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唐代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分析研究与文创转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980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唐代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分析研究与文创转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唐代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分析研究与文创转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视觉设计ARTEDUCATIONRESEARCH基于唐代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分析研究与文创转化摘要:宝相花纹样因唐代莫高窟装饰艺术世俗化、本土化的转变而得以发展和兴盛,在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口罗泽原画装饰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给现代设计留下了宝贵的素材。该文研究唐代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文化背景与造型特点,通过提取、归纳与再设计等方法展现这一时期宝相花纹样的造型美感并对其进行文创设计,以此为更多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提供现代创新转化思路。关键词:宝相花唐代莫高窟藻井传统装饰纹样文创产品设计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繁荣和昌盛的朝代,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密切,人们的审美意识摆脱束缚,逐渐以自然

2、花草作为欣赏对象,因此在装饰纹样上也以形态饱满和色彩华丽的植物纹样为主体。宝相花纹在此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产生1。宝相花纹样起初常于宗教装饰艺术中出现,后得益于唐朝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思想从而逐渐本土化,成为世俗社会中常用的装饰纹样之一。现代,宝相花纹样作为唐代莫高窟装饰纹饰的代表被大众钟爱,在现代经过创新设计后可以作为产品的装饰图案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2。一、唐代宝相花纹样的发展背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流行的纹样图案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 3 。虽然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宝相花纹样便已经传入中原地区,但它的发展与兴盛始于唐代。在隋唐之前,中原的纹样以馨餐纹等传统样式为主。唐代的开放思

3、想使多种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衍化,让宝相花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纹样迎来了融合发展的契机。初唐时期,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唐代与周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丝绸之路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一点在受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双重影响的敦煌体现得格外明显。从莫高窟的洞窟中能够发现,初唐时期的壁画相较于之前有了巨大的转变,出现了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装饰纹样、人物造型,同时也有中原特色与西域风情并存的情况。这一时期,藻井中的宝相花纹样初步发展,表现为由简单的莲花造型转变为具有葡萄、石榴、卷草纹等植物纹样特征的融合造型,某些特征处理得稍显稚嫩,仍处于探索状态。但相较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宝相

4、花纹样在造型的多样性、生动性等方面已有相当大的进步,也为后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唐代在数代帝王的治理后厚积薄发。西域文化沿着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汇聚,开放包容的政策使唐代出现了民族文化交流频繁的趋势,宽松的文化政策与社会风气也给这一时期的艺术工作提供了相当自由的创作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外来文化的涌入并没有冲击唐代本土文化的正统性与权威性,二者如同有着莫名的默契,形成了以唐代本土文化为核心、外来文化为辅助的艺术发展模式。得益于当时唐代的雄厚国力与文化自信,当时的装饰艺术吸纳了诸多民族、国家的装饰图案精髓,将装饰图案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开元年间,基于装饰艺术的发展,宝相花纹样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时期莫

5、高窟壁画中的宝相花纹样往往中心对称,层次分明,造型舒展,变化巧妙,通过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手法充分表现了传统纹样的巧妙与形式美。藻井的结构大多统一,但通过不同的造型提供了多样的视觉效果。图1129美術教育研究福福福福盛唐1 1 7 宝相花藻井图2盛唐时期的宝相花纹样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安史之乱后随着唐代社会由盛转衰,宝相花纹样的发展也陷入停滞。社会的动荡使文化发生改变,这就导致宝相花在这一时期一改往日富贵繁复的视觉形象,开始往后世推崇的纤丽秀气方面发展。宝相花纹样的发展展示了唐代的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宝相花纹样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性图案,经过融合、衍变之后以全新的形态展现,由华丽繁复

