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富多彩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实践,期盼并呼唤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其根本目标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在实践突破与理论创新的相互融合与促进中,教材编制及其与教学法的匹配对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检验和支撑作用。语言教学法的世界性进展和传统中文教学法的现代衔接,均为国际中文教材的教学法匹配与进展提供了科学而多元的支持。多元综合教学法与博雅汉语、后方法理念与会通汉语、产出导向法与新时代汉语口语,是近年来尤受关注的可贵探索。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实践融合体;语言教学法;教材编制;教学法提炼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励性补
2、助”();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年全球中文教育主题学术活动资助计划”();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 年度重点项目(全球中文学习联盟研究专项)“国际中文教材建设回顾与展望”()。作者简介:张君,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编辑(北京 );王世友,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编审(北京 )。飞速发展的国际中文教育呼唤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呼唤基于中文特点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而教材编制,同课堂教学、课程研发、标准制定、教学法提炼、教学模式集成一起,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支撑点与突破口。从一定意义上说,国际中文教材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实践融合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育理论展开、成熟并形成潮
3、流的重要标志,是丰富多彩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实践提升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具有重要的课程与教育教学价值。一、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突破与理论创新随着中文教学在全球大范围展开,国际中文教育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情态:()学习对象全链化,基本形成了涵盖从幼儿到成人各个年龄段的中文教育链条;()学习场景全球化,形成了覆盖各主要国家和全球不同语言区域的“保持型原生型注入型来华型”中文教学样态;()学习内容全域化,从单纯的语言学习向专业和职业领域快速推进;()学科内涵全态化,既包含“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又包含实践形态极为丰富的海外中文教学(中文作为外语的教学,),还有体量不小的华文
4、教育教学。这些异质的情态汇成了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之海,也积蓄了理论创新的充足的原生动力。丰富多彩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实践,期盼并呼唤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其根本目标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以科学的理论创新引领 多样的实践发展,用生动的实践积累丰富既有的理论内涵。国际中文教育以实践突破与理论创新的相互融合与促进为动力,不断发展。因此,对国际中文教育开展系统研究,应立足于理论与实践互相融合这一基本属性,系统考量课程研发、标准制定、教学法提炼、教学模式集成,以及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这六大要素的关系,并构建相应的研究框架(见图)。o)C/-A/-%K4 A 图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实践融合体”如果说理
5、论是国际中文教育的空气和水,那么实践就是它的根。在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之间,面对教育教学的飞速发展,如果短期内不能在语言观、教学观、学习观上形成强有力的理论创新,如“结构主义功能主义交际理论”“联结理论认知理论人本理论”之间的更嬗交叠,那么就应该在上述六大要素上痛下功夫,努力架设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通过扎实的课程研发、标准制定、教学法提炼、教学模式集成,以及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为最终的理论突破储能蓄力。通常认为,课程在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实践融合体中居于核心地位,课程研发及其诸环节 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研制、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及修正 形成完整的课程开发流程。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种,课堂
