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探究性问题的生成课程实践——以大班生成课程“改造我们的小木屋”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955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探究性问题的生成课程实践——以大班生成课程“改造我们的小木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探究性问题的生成课程实践——以大班生成课程“改造我们的小木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本期关注BENQIGUANZHU基于探究性问题的生成课程实践-以大班生成课程“改造我们的小木屋”为例缪婵娟(江苏省江阴市临港实验幼儿园)生成课程是从儿童开始的,儿童生成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教师要回应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的深度探究。在生成课程中,允许每个人发出声音,教师要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和幼儿一起探究,并串联成课程线索,形成丰富多元的活动。本文以“改造我们的小木屋”课程的生成为例,通过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及时探寻问题解决的路径,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源于幼儿探究性问题小木屋改造课程的由来班里的萌萌走到植物园小木屋时,凑上前去,透过门缝,想要一探究竞,其他几位小朋友也围了过去

2、。由于小木屋常年无人打理,里面充斥着一股霉味。小木屋陈旧、杂乱的现象立即引发了孩子们的交流:这么脏的小木屋怎么没有人来打扫的?我们能不能到这个小木屋里面去玩游戏?如果我们把小木屋来改造一下就好了幼儿产生的改造小木屋的想法是一个有意义的教育契机。小木屋的墙壁、硬地、空间构造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机会,是孩子们在改造过程中最真实、自然、直接的互动资源,既为课程注人新的活力,又让幼儿的学习更有趣味和意义。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背后的价值,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教师以带领幼儿感知、操作为实践导向,从孩子知识、情感、能力出发,为本次活动拟定了课程目标。1.对改造小木屋感兴趣,积极主动地了解小木屋的构

3、造、用途等。2.能用交流、探究、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今日教育下幼教金刊1 1 7表现,在体验活动中增强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3.在不断改造的过程中,体验改造活动带来的挑战和动手的快乐。顺应幼儿探究性问题小木屋改造课程的构建改造小木屋的活动离不开儿童的实践与教师的支持。对孩子们来说,当他们的需求得到回应与支持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真正的改造行动。为了了解幼儿前期经验与探究兴趣,支持活动有效开展,教师与孩子们开始了第一次的讨论:1.这么脏的小木屋想要进去活动,该如何整理?可以用哪些工具打扫整理?这些工具材料哪里来?怎么找?2.除了打扫外,还可以进行哪些活动?3.改造后

4、的小木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教师倾听了幼儿的问题与想法,将幼儿提出的问题誉写在网络图中,以便后期的课程能顺应孩子的内在需求。同时,教师结合自身对主题的思考以及对幼儿潜能的发掘,预设一些相应开展的活动,形成了小木屋改造的课程网络图。在活动的每个环节,我们始终贯穿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一活动前的预想与讨论、活动中的关键提问、活动后的整理分析与归纳,以此推进课程不断深人。支持幼儿探究性问题小木屋改造课程的行动课程的行进不仅要立足儿童的兴趣需要,更要立足儿童的发展。随着幼儿不断出现的问题,小木屋改造的行动自然地铺展开来。探究性问题一:小木屋这么脏,该怎样打扫?孩子们初识小木屋就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废弃的小木

5、屋怎么会这么脏?怎么进行打扫?根据已有经验,他们知道打扫需要工具,有扫帚、拖把和抹布,可是小木屋里除了地上、墙上很脏,里面还堆放着很多的杂物,这些杂物如何处理?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能移动这些杂物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孩子去探索实践的兴趣。同时,在打扫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灰尘实在太多,嘴巴和鼻子没法呼吸、眼晴也睁不开、小手弄得脏兮兮,这可怎么办呢?课程的推进:1.迁移原有经验,引发深度学习。户外运动时,孩子们需要器材的时候,都是一起合作搬运的,于是孩子们把搬运的经验迁移到小木屋里,并进行了分工。同时,他们还商议“如何在搬运的时候更省力”这个问题,立足原有经验,孩子们尝试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搬运。搬

6、运工具哪里来?怎么找?这些问题又促发孩子在生活的情境中习得更多的经验。2.链接生活经验,支持深度体验。可乐说:“疫情期间大家都要佩戴口罩,口罩可以阻隔空气中的病菌和灰尘,所以我们打扫的时候也可以戴口罩。”小凯对于可乐的提议表示赞成:“这是个好办法,这样鼻子和嘴巴就能呼吸了,那怎么保护眼睛呢?”视力散光的甜甜灵机一动:“有啦,跟我一样戴上眼镜就行啦,可以戴护目镜、太阳镜等等。”“还可以跟刘老师一样戴上手套,这样小手就不会脏了。”涵涵紧接着说道。有了这些打扫工具的准备,孩子们就投人到打扫活动中,没有一个人说苦叫累,直至把小木屋清理干净。教师思考:在打扫木屋活动过程中,活动完全由幼儿自己主宰。在选择

7、什么工具、怎么进行打扫、工具不够如何解决、高的地方够不着怎么办等问题情境中,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并通过真实的体验获得了自我服务的经验与能力。探究性问题二:地上都发霉了,怎么办?当小木屋里面一些废旧杂物搬走后,孩子们忽然发现裸露的水泥地有一些发霉的痕迹,在里面还能闻18本期关注BENOIGUA生成课程。到一阵阵发霉的味道,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孩子们提出最好铺上地板,因为铺了地板就很干净,还能在地板上玩要。课程的推进:1.测量需要合适的工具。在孩子们商议以后,大家选择了麻绳、丝带等绳子类的工具。可乐提议:“可以向门卫叔叔借把卷尺。”2.尺子不够长的小妙招。第二天,孩子们向门卫师傅借

