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28日观东林书院有感 东林书院位于XX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 书院现存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均保持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历史风貌。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日,我与同学结伴来到了东林书院。步入依庸堂,
2、只见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正上方有一块小匾,小匾光滑圆润,上面刻着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依庸堂。这三个字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格外绚丽。小匾的两旁还有顾宪成所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现已家喻户晓,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时,我仿佛看到的顾宪成站在对联旁,抑扬顿挫地说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的下面有一张朴素的桌子和一把高背的椅子。四面也都分列着一些书桌。穿过依庸堂,我们又来到了伴池。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只见一些又大又圆的荷叶上漂浮在水面上,这些荷叶绿的尤其可爱。再往水底一看,一些小鱼正在嬉戏
3、玩耍着,他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汉乐府写的一首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确啊。这些鱼真自由、快活啊。看着这些鱼,我真羡慕它们啊。道南祠也是东林书院的一个景点,它是一座亭子,外形精巧而又漂亮。走进去,一股清风迎面扑来,那种感觉舒服极了。它也是人们歇脚的一个地方。东林书院,到处都带着一股书味,令人陶醉。东林书院,一个清静而又温暖的地方。 其中的氛围让我们体会到了历史的沉淀。从而更了解以前的文化,以前读书的环境,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思想的领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抗日战争胜利
4、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唐文治撰写了碑文,“发明性理之根源”,并略述书院建置始末,“惟愿我乡邦人士,景仰前徽,保气节于将坠。”碑后列有发起人姓名。唐文治,祖籍太仓,国学大师,长期在锡地办学,声名卓著。碑今存无锡东林书院。这就是它的由来,于是,我们也就了解到了书院的由来,增加知识了。 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悬挂在书院依庸堂上。现东林书院遗迹是按清雍正时旧制恢复。看到这幅对联我感触很多,这两句话有深层次的含义,不仅要求我们对于学习上要上进,对于国家,我们也有应尽的义务,要履行一个公民应尽得义务,事事关心,用自己
5、的力量让社会更加美好,即使我们的力量是很微薄的,但是,我们有这个心有着个愿望那就是美好的,在参观的途中,我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浓厚的责任感,我想这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及思想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这趟参观让我们学会很多,了解许多。 第二篇:观东林书院有感观东林书院有感 经管1105 伴着暖暖的阳光,我们一起走进了具有历史气息的东林书院,没有参观之前,我感觉中的东林书院应该是压抑的、陈旧的、只有无数的书本繁冗的堆叠在陈旧的屋子里。可是,当我看到东林书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有些愣愣的,建筑很有古典气息,但并不陈旧,反而有一种庄重之美,随着自己慢慢的看,才了解到是个朝代,不同时期的人们不断修复
6、才使得今天的东林书院能完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我想我们今天也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民族的经典,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使得我们的后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气息。 东林书院还使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让人耳熟能详的千古名联竟然是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先生曾撰写的,我通过参观了解到,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东林书院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
7、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 我想那么多有志之士聚集到一起,谈论天下苍生之事,在中华古典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讨学习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那是为了 民族奋起而读书的一种伟大精神吧。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光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像对联中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是我们大学生的风貌,我们要把民族的兴衰和自己联系起来,明确的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随着参观,我看到了东林书院的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寻乐处、心鉴斋、小辨斋、再得草庐、时雨斋、道南祠、东林