6、向简约秀丽发展。这一时期的宝相花纹样在发展中完成世俗化改造。总体来说,宝相花纹样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视觉形象的千变万化,而且在于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深厚。二、唐代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造型分析宝相花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事物,它并不是现实中存在的真实花卉,而是基于莲花造型与石榴、忍冬等植物特征相结合演化而来的纹样。初唐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唐人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莲花形象,而是尝试将其与其他当时流行的植物纹样相结合。同时,受当时人们追求华丽风格的风气影响,宝相花纹样的造型愈来愈富贵、复杂。1.结构特征唐代莫高窟藻井宝相花纹样的图案结构通常呈由内朝外的中心对称放射状,但其中又有微妙的不同。初唐时期莫高窟藻井中

7、的宝相花纹样通常是十字纹组合排列,此阶段的组合较为单一,层次变化较少。这种排列方法与当时的石榴纹相似,都是由中心向外一层层叠加并且花叶相接,唐前期的石榴莲花纹也130印证了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忍冬纹的十字结构纹样为石榴莲花纹样的雏形 4 。可以肯定的是,宝相花纹样的早期形式语言在结构排列方面借鉴了同期一些植物纹样的结构逻辑,从中也能看出纹饰的本土化痕迹。十字形的结构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形式构造法相吻合,整体结构变中有静、静中有变,具有和谐的节奏韵律,使美持久地延续下去 5 。在此基础上,宝相花纹样发展出了“米”字形的新结构,并且形成了一套基于偶数等分概念的组合方法。这种排列方法下的宝相花纹样每层的

8、花瓣通常为六、八、十等偶数,并且数量越多,层次就越丰富,整幅图案的视觉冲击力就越强。复杂、华丽是宝相花纹样的特点和亮点,但同时也会带来造型纷乱、装饰过度的隐患。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视觉上的稳定性,结合中心对称的特点给人坚实大气之感,做到花瓣复杂但不错乱。它强调对称、大气的主题与特征,也使唐代追求华丽、圆满的思想在宝相花纹样上得以体现,使其造型语言更加完美,为这一时期宝相花纹样的流行提供了有力支撑。2.花瓣形态唐代宝相花纹样的排列结构相对于花瓣造型更加稳定,其视觉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花瓣的构成来源(植物纹样)、排列结构都能按图索骥,但瓣形因为时期不同、壁画不同等因素而有丰富的变化。现代敦煌研究者通常

9、将唐代宝相花的母体瓣形分为桃形忍冬卷瓣、云曲瓣、对勾瓣三大类。桃形忍冬卷瓣主要由忍冬纹样构成,因其由两片忍冬叶相连成桃状而得名,最早能够追溯到隋代。这种花瓣一般可以分视觉设计ARTEDUCATIONRESEARCH为侧卷瓣和正卷瓣。侧卷瓣在初唐时期带有比较鲜明的忍冬花寓意,在莫高窟的藻井中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文化交融之美。叶特征,与莲花纹一起构成缠枝莲纹,同时有部分石榴花纹。这三、唐代宝相花纹样的文化内涵种情况下,宝相花纹样作为一种西域纹饰被人们应用,略显稚1.吉祥寓意拙。相关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侧卷瓣极有可能是敦煌画师对宝相花纹样诞生之初作为宗教图案使用,唐代以后宝相花中原画作的模仿产物。侧卷瓣

10、就是在这种模仿的情况下不断发纹样通常被归为吉祥图案。这种寓意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唐代宝展,表现为侧叶的弯曲程度不断减弱、忍冬叶片的层次不断丰相花纹样造型语言不断本土化、世俗化。尤其是唐代宝相花纹富,从初唐时期的青涩发展成中唐时期的秀丽。同时,侧卷瓣的样以莲花形象为基底,融合石榴、葡萄、忍冬等具有吉祥含义的宝相花纹饰在中唐前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大到懿德太子、永泰植物纹样的特征,产生了更为丰富的寓意。如,莲花为纯洁高雅公主等皇亲国戚的墓室壁画,小到西安何家村等地出土的生活之物,与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纹组合起来便可表达“莲(连)生贵器具,都有侧卷瓣花纹的身影。正卷瓣在中唐前较为罕见,目前籽(子)”的祝福。