6、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教学法和教学模式往往决定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流程,也决定着相关要素的地位与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不同的教育传统和理念,不同教学法流派对教材的地位、作用、形态等的理解并不相同,如在社团语言学习法看来,教学完全不需要教材。但是,就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而言,教材往往居于重要地位,是连接教育理论、课程研发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也是某种教学法或教学模式成熟并形成实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教材与教学法表现出强相关性和强共生性,通常情况下,没有不受教学法影响的教材,也很少有不寻求在教材中定型和进一步优化的教学法。因此,在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实践融合体中,基于实践需要和理论创新需求的教学法
7、提炼和教材编制,日显重要。本文着重从教学法视角来探讨教材编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探讨教材对理论创新、教学法提炼的检验与支撑作用,以及对课堂教学的映射作用。二、语言教学法的来龙去脉与国际中文教材的教学法匹配我们所说的“教学法”,既不是过于宏观的教育理论,也不是过于琐细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技巧,亦非语言要素教学法或语言技能教学法。它专指与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制密切结合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教学流派,上链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下摄具有相当归纳与概括力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与步骤。(一)语言教学法的世界性进展语言教学法,特别是 世纪以来语言教学法的总体特点是流派众多,变化发展呈螺旋上升趋势;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综
8、合到分析再到综合,在归纳和演绎、本体要素和外部功能之间不断选择、变换、调整、平衡。所谓“流派众多”,突出表现为多种教学流派争鸣、各种教学法不断涌现,对高效优质教学法的追求成为语言教学的关键目标之一。纵观传统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暗示法、全语言法、多元智能法、神经语言程序法、词汇法、能力导向型教学法、自然法、合作语言学习法、内容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综合教学法、视听法、功能法(功能意念法)、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这些语言教学法,不难发现:教学法在显而易见的语种、语别、地域特色,以及操作性、针对性和创新性之外,
9、呈现出明显的演进性特征,如“传统法语法翻译法 直接法”之间的逐次演进,“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之间的逐次演进。因此,教材编制在教学法选取与整合上也必然表现出明显的演进性特征。目前,在语言教学法的世界性进展中,有三个尤为引人关注的现象:()交际法家族的异军突起与不断充实 从交际教学(,)到自然法(,),再到任务型教学(,)。综合交际能力的培养,替代并整合传统的知识教学、单纯的技能培养,成为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后方法与宏观策略框架的渐次形成 从普拉布()的“课堂上不存在最佳教学法”,到奥拉特()的“方法已死”,再到库玛()的后方法()时代。宏观策略框架极大促进了语言教学法的再认知与再发展。()
10、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全球化和国际中文教学法强烈的创新需求与实践需求。(二)传统中文教学法的现代衔接同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的发展一样,中文教学法也经历了语文教学和语言教学两大阶段,存在语文教学法和现代语言教学法的区别。萌芽时期的国际中文教学就较多地直接采用了传统中文教学法,即从书面语教学出发的以“字”为核心、以“字辞句篇章”为知识层级和序列、以“识、读、诵、对、作”为能力养成链条的基于语文学观念的教学法,它是在传统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以“字”为生成基础的“识读、吟诵、摩创”教学法。明清两朝国际交往交流的发展壮大,带来了中文作为外语教学的视角、实践和语言学观念,催生了以语言自迩集
11、官话指南等为代表的中文作为外语教学的教材,积累了国际中文教学法和国际中文教材编制的宝贵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层出不穷的各种教学法都在以中国为主体的世界各地的中文教学中得到了回应和检验,基于各种教学法的各类教材也应运而生。就国际中文教学法自身的探索而言,有学者认为,中国形成了平衡各种教学法的适合中文自身教学传统和规律的“综合教学法”。如赵金铭认为,以结构为中心的汉语综合教学法一直处于国际中文教学法的主流地位,且在不断完善之中,其本质和特点是:()结构为纲,注重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结合和平衡,注重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理论依据的综合;()重视词汇、语法、语音教学,遵循汉语自身特
