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石柱,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教师,我立场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完成道德与法治教育课教学任务,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小学生的身心特征与认知特点,开展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着力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现在我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点分析和归纳。 一、渗透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要渗透到教学中去,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律规章制度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的形成和遵纪守法行为,让小学生认识到规章制度和良好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熟悉和掌握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真正遵守规章制度,按规章制度办事,为今后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
2、验教育,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法制教育活动,扮演一个角色,体会一种职责,获得一种感受;了解一点知识,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改变道德法治课“台上老师大声讲、台下学生无人听”的不正常状况,调动起学生学习道德法治课的积极性。 三、养成教育, 哪些是美好的行为,哪些是不良的行为,让小学生对行为有一个评判的标准,标准就是自己的行为既不给本人的身心带来危害,同时也不给他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带来危害。道德是同人们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保证实现的行为规则,例如小学生行为规范就属于道德范畴。法制教育是让每一个中国公民知法懂法用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遵纪守法。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的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我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从思想政治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