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Vol.13No.32023DESIGNRESEARCH设计艺术研究基于行为需求的街道公共空间重构设计策略Reconstruction Design Strategy for Street Public Space Based onBehavior Demand刘颖 LIU Ying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 3 0 0 7 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 3 0 0 7 0 Wu h a n H u b e i)摘要: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将街道与公共生活进行链接,解读主要人群行为需求。对目前街道不符合人群需求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从行为需求角度出发对街
2、道更新设计进行研究。针对目前街道空间设计存在空间划分不合理、街道空间功能单一、空间局促等问题,从整体性、渗透性、复合性方面入手,探索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的新思路。通过优化街道空间环境来激发街道活力和提升城市宜居性,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全面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性,最终实现建设宜居城市的目的。关键词:行为需求;街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ur,the street is linked to public life and the behavioral needs of the main population
3、areinterpreted in the paper.It addresses the contradictory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treets that do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studies street renewal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needs.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unreasonable spatial division,single function of street
4、 spaceand spatial constraint in the design of street space,new ideas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street space are explored in terms of wholeness,permeability andcomplexity.By optimizing the street space environment to stimulate street vitality and enhance urban livability,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
5、e overallhealth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residents and ultimately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liveable city.Key words:behavioral needs;street public space;design strategy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doi:1 0.3 9 6 3/j.i s s n.2 0 9 5-0 7 0 5.2 0 2 3.0 3.0 3 1一、引言街道作为人们观察社会现象和体验社会生活的复合空间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但是目前街道
6、作为社交和展现居民丰富活动现象的功能属性逐渐减弱,仅仅作为出发地和目的地两点之间的交通功能,同时还伴随着噪声、污染和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城市街道重构和空间的适应性研究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发展现状下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目前已经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广度出发出台了各类规划文件,但是具体设计的颗粒度还有待细化。本文将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纳入街道设计的研究中,从使用者在街道空间的行为需求角度出发,挖掘现阶段街道空间问题,结合人本主义重构设计框架和策略,探索未来人群的多层次需求,以期为社会更新迭代之进程下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优化提供一些设计策略参考。二、街道研究现状分析1.理论研究现状环境行为学源于
7、环境心理学,随着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介人逐渐发展成环境行为理论。凯文林奇(KevinLynch)、扬盖尔(JanGehl)等一系列的研究专家都强调城市设计需要重点关注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和感受。在人本主义的发展思考下,街道的设计也逐渐重视人的行为需求。收稿日期:2 0 2 2-1 2-0 3作者简介:刘颖(1 9 9 3 一),女,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健康人居环境、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52设计艺术研究DESIGNRESEARCHVol.13No.32023目前基于人本主义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健康出行、城市活力塑造和包容性设计等方面。如叶宇、庄宇等关注了城市活力营造目标,以形态学为基础,定量
