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项目化重组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9760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项目化重组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项目化重组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项目化重组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单元教学理念能在学生素养发展、跨学科能力水平和课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予以学生深度指导;而项目化学习则是唤醒学生学习本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两厢璧合,能产生全面优化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以优化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为目的,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以项目化重组为基本教学设计思路,从教材内容和素养本位两个维度出发,探究以项目化教学重构大单元教学脉络的有效方式,旨在给一线教师带来启发。关键词:项目化重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7-1 7 3 7(2 0 2 3)2 2-0 0 5 8-0 3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在国内教育领域中蕴含三层含义

2、。第一层含义在于教学转变之“大”。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将教学注意力由独立零散的知识点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思路为主脉,有序攻克单元知识内容。第二层含义在于教学目标之“大”。大单元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人学科教学体系中,所设任务、活动、学习项目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层含义在于学科跨度之“大”。现阶段,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需求催生了“让学生学习能力向跨学科方向延伸”这一教育导向。在此背景下的大单元学科学习任务更灵活多元,更符合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需求。一、项目化重组教学理念概述项目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线教师认可的动态教学方式,是指通过专项教学议题的设定和评价目标,引领学

3、生协同合作,自主创设学习计划,进行组间分工,在创设项目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领悟知识,掌握学习技能。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大单元教学则体现了与教材深度匹配、息息相关的教学顺序与原则。借助项目式教学流程重组大单元教学内容,以重新编排教学顺序的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效果,能有效提升单元教学质量,启迪学生综合学科思维。二、统编小学语文应用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与价值(一)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58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立了“立德树人”这一全学科、全学段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旨在为新时代培养综合发展、观念积极的时代新人才

4、。而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学习重点从知识的解读逐步调整至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上来。积极学习观念的生成有助于学生形成德育自修体系,助推学生学科德育获得长远发展2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项目化重构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能有效突破知识教学局限,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三、运用项目化重组理念构建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有效路径(一)以教材为基础,重组大单元教学模式无论是大单元教学设计还是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推行,都需要教师紧扣单元教学目标,结合目标延伸教

5、学思路,创设教学活动。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基础知识目标为最小单位,分布于每课教学任务中;实用技法目标的实现涵盖于阅读教学中,在单元主体课文中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而学科能力目标贯穿单元教学始终,促进大单元教学所有模块的整合。在运用项目化重组下的大单元教学策略时,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学科进展名师市在线2023年第2 2 期ELITETEACHERS ONLINE课文特点和多层教学目标,有序布置项目学习任务,使教材编排意图深入落实。1.着眼于知识目标,课文内重组学习项目独立文本是单元教学的基本模块与单位。落实知识目标需要教师将教学设计着眼于独立课程,通过每一篇课文内部教学任务的细致搭建落实知识教学的根基

6、,将多课文教学模块拼凑成完整的单元整体知识内容,深度落实知识目标。教师可以将每一独立课程的知识目标作为项目设计依据,以目标为引领,对单篇课文进行项目化重组,在传统教学顺序、脉络的基础上做灵活变通,使独立课程结构得到优化4 。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活动(以下简称为“本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三首古诗、三篇独立课文、习作教学模块和“语文天地”。教师结合知识目标,可将大单元教学目标分别依据古诗三首及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个知识项目分支。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本课知识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解析语篇结构,细化掌握语篇叙事结构。本课文语篇段落结构包含总分总、总分、并列三种基本

7、写作结构。教师设计的核心项目学习任务清单如下:(1)阅读课文,比较第3 自然段与第5 自然段的结构异同。(2)找到每段总起句,尝试对总起句进行增减修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析第4 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并体会分述部分的并列关系,探究这样编排行文结构的应用范围。在第一个学习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第3自然段与第5 自然段的结构异同,第3 自然段采取并列描写,第5 自然段采取总分结构。两段在内容编排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学生提供了“并列”和“总分”两种典型构段案例。在第二个任务中,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并列和总分两种形式的应用异同,感受两种构段形式分别适用于哪些语境。在第三个学习任务中,学生能在“并

8、列”和“总分”两个构段形式基础上找到二者的融合体“总分总”构段结构,体会这样叙写的好处,进一步加深对三种构段的理解。此类直指中心的学习项目突破常规性教学顺序,使课堂知识目标的落实更快捷、高效。2.着眼于技法目标,重组学习项目语文学科的技法目标泛指学生对朗诵、写作、阅读等基本学科能力的方法掌握。此类教学目标不能仅靠独立课堂来完成,还需要阶段性练习与实践的累积。教师在创设以语文实用技法为目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可以在课文与课文之间进行项目化教学重组,以锻炼学生相关技法为教学脉络,创设跨课文的学习任务,将任务目标作为项目学习的议题,以多课文为材料,引领学生展开指向性探究。在多语篇教学中训练实用语文技

9、能,能使学生学习关注度迁移至自身学科掌握程度,建构正确的学习认知5 。例如,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提升学生写作技法”作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独立课时中,教师融合习作板块“这儿真美”及课文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三项教材要素,创设多课文学习项目“如何写出景色的层次之美”。课堂项目探究脉络如下:(1)阅读“习作:这儿真美”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喜爱的景色。结合前期所学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探究说明“什么是景色的层次”。(2)阅读海滨小城一课的课文,找到课文第1自然段,分析本段的写景结构,结合课文中呈现的海滨小城美景,展开联想,并列结构进行续写练习;找到第2 自然段中描绘金黄色霞光的画面,以并

