对于自然科学的诞生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