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当代美育与美术教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0410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当代美育与美术教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当代美育与美术教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当代美育与美术教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艺术(蒙古文、汉文)学科建设2023年第2 期基于新文科理念的当代美育与美术教育马玉娟,李崇辉摘要:新文科理念是为了打破学科壁垒,应对学科内部因分科过细带来的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在实施新文科理念背景下,以系统思路厘清当代美育与美术教育的关系,对于美术教育一流学科平台建设,尤其是当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实践意义。关键词:新文科;美育;美术教育;学科建设20世纪末开始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使得美术教育在当代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一边是阵容强大的校外考前美术培训机构名目繁多、层次多元,目标就是让学生依靠美术艺考获取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另一边是如火如茶的高校美术专业办学,从专业美术院校到地方综合院校,

2、原有美术学科专业不断加强与拓展,新增的专业及方向覆盖面更新更广。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美术专业的增设,起到了学科互补和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对美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尤其关于美育概念、功能及其应用层面的理论思考,似乎尚有不足,甚至是某种程度的缺位。一、美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美育的概念有很多,通常定义为美感教育。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定义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美学教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于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从定义表述中不难看出其与传统审美教育的概念关联。“审美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在接受正确理解评价和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

3、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措施。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作者简介马玉娟,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 0 2 1 级研究生;李崇辉,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 1 0 0 2 838内蒙古艺术(蒙古文、汉文)学科建设2023年第2 期社会成员在智力上、政治上、道德上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身上对美好事物的感觉完善起来,引起他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愿望。审美教育是劳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仍是以培养和谐的发展的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组成部分。”【2】这是1 9 8 2 年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简

4、明美学辞典中关于审美教育的定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人格的发展及道德层面的养成,突出强调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认为艺术教育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美育是关于人的“美感教育”。美感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人类的审美意识。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现实美的“感受”,“感受”是其关键词。在审美活动当中,人们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评价和欣赏会表现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感知能力。客观实践说明,每个人的感知能力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美感有差异性,甚至有些差异取决于先天因素,而人这种感知能力的差异,从某种角度讲是人的素质的显现,它可

5、以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属性,对人的各种各样行为有着长期持久的影响,甚至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素质是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素养、修养和能力等。出于一般学理的共识可确定人的素质可以后天培养,认知和思想方面的素质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所以审美就是针对人素质的改变,尤其是改变美学意义上的感性素质。2021年5 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先生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美育有什么用的文章,提出美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人“感性素质”的培养,并将“素质”定义为“是实现目标的主体条件”。同时又具体说明这个主体条件包括:“动机一一想获得这个目标;能力一一能获得这个目标;态度一一有与目标相关的价值观取向;习惯

6、一一有获得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心理与行为的自动化模式;知识一一有获得这个目标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一一有关于这个目标以及获得这个目标所需的切身的直接经验。与感性思维相关,以获得良好感性体验为目标的素质,就是感性素质。”认为美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人的感性素质,并在美育的过程中兼及承担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的任务 3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美育和以往素质教育有怎样的关联和差别。以培养适应2 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新中国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重要节点。当代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孩子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尤其在基础教育环节,一些人身体素质较弱,一些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较弱,

7、更多的人表现出审美能力的缺失,因此强调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全面性和未来性极为重要。但从实践来看,多数地方只是把它作为面对应试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并未实现“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促进个体德、智、体、美的发展,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教育”【1 。美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人的感性素质,在美育的过程中兼及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的任务。我们认为这个提法是积极而具有实践意义的 5 。这已经回归到关于美学本质的认识,回到关于审美和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感知的学术逻辑上。这也就找到了一种学理的依据,并且针对客观问题及实践性关联,肯定美育是当代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其关键在

8、于美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定位。二、美术以及其他艺术教育不完全等于美育明确美育所要针对的是感性素质教育,也间接回答了美术教育能否等同于美育的问题。原有的素质教育和一般美育实践可能部分实现了感性经验及相关知识的获取,却往往忽略整体的感性素质培养。美术教育承担了部分美育39内蒙古艺术(蒙古文、汉文)学科建设2023年第2 期功能,但不能等同于美育。首先,美术教育和美育存在功能性差异。美术教育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这在客观上也肯定了美术教育的维度是定位在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上。一些院校虽然也开设美术史论等课程,甚至设置美学、艺术批评等高级理论课程,但如同所有美术专业要学习技法理论一样,都是为专业技能教