10、列结构展开改写训练;阅读第3 自然段,进行总起句补充训练。(3)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在初读基础上自主分析段落结构特征,分析作者描绘小兴安岭美景的编排层次;结合本课写作结构,设计“这儿真美”写作框架,并在每段标注段落结构编排方式,以关键词形式说明这样编排的用意。此类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实用教学技法作为独立课时的教学方向,利用多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技法练习。学生在多语篇的跳跃中思维始终锁定“写出有层次的景色”这一学习项目主题。(二)以素养为本位,重组大单元教学模式素养本位教育理念提倡以发展学生素养为目的而展开教学活动。从学科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在文化、语言、思维和审美方面建立大单元教学脉络,借助项

11、目化学习模式重构单元教学,凸显核心素养教育的精专性;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教师可以立足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展开教育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构建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学习项目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沿着文化、语言、思维、审美四个主脉展开。教师可以将四维核心素养目标融入单元教学的细化活动中,使局部教学服务于整体目标,构建四维素养协同发展的教育格局。教师也可以专精于一类核心素养,将59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名师在线学科进展ELITETEACHERSONLINE2023年第2 2 期一种核心素养作为独立课时的教学目标,围绕一个核心素养议题设计横跨多课文的学习项目,将单元教

12、学材料打散重组,为培养素养议题服务。此类单元教学设计能有效凸显项目化重组教学优势,加快学生素养发展步伐间。例如,在本单元某独立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培养学生“审美创造”为目标,创设学习项目议题为“赏析文学作品中的景色之美”。教师围绕此目标,创设群文阅读教学,将本单元三篇古诗词与三篇课文作为基本探究材料,请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学习计划,展开小组合作探究。为提升学生小组自主学习质量,教师为学生找到阅读材料文学鉴赏的六个层次,从方法层面予以学生探究方向启示。学生从拓展材料中获得赏析启发,将写景类文学赏析角度归纳为情感之美、内容之美、画面之美、时空之美、意境之美、结构之美六个维度,并自主创设赏析表格与文学

13、赏析思维导图,归纳小组合作探究成果。以赏析文本“画面”之美为例,学习小组在三首古诗中分别品读出天门山波澜壮阔的山水奇观、水波激滟的西湖秀景和洞庭湖风平浪静的静态山水画面,感受不同流速、不同状态下山水呈现的画面之美,体会到诗作中描述画面的具体方法。学生又将“写水句”作为画面赏析对比的依据,找到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雪水汇成小溪,浣浣地流着”,海滨小城中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赏析不同景色中水景呈现的画面之美。学生对比阅读后总结道:“要呈现画面的美,可以从直观描写、物象描写、比喻

14、描写、颜色描写等角度展开内容建构。”多语篇融合使大单元教学充分发挥项目化重组优势,为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构建以跨学科素养发展为目标的学习项目在跨学科教学方面,语文学科具备先天性优势。教师可以设计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为教学主体,以锻炼学生多学科能力为辅助的大单元学习任务群,以明确的任务要求为学生制订学习项目框架,使学生依照要求自由探究,生成创意项目学习成果。如将地理学科知识与语文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以地图形式创设单元教学思维导图,在地图中标注本单元课文涉及的风光所在的地理位置,形成立体语文模型;将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融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组织项目学习汇报活动,优化项目学习

15、最终效果,协同锻炼学60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文学表达能力。跨学科的单元教学设计能有效锻炼学生综合学习素养。例如,在单元学习尾声,教师可以设置单元学习项目成果汇报环节,请学习小组整合阶段学习成果,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在班级中展示。教师此举旨在将信息技术学科能力与语文学习成果深度结合,锻炼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在本单元学习中,学习小组一方面以文字形式整理所学内容,设计汇报模块;另一方面在课后积极收集与课文、古诗词有关的画面资源材料,将文字与画面搭配设计展示PPT,将个人学习收获和感悟以思维导图、图片、艺术字、视频等形式插入PPT中。跨学科项目学习任务的设计,能增强大单

16、元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将项目化重组教学理念融入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能立足教材和素养两个教学设计维度展开分项目教学,形成富有创意的教学路径。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大单元项目化教学的基础,着眼于学生学科知识、学科技能与学科能力目标展开课文内、课文间和单元内学习项目的重组设计,使学生学习收获呈层层递进的发展态势。教师还可以将核心素养发展与学科融合素养发展作为大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结合素养发展需求重构单元学习项目,使大单元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参考文献1徐荣磊.小学高段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 0 2 1。2马丽.基于任务情境的七年级“我和我家”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 0 2 1.3马建明.奏响语文课改的新乐章:刘春老师和语文大单元教学实验J.小学教学(语文版),2 0 2 1(6):6 6-6 7.4程曦.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 0 2 1.5徐镔.统编版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 0 2 1.6堵瑞.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 0 2 1.作者简介:袁钰清(1 9 9 8.5-),女,江苏南通人,任教于江苏省海安市角斜镇老坝港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