12、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语言点;()出现实用汉语课本等汉语综合教学法的典型教材。同时强调,汉语综合教学法不是教学法的折中和混合,它符合世界语言教学法“逐渐回归语言本体,在方法上走向综合”的发展趋势,“汉语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及语法结构系统,制约着汉语教学法的确定。汉民族的思维习惯、民族心理、教学传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三)国际中文教材的教学法匹配教学法对国际中文教材编制的重要性体现在:教材既是对某时期教学法的总结,也是对教学法的某种程度的完善和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历史和经验启示我们,要编好教材,首先要对教学法理论进行研究。李晓琪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法流派中,有种教学
13、法流派对教材编写有很大的影响,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他们是: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认知法、功能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概而言之,国际中文教材的教学法匹配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不匹配;()刚性匹配,即纯粹地以某种教学法为教材编研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柔性匹配,即以某种教学法为主导,同时根据情况综合采用其他教学法以实现高效率的语言学习。同世界上其他语言的教学发展、教学法发展和教材发展一样,“不匹配”多出现在早期的中文教材中。早期的多数中文教材常缺少显著的教学法意识,教材编制重在对中文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等实体性要素的选择、组织、排序和呈现,教学法意识不突出、不自觉。随着
14、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国际中文教育的不断拓展,教材编制中的教学法因素日益得到重视,教学法与国际中文教材不匹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课堂教学对最优教学法的不断追求一样,与教学法刚性匹配的中文教材大量出现,并且紧跟语言教学法的不断演进而发展变化。远的,如新中国成立后以华语教材 汉语教科书 基础汉语课本 初级汉语课本 汉语初级教程为代表的教材发展链条。同约翰德范克()主编、耶鲁大学出版的初级汉语中级汉语高级汉语系列教材(史称“德范克系列教材”)一样,二者都可以看作听说教学法的代表。近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团队的新时代汉语口语系列教材就是基于与“产出导向法(,)”的刚性匹配。仔细研究德范克系列教材
15、不难发现,该教材折射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刻影响,可谓听说教学法的集大成者。它从体例、语言、内容、练习等各个方面,都较为标准地匹配了听说教学法的典型特点(见表)。表德范克系列教材与听说教学法匹配表序号德范克系列教材听说教学法()区分口语和书面语()以会话体课文为主()先“听说”后“读写”()描写呈现真实鲜活的语言()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教材依照“展示讲解举例操练”的基本程序,紧密围绕句型展开以句型学习为核心()以侧重语言形式的操练为主()字、词、句的复现率高()课文话轮的数量多强调“模仿记忆”和“模式练习”采用图表公式、学习者母语注解,少用术语受控制的语法解释与教学法可以较容易地直接实现与课堂教学
16、的刚性匹配不同,教材与某种教学法的刚性匹配,在系列教材的整体编制中常会出现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状况,因此随着后方法时代的到来和宏观策略框架的提出,柔性匹配成为大多数国际中文教材的选择。如实用汉语课本对内容要素(结构、功能、文化)的综合匹配,中文听说读写对技能要素(听、说、读、写)的整合,会通汉语对多种教学法(功能、情景、任务)的平衡与统整。当然,刚性匹配和柔性匹配没有绝对的好坏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用的区别。刚性匹配往往会兼及或偶融其他教学法的一些合用因素,柔性匹配也要避免毫无主导的教学法混合或折中,避免由此造成的隐性损伤。三、国际中文教材的教学法进展与课堂教学从对最优教学法的追求逐渐向后方法时
17、代转变一样,国际中文教材编制也逐步向交际法家族和后方法时代演变。在国际中文教材的教学法匹配与进展中,近年来有三种探索尤受关注:()多元综合教学法与博雅汉语;()后方法理念与会通汉语;()产出导向法与新时代汉语口语。(一)多元综合教学法与博雅汉语如前所述,李晓琪在国际中文教学、研究和教材编制中,始终十分重视教学法理论与教材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教材是教学法理论发展和实践的结果,新的教学法理论产生新的教材,新的教材又为教学法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检验途径。在一定教学法理论指导下的教材编写才有其真正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二者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教材的编写者们努力在结构和功能间寻找结合点和平衡