11、风靡唐代的牡丹花也是宝相花纹样里常用的的研究仅在莫高窟第3 2 9、2 1 1 窟出现,直到盛唐之后正卷瓣才元素,它本身的艳丽造型与富贵之气和宝相花纹样繁丽的风格作为主要形状出现。可谓相得益彰。唐代宝相花纹样整体饱满圆润,与中国传统美云曲瓣则是由牡丹花演化而来的产物。盛唐风情通过牡丹学求大求全的观念一脉相承7。同时,构成元素均具有各式吉祥展示得淋漓尽致,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与追求也极大地影响的含义,这也是宝相花纹样在发展中渐渐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了宝相花纹样的发展。本就是由各种植物组合而成的宝相花纹案的原因之一。样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大量的牡丹元素。牡丹纹的主要特点是花2.设计价值瓣层叠,花头肥短,

12、边缘呈弧曲形云状,俯视如同一朵花瓣层叠现代文创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注重挖掘产品主题的大牡丹花6。云曲瓣便是在牡丹纹的造型基础上,融合石榴等背后的文化意蕴,为其增添附加值,这与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其他构成元素演变出来的花瓣种类。开元时期,云曲瓣一般与的渴求密切相关。传统文化不仅为设计提供素材,而且为文化桃形忍冬卷瓣组合或是作为其附属出现,如莫高窟第1 2 6、3 2 3传承提供不竭的动力。基于此,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创新应用具等窟。在开元之后,云曲瓣开始摆脱这种关系而在壁画中独立有重要意义。唐代莫高窟中的宝相花纹样之所以在现代设计领出现,直到唐末才渐渐消失。域中再放光彩,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对

13、勾瓣是受传统云纹与如意纹的影响而形成的,它的基本第一,宝相花纹样具有相当强的美观性,它的组成元素、排造型由带状云头纹回卷相接而成,通常呈椭圆状,在椭圆带内通列结构、花瓣类型等因时期不同或搭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造型常会有类似云曲瓣的花心造型,整体看上去如同花心两端的叶和样式,层次丰富。莫高窟中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藻井宝相花片弯曲结合而成。在造型上也能看出这种花瓣参考过吉祥器物纹样数不胜数,这为现代设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灵感来源。宝如意的外观特点,有“回头即如意”的含义,这种纹样在莫高窟第相花纹样如今已成为莫高窟乃至敦煌的符号,敦煌壁画的色彩334窟等唐前期壁画中经常出现。等美学特点在宝相花纹样上得到

14、充分体现。因此通过现代创新在这几种花瓣的造型中,不难看出唐代宝相花纹样是集各转化后,宝相花纹样能重新发挥它的装饰效用。种植物纹样美感于一身的集大成之作。它虽是虚构之物,却蕴第二,唐代莫高窟的宝相花纹样诠释了“和合”理念。当今含了许多代表当时装饰艺术的纹样、器物的特点,加上了艺术想世界全球化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日益频象、加工的部分,弥补了现实之物缺失的部分,做到了虚中有实、繁。千年前莫高窟中的宝相花纹样是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实中有虚。它不仅有忍冬纹等展示西域风情的纹样,而且有牡的产物。这也与我国“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的文化理念相吻丹纹等展现唐人审美的纹样,反映了一段时期的历

15、史背景、文化合,体现出尊重各类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携手促进世界文图3图4131美術教育研究化圈良性发展的文化态度。所以,宝相花纹样的现代应用同样生动地体现了“和合文化从古到今的传承。第三,宝相花纹样是一种吉祥图案,它的背后反映的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现代文创产品多是供人们日常办公、生活之用的产品,在这些事物上设计并应用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能够让消费者在使用时感受到设计师的巧思与人文关怀,也能为产品增加一部分附加值与卖点。四、基于唐代莫高窟藻井宝相花纹样的文创设计唐代宝相花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贯穿人们的生活。设计师需要反复推敲、理解其背后的内涵,使其形神、气韵融入文创