8、报功祠等主要建筑,这些建筑均显现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鼎盛时期风貌,古香古色,有古典建筑的无穷韵味。我不禁一次次的被中国古老的历史所吸引,不光是古典的建筑,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切一切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我爱我的祖国,她的一切都让我为之吸引,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东林书院真的有很多让我意料不到的事情,书院里有很多爷爷奶奶们在练太极,看着他们都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幸福生活,还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学习孔孟之道,读孔孟之道,学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任何年代的人们都有现实指导意义。我觉得,人融入社会、与国家要立在世界之林一样;都有人与人、部门之间、国与国的外交,都要有良好的
9、心态。并不能把富裕与长寿当作追求的目标,而是把大同、和谐、和平、共同幸福、共同欢乐视为己任。否则“恭而不侮”只在小圈子里实践就太可惜了。孔子说得是“大道理”,是要让每个人来“大实践”。从小学习儒家经典, 这对小朋友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看着这美好的一切,不禁会心的微笑,看着美好而温暖的阳光,脑海里浮现出一句古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是桃花源记中的一句美好的话,此时此景,无比相称,我感觉自己很幸福,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会好好的珍惜,也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好好的建设伟大的祖国。 第三篇:观月有感观月有感 素来万家灯火映明月,明月返送万家灯。一轮明月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无限柔情与愁丝。 “床前
10、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首静夜思道出李白多少思乡之情,这情便如那水般,流淌到了李白心的深处,这情便化作那水般,让多少人闻之而泣下。 闲来无事登高望,但见明月映水光。一轮弯月迎星醉,忽闻白兔捣药忙。 风微星稀明月夜,一个人独自看着天上的月亮,只觉得有无限的遐想,与无限的神往。静,是上天赋予夜的最佳形态,与太阳的炽热相比,月亮就冷得多,静得多。无比的愁,无尽的思,都是多少年来,日积月累而成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多少年的积淀,已经使清冷的月更加清冷,使我们更能感受到月的魅力。有的人爱云,有的人爱太阳,有的人爱星辰。有的人爱清静,平凡;有的人爱热闹,活力;有的人
11、爱神秘,洒脱。而我,却独爱这清冷与寂寥。 独饮对月三千醉,不与皓日争光辉。静静的与月对饮,就算不是酒,却也能喝出酒的意境。冰冷的月光洒在身上,那炽热的心也会慢慢冷却下来,直到与月亮融为一体,不分 彼此。冷下来的心才是最好的药引,它能引导你治疗一切,却又会使你得到一丝似水柔情般的怨,这怨如雾,通不透,乱不明,只有慢慢咀嚼,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乱世之中星云西,独留江上月犹明。唯月,乱世之中不乱身,动荡之局身已定。江中依月漫步走,不起涟漪似飘移。合月而走,是静而远行,动之静,行之轻,如羽落弱水,激不起半点波澜。 何夜无月,却是知月者甚少。一丝江水,一丝明月,那一丝怀叹,是在怎样的心情下所感叹;那一
12、丝寂寞又是在什么处境下蓦然回首;那一丝泪痕,又是为谁而留 静静的读着月亮,感受着它带给我的冰凉,将躁动的心冷却,回过头来竟发现了一个懂得悲伤的自己。 汉阴中学高一王枭 第四篇:观林则徐有感观林则徐有感 XX县区和平九义校 八年级学生向仁风 指导教师 刘孝明 观看了林则徐这部电影,让我穿越时空,了解到了我国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我看完这部电影,思绪万千。我仇恨鸦片,痛恨侵略者,但我更崇拜一个伟大的英雄林则徐。 在一百多年前的战争时期,英国人利用鸦片来残害我国中华儿女、横行霸占我国的土地,给我国不少的家庭带来灾难。由于鸦片,我们不少人的心灵被扭曲;由于鸦片,我们不少幸福和睦的家庭被摧毁;由于鸦片,我们
13、伟大的祖国被推向灭亡的边缘。 就在国家处在危急存亡之的关键时刻,一位爱国爱民的官员出现了,他就是影片中的主人翁林则徐。是他向道光皇帝请求前往广州禁烟,抱着“鸦片一日不禁掉,就一日不回京城”的决心,顶着重重压力,想尽一切办法,让不可一世的洋人乖乖交出了所藏鸦片,烧掉了这残害中国人民的一箱箱毒品,替受苦受难的国民出了口气;是他在广州率领大军英勇抵抗,为打击侵略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这样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腐败的清政府革职了。 我深深为林则徐打抱不平,他却坦然面对了现实,没有一丝怨言。我为什么崇拜林则徐。因为他有深明大义,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一个多世纪以来,他
14、的精神深深的感召着无数正直的中华儿女。 回首过往,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无数抗日英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利益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即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反腐倡廉,华夏儿女在各行各业中发奋工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我们高兴地看到祖国正在飞速猛进地发展,经济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民生活越来越红火,尖端科技已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的一切怎不使我们祖国母亲更加青春焕发呢。 然而,在我国万众一心,正向四化进军,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今天,还有那么一些人,忘记了过去,忘记了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忘记了失去祖国领土香港的屈辱的历史。根本