18、点,努力在教材建设中最佳吸收和体现不同教学法流派的长处,在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教材中采取明线和暗线有机结合和不同侧重的策略。从近些年出版的一些汉语教材看,教材编写者对教学法理论的运用是自主灵活的,是为我所用的,这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飞跃。”正是在上述教学法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博雅汉语在深入研究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基础上,在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理论指导下,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采用多元综合教学法,对国际中文教材编制的理念选择与落实、教学法选择与整合、内容构建与组织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见下页表)。表博雅汉语的多元综合设计与匹配篇名级别册数理论择取与内容构建功能与作用起步篇初级运用结构、情景、功能理论,
19、以结构为纲,寓结构、功能于情景之中学好语言基础知识,为“飞翔”做好知识准备加速篇准中级运用功能、情景、结构理论,以功能为纲,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功能意识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为“飞翔”做好功能积累冲刺篇中级以话题理论为基础,精选人类共同话题和反映中国传统与现实的话题培养特殊句型、常用词语运用和成段表达能力飞翔篇高级以语篇理论为原则,精选范文,展现汉语篇章表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凭借本阶段学习,使学生自由飞翔于汉语时空(二)后方法理念与会通汉语在理念选择与落实、教学法选择与整合上,会通汉语“主要采用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即不拘泥于某一方法,不做方法的奴隶,博采众长,用公认有效的教学原则指导每一个具体教学环节
20、”。后方法不是无方法,而是更为重视宏观策略框架及其基本原则,即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小化感知失配,促进协商式互动,提高学生自主性,培养语言意识,激活直观启发,情景化语言输入,综合语言技能,确保社会关联性,提升文化意识。由此出发,会通汉语以“交际”为核心,从语言观、教学观、学习观三方面搭建编制理念与框架(见表)。表会通汉语的编制理念与框架理念理念选择理念落实语言观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马林诺夫斯基语言寓于行为之中意义见于运用之中塞尔使用语言是一种受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综合交际能力教学观培养学习者运用中文进行交际的能力学习观逐步养成运用中文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模型(卡纳尔、斯维恩)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
21、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功能项语块结构具体用例烍烌烎功能表达项因此,该套教材充分展现了对语言、语言教学、语言学习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并表现为在各个层面、各个层级上的综合处理与平衡配置。在教学法的选择、整合与呈现上,它从中文综合交际能力的培养出发,选取了同属交际法家族的功能、情景、任务,并尝试集成功能、情景、任务“三位一体”的中文教学模式,体现了研发团队强烈的创新意识。上述理念选择与教学法进展,体现在内容构建与组织上,表现出四个鲜明特点:()在形式和意义之间,以意义蕴含形式;()在学习和行动之间,以行动落实学习;()在结构和功能之间,以功能统领结构;()在练习和任务之间,以任务统御练习。目的是:面对“语
22、言系统和能力形成的复杂性”和“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过程的复杂性”,充分认识“二语教学、习得过程不能仅靠某一单纯理论、某种单一方法去支撑,而是需要互相配合的平衡和综合性地整合”的重要性,从而“把语言动态使用的原理和二语能力培养的原理作为构建教材的基本理念原则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系统性地加以实现”,因此“系统性地实现”是“目前教材建设尤为需要重视的问题”。(三)产出导向法与新时代汉语口语产出导向法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团队创建,目的是克服语言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通过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实现学用无缝对接。根据该教学法编写的中国高校外语教材新一代大学外语(犻 犈 狀 犵 犾 犻 狊 犺
23、)已在多 所大学使用;根据该教学法编写的国际中文系列教材新时代汉语口语也已经成型。文秋芳认为,产出导向法自 年至 年,经过“预热雏形形成修订再修订”五个时期的发展,业已形成如图所示的理论体系。其教学理念包含“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关键能力说”四个方面,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以评为学”,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构成。其中,教学理念决定教学假设、教学流程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教学假设受教学理念制约,同时也是决定教学流程的理论依据,是教学流程检测的对象;教学流程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另一方面作为实践为检验教学假设有效性提供实证依据。基