8、解读和总结了功能混合的街区活力更高。郝新华、龙瀛等通过对街道活力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揭示了街道活力与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布呈现强相关性2 。魏雅琦、古新仁等定量分析了关于街道安全的研究,提出了重视人群需求差异有利于系统解决安全隐患。因此,在街道设计中注重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人群行为需求,有利于迎合人本主义时代的需求,提升城市活力。从行为需求分析入手,通过重塑街道空间设计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行为模式,有效激发人们的户外活动,促使街道重新成为散发活力生机和展现日常生活的空间。通过环境设计的满足感来引导人们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为积极的未来创造实现途径。2.街道空间现状分析选取无锡市梁溪路西段街道空间
9、进行拍照和观察调研分析。道路所覆盖和承载的建筑类型丰富,有荣毅仁纪念馆景区、无锡市育红小学、无锡市滨湖区少年宫,有超市和餐饮类商用空间以及住宅空间。街道呈现出功能空间丰富、人群结构多元且具有旅游属性的特征。根据行为动机和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街道存在的问题(见表1),主要是空间资源分配比重失衡、空间功能单一、空间局促。表1街道空间现状分析行为需求行为需求现状照片现状照片描述解读描述解读非机动各行其道在边缘社交和的安全需处活动户外活力车道飞驰求休憩动空间合理设置绿地仅设施、干人景互具有装州净卫生的动饰属性环境户外就舒适的就快速行停留需餐餐空间走求外卖人可停放出无人使舒适感员随地行工具的用的
10、城需求休息休憩空间市家具在阴?乘?、玩处避阳耍(1)空间资源分配比重失衡从日常的生活和调研观察可知,空间划分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机动车道的划分。目前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街道以行道线分隔骑行道和驾驶道,部分道路甚至没有骑行道,通常会导致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权责不清,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穿行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步行空间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尺度不足,非机动车穿行于步行道导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产生冲突,从而进一步造成人们对街道安全产生顾忌,使得街道缺乏人群活力而产生惰性街道空间因此,从空间配置的角度出发,合理的规划行人、非机动车道,重点关注不同年龄群体以步行和骑行出行方式的行为特征和
11、尺度需求,在减少安全隐患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步行和骑行出行比例,助力于实现低碳生活的健康社会美好愿景(2)空间局促,无法产生社交场所从规划层面来看,当前空间局促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空间尺度方面,由于建筑占用和机动车空间的扩张需求,越来越多的建筑与道路之间呈现直线划分的趋势,城市肌理呈现单一的特征,留给人们在机动车道与建筑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小,无法提供给人群驻足停留的场所,削弱了街道空间的趣味性导致空间缺乏活力。二是在公共设施方面,目前多数城市家具设置在空间中过度的暴露,无法满足人群喜爱边缘性和个人领域意识,导致无人使用的现象。三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多数绿化空间仅具有观赏和生态功能,不具备
12、人群参与活动功能。因此,需要把握合适的尺度,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给予户外人群停留和休憩空间,增加街道活力(3)空间功能单一以往街道具备的复合性社会功能被规范到特定的、单一的空间和区域之中4 ,使得街道失去了活力目前城市的发展造成人口结构复杂化,不同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等构成了人群类型的多样性,也意味着需求的多样性,对街道的功能也提出了复杂化、复合化、多元化的需求以往的街道设计并未注重户外工作者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发现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经常就餐、休憩于马路边,他们使用的工具经常导致街道空153Vol.13No.32023DESIGNRESEARCH设计艺术研究间被占用,产生脏乱差的氛围,不
13、便于行人通过,同时户外工作者也得不到良好的休憩。另外,疫情也催生了户外就餐现象,在此期间连普通人群也缺乏享用美食的空间目前街道的规划设计未能满足人们丰富的活动需求,问题主要出现在休憩空间不足,城市家具设置不完善等等,缺乏让居民驻足停留空间,活动单一。同样,老旧社区因未进行详细的前期规划而缺少户外活动景观空间街道作为社区最便捷到达的户外景观空间,已经逐渐成为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街道空间应该具备康体健身、社会交往、户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总之,街道需要转型,要从整体需求的角度出发,承担多样化的功能三、基于空间行为需求的重构设计流程环境空间中缺乏吸引力,往往来自于这个环境空间没有对人们的习惯行为需
14、求提供支持。人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角,街道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属性搭建舞台,承载着各式各样的行为活动。重构街道空间要求必须重点关注街道活动人群需求,无论是基于上学、消费、通勤的目的需求,还是基于交际的社交需求,又或者是短暂停留、散步的无目的需求,在构建宜居城市的理念下,街道的设计需要强化人们的需求和体验对此,基于空间行为需求的重构设计流程可分为6个阶段(见图1)。固定特征要素半固定特征要素构成要素建筑界面街道设施地面铺地招牌标识街道绿化夜景照明前期研究现状调研行为分析需求解读需求研究根据行为需求挖掘出街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要求满足人的心理、生理、社会需求+设计目的保障安全健康活力人本主义整体性
