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江门市福泉奥林匹克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粤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和进步2、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轮船本身,原因是: A.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 B.陆地表面是平面 C.海洋表面是平的 D.海洋表面是球面3、与“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一诗句
2、最相吻合的地点是:A.南极点 B.北极点 C.赤道 D.本次初子午线4、下列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中,错误的是( ) A.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的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5、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圆形 B.椭圆形 C.正球体 D.不规则球体6、地球上实际分布的事物有( ) A.山脉、河流 B.经纬网 C.地轴 D.本初子午线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8、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 A.0
3、纬线 B.90纬线 C.30纬线 D.60纬线9、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A B C D10、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由大变小再增大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由小变大再变小11、下列四组字母依次表示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代号,正确的是( ) A. E、W、S、N B. W、E、S、N C. E、W、N、S D. W、E、N、S12、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 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4、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13、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20W,160E 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 D. 0经线和180经线1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15、中纬度是指( )A. 3060B.23.566.5 C. 030 D.609016、关于(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7、地球仪上,0经线和0纬线相比( )A.正好相等 B.0纬线是0经线的两倍C.0纬线较长 D.0经线较长18、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
5、西落,主要原因是A.太阳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19、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更替 C.四季的变化 D.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0、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2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12小时 B.24小时C.36小时 D.一年2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一年23、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昼夜交替 C.二分至二至日的产生 D. 四季交替24、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绕转中心 C.周
6、期 D.产生的地理现象25、一年里,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6、划分五带的依据是A.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7、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温度带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极圈附近地区28、划分地球五带的分界线是A.南北纬60度 B.南北纬30度 C.南北纬20度 D.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9、关于五带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热带获得太阳光热量最多,终年炎热 B.寒带获得太阳光热量最少,终年寒冷C.北温带获得太阳光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
7、多,四季明显D.南温带是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30、已知某地的地理坐标是175W、18S,该地位于A.寒带地区 B.阳光终年斜射的地方 C.东半球的北半球 D.西半球的南半球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1、描述地球的形状: 、 不规则球体。(2分)32、读下图回答:(10分)(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 ,位于南半球的有: (3)其中A在B 方向,A在D 方向;位于热带的有 ,位于温带的是 。33、按要求填写下面空格:(8分)特点经线纬线形状每条经线只形成 个园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 。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8、 。纬线长度 ,其中 最长,向 变短。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3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14所示,回答:(6分)(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和时间:春分, 3 月 21 日;A , 日秋分, 日;B , 日(2)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35、读地球的五带空白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将地球五个温度带的名称填入右图方框中。(5分)2)、写出图中虚线的名称(共4分)A ;B C ;D 3)、地球的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带和 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带和 带。(5分)三、附加题(共10分)36、阅读
9、下面的材料,请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1985 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为常年(越冬)站,站址在南纬621259,西经585752处。1989年2月26日又在东南极大陆普里兹湾边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其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 2240。到1992年中国已先后开展了9次南极科学考察。此后基本上每年一次。2009年1月27日又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建立了中国南极昆仑站,其坐标为南纬802501、东经770658。这也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材料二: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自2011年10
10、月29日从上海(约北纬32)启航,先后于1月初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三次停靠外港进行油水和物资补给,总航行2.84万海里,历时163天。此外,“雪龙”号先后四次成功穿越西风带,冰区航行3900余海里,并于2012年4月8日平安返回上海。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出发开往南极时,右图中地球公转的位置是 之间;最终返程回到上海时,地球公转的位置是 之间。3)、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到到达南极中山站时,考察队经过了 个温度带,依次是 (该空4分),南极考察队在登陆南极考察站时,当地正处于地球公转时产生的 现象。5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