8、来了卷尺,开始准备测量。可是一把尺子的长度不够。可乐通过迁移以前玩织网游戏时的经验一一“织网的绳子不够,我们就把绳子连接起来的,那也可以把两把尺子合起来。”测量活动结束后,嘉嘉和可乐还和大家分享了他们测量的小妙招。3.测量结果要复查一遍。嘉嘉和可乐在量过的地方又再次量,可乐说:“我们量过的地方再量一遍检查一下,看看刚才量得是不是正确。”孩子们把两次测量的数字都记录下来,检查的时候发现数字不一样了,于是,他们又反复再次测量,寻找原因,确定最终的数据。测量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孩子一起挑选地板,因为地板的款式不同、材质不同、拼贴方法也不同,孩子们通过询问父母“哪种地板最适合自己铺设”,最终在网上挑选了

9、自粘地板,并投人铺地板活动中。教师思考:铺设地板是改造小木屋过程中生发的一个活动,铺地板是一项大工程,面积、数量的计算,地板的选择等都需要反复实践才能完成。活动中,孩子们将新旧经验结合,运用连接、检验等经验,使整个测量过程扎实、丰富。虽然测量结果略有偏差,但他们能通过反复检验,最终得出最满意的数据。探究性问题三:小木屋的颜色可以改变吗?地板铺完啦,孩子们开始不满足于小木屋的墙面颜色,有的孩子说:“我见过的小木屋是彩色的,周围还有好多漂亮的花。”有的孩子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小木屋,身上的颜色感觉脏脏的。”还有的孩子说:“我想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那我们可以把小木屋变成什么样子的呢?课程的推进:小

10、朋友们分成了6 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起合作设计了小木屋装修方案,并在集体面前进行阐述。一个个新奇又有创意的方案让人叹为观止,最终,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结合两种方案,外墙变成女生最爱的粉色渐变,内墙则是男生最爱的天蓝色,并派代表向园长妈妈介绍了“涂料投标”的过程,在得到园长妈妈的支持后,开始粉刷小木屋。探究性问题四:在小木屋里可以做什么?小木屋已经初步改造完成,吸引了好多小朋友前来观赏,也成为老师们拍照的网红打卡地。“可是,孩子们,我们可以在小木屋里做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想到和教室里的区域游戏一样玩。这一天,在小木屋阅读区的甜甜说:“这个故事场景和我们的小木屋好像啊。”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

11、注意,原来甜甜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兔乖乖”啊,大家仔细一看故事里也有小木屋、彩色蘑菇、大树,于是跃跃欲试,纷纷表示也想在这里表演小兔乖乖的情景剧。“可是这个故事太简单,连小班的弟弟妹妹都会说,没难度啊。”一向喜欢挑战的涵涵这样说道。“那不如我们来创编一个新今日教育下幼教金刊1 1 9探究性问题五:快毕业了,怎样与小木屋道别?随着小木屋课程落下惟幕,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光也接近了尾声,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在小木屋留下了汗水、欢笑,那要怎样和小木屋道别呢?课程的推进:孩子们一起商议、策划,用自己的方式在小木屋留下自己的身影。有的说布置照片墙,有的说拍摄了“疯狂毕业照”,有的说在小木屋留下祝福

12、卡,还有的说等毕业了,这个小木屋就由中班小班的弟弟的小兔乖乖吧。”妹妹照看了,要与他们讲述“小木屋改造记”,邀请课程的推进:他们进来游玩,并进行接力棒的传递。可乐的话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们将这个大家的愿望都在一一实现中,离毕业的脚步越来想法带到了教室和全班小朋友一起讨论,一场舞台剧越近,可乐提议:何不将我们的毕业典礼就在小木屋创编如火如茶地开展了起来。这里进行呢!大家立即拍手称赞这个主意太赞了。最1.确定剧本内容。终,毕业典礼场地设置在了小木屋外的草坪上,让小我们向家长征集创意元素,通过家园合作,大家木屋见证彼此的成长、见证彼此对未来的期望。纷纷将自己创编的小兔乖乖续集内容通过视频和绘画

13、教师思考:的方式发布出来,最终我们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确定在小木屋前办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并进行接力了故事的走向,一起撰写了剧本内容。棒的传递,这是课程进行到此,情感共鸣的爆发点。2.确定演职人员。这一次的改造历经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随着毕业的来每个孩子都想扮演故事的一个角色,我们通过讲临,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一一载人孩子们的心田。在述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由其他孩子投票确定主演人员。这过程中,大家全身心投人,拍摄“疯狂毕业照”、3.制作演出道具。制作祝福卡、布置毕业会场、准备毕业节目、设计邀在道具制作和场景布置时,孩子们更是开动脑筋,请函亲自邀请朋友和老师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寻找各种合适的材料,用

14、垃圾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环小木屋告别,留下了无限的回忆。保服装,借助纸箱设计制作大树、房子等。“改造废弃的小木屋”这一项目活动让孩子进行教师思考:从打扫、铺地板到刷墙体,小木屋发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学习,活动中,孩子们融合了多元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改造过后的小木屋仅仅只是的知识经验,解决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观赏吗?显然,这不是初衷!当教师提出“可以在小题,经验逐步地建构、累加、进阶,引领着幼儿不断木屋里玩什么”的探究性问题时,将活动深人到了改探索。教师以幼儿的探究性问题为抓手,通过不断发造的内核。环境与幼儿要有互动,更要为幼儿服务,现、追问、支持等多种形式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思索,并在不断积极思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运用经验、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考中获得内化为自己经验的知识,体验由自己创导的在师幼互动之中,在幼儿与环境互动之中,动态生发一场舞台剧,感受到了小木屋改造带来的成就感。课程,促使幼儿得到自主和个性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