16、产品设计。基于唐代莫高窟藻井宝相花纹样,设计师应秉持继承与发展的理念,在符合现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每个纹样的视觉特点与其花纹的基本特征,做到提炼、简化、再设计,打造既实用又美观的文创产品。“宝相五色”系列文创产品以金属书签作为设计载体,选取了莫高窟初唐时期的第3 3 5 窟、盛唐时期的第3 1 9 和1 7 1 窟等形态、色调各异的藻井井心宝相花纹样作为对象进行再设计。对于唐代宝相花纹样的设计再创造,大体上延续了唐代宝相花纹样的构成样式,创意图形中心采用“米”字形、呈放射状且中心对称的方式9。以莫高窟盛唐时期第1 7 1 窟藻井井心宝相花纹样为例,按照唐代宝相花纹样偶数等分的结构逻

17、辑进行八叶对称排列(图1),花瓣造型则是将藻井井心宝相花纹样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图2),保留了云曲瓣、侧卷瓣等原有瓣形的核心造型,在此基础上简化其繁复的层次,经过艺术加工后化繁为简,让花瓣形态简约、精致、耐看。色彩上保留了莫高窟壁画中明快、大胆的矿物颜料色彩,在确定五色、五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原纹样的色彩基调与搭配。同时,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矢量化处理,让图形更加规整、统一。“宝相五色”系列文创书签运用并重构了唐代莫高窟宝相花纹样的排列方式,相应包装的背景板也参考了藻井图案的框架(图3)。同时,在保留宝相花纹样造型的前提下精简了造型,让图案组合更加生动、简练而富有美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高

18、度概括了敦煌壁画的配色,配合镀金与珐琅工艺,让产品整体活泼靓丽而又具备典雅特征,优化用户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使用体验(图4)。除了书签,蓝牙耳机也是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的产品。基于唐代宝相花藻井图案,“福禄寿禧”系列蓝牙耳机盒以印花风格作为主打,视觉中心的主图案参照莫高窟藻井中十、八、六片的宝相花纹样偶数结构逻辑设计,副图案则固定为八叶,中间配上相应的祝福文字。相对华丽的主图案与单色金边的副图案以印花的排列方式间隔出现,辅以具有吉祥寓意的宝相花暗纹,让整套产品在视觉表现上做到华美而132福禄寿禧图5不杂乱(图5)。其上的“福”“禄”“寿”“禧”四个字代表了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它以朴素直白的

19、艺术语言,表达了百姓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福禄寿禧”系列蓝牙耳机盒将宝相花纹样与吉祥寓意相结合,在确保文创产品美观性与实用性的前提下赋予其文化价值,让消费者在使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结语敦煌莫高窟中的宝相花纹样见证了唐代的兴衰,是多种文化共同孕育的精华,它不仅体现出唐代的盛世气象,而且体现了“和合”思想,在它的背后还有许多等着人们挖掘的内涵。当今,人们对待传统的经典视觉元素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当下的审美习惯和设计载体结合进行设计1 0。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函待保护与发扬,设计师应当挖掘更多如宝相花纹样这样的经典图案,在继承中创新,

20、设计出更多优质的现代文创产品。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22R406A044)。参考文献:178叶梦寒.唐代宝相花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J.陶瓷研究,,2 0 2 1(2):79-81.2张澜杰,罗泽原,朱先梅.现代视角下中国传统餐餐纹样的研究与运用 J.包装与设计,2 0 2 2(3):1 5 6-1 5 7.3焦振涛,陶欣子.宝相花设计方法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J.创意设计源,2 0 2 1(5):36-41.4刘芷欣.探析宝相花历史流变及图像造型 J.西部皮革,2 0 2 2(1 2):6 8-7 0.59刘双.唐代宝相花纹样小考 J.设计,2 0 1 6(2 3):2 2-2 4.6杜湖湘,刘颖鑫.试论唐代宝相花纹样的文化意蕴 J.戏剧之家,2 0 1 7(3):193-194.10李东娜,谢博文.基于馨餐纹视觉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J.轻纺工业与技术,2 0 2 1(9):2 4-2 6.(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编辑张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