15、设计渗透性设计复合性设计街道策略图1 街街道空间重构设计流程6 个阶段构成要素:厘清街道空间中的构成要素。前期研究:选取调研和观察方法进行研究,对街道人群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行为的需求进行解读。需求研究:根据解读出的需求结合街道现有问题挖掘出设计机遇设计要求:体现在满足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设计目的:体现人本主义、保障街道的安全和健康活力。策略阶段:在街道构成要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发力点,通过整体性设计、渗透性设计、复合性设计,重点作用于满足用途和使用者多样性需求、拓展空间为空间营造增强韧性、创造合适的社交吸纳空间几个方面。四、基于空间行为需求的设计重构策略1.整体性设计,满足用途和使用
16、者多样性需求从满足用途和使用者多样性需求的角度考虑,提高安全性、可达性、环保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考虑(1)整合骑行的安全性设计骑行作为一种健康出行方式深受现代人的喜爱骑行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骑行者可以在出行的过程中保持与周围的人、场所、事物之间的联系,自发的产生互动和参与社区生活。从骑行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考虑,骑行道路需要用鲜明的颜色和标识进行区分,界于步行道与绿化带或者是停车带之间。整合骑行不仅能够满足骑行作为方便快捷抵达目的地的出行功能,还能满足其体验日常生活的休闲功能。通过增加出行的便捷性,鼓励人群低碳出行。(2)增加可步行性通过增加步行舒适度和把握步行节奏来增加
17、可步行性。步行舒适度指合适的尺度,让人们在步行当中感受到喜悦感和轻松感。把握步行的节奏是指创造舒适且具有吸引力的连续路面,在步行中提供安全、便利、直观的空间体验,可以让人们在穿行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促进社会互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可步行性还要考虑行人和环境的多样性,考虑到有些人需要快速的通行、有些人需要闲逛驻足、有些人需要安全过街的需求。在设计策略中,首先,要创造合适的步行尺度,根据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5 ,在次干路可以通过缩减机动车道宽度来增加慢行空间,提出步行区通行宽度与步行需求相协调,步行道宽度不得小于2 m。其154设计艺术研究DESIGNRESEARCHVol.13No.320
18、23次,根据人类生理活动需求在适当的距离布置户外家具,作为行人和骑行者的休息补给点。最后,需要在行动的空间中创造丰富的五感体验。(3)方便出行用具的使用抛开驾驶机动车人群的分析,通过观察发现,街道上有使用不同移动工具的人群,如驾驶非机动车的外卖员或快递员、挂着拐杖的老人、在儿童推车里面的婴童,等等。因此,街道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其行动工具使用的便利性,考虑无障碍设计,保障多样化出行的舒适度。同时,从多方面注重设计的细节,满足人们健康、舒适和安全出行需求,鼓励骑行与步行,通过更简单的到达,更直接的需求,提升街道的宜居性。2.渗透性设计,为空间营造增强韧性街道作为快速抵达性目的与无目的漫步之间的缓冲带
19、,作为日常生活向户外的延伸,或者作为社交活动所需的空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用于临时使用,也可以用于未来所需功能空间的补足。街道空间也可以作为机动车道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分隔带,使得人们免受或者降低噪音、混乱、不安全的干扰和影响,对人群所需的活动空间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环境行为学的分析中,多位学者研究证明人们更偏爱丰富多样的建筑边线,这样的建筑边线形式也有利于促进社交活动的产生6 。对此,研究表明,建筑空间与街道之间的渗透力的不足会降低街道的活动水平。从提供缓冲功能和构建多样的建筑边线的优化对策来看,具体如下。一是可以综合利用红线外空间,沿街建筑一层为商业、办公或公共服务功能空间,建议退界,与人行道
20、、非机动车道等一体设计,统筹空间功能,使得公共空间能够让市民共享二是综合利用绿化空间和活力不足的空间,将绿化与活动空间相结合,提升绿化空间的互动参与功能。三是综合考虑将部分沿街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不仅可以提供遮阴避雨场所,更能够作为活动空间为市民使用。通过增加街道渗透性激发人们在边缘空间中产生社会活动,增加城市活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也能在社会可持续方面发挥持续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合适尺度空间的拓展,创造积极的边缘空间,促进人们驻足停留,为空间营造增强韧性。3.复合性设计,创造合适的社交吸纳空间面对街道空间功能单一问题,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大部分的调研数据来源于机动车,几乎没有关于
21、行人活动的数据,导致行人的空间比例远低于机动车。尽管实际上行人是最大规模的户外用户群体。行人能够增加社会活力、促进商业消费等。这都是机动车无法做到的。当前城市结构是以多功能和多类活动的并存为特征的,以这样的方式城市就有可能将社会利益分散开来,使之多样化,并增加人际互动的机会。因此,需要打造复合性的景观空间来满足街道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通过对行为映射的分析,可以确定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的人类活动以及发展这些活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使其内部空间服务多元化基于此分析结果,创造合适的社交吸纳空间具体如下。一是要将空间环境中的发展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需求程度联系起来,选取合适的节点创