9、育服务的。美育是以艺术专业技能延展解读为辅助性手段的美感教育,其目标是要从美术角度提高人们的美感意识,传递感性认知方法和相关知识。所以美育层面的感性素质教育,恰恰是通过感性相关能力与条件的培育和提升,理解专业技能所创作的作品的美的内涵,理解此类美感的不同形态,获得审美的过程与个人独特感受。其次,美术教育强调的是艺术个性的培养。它通过以专业技能为主轴的学习和训练形成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培养个人在艺术技能、材料技法上独特的传达能力。而美感教育偏重于培养“我”能具有怎样的感性素质,就是说它能够适应更多人,能在更多的生活情境实现价值观念,不仅限于艺术创作,而是任何人在任何工作场域都能够发挥作用的感性素质

10、与终极价值一一求真、求善、求美紧密结合的感性能力。再次,美术教育是以少数人为教育对象的专业人才教育。而美感教育针对的是所有人,也包括美术专业这一小部分人。所以,美术教育不能等同于美育,艺术教育不能代替美育。以上讨论可以基本厘清美术教育注重技能技巧性、个性化,强调的是非同质化。美感教育绝非机械的求同,而是强调在获得感性素质及相关能力方面,基于个体主观发展需要的取舍,所以美育目的是“实现目标的主体条件”的获得,包括其审美价值、审美理想等感性价值判断。三、新文科视域下美育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及策略新文科概念,最早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最初动机是为了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

11、学科学习,以达成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的目的 6 。在新文科视域下,美育在美术教育当中的应用策略,是一个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美育是以艺术教育作为抓手的感性素质教育,美术及其专业教育只是具体感性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不是集中典型的形态。因为在历史、政治尤其是理工科的教学当中,没有美术教育内容,文学艺术教育当中美术专业活动也不可能成为直接应用的内容,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归以感性素质教育作为基本理解范畴,来看待在美术教育当中或者其他艺术教育当中如何展开美育。一是美术学科教育过程中应以感性素质养成为抓手,整体促进学生认知、感知和相关心理机制的提升。由于近年来艺考持续扩招,美术

12、生考试制度转变,多数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艺考生原本是普通文理考生,并无美术专业学习的愿望及长远规划,只是出于不同动机,在艺考培训机构经过短期的程式化集训,便在并非自愿的情况下走入艺术高校。在美术高考班的时候被要求只能对着照片临墓,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机械训练,基本没有感性的东西,完全是介于理性和无意识的被动应付。尤其是在色彩训练环节,画材商提供的是工厂化预制调好了的颜色,冷暖、纯灰都在格子上标好,以备程序化使用,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培养人的高级美感?所以感性素质培养在美术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开始从整体上发掘学生的认知心理。每一个学生都有原始的创造力和朴素、敏锐的感

13、知能力,但应试教育把这些能力屏蔽了,需要提倡用感性素质教育重新挖掘、塑造学生对生命、对事物、对自然的感受能力。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应感性素质目标规划培养方案、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将美术教育理念重新调整。美术教育终极目标是强调40内蒙古艺术(蒙古文、汉文)学科建设2023年第2 期以培养学生艺术技能为主,但是学生没有完善独特的心理感应机制,没有形成独特的感性素质,尤其在动机、态度、习惯等目标不明确的前提下,又怎样培养个性?二是应以感性智慧启迪作为方略,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的契合。哲学是爱智的学问,甚至可以上升到“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要将其落实在美育过程中,实际要回归美学层面

14、,即对感性价值判断与把握的学术基点上。那么什么是感性价值判断?我们前面谈到感性问题时讨论过,它一定是非功利的。而我们说的感性智慧体现的是以这种无功利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感性价值判断,对生命的感性价值判断,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价值判断。以感性价值判断为前提的感性智慧,用它启迪学生并作为一种教育方略,在美术教学、专业化学科建设当中,从感性的智慧高度去认识传统和当代的关系。今天,小康生活的标志在某些层面上并不是固定指标和数据,而是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物质消费模式当中精神期待权重的改变一一从温饱经济消费进入感性经济的消费模式。何为感性经济?以我们日常穿衣为例,温饱经济阶段穿衣是为了解决保暖问题,而小

