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满昆虫的衣袋
备课时间:
教学目的:
1、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进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谈话:说说自己的口袋平时都会放些什么?你会把昆虫放进自己的口袋吗?可就有一个人,就喜欢把昆虫放进自己的口袋?
知道大家一定有很多的疑问,来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什么吗?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小组讨论交流:
(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
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
投影学习要求:
(1)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2)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理由,听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3)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为何加引号?
5、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6、 齐读第11自然段。
7、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
8、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现在请你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
9、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学到了什么?
四、迁移训练:
1、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五、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