22、造社交吸纳空间。例如,依托历史文化建筑提供户外文创空间,以教育为主的建筑附近重点关注学生需求嵌人活动空间等。二是在空间的边界处理中,跟据个人在空间中环境行为感受来创造积极的边缘空间。迈克尔马丁(M i c h a e l M a r t i n)在探索边界处理方式对社会潜力的影响时提出需要在隐蔽和显露之间取得平衡7 。当二者取得平衡时就能够将单纯的功能性空间转换为具有丰富社会潜力的空间,借用此来鼓励和维持居民的社会交往行为。三是在空间中考虑到使用人群行为方式的多样性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能够让大量的人流活动在空间中形成活力点,促进户外驻足、停留和闲坐等行为的产生,有利于满足社会互动的需求五、结
23、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适应人群行为设计的改变都可以使街道空间呈现活力动态属性。论文从场地中主要活动人群的需求入手,综合考虑行为需求,从整体性设计、渗透性设计和复合性设计几个方面对街道空间进行优化,得出结论如下。综合考虑行人、骑行者需求,合理分配需求空间,有利于提升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增加人群户责任编辑孙玉萍)上接第1 4 5 页门责任编辑孙玉萍)155Vol.13No.32023DESIGNRESEARCH设计艺术研究外出行意愿,激活空间活力;通过空间的渗透性设计,使得街道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为营造良好的社交提供丰富的空间;通过赋予街道空间复合性使用功能,满足多时段不同类型人群的活动需求,使
24、得街道空间不仅具有装饰观赏和生态绿化功能,更能够为丰富的日常生活提供舞台。因此,本研究从人群行为活动的角度对街道空间设计进行认知,为塑造城市空间活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满足使用需求意识出发,创造积极的情绪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落实城市设计从“以空间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关注要点转变。注释表图来源:作者自摄、自绘“儿班”在花厅唱堂会,此木雕题材正与现实事件相吻合。2.吉祥美好的象征寓意热爱美好是人的天性。面对未知的人生际遇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向神灵祈求美好与在一些物件中表达祝福是苏南传统社会中人们十分普遍的行为。苏南古戏台中存有大量的吉祥饰物,主要有祥禽瑞兽、博物宝器、吉祥图案等,这些吉祥
25、饰物在苏南古戏台中反复出现,几乎构成了古戏台装饰的主要部分,是十分重要的装饰内容祥禽瑞兽装饰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各种具有超能力的动物所感到的敬畏之心。苏南古戏中的祥禽瑞兽主要有龙、狮子、鹿、鹤、蝙蝠等。博物宝器装饰源于人们对自然界中稀有贵重宝物的占有之心。苏南古戏台中的博物宝器以花瓶和如意装饰为主。吉祥图案装饰源于人们对自然界中的事物通过美好想象而给予物的特定涵义。在狭义上,吉祥图案通常指经过对物的抽象提炼而形成的特定装饰符号。例如,卷草纹是古戏台中运用最多的装饰图案,卷草具有千姿百态、绵延不断的特点,寓意长长久久、生生不息,适合在所有构件中装饰参考文献1叶宇,庄宇,张灵珠,等.城市设计中活力营造
26、的形态学探究一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量化分析与居民活动检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1):26-33.2郝新华,龙瀛,石淼,等.北京街道活力:测度、影响因素与规划设计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 0 1 6(3):3 7-4 5.3魏雅琦,古新仁,王文婉,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综述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 0 2 1,3 6(6):9 2-1 0 0.4张琴.回归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文场所性J.设计艺术研究,2 0 1 3,3(4):46-48,63.5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并实施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的通知EB/0L.(2 0 1 6-1 0-1 9)2 0 1 6-1
27、 0-1 9 .h ttp s:/h d.g h z y L.Streetscape design:Perceptions of good design anddeterminates of social interactionD.Canada:University ofWaterlo0,2010:32-38.7MARIN M.Black-ally as community landscapeJ.LandscapeJournal,1997,15:138-153.七、结语苏南古戏台具有在造型风格、构件装饰等多方面建筑特色。它既是整个江南片区乃至中国范围内古戏台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又是苏锡常三地在戏曲与建筑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下的艺术结晶。尽管如今已很难见到古戏台昔日的辉煌,但作为苏南戏曲文化的历史见证,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定将一直传承下去,并与新的文化相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注释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参考文献1无锡市粮食局.无锡粮食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0:26.2苏州市文化局,苏州戏曲志编辑委员会.苏州戏曲志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 9 9 8:3 5 3-3 5 5.3束有春.江苏戏曲文物研究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 0 0 8:9 7-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