15、康经济阶段更多的是体现个性,穿出气质。同样是穿衣,一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二是要展现人的内在精神气质,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需求,而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就是感性意识的体现。比如手机,越来越精巧,从功能上来讲,它的提升速度远远没有其外表形态快,可是在现实生产制造中,还是会不断地对外在形态美化改造,这都是感性经济的表现。当感性品质成为经济一部分的时候,或者说当美的品质成为我们生活必需的一部分时,就需要感性的智慧在传统和时尚间达到契合。2022年的舞蹈只此青绿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它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时尚紧密结合,舞蹈编排与造型采用现代语汇,但基本元素是传统的,这就体现为一种当代感性智慧,体现为一种集

16、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于一体的创造力。编导未必是学习美术出身,但如果没有感性智慧作为修养支撑,很难让该舞蹈达到如此艺术境界,那不是靠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在美术教育当中,作为一种方略,以感性智慧来启迪、达成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的融合,就能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效率。三是应以感性素质教育为抓手,突出美育与学生个性差异的契合。当代社会生活以品质为目标,建立在各种感性基础上的品质生活就是感性生活。以感性生活认知为基础,全面整合课堂教学的资源,将成为我们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感性生活中的我们已经不能没有品质需求了,习惯感性生活追求的不是简单的质量,而是以美感为基础满足个性化需求,包括从设计到加工再到营销宣

17、传,能看到它全要素的体现是感性的。这也从客观层面对我们提出如何针对扩招背景下的美术专业教育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美育活动,并把它渗透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著名教育学者储朝晖先生认为,“集成才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式,它是将与所解决问题相关的知识化解为可通约的知识元素,并组建成新认知单元的过程是消解学科意识、壁垒与边界,将各门学科知识解码为可灵活选择与组织的信息元,并选择其中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知识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进行全新且高密度的精细组合,以集成方式形成结构功能超强的认知单元,更为深刻、有效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研究者设定的目标。”7 为此,在美术教育当中,要把感性生活、感性经济、感性质量等元

18、素同学情协同,紧紧围绕学生个体认知能力与情感诉求,精心设定教学模式与方法,强调专业技能教育中的美育与学生个体差异的契合。坚持以感性素质教育为抓手并以此为审美能力提升的途径,才能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才能让美术学科建设走到前沿。也就是说这种感性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个抓手,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目标。因为作为一种策41内蒙古艺术(蒙古文、汉文)学科建设2023年第2 期略,一定要建立在一种理性的思维基础之上,也一定要有感性知识作为辅助,感性认识再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必要的逻辑体系连接。结语以当代美育的理念在新文科的背景下不断寻求现代美术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加快现代中国美术学科的平台建设,不仅

19、是文科与理科的融合、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也是在哲学层面对当代新型文科理念的再认识与再实践,同时也是引导人们在感知层面不断提升自觉的“求道”意识,进一步把它升华为文化哲学引领下当代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美术不仅仅是艺术和技巧,还要有深层的社会思考与责任,要从“术”的层面解放出来,重新关注人的创造精神与创新意识,培养中国文化气韵、中国审美认知、中国艺术精神。生活的进步必然使人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感性的素质教育必定能够挖掘人类自身的卓越潜质,由此实现美学本质、美术及其教育本质的回归。参考文献:14李行健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 0 0 4:893,1246.2苏

20、奥夫相尼柯夫,拉祖姆内依简明美学辞典 M上海:知识出版社,1 9 8 2:3 4.3王照侠:青构建开放大学中的素质教育 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3(1):151-153.5孙筠新文科背景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服务J.三台世界,2 0 2 1(1 0):3.6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一场新文科的尝试 N.北京日报,2 0 1 8-1 1-0 8.7储朝晖警惕“新文科”沦为形式化学术N.科学网中国科学报,2 0 2 1-1 1-2 3.(上接第2 5 页)背景下关连着文化、社会、符号层面的多重功能。2 1 世纪是互联网技术占据主流的时代,皮影戏这样一个充分保留传统和民间文化基

21、因的民俗形式要想获得生存空间,需要进一步更新表演方式和表述自身的媒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表演的语境通过屏幕以及数字化的观看方式被重新定义一一互联网图像视频时代怎样更改了传统戏剧表演的艺术形式,皮影戏原始的发生语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传统皮影戏遗留下的历史基因与未来的使命能否被完整转述将是新一轮的时代命题。参考文献:1江玉祥.中国皮影与民俗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1 5:2 1.234康保成.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J.文艺研究,2 0 0 3(5):8 7-9 2.5项楚.敦煌变文选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06:249.6Richard Schechner.Performance studies:An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2020.78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9 5.4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