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30分)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
2.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液化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4.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 )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第4题图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5.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3℃ B.洗澡水的温度约8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6.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7.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8.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9.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 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10.“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1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
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秋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严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1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14.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
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二、填空题:(27分)
16.考试铃声敲响时,我们听到了铃声,这是由于铜铃________产生的,它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的。我们是根据________来判断是铃声而不是锣声。
17.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____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18.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______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
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使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后两空选填物态变化的种类)。
1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铅
萘
熔点/℃
—38.8
—117
—95
328
80.5
沸点/℃
357
78.5
111
1740
218
(1)-80℃时酒精呈________态;
(2)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来源:学科网ZXXK]
20.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你的猜想是:呈在 侧(选填“室内”或“室外”),你猜想的依据是: 。
21.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在_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_____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
22.家庭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燃气液化.当在打开阀门后,管道中的燃气呈气态,若气体喷到手上,手会感到气体特别凉,这说明____________。
23.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_____ 减弱噪声。
24.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文学中有些词语对声音进行了描述,其中:“震耳欲聋”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五音不全”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尖声细雨”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
25.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涵义深刻.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骤冷,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____而形成的,此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雪后,由于雪______________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6.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看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0 4 8 12 t/min
t/℃ 温度
220
200
A
180
B C
D
三、解答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43分)
27、下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
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
(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2)图像的_______段是熔化过程;
(3)该过程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整个熔化过程用了______min;
(5)第8min晶体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28、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会看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会看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酒精的沸点为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下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A B
图④
图③
图②
图①
(1)图①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 。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一种
。
(3)图②测量温度的三种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 。
(4)图③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情景的是 图。
(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④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总结发现了水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 ;② 。
(7)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液形成的.
(8)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5
温度/℃
100
70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9)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左右.
(11)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中,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方法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好。
3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F
铜
100
0.76
B
铜
60
0.89
G
钢
80
1.02
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1.02
J
铜
⑴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______(能/不能)。
⑵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____(填写编号)的琴弦。
⑶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________ cm和横截面积________mm2。
⑷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_________(两根/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一天饭后,小红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干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
布料种类
涤纶
麻木[来源:学科网]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5 /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