15、不珍惜今天这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成天无所事事,为发横财、猛财,昧着良心,干一些残害人民的事,目无法纪,制毒、贩毒,使我们不少的青少年走上了吸毒贩毒的不归路,给当今这和谐安宁的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给不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殃及我们不少的家庭、个人,我真为这些人痛心。 作为当代中学生决不能忘记过去,我们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事,像伟大的爱国英雄林则徐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合格的中国人。 可以说,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穿梭在历史与岁月之间,使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的骄傲与自豪。让我们携手奋进,用青春描绘世纪青少年的雄才大略,用激情
16、诠释喷薄欲出的强国理想。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重托,带着对未来的向往,为祖国的壮丽辉煌,为生命的豪迈奔放,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吧。师评: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本文作者围绕影片的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抓住“观、感、联”三个环节,结合现实,叙议结合,层次清楚地表达:“牢记祖国的过去,正视现在,奔向未来”的主题,同时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详略得当,极具感召力,颇有鼓动性。 2014-10-9 第五篇:观烈士林园有感观烈士林园有感 姓名:专业: 摘要。今日应学校要求完成社会实践,为深入学习探索马列主义以及感受革命精神,缅怀革命烈士。特参观本地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并了解其中、相关事迹,为革命
17、所做出的伟大牺牲。通过本次活动加深我对革命的认识,对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来之不易,以及革命先烈革命精神的认识。增强了我的爱国热情,是我明白社会主义革命深刻含义,并加入到为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落实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强大队伍中去。 (在不断探索与学习中)今天为缅怀革命先烈,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在清晨来到位于XX市南城附近的烈士陵园。这座陵园内,树木茂盛且十分幽静,进入这里就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迎面可以看见一个石砌的墓碑,屹立在清晨的阳光里。墓碑上有李先念先生的题词,很是醒目。我先到墓碑前默哀,心中对烈士充满了感激和尊敬。默哀完毕是去参观革命烈士和英雄纪
18、念馆。进入馆里,墙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和画像以及其生平事迹的简介。地上摆放的是战士们曾经用过的物品和战士们获得的奖章,各类物品。看到那一张张年青的面孔,心理不免一阵阵酸楚。那些年青的革命战士有二十多岁,三十多岁,还有的竟然只有十六七岁。那些战士们有的和我们差不多的年龄,却不知比我们吃了多少苦受过多少难。他们有多强的意志和信念啊。 在人生中最美丽最有激情的年华里,他们把他们年青而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献给人民,献给了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岁月是无数个年青的生命用他们的爱国热情,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推翻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这三座大山,换来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国家的范若富强,
19、人民安居乐业。或许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或许他们的个人贡献是微小的,但是他们的精神和灵魂的永存的。他们的信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愿望将在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下终将实现。参观完纪念馆后我的心情已是无比沉重,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在这园子里,心想在这里的战士们永远的沉睡了。这里干净而环境优美,在这里他们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了。他们可以看见他们他们用生命争取来的伟大成果,可以看见他们热爱的人民幸福安康了。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烈士陵园,心中涌出一份感动和愧疚。深深地感到自己思想的狭隘和卑微。 在本次实践中得到对自己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建议以后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深入了解革命的精神和伟大历程。学习战士们在革命中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努力学习发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为完成革命烈士尚未完成的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断努力和奋斗。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