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20课 人类迈入.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416936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人类迈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0课 人类迈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要点: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要求: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明确目标 播报一则新闻:1931年10月18日,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位医生向记者沉痛公布:“灯熄灭了!”10月21日,美国全国上下熄灯数分钟,以此悼念一位“照亮世界的科学家”。然后提问:他是谁?人们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悼念他?从而引导学生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电灯,由此导入新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二、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时间: 开始的标志: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是 和 3.主要发明:(1)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 国科学家 其主要发明 (2)世界上最早制成飞机的是 国 (3)德国人 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在1885年试制用 的三轮汽车成功。 4.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和飞机的动力机,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的是 学生活动:依据学案和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完成后,各小组分别展示学习成果,展示时其他小组注意修正答案,展示后,留足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识记巩固。 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1、知识点一: “电气时代”的到来 (1)电力作为新能源在什么时候进入生产领域? (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3)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知识点二: “发明大王”爱迪生 (1)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 (2)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用这些工具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知识点三: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比较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的动力有何不同? (2) 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利大还是弊大? 四、展示点评 达成目标 1、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一中的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2、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二中的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得出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伟大。然后引导学生从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中探寻爱迪生成功的秘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科学家具备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3、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三中的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了解内燃机工作情况和汽车的演变过程,从而比较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的动力不同。最后组织学生参与“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利大还是弊大”的课堂大辩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应尽力减少和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弊害. 五、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1、完成本课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材料题:下面请同学们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思考讨论几个问题: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13年 14% 6% 35.8% 15.7% (1)这个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分析表格内容,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2、引导全班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知识要点:        2007-11-12  人教网  下载:                 2007-11-12  人教网  下载: 六、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1.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主要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和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汽车,它们使用的动力分别是 ( ) A.蒸汽机、内燃机 B.水力、电力 C.内燃机、蒸汽机 D.电力、水力 2.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 A.打电话拜年 B.乘公共汽车上班 C.坐飞机旅游 D.用电脑办公 3.请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附:答案 自主学习:1、19世纪70年代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 2、美国 德国 3、(1)美国 爱迪生 电灯泡 (2)美国 莱特兄弟 (3)卡尔•本茨 内燃机为动力 4、德国人卡尔•本茨 合作探究:1、(1)19世纪70年代 (2)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较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3)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2、(1)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 (2)蜡烛、煤油灯等,很不方便。 3、(1)飞机、汽车:内燃机;火车、轮船:蒸汽机。 (2)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发展汽 车工业的同时,应尽力减少和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弊害.                           2007-11-12  人教网  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