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要点: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要求: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明确目标
播报一则新闻:1931年10月18日,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位医生向记者沉痛公布:“灯熄灭了!”10月21日,美国全国上下熄灯数分钟,以此悼念一位“照亮世界的科学家”。然后提问:他是谁?人们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悼念他?从而引导学生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电灯,由此导入新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二、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时间: 开始的标志: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是 和
3.主要发明:(1)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 国科学家 其主要发明 (2)世界上最早制成飞机的是 国 (3)德国人 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在1885年试制用 的三轮汽车成功。
4.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和飞机的动力机,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的是
学生活动:依据学案和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完成后,各小组分别展示学习成果,展示时其他小组注意修正答案,展示后,留足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识记巩固。
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1、知识点一: “电气时代”的到来
(1)电力作为新能源在什么时候进入生产领域?
(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3)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知识点二: “发明大王”爱迪生
(1)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
(2)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用这些工具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知识点三: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比较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的动力有何不同?
(2) 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利大还是弊大?
四、展示点评 达成目标
1、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一中的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2、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二中的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得出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伟大。然后引导学生从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中探寻爱迪生成功的秘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科学家具备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3、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三中的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了解内燃机工作情况和汽车的演变过程,从而比较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的动力不同。最后组织学生参与“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利大还是弊大”的课堂大辩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应尽力减少和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弊害.
五、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1、完成本课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材料题:下面请同学们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思考讨论几个问题: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13年
14%
6%
35.8%
15.7%
(1)这个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分析表格内容,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2、引导全班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知识要点:
2007-11-12 人教网
下载:
2007-11-12 人教网
下载:
六、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1.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主要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和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汽车,它们使用的动力分别是 ( )
A.蒸汽机、内燃机 B.水力、电力 C.内燃机、蒸汽机 D.电力、水力
2.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
A.打电话拜年 B.乘公共汽车上班 C.坐飞机旅游 D.用电脑办公
3.请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附:答案
自主学习:1、19世纪70年代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
2、美国 德国
3、(1)美国 爱迪生 电灯泡
(2)美国 莱特兄弟
(3)卡尔•本茨 内燃机为动力
4、德国人卡尔•本茨
合作探究:1、(1)19世纪70年代
(2)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较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3)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2、(1)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
(2)蜡烛、煤油灯等,很不方便。
3、(1)飞机、汽车:内燃机;火车、轮船:蒸汽机。
(2)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发展汽 车工业的同时,应尽力减少和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弊害.
2007-11-12 人教网
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