24、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研制的新时代汉语口语系列教材共五级八册,每课由“”“”“”构成,分别对应“驱动、促成、评价”三环节,共设置“驱动对话拓展完成任务评价”五个模块。图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上述教学法探索与进展再次说明,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日益全球化的实践沃土上,能够生发出基于中文和中文教学自身特点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又天然地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向,在引领教材编制的同时,也引领着课堂教学的变革,规定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实施策略。所以,基于国际中文教材的教学法匹配与进展,基于教材编制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映射关系,国际中文教师要想搞好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教学法意识,熟悉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尤其是中
25、文教学法及其最新进展。只有这样,面对不同的学习者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才能选择恰当、高效的教学法,并按照它的教学流程要求和教学实施策略组织好课堂教学。比如产出导向法具有较强的原创性,文秋芳在进行理论体系构建的同时,结合英语教学和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体系与方法,并就它与任务型教学的异同进行了专门评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单位 产出活动()和独特的教学流程 由“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因此,要想使用产出导向法进行课堂教学,就必须对它的教学法要素和教学要求有科学、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其次,国际中文教师要想搞好课堂教学,一定要选对、吃透、用好教材。教材需要教学法支撑
26、或匹配,但教材不是教学法,教材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教材也不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所以,不能只满足于对教材及其所遵循的教学法做表面上的、肤浅的了解,要从教学法要求和教材设计揣摩实际教学,从课堂教学出发使用并剪裁教材,切实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比如会通汉语在教学实施和步骤上、在教学环节的层级设计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任务主导倾向和任务型教学特点,并与努南()关于任务型教学过程的六个步骤(增加背景知识、控制性练习、真实性听力、聚焦语言成分、更自由的练习、引入教育任务)形成对应性匹配(见下页表)。表会通汉语教学实施及步骤的任务型特点会通汉语读写基本功能项及内容语音和汉字课
27、前热身功能表达范例与训练功能表达功能表达功能表达功能表达课文综合表达训练文化读本会通汉语听说基本功能项及内容语音和汉字课前热身单项功能听与说训练功能表达功能表达功能表达功能表达功能综合听与说训练课后听说任务型教学的一般步骤增加背景知识控制性练习聚焦语言成分真实性听力更自由的练习引入教育任务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不吃透会通汉语在宏观策略框架下对任务主导的汉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不熟悉它的具体教学环节和步骤,就很难驾驭这套教材,更谈不上用它来搞好课堂教学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了。参考文献:王世友论中小学汉语教材的国际传播力语言规划学研究,():理查德,罗杰斯语言教学的流派:第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赵
28、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法回视与再认识世界汉语教学,():李晓琪汉语教材编写的两个问题华文教学与研究,():李晓琪汉语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卢福波会通汉语读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前言丁安琪,丁涵后方法时代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创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卢福波汉语教材理念方法之系统性实现问题:以会通汉语为例华文教学与研究,():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朱勇系统化视角:新教法与新教材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任务研究、任务型教学与评价及教师培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曹?)犜 犲 狓 狋
29、 犫 狅 狅 犽犜 犲 狊 狋 犻 狀 犵犪 狀 犱犛 狌 狆 狆 狅 狉 狋 犻 狀 犵犳 狅 狉犜 犺 犲 狅 狉 犲 狋 犻 犮 犪 犾犐 狀 狀 狅 狏 犪 狋 犻 狅 狀狅 犳犐 狀 狋 犲 狉 狀 犪 狋 犻 狅 狀 犪 犾犆犺 犻 狀 犲 狊 犲犈 犱 狌 犮 犪 狋 犻 狅 狀:犚 犲 犳 犾 犲 犮 狋 犻 狅 狀犪 狀 犱犘 狉 狅 狊 狆 犲 犮 狋犳 狉 狅犿狋 犺 犲犘 犲 狉 狊 狆 犲 犮 狋 犻 狏 犲狅 犳犘 犲 犱 犪 犵 狅 犵 狔 ,犃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犅 狅 狔 犪犆犺 犻 狀 犲 狊 犲,犕犪 狊 狋 犲 狉 犻 狀 犵犆犺 犻 狀 犲 狊 犲 犖犲狑犈 狉 犪犛狆 狅 犽 犲 狀犆犺 犻 狀 犲 狊 犲犛 犲 狉 犻 犲 狊 犓 犲 狔狑 狅 狉